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岚清贸易统计讲话及相关指示的成果

李岚清贸易统计讲话及相关指示的成果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3月中旬李岚清关于贸易统计的讲话共有三次。中共十五大后李岚清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九届全国人大决定他继续任国务院副总理,但分管范围有调整,不再分管对外经贸,此后他就没有再做关于贸易统计的指示。

李岚清贸易统计讲话及相关指示的成果

1.1993年3月对贸易统计的三次讲话

1992年10月,李岚清在中共十四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闭会后产生新一届国务院,李岚清出任副总理。就在他即将卸任经贸部长、出任副总理的前夕,李岚清就贸易统计发表讲话,既是对媒体的回应,也是对我校的教导和嘱咐。

1993年3月中旬李岚清关于贸易统计的讲话共有三次。第一次是3月16日在我校给全校教职员工讲话,其中专门提到贸易统计问题,这是内部讲话,媒体未报道。第二次是3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的该报记者王琰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问题对李岚清的专访,题为《欢迎各国朋友参与中国市场竞争——访八届人大代表、经贸部长李岚清》。这篇专访以较大篇幅谈贸易不平衡和贸易统计方法问题。3月20日,《人民日报》以《12位记者连珠提问,李岚清部长对答如流——中国对外经贸成两会热点——3月18日新闻发布会见闻》为题,报道了李岚清连续回答外国记者12个问题,其中在回答贸易顺差时,李岚清再次阐述其贸易统计观点。

笔者《岚清同志与贸大》一文[1]回顾了李岚清对贸大的深切关怀,他前后32次莅临贸大,对贸大的发展作出过许多重要指示。文中有一节以“呼唤破解经贸统计困惑”为题,记叙了李岚清1993年3月16日最后一次以经贸部长身份来校作报告的情形:

“此时十届‘人大’还在进行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岚清同志,在百忙当中再次莅临贸大为全校教职员工和经理班学员作报告。这个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关于我国外经贸形势,后一部分是对贸大发展若干根本问题的指示。这两部分都讲到统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由于专业的关系,我对岚清同志的这些话至今记忆清晰。在报告前半部分,岚清同志从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差异讲到要加强外贸统计制度和方法的研究。他抨击现行国际贸易统计方法的不合理性,号召教授、专家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研究出合理的统计方法,将来到国际社会上提出中国的正确主张。在报告后半部分谈贸大发展时提出要‘加强宏观经济课程的比重,如经济宏观分析预测、统计分析、战略研究决策等’。他提示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方法,同时学习斯坦福大学的统计与定量分析方法。”

2.1992年对笔者研究成果的两次批示

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刚开始成为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症结之一时,李岚清即指示经贸部有关司局开展调研。1991年年末至1992年上半年,笔者应综合计划司之请,参与韩淑君司长率领的调研团队,并负责起草报告。后来以报告为基础形成论文《原产地规则与外贸统计可比性》[2]和《原产地统计标准是中美贸易统计数字差异的根本原因——中美经香港转口贸易实证分析》[3],成为当时国内该领域第一批研究型文章。这份报告和论文,在国内外引起了良好反响。(www.daowen.com)

笔者撰写的综合计划司报告和论文,通过不同途径上报到李岚清处。他先后两次对此项成果作出批示。[4]

1992年11月19日,在×××所写如何解决经贸部和海关统计问题的报告上批示给时任部政研室主任和综合计划司司长:“我对原产地原则有怀疑,这个原则造成各国的统计都不一致。最近经贸大学一位同志写的文章请你们看一下,将来入关后要提。”

次日,在贾怀勤所写《香港转口与中美贸易统计数字差异》上批示给综合计划司:“这份报告我看了,有许多意见很好,我同意。”

3.担任副总理以后的指示

李岚清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以后,还数次对贸易统计问题作出指示。[5]如1996年9月27日他读到《洛杉矶时报》以芭比娃娃价值链为例质疑美中贸易赤字的材料后,批示给外经贸部:“我多次提出传统的原产地原则的外贸统计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外贸发展的现状和贸易关系的真实现状,建议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的研究并同主要贸易国进行交涉,并为将来加入世贸组织后提出此问题作准备。”

中共十五大后李岚清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九届全国人大决定他继续任国务院副总理,但分管范围有调整,不再分管对外经贸,此后他就没有再做关于贸易统计的指示。但是李岚清这一系列指示一直鞭策着对外经贸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深入探究如何真实地核算贸易往来和差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