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变校正和海域选择
日变校正主要用于高精度测磁,例如地面磁测量、航空磁测量中,会利用专用仪器进行地磁日变的观测。相较而言,海上磁测量过程由于获取的是相对值测量,地磁日变的一般周期较长,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海上磁测量过程更关注海域选择,尽量避免测量海域存在较大铁磁异常情况,一般要求在测量海域内磁异常值小于200 n T。
2)减小传感器的轴线在空间的变动
利用机械减震装置将传感器固定在一定重量的基座上,布放在海底,增强传感器抗水流冲击能力,减小传感器的轴线在空间的变动引起的干扰,提高测量的稳定性。
3)抑制工业干扰
来自工业干扰或电网干扰的磁感应场是由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及电网传输电缆的散射场造成的。为了抑制工业干扰或电网干扰,不能利用频率滤波,例如在测量通道中接入带阻滤波器,以免信号产生畸变。其理由是被测目标自身的供电系统散射交变电磁场,而且其频率有可能与工作干扰或被测目标动力系统的干扰频率相重合。同时被测目标的供电系统散射的交变电磁场也是测量对象。可以用被微调好参数的专门合成信号抵消器作为干扰信号的适配补偿来实现。这样能够实现降低工业干扰或来自载体动力系统的干扰40~60 dB,测量通道的频率特性不产生畸变。
(1)消除海洋环境局部干扰。局部干扰消除装置如图8.16所示。测量电场传感器阵列基线和激励电极沿外部电磁干扰最小方向排列,控制模块通过激励电极在海水中产生一局部外加电场,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大小使外加电场去补偿外部干扰电场。值得注意的是,该装置只能补偿局部范围的干扰,对于空间尺度较大的外部干扰效果并不理想。
图8.16 局部环境电场干扰消除装置
图8.17 区域环境电场干扰消除装置
(2)消除海洋环境区域干扰。区域干扰消除装置(图8.17)可以消除大尺度的外部电场干扰,利用一大线圈覆盖测量电极所在海域,控制模块通过该线圈产生一区域外加电场来补偿外部干扰。该装置去干扰效果明显,但是成本较高,一般很少采用。
5)海水-海床电导率界面影响消除措施(www.daowen.com)
第3章对此做了专门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6)测量海域和测量季节的选择
舰船电磁场测量对测量场地具有严格要求,测量场地附近环境电磁场干扰应足够小,尽量远离岸上的工业电网和海底电缆,水深在20~30 m,且海流、海水电导率的变化应尽量小,海水的水质要好,测量海域附近无沉船等大型金属物体。舰船电磁场测量工作尽量在夏季开展,该季节海水均匀性较好,海水电导率可视为常数。
7)测量系统优化设计
为减小海流冲击引起的测量误差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海底布设具有一定重量的水泥基座,然后将电极固定在基座上,增加传感器抗水流冲击能力,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另外一种减小流速影响的措施是在电极外面加一带孔罩体,对海水流速而言,由于有带孔罩体的阻挡,带孔罩体内流速远低于罩外流速,从而降低海水对电极表面的直接冲击,在其周围维持稳定的海水环境,保证电极测量稳定性。但是罩体的设计需要反复试验验证,并对罩体的形状和尺寸、开孔位置、数量和直径等参数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海水流动对电场测量产生的影响最小。该措施较为复杂,而且增加外罩还可能会引发湍流现象,因此一般不用这种方法来降低海流影响。
8)信号预处理
数据处理中如果将传感器的方向转换,会造成幅值串扰。由于干扰来自不同方向,如果指向性不同将导致角度转换之后误差较大。理论上干扰中的电场不影响磁场,磁场不影响电场干扰,所以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消除。
这里给出了一个较为典型的环境抵消案例,环境数据来自一次海上实际测量。依据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环境数据进行频域抵消。从图8.18可见,在0.1 Hz频点以下频段信号效果明显,但是0.1 Hz以上频段这种方法作用效果还不理想。
图8.18 频域抵消效果
进一步对两个测点的环境电场数据采取频率分集时域差分和数据重构处理,0.1 Hz以上频段的干扰平滑效果明显,如图8.19所示。时域曲线的峰峰值从1μV/m降低到0.08μV/m,降低了13倍,而梯度抑制率超过了4倍。
图8.19 时域差分分析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