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贾怀勤:从少年头到管理干部,不让时光白白流逝

贾怀勤:从少年头到管理干部,不让时光白白流逝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刚刚过了俄语关的贾怀勤又要“而今迈步从头越”了。但无论是他过去所受到的教育还是他要强、上进的性格,都令他在艰难的境遇中抱定一个简单朴素的理念,那就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决不能随波逐流地混日子,于是穿着一身油迹斑斑的工作服,他每天精神抖擞地和工友们一起摸爬滚打,为了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他努力自学机械原理、识图、制图,掌握车、钳、电工技术,很快就在工厂里被视为能人,并被任用为管理干部。

贾怀勤:从少年头到管理干部,不让时光白白流逝

贾怀勤说自己很幸运。因为1962年北京市市长彭真作出一个决策,市区内的几所重点中学要从远郊区县招考一批优秀学子入学。于是在密云初中毕业的贾怀勤有幸以密云县考试成绩第二名的资格参加第二轮考试,进入了闻名遐迩的北京四中读高中。

1962年10月初,贾怀勤等10名来自远郊区县的学生走进校园,入住“老八斋”学生宿舍。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这10名学生很快就融入四中温暖的大家庭。在回忆校园生活时,补习俄语的经历令贾怀勤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们这10名学生初中从未学过或只学了一点点俄语,为了让我们能和所有学生齐头并进,学校领导和老师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付出了很多心血。学校为这10名学生组织了一个俄语补习班。当时学校基本上是每天6节课,而俄语补习班的学生还要上第7节——补习俄语。在俄语补习班执教的张久芝老师至今仍令贾怀勤感念不已。他说正是由于张老师,还有许多和他一样负责的老师兢兢业业地教学,无微不至地关心,才使得我们从认字母开始,用两个学年的时间,学完了在正常情况下5个学年的学习内容,从高三起,这10名学生已完全跟上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贾怀勤的俄语成绩还在班里名列前茅,亦因此在毕业时考取了对外语基础要求很高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时称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在大学里尽管是学外贸经济专业,但英语课在教学方案中占的比重很大。因为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往来函电、合同文本、展销说明等等一般都使用英语,外贸专业课程中许多词汇也都附注英语,学好英语是学好外贸业务的必然条件。于是刚刚过了俄语关的贾怀勤又要“而今迈步从头越”了。经过四中3年的熏陶,此时他已掌握了诸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很快就进入佳境。他说,毕竟西方语言有相通的东两,比如俄语中许多政治、经济、科技词汇是来自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俄语的语法原理与西方语言也相通,认识到并自觉运用这些相通的东西,就可以轻松记住许多单词,并有助于掌握许多句型。

大学生活紧张而丰富,然而令贾怀勤终生遗憾的是第一学年不是如期以考试结束,而是被“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角”提前葬送。他记得1966年6月2日,刚下早操,从大喇叭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的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所写的“革命的大字报”全文。于是为了“誓死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全国高校师生不约而同地走出课堂,踏上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战场,从此,校园再无宁日!

尽管正规的学习不足一学年,1970年贾怀勤那一届学生还是如期毕业了。他被分配到辽宁省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革委会副主任对来报到的大学毕业生们直言不讳:“我看了你们的专业,但到了这里恐怕就要改行了。有学海运的,可我们这里没有海啊;有学外贸的,可我们这里只有内贸,无非就是卖卖酱油卖卖醋。”一番话令大学毕业生的心里“拔凉拔凉”的,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贾怀勤被分配到玻璃厂当了一线工人,那时他对翻云覆雨的政治运动已感到厌倦,对自己的前途更是一片茫然。但无论是他过去所受到的教育还是他要强、上进的性格,都令他在艰难的境遇中抱定一个简单朴素的理念,那就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决不能随波逐流地混日子,于是穿着一身油迹斑斑的工作服,他每天精神抖擞地和工友们一起摸爬滚打,为了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他努力自学机械原理、识图、制图,掌握车、钳、电工技术,很快就在工厂里被视为能人,并被任用为管理干部。他在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说:“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文科啊,在工厂里自学技术,靠的全是当年四中在数理化方面给我打的底子,母校的给予,委实是受益无穷。”

1975年12月,贾怀勤离开了玻璃厂,来到了河北省兴隆县。他在外贸公司收购过农副产品,在“五七干校”里上山打过石头,在兴隆二中教过书。尽管物质匮乏时局纷乱,但令人钦佩的是在“路长人困蹇驴嘶”的崎岖道路上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强烈的求知欲从未泯灭。(www.daowen.com)

清晨,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人们经常会看到贾怀勤手捧“红宝书”在聚精会神地阅读。他看的毛主席语录是英文版的。在那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乱局下,在那个“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外语?不学ABCD,照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呓语竟然上了“红头文件”的闹剧中,他只能用这种方法尽量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逢出差或探亲,他必去的地方就是书店,特别是八面槽的外文书店。虽然读到的只能是国内官方或国外所谓左派的英文报刊,但起码略胜于无。1975年,他的母校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主办的《国际贸易问题》杂志面世。他怀着老友重逢的喜悦又埋头于世界政治和经济知识、外贸业务知识的学习中。

随着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以及中国重返联合国等一系列大事的发生,贾怀勤敏感地意识到,“文革”已呈强弩之末的态势,浮云蔽日的日子注定不会长久。他坚信自己作为一个受党多年培养,又有相当不错的文化专业基础,早晚会走上一个适合发挥自己能力的岗位,从而为党和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

他终于盼到了这一天。1978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由于身在较为偏僻的地区,他知道这一信息时已来不及做充分的准备,为了能够更从容更有把握地参加考试,他决定第二年再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的自学不辍,使他于1979年如愿考取了母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研究生。9年后,经历了一番风雨并已拖家带口的贾怀勤再次回到了母校,开始为抢回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而刻苦攻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