胡友平
摘 要: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浙江大学内迁遵义湄潭,在此办学七年之久。浙大选择内迁遵义湄潭,在艰苦的岁月里由地方性大学成就“东方剑桥”之美誉,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抗战时局的影响,遵义湄潭的区位优势,贵州省、遵义地区和湄潭县的大力支持,浙江大学自身的努力等影响浙江大学最终内迁遵义湄潭。浙江大学和遵义湄潭发展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文军长征”精神。抗战时期浙江大学所形成的“求是”校训培养了一代代浙大人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在遵义湄潭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抗战时期;浙江大学;遵义湄潭;原因(www.daowen.com)
*作者简介:胡友平,男,贵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多次迁移。竺可桢任校长后不久,日本侵略者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江浙地区。国难当头,竺可桢带领浙江大学师生不畏艰险、毅然内迁,冒着日寇敌机的轰炸和袭击,拖着大批珍贵的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同时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横跨浙、赣、粤、湘、桂和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历时两年半时间。经过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浙江大学最终迁移到较为安全的贵州遵义湄潭,并在当地继续办学七年。浙江大学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当中,举校西迁,不仅坚持办学和做科研,并且办学规模也在战乱当中发展壮大。1946年浙江大学返回杭州时,已有6大学院,25个学系,400余名教职工,2200余名学生,规模比西迁之前增加了三倍多。这一历史瞩目的伟大壮举,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同志赞誉为与“红军长征”并称的“文军长征”。在这七年当中,浙江大学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达到了竺可桢所说的“以一千余师生竭尽知能,当可有裨于黔省”的目的[1]。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既坚持教学和科研,又促进了遵义湄潭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七年当中由地方性大学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