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于终极价值上对“超越”的追求,能够使人摆脱有形世界的束缚,将人之生命安排在精神的自由之境中。中国艺术不是形似的艺术,其不以精准地摹略客观世界为目标,因此也就无法单纯地凭借技巧来成就自身,方东美认为只有“匠”才只在技巧方面下功夫,以之对作品进行处理,其结果是只表达了对生命与世界的一隅之见,而无法获取对其整体性的观照。然真正的中国艺术家则不同,其重“技”但不止于“技”,用从属于技术系统的语言、色彩、线条、轮廓、音质、距离等质素来传递自己对宇宙生命创化历程的超越性体验,即要由“技”而进“道”,具体来说,对这种“超越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超越“形迹”。方东美在论述中国艺术的特征时反复使用了“点化”这一概念,应该说此词道出了艺术家创造行为之神妙,意指其似能以神来之笔由客观事物有限的外形中生发出无限的意味来,“中国人一向具有一种多才,凡是遇着有障碍,有形迹的东西,并不黏滞,总是把它们化作极空灵、极冲虚的现象,掩其实体,显其虚灵”,[79]因此中国艺术在表现外在世界时绝不会受缚于其物质形态,而是将其“虚化”,所谓“实者虚之”,而这种空灵、冲虚之意趣最终衍化出的乃是一种蓊蓊郁郁的意境,艺术家用以传达自我在雄阔宇宙和绵渺历史当中的感受与沉思,与此同时,真的显豁、善的提升及美的创造亦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有学者强调:“中国艺术的境界创造并非强调欣赏外在美的对象,而是期望表现灵魂的轻歌。”[80]可见,中国艺术试图营造的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意义空间,且其因创造主体不滞于物的精神自由而获得了普遍性的意义。
其次,超越“功利”。方东美在评价传统儒道墨三家的艺术成就时表示,墨家更重现实之功利,因此艺术感最少,反之即是说,艺术感的获得需建立在超越“功利”的基础之上。唐君毅在《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谈到美的创造及欣赏时亦表达了类似观念,“在吾人欣赏美或表现美时,吾人必至少暂时有一主观之心身之活动之忘却或超越。而当吾人对于主观心身活动有一忘却或超越,凝神于美之欣赏与表现时,吾人乃忘却我之其他一切实用目的,而唯以欣赏美表现美为目的者。吾人此时之心灵境界,即为超主观而超实用的”[81]。可见,所谓超越“功利”就创作而言是指抛却利害之心,而就鉴赏来说则指不为现实之效用所左右,儒道两家对此均有相关论说,如老子提出的“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心斋”“坐忘”,“游心于物外”,以及孔子所讲的“游于艺”,荀子所说的“虚一而静”,其意欲都是回到生命的本性,在心无所待的状态下创造美和体验美,从而实现与“天道”之间冥同。可见,中国艺术对“功利”之超越所终欲达至的效果即是持存人内心深处的恬淡和安宁,它引导人摆脱外在感官之束缚,进入肃穆幽深的意境中,在深沉静默中体验宇宙万物,安抚生命的躁动与不安,实现陶养性情的重要意义。
再次,超越“机巧”。方东美认为宇宙的至美实际上是无法用言语来穷尽传达的,他借用庄子关于问道的寓言向我们表明实际上在“知”“狂屈”“无为”三位先生中,“无为”才是真正的智者,庄子对此亦有明确的论说,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82]其中的“无为”“不作”道出了一种任意自然的心态,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美,“最高的美不是用人的知识创造的东西。”[83]就像有人询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含义时他只能沉默以对一样,这种直透心灵深处的艺术之美一定是只可心会的,如若透过分析诉诸语言,则无疑是在用人的智性切割分化宇宙本源的浑一性及真实性。事实上人类所拥有的机巧永远无法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相媲美,作为表达天地之美的中国艺术,其所达之“理”不是理智之“理”,而是“生命”之理,因此它不事外功,不以认识世界及获取知识为目的,而是重在向内用力,沉潜深思,用心贴近和体验天地万物,在将自我与万物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永恒的意义。
正如叶秀山先生在《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一文中所谈到的:“中国艺术的态度,就不仅是从艺术品类自身来看,而是具有相当深刻的‘形而上学’的底蕴在内。”[84]中国艺术缘物寄情,应物传神,神乎其技,意欲通过生命的自由创造来彰显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精神,它实际上构筑起了一个中国人所共有的精神家园,能够有效缓解人之现实生存的物质化、功利化和效用化与人之生命安顿所追求的超越性及普遍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其所独有的宇宙意识,使人的精神在一个与我之生命相关的广袤空间中自由遨游,其意境旷邈幽深,博大雍容,“人在这样的‘境’中忽然间与永恒照面,给一个脆弱的生命注入了绵长,带去了熨帖。”[85]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艺术为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找到了依归之处,建构了生命本身的意义。
【注释】
[1]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135页。
[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4页。
[3]同上,第213页。
[4]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7页。
[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6页。
[6]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4页。
[7]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5页。
[8]同上,第216页。
[9]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8页。
[10]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第160页。
[11]沈清松,李杜,蔡仁厚:《中国历代思想家【二十五】》,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4—65页。
[12]沈清松,李杜,蔡仁厚:《中国历代思想家【二十五】》,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页。
[13]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393页。
[14]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第68页。
[15]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第68页。
[16]同上。
[17]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71页。
[18]同上,第73页。
[19]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60页。
[20][英]劳伦斯·比尼恩:《亚洲艺术中的人的精神》,孙乃修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页。
[2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2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55页。
[23]方东美:《科学哲学与人生》,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106页。
[24]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8页。
[2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26]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9页。
[27]李焕明编:《方东美先生哲学嘉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268页。
[28]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8页。
[29]李焕明编:《方东美先生哲学嘉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267页。
[30]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3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3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19页。
[33]同上。
[34]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0页。
[35]同上,第222页。
[36]同上,第225页。
[37]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3—224页。
[38]林兴宅:《象征理论及其审美意义》,《学术月刊》,1993年,第3期。
[39]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
[40]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7页。(www.daowen.com)
[41]同上。
[4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43]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7页。
[44]同上,第226页。
[45]同上。
[46]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8页。
[47]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9页。
[48]同上,第230页。
[49]同上,第230页。
[50]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9页。
[51]同上,第231页。
[52]同上,第229页。
[53]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
[54]方东美:《华严宗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第102页。
[55]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第10页。
[5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57]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97页。
[58]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184页。
[59]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第242页。
[6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0页。
[61]同上,第367页。
[62]〔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92页。
[63]同上,第988页。
[64]同上,第498页。
[65]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第95页。
[66]刘岳兵:《方东美的美学致思和情感世界》,《中国哲学史》,1996年,Z1期。
[67]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227页。
[68]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96页。
[69]同上,第135页。
[70]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20—21页。
[71]高尔太:《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72]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60页。
[73]同上,第35页。
[74]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24页。
[75]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96页。
[76]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77]高尔太:《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78]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56页。
[79]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121页。
[80]朱良志:《真水无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81]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8页。
[8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3页。
[83]宋薇,刘景钊:《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在精神与当代美学发展的困境》,《晋阳学刊》,2009年第5期。
[84]叶秀山:《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中国文化》,1997年,Z1期。
[85]朱良志:《真水无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