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A课程管理体制
20世纪90年代,首创于美国,被称为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on,MBA)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开始引入中国。教育部决定先从少数高校作试点,逐步扩展办学范围。为此教育部设立了MBA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负责审批高校举办MBA教育的资格,也对整个教学活动和单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指导。贸大是第二批被批准的高校,此时具有MBA办学权的高校只有20余所。第一批高校主要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等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1983年,国家经委委托大工举办国营大中型企业管理干部培训,采用美国工商管理课程模式。(这应该是该校有资格进入第一批MBA高校的背景吧!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培训学校的教务长是由贸大五系首任主任张定令兼任的,贸大的一些教师也在那边讲过课。)1988年,美国纽约州教育厅经实地考察,承认了贸大的“工商管理硕士(国际贸易)”学位。以上两项,也是贸大向教指委申请MBA办学权的资本。第二批中吸纳了包括贸大在内的几所财经类高校。教指委对开设什么课程和每门课程多少学分提出指导意见,各校基本遵从。由于高校学科背景不同,同一门课程所用教材和教法并不趋同,综合类高校特长在学理思维,尽管MBA是实践性学位,理工科高校特长在生产运营管理和技术开发、品牌创新等,而财经类高校特长是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就应用统计和管理科学(或运筹学)而言,有的学校只开设其中一门,有的学校两门都开,讲授重点也不尽相同。
2.“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概念的提出
1999年4月,教指委在复旦大学召开了关于应用统计和管理科学教学改革的专题会议,中心思想就是学习美国经验,将上述两门课融合为一门“数据、模型与决策”(俗称“数模”,英文是Data,Models and Decisions — DM&D)的新课。
把“应用统计学”和“管理科学”(或“管理的数量方法”)合为一门“数据、模型与决策”,是北美大学商学院在数量方法课程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的是使这方面课程更贴近工商管理的实践应用。这次变革具有课程整合和分析方法全面电子表格化两大特点。首先,课程讲授不再按照数学学科的传统分科及其内容脉络展开,而是按“认识和观察案例数据——建立模型——将模型运行结果用于支持决策”的实践思维路线,对两门课程的知识点(即分析方法模块)进行重新梳理,实现内容上的有机整合。然后,将上述思维路线在EXCEL电子表格上完整地付诸实现。这里所说的“完整地付诸实现”,指彻底抛弃纸和笔,实现在EXCEL电子表格上获取数据,进行思考和建立模型,运行模型软件程序,取得输出,解释输出,提出支持决策的信息和建议。这个变革的代表是麻省理工学院和马里兰大学等。
教指委安排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师到麻省理工学院观摩学习。他们在4月会上介绍了美国方面的变革状况。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拿出了一份他们编写的教学大纲,供与会者参考。与会者来自有MBA办学权的20多所高校,对此议题感到突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最后一些人问主持人推行新课是指令性意见还是指导性意见?得到的答复是“指导性意见”。大家心里各有打算,以后的实践状况就证实了这一点。赴美观摩代表所传达的课程变革意见集中在两点:首先是要不要把两门课有机融合;更重要的是如何实行电子表格思考和运算教学。这也是各校之后该课程不同走向的关键区别。(www.daowen.com)
3.贸大商学院作出开设新课决定
贾怀勤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决定尽快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搞好课程变革。这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人才培养的需要。麻省理工学院的变革是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建模分析作出决策的实战能力。中国企业管理干部应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贸大应用统计原来只开设39学时,要求开设管理科学一直没有获批,因为各学系都在强调自己课程的重要性,都要求增列新课,院方无法一一满足。这次正好利用教指委给的机会,把管理科学的有关内容融进去,课时增至45课时。
二是提高贸大MBA教学水平和在同行中影响的需要。作为最早与国外接轨开办MBA教育,而非凭借在国内高校中位置显赫获批MBA办学权的高校,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跻身MBA高校前列。
贾怀勤很快就给学院打了报告,汇报了复旦会议精神,并提出了落实会议精神的初步打算,得到院方的同意。学院决定修改MBA教学计划,停止讲授应用统计,新开“数据、模型与决策”。从此启动了长达4年的课程开发进程。贾怀勤作为主讲教授,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个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