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415年英法阿金库尔战役揭示了钢刀在战场上的影响力

1415年英法阿金库尔战役揭示了钢刀在战场上的影响力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10月25日。双方部队正面对抗前夕,法国人深信自己将轻松击败英国人。法方的追击部队大约有12000到36000人,其中包括1200名装备良好的装甲骑兵。虽然当时战争中已经有了火药武器,但在阿金库尔战役这场法式盔甲与英式长弓的对战中,火器并没有扮演主要角色。上等钢刀武士刀是日本武士所携带的一种长刀,也是公认的能代表刀匠技艺的武器。而据估计,英军只损失了不到200人。

1415年英法阿金库尔战役揭示了钢刀在战场上的影响力

类型:金属合金

来源:铁矿石

化学式:碳(C)含量不等的Fe

◎工业

文化

商业

◎科研

钢铁冶炼的最大驱动力来源于军事技术。一开始,是铁匠造出了钢,制出了比青铜材质更加锋利柔韧的刀刃。不过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化学原理,即将熟铁与不同数量的碳进行合铸可以改变其性质。他们的新发现是通过不断试验、失败和经验得来的,而且他们的知识更接近于魔法,而不是技术诀窍。盔甲的制造材料曾经是青铜,但铁制盔甲的强度更高,重量更轻,不过价格也更贵。制造钢制盔甲所需的额外资源和时间改变了战争的本质。鉴于士兵额外背负了很多重量,就需要骑上马匹保持自己的机动性。这样一来,一名战士需要有足够的财富才能买得起盔甲和合适的马匹。从古典时代晚期开始,装甲较少的大型步兵部队逐渐为装甲较重的精英骑兵所取代。后者在中世纪演变成了身披闪亮盔甲的骑士。

“我们,是一支兄弟的队伍”

工业金属
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是建立在钢制品上的。

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10月25日。莎士比亚从中汲取了灵感,在英国国王亨利五世(1386—1422)去世将近两个世纪之后创作出了他最激动人心的爱国戏剧《亨利五世》。在剧中,亨利五世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说来激励自己的部队。阿金库尔战役发生在法国北部一片泥泞的沼泽地中,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中的著名战役之一。虽然该战役被描绘为一场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但冲突的起因显示,这不过是历史学家为了美化冲突而过度简化了。

诺曼底人是曾经居住在法国北部的维京海盗的后代。他们于1066年征服了英格兰。此后,由于居住在英国的诺曼底人跟法国贵族多有通婚,引发了众多要求皇位和爵位的主张,再加上封建领主与其臣民的关系,导致凡是涉及臣服义务和领土主张的问题都变得极其错综复杂。其结果就是经过几百年的相互争斗,英法两国逐渐形成,并且两国互相为敌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百年战争的具体经过并不是本章的重点。不过笔者可以向诸位读者透露的是,虽然英国取得了多场大战役的胜利,但是最终还是输掉了战争,不得不放弃对法国的领土主张。

全副武装
阿金库尔战役标志着身穿盔甲的骑士开始没落。

伟大的军队是用钢塑造的......被征服者被彻底摧毁。他们的城市被洗劫后又被付之一炬,整个国家也被荒废。某个国家发生战争时......钢的加工方法逐渐变得先进,造出的盔甲能够抵御一切已知武器的进攻。不过由于盔甲极为昂贵和稀少,情况演变成由少数武装起来的人为其人民出战。

——《四大军事经典》(1999),大卫·贾布隆斯基著

阿金库尔战役对于本书的意义在于铁制盔甲在战役中扮演的正反两方角色。双方部队正面对抗前夕,法国人深信自己将轻松击败英国人。亨利五世当时正率领一支6000到9000人的小股部队向北方撤退,前往由英国控制的加莱港,该港口位于法国海岸。部队中有身穿盔甲的骑士以及装备较轻、掩护骑士的弓箭手——英国长弓手。法方的追击部队大约有12000到36000人,其中包括1200名装备良好的装甲骑兵。他们热切地想要报复英国人,洗雪之前败于英军之耻。虽然当时战争中已经有了火药武器,但在阿金库尔战役这场法式盔甲与英式长弓的对战中,火器并没有扮演主要角色。

防护VS.机动性(www.daowen.com)

金属魔法
钢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工匠的技艺水平。

虽然我们都把身穿盔甲的骑士当作西欧和中世纪的典型形象,但重骑兵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东方。中世纪的骑士由罗马末期和拜占庭帝国的重骑兵直接发展而来。这种重骑兵装备有铁制长矛、狼牙棒和剑,头戴全罩式头盔,身穿锁子甲,并披有金属片制成外衣。伊朗和中亚的重骑兵是拜占庭重骑兵的灵感源泉,曾在波斯萨珊王朝和古罗马的战争中多次击败罗马的步兵和轻骑兵部队。

上等钢刀
日本仍然能出产最好的钢刀。

在战争运算中,军事家必需衡量装甲可以给士兵带来多少防护以及人员或车辆因装甲所损失的速度和机动性。时至今日,这种运算仍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场上进行着。对于参与阿金库尔战役的法军来说,运算结果根本没有实现。虽然他们人数占优(最近,法军人数到底超过英军多少这个问题遭到了质疑),但战场本身被林地所包围,导致他们无法从侧翼包围装备较轻的对手,或者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人数优势。英军采取了防御阵型,并在地面钉入尖利的木桩,形成屏障,保护自己免受法军重骑兵的攻击。当法国人发起第一波攻势时,重骑兵有盔甲保护,不会被英军的飞箭和十字箭所伤。但他们胯下的马匹却没有盔甲的保护。

上等钢刀

武士刀是日本武士所携带的一种长刀,也是公认的能代表刀匠技艺的武器。在西方,剑是笔直的,有双刃。而武士刀的刀刃有轻微的弧度,仅一侧有刃。武士刀的佩带和插拔取决于其刀刃。武士将刀佩带在腰带上,刀刃向上,并且接受训练怎样将致命的拔刀和攻击动作一次性完成。从23.6英寸(约60厘米)到28.7英寸(约73厘米),不同的武士刀有着不同的长度。其独特的造型、柔韧性和足以吹毫断发的锋利程度得益于其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武士刀的制作要用到两种不同等级的钢——富含碳元素的高硬度钢和硬度较低的低碳钢。刀刃中心由前者制成,后者则包裹着中心,给武士刀带来的锋利边缘。武士刀的弧度并不是锻造出来的,而是淬火时在一种泥灰保护层中形成的。该保护层在刀刃处比较薄。

这导致他们的战马要么死伤,要么受惊,法军重骑兵不得不徒步冲向敌军。然而,由于雨水的作用,战场已经变成了一片泥沼。等他们终于抵达英军面前时,已经精疲力尽,无法战斗了。许多骑兵都摔倒在地,起不了身。一旦他们毫无防守地躺倒在地,不是被轻松俘获,就是被基本上身无寸甲的英军步兵和弓箭手所杀。法军的第二波攻势主要依靠步行,也遭遇了与之前同样的命运。法军在这场战役中大约损失了7000到10000人,其中还包括许多骑兵。而据估计,英军只损失了不到200人。虽然阿金库尔战役暴露了盔甲的弱点,但对军事守旧派来说,它也有光明的一面,那就是并没有显露出盔甲在战争中防御的颓势。如是,钢制盔甲后来还有所发展,而且在一战以前一直在战场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天堂之门

笔者2006年夏天去芝加哥公干的时候,曾决心要去参观这座城市闻名世界摩天大楼。芝加哥的天际线是全世界最令人惊叹的天际线之一。可到最后,我这次旅行最大的亮点却变成了之前几个月刚刚落成的一尊纪念雕塑——云门。云门是英国雕塑家安妮施·卡普尔(生于1954年)的作品,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AT&T广场的中心,被当地人依据其外形亲切地称为“芝加哥豆”。雕塑高42英尺(约13米),由168块不锈钢板组成,重达100吨。曲线形的雕塑钢表面抛光完美,完全看不到焊缝,扭曲着倒映出雕塑周围的城市风光。

钢器时代

自从开始熔炼铁器,工匠们就开始制造钢制工具和武器。可是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这种碳铁合金会有更高的硬度和脆性,而另外一种在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同时,却又很容易就变钝。除了钢的成分,铁匠们还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淬火”这一工序改变钢的物理特性。所谓淬火指的是把烧红的刀刃浸入水或者水油混合物中。淬火的过程可以改变金属的结构,使它硬度更高,给它带来更锋利的刀刃。

尽管中世纪时叙利亚和西班牙的铸剑师举世闻名,但世界上最好的钢刀是日本人为自己的武士精英制造的武士刀。不过,由于日本在19世纪末期之前的将近250年里一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直到军事战术远远超越披甲剑士一对一打斗的阶段,品质卓越的日本武士刀才为世人所知。

钢做的眼泪
云门的表面映出芝加哥的天际线。

人们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彻底掌握了钢的生产工艺。当时,英国、美国和德国都对其进行了完善,并因此成为了工业时代的领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来源于煤炭和铁制机器。可惜的是,铁很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19世纪上半叶就发生了包括铁桥坍塌和铁轨故障在内的很多起备受关注的灾难。1856年,亨利·贝塞麦完善了“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大大节约了炼钢的生产成本

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创造了一个由铁路、蒸汽船、汽车机械化工厂和金属框架建筑组成的世界。虽然随着塑料铝合金的发明,我们的材料技术已经大大进步。但只需瞥一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所,我们就能明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么离不开钢。笔者坐着的椅子、书桌组合所用的螺钉、螺丝和螺母、书写本书所用的电脑机箱,甚至笔者的眼镜架全都是用不同的钢材制造而成。

强化钢梁
钢梁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