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进进出出未必游龙戏凤
大小宽窄也是路过一程
久居短留难免有思有念
来来往往或许斑斓人生
“此方”素有八个半进士的说法,具体是哪八个半,又都说不全,也是一件憾事。除了中所大箐口村文武举人的老宅、三源“甲第鸿开”等等之外,何家下村残存的“文魁”额匾似乎可见一斑(见5-001)。再有一些类似的题匾据说收藏在一些人家,不愿意拿出来,也是十分遗憾的。然而,残,依旧带给我们无数的惊喜与惊叹(见5-002至5-003)!
(5-001 涌泉何家下村门额残匾)
(5-002 中所孙家营民居之一)
(5-003 中所孙家营民居之二)
“此方”民居老宅门头穿斗有极其简单的。从残存的情况看,或许曾经有过更加有趣的雕花木刻,但是现存的一些仅有仰斗型托斗或者莲花瓣型托斗(见5-004至5-009)。最简洁的额枋木雕从涌泉汪家村二组开始(见5-010至5-011),有分开三格板形制一样的和不一样的,也有五连板的,也都传说当初仅仅作了彩绘,而没有过多的花费资金和人力作更多的雕刻,当然有的也在穿枋上做了精美的雕刻(见5-012至5-036)。
(5-004 三源董家村民居之一)
(5-005 三源董家村民居之二)
(5-006 涌泉二板甲村22号)
(5-007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一)
(5-008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二)
(5-009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三)
(5-010 涌泉二组汪家村52号之一)
(5-011 涌泉二组汪家村52号之二)
(5-012 堡子施家大院之一)
(5-013 堡子施家大院之二)
(5-014 小河湾夏家院子39-40号之一)
(5-015 小河湾夏家院子39-40号之二)
(5-016 三源民居之一)
(5-017 三源民居之二)
(5-018 小河湾梁家院子46-53号之一)
(5-019 小河湾梁家院子46-53号之二)
(5-020 小河湾梁家院子46-53号之三)
(5-021 小河湾梁家院子46-53号之四)
(5-022 西海宋家大院之一)
(5-023 西海宋家大院之二)
(5-024 墩子夏家院子之一)
(5-025 墩子夏家院子之二)
(5-026 墩子夏家院子之三)
(5-027 墩子夏家院子之四)
(5-028 西海李家村283-285号)
(5-029 墩子高家大院之一)
(5-030 墩子高家大院之二)
(5-031 中所报恩堂右门之一)
(5-032 中所报恩堂右门之二)
(5-033 中所报恩堂右门之三)
(5-034 中所报恩堂左门之一)
(5-035 中所报恩堂左门之二)
(5-036 中所报恩堂左门之三)
(5-037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一)
(5-038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二)
(5-039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三)
(5-040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四)
(5-041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五)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额枋在卷云纹的簇拥下,是两方浅雕,左以并蒂莲为主,上部一枚海棠,叶子化为卷草花型,又似蝴蝶,与右边一方以寿字为主,上部刻菊花的造型呼应,既对称又美观,又流畅潇洒,既寓意内涵丰富,又相得益彰,而且雀替也是忍冬花造型,风格很是统一(见5-037至5-041)。
这时,门簪出现了。
门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门构件之一,设置在门的中槛之上,有用两个或四个的,如大木的销钉将连楹结合在门框上,形式有圆形,六棱形、六方形,长按中槛厚一份,连楹厚一份半,再加本身径的四分之五即长,径按中槛高的五分之四或按门口宽的九分之一构造。其一个主要的用途,是为了搁置匾额做底座的支撑之用。“此方”大小门不论,大多置有门簪,有的虽然已经脱落,但是榫接的痕迹依然还在(见5-042)。
(5-042 涌泉二板甲村22号 )
门簪起源于古代中国仕女梳头打扮,青丝高髻,发上还往往要簪鲜花,簪金钗。古代的人们为打扮宅院的门脸,就用略似妇女头上发簪的“门簪”,在汉代已出现。门簪的多寡体现等级的高低,少则两枚,通常四枚,或多至数枚,等级较高的金柱大门、蛮子门均有四颗门簪,而等级较低的如意门只有两颗门簪。
在历史的演进中,门簪由实用性向装饰性的过渡(见古建筑学家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通常都要在正面或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门簪的图案以四季花卉为多见,四枚分别雕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图案间还常见“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字样,体现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此方”的门簪多为两枚(见5-043至5-048),三源董氏老宅的为四枚(见5-049),西海老公社的虽然不是四枚,却也在两边另行装饰了祥云雕刻,又平添了几分效果(见5-050至5-052)。
(5-043 小河湾吴家院子31号 珠街街道)
(5-044 涌泉二板甲村75号)
(5-045 庄家屯六组高家大院之一 珠街街道)
(5-046 庄家屯六组高家大院之二 珠街街道)
(5-047 三源张家大院)
(5-048 西海朱家大院 珠街街道)
(5-049 三源董家村董氏老宅)
(5-050 西海老公社之一 珠街街道)
(5-051 西海老公社之二 珠街街道)
(5-052 西海老公社之三 珠街街道)
“此方”的门簪少有雕刻和绘画,多为后期另做一“簪花”冠之,也是追求美观的效果和体现传统文化价值。而“簪花”已经脱落或者毁坏的便书写粘贴吉祥文字上去,也图得一个吉利的心愿表达(见5-053至5-055)。
(5-053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一)
(5-054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二)
(5-055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三)
(5-056 小河湾吴家院子31号之一 珠街街道)
以“福、禄、寿”不同雕刻型式的“簪花”在小河湾、涌泉、墩子的几户人家倒还残存几枚(见5-056至 5-068),其工艺有简有繁,手法多样,可尽情品观。
(5-057 小河湾吴家院子31号之二 珠街街道)
(5-058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一)
(5-059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
(5-060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三)
(5-061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一 珠街街道)
(5-062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二 珠街街道)
(5-063 三源唐院村120号)
(5-064 墩子翟家村11号)
(5-065 墩子下官大门之一)
(5-066 墩子下官大门之二)
(5-067 墩子五组张家村之一)
(5-068 墩子五组张家村之二)
即使是最简约的“此方”之门,额枋也有雕花,房屋越是老旧,雕花就越是简单,墩子潘吕村仅存门洞的这户人家便是一例,仿佛是陈列在村口的一尊雕塑,依然保留着曾经的风采。当然,有的也还存在多层的雕花以及雀替镂空雕花等(见5-069至5-090)。
(5-069 墩子潘吕村残门之一)
(5-070 墩子潘吕村残门之二)
(5-071 墩子潘吕村残门之三)
(5-072 墩子潘吕村残门之四)
(5-073 墩子潘吕村残门之五)
(5-074 墩子潘吕村残门之六)
(5-075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侧门)
(5-076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一)
(5-077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二)
(5-078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三)
(5-079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四)
(5-080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五)
(5-081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六)
(5-082 涌泉二板甲村51号之七)
(5-083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一)
(5-084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二)
(5-085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三)
(5-086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四)
(5-087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五)
(5-088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六)
(5-089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七)
(5-090 西海李家村250号之八)
三源唐家院子门头的木雕分为两层(见5-091),内层是一对如玉祥云的卡头,用以支撑横梁(见5-092至5-093),额枋为双龙拱护有向日葵边饰的喜字花草纹,龙身以缠枝纹构成,一边的龙尾是一朵盛开的莲花,一边已经腐蚀得难以辨认了。缠枝花中龙鳍以红色给予突出(见5-094至5-097),与两边的步梁和挑出的龙首含珠、海浪浑然一体,类归传统铜器常用窃曲纹的鸟首纹中又有兰蕙吐香,趣味盎然。所幸残留的彩绘依然可见,得以品赏到整个木雕组合一气呵成,雕工及艺术构思极其精道,大有明瓷风格,装饰味极其浓厚(5-098至5-103)。
(5-091 三源唐家院子之一)
(5-092 三源唐家院子之二)
(5-093 三源唐家院子之三)
(5-094 三源唐家院子之四)
(5-095 三源唐家院子之五)
(5-096 三源唐家院子之六)
(5-097 三源唐家院子之七)
(5-098 三源唐家院子之八)
(5-099 三源唐家院子之九)
(5-100 三源唐家院子之十)
(5-101 三源唐家院子之十一)
(5-102 三源唐家院子之十二)
(5-103 三源唐家院子之十三)
三源张家老宅的门头木雕,似乎就显得简约一些,鸟首纹中穿插忍冬缠枝纹,拱护大概也属于喜字纹的中心图案,只是其喜字笔画被艺术化的幻化为祥云之态,与两边的步梁和昂头呼应,忍冬缠枝贯穿,鸟首纹配之,昂头上层龙首由四朵祥云的托斗托举,中间一层又为祥云,再有玉兰托斗相举,下还有忍冬飘出,趣味盎然(见5-104至5-114)。可惜的是风雨腐蚀过于严重,右边已经毁坏,而且彩绘全无,仅保存其木质本色。
(5-104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一)
(5-105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二)
(5-106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三)
(5-107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四)
(5-108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五)
(5-109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六)
(5-110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七)
(5-111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八)
(5-112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九)
(5-113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十)
(5-114 三源张明家老宅之十一)
三源唐院村78号老宅的额枋木雕,也以对称构图,双龙戏珠造型,以祥云纹绵延翻卷组成龙身,尤其是以如玉祥云之圆形造型贯通,则又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营造了一幅腾云驾雾的恢宏图景,双龙簇拥正中盛开的牡丹,寓意富贵荣华(见5-115至5-119)。挡风墙覆斗支撑的木雕,上层为龙,中间为向内盛开的牡丹并支撑莲花托斗,下层为鸟首纹巧妙雕刻的凤凰,既龙腾凤祥夫荣妻贵,又生机勃勃清廉高洁(见5-120至5-121)。尤其是配以两边挡风墙的覆斗上点睛似的出现两朵菊花,也属于“此方”少见的标示“吉利”的文化含义的艺术表达(见5-122至5-123)。这座老宅已经常年没有人居住,多次前往,皆无果而返,只有立在村道上,仰观这道角门。
(5-115 三源唐院村78号之一)
(5-116 三源唐院村78号之二)
(5-117 三源唐院村78号之三)
(5-118 三源唐院村78号之四)
(5-119 三源唐院村78号之五)
(5-120至5-123 三源唐院村78号之六)
双凤对称构图的木雕,便是以珠街社区张家大院保存的为好(见5-124)。仔细观赏,额枋丹凤所朝之阳,刻画精细至极,太阳心取阴刻方形,寓财,也寄托了主人富裕发达的梦想。四周烈焰幻化为七朵祥云环绕,高空还有两朵祥云,意示祥瑞长久,左右凤凰全雕,凤尾雕刻极其适宜配以鸟首纹对称收官,更使得主体突出,构图上以刚托柔,又和谐对称,相得益彰,尤其凤凰更显得生动鲜活(见5-125至5-128)。延伸的副额左为阔叶植物,不甚明了,右配疑似鹧鸪与梅花,也不解其意(见5-129至5-130)。
挡风墙覆斗上以祥云卷草花巧妙地与千瓣莲托斗结合,再托举龙首浑然一体。顺八字挡风墙斜出又延伸的,也是同样的题材和内容(见5-131至5-132)。
(5-124 珠街张家大院之一)
(5-125 珠街张家大院之二)
(5-126 珠街张家大院之三)
(5-127 珠街张家大院之四)
(5-128 珠街张家大院之五)
(5-129 珠街张家大院之六)
(5-130 珠街张家大院之七)
(5-131 珠街张家大院之八)
(5-132 珠街张家大院之九)
其门洞步梁的暗八仙木雕,左曹国舅、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右何仙姑、钟离汉、铁拐李、韩湘子依次向内,各仙独立而成,通过祥云纹长带首尾相连,又一气呵成,构图流畅自然(见5-133至5-140)。
(5-133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
(5-134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一)
(5-135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二)
(5-136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三)
(5-137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四)
(5-138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五)
(5-139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六)
(5-140 珠街张家大院之十七)
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此方”,即使是最简约的宅门,多多少少也是要体现一些作为文化符号的元素的。这户三源的民居,额枋三幅连屏是唯一所见,无雕饰,是否曾经有彩绘也不得而知。雀替浅雕为象首海棠,创意独特,构思精巧,左右穿坊也仅刻画龙型挑头,依祥云作一对简单的莲花托斗,显得简练大气,干净利落(见 5-041 至 5-048)。
(5-141 三源民居之一)
(5-142 三源民居之二)
(5-143 三源民居之三)
(5-144 三源民居之四)
(5-145 三源民居之五)
(5-146 三源民居之六)
(5-147 三源民居之七)
(5-148 三源民居之八)
保存尚好的额枋横批,有浅雕,透雕。其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各具特色,可谓“此方”一绝。
额枋的浅雕花纹出现在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见5-149至5-150),其额枋为深雕,忍冬草卷草花簇拥喜字头为表现题材,寓意喜事连绵,绵延长久(见5-151至5-155)。横批为五联浅雕花格,均以万字斜格花纹满框布局,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交叉处点缀花朵,或者八数或者九数或者三数不等(见5-156至5-161)。
左右依然是龙在上卷草花居中夔龙纹托底支撑,其间过度的托斗为多层芙蓉叶托起的四棱型仰斗,延伸斜挑垂花为仰覆组合的银锭祥云也仅残存一边,意示既吉祥又财运亨通,并且下方莲花做心深雕,表达了不仅面对“天下”与“世人”,告诫家人还要清白做人,勤俭持家,不可骄奢淫逸,恃强处世(见5-162至5-163)的文化观念。据说其后人在省、市、区各级做官者诸多,可谓人才辈出。
(5-149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一)
(5-150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二)
(5-151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三)
(5-152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四)
(5-153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五)
(5-154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六)
(5-155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七)
(5-156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八)
(5-157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九)
(5-158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十)
(5-159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十一)
(5-160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十二)
(5-161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十三)
(5-162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十四)
(5-163 中所二组孙家营村85号之十五)
墩子五组张家大院大门的额枋及横批浅雕也属精细纤弱的一类,而且精细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见5-164)。额枋为双龙捧寿,龙角与龙身的卷草花造型,流畅贯通与雀替的呼应,浑然一体(见5-165至5-170)。
横批为精美的浅雕三连图案,自左至右为夫妻鸟与牡丹为题材,表示“夫荣妻贵”,喜鹊成双与梅花成趣,表示“喜鹊闹梅”;中间为鹧鸪与迎春花同框(一说是绶带鸟),表示“春光长寿”。三图连环,勾勒出一幅夫妻和睦,家庭和美,春意盎然,康乐长寿的美好图景(见5-171至5-174)。
两边挡风墙上有了一些差异:上为象,意示吉祥,中为强调了芭蕉叶的卷草花造型与莲花托斗接为一体,下为龙(主人家说是凤)首。芭蕉叶如此清晰地出现,在“此方” 还不多见,在传统文化符号中,芭蕉叶还代表雨水,解读下来,亦为“吉祥清廉,风调雨顺”(见5-175至5-176)。
(5-164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一)
(5-165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二)
(5-166至5-167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三)
(5-168至5-169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四)
(5-170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五)
(5-171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六)
(5-172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七)
(5-173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八)
(5-174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九)
(5-175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十)
(5-176 墩子五组张家院子之十一)
被称为“夏官大门”的老宅,据说是一位姓夏的人家的大院,这家人去往何方,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村民们就称呼其为“夏官大门”。这座老院曾经也做过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办公用房,现在左厢房已经完全坍塌,仅存“危呼高也”的大门很腐朽的右厢房以及正堂。
虽然老旧破败,夏官大门的牡丹依然风采依旧,从仅存的雕花上看居然有十条龙,一种说法是八龙二象(见5-177)。
尤为奇特的是门楼瓦脊的坡面,居然也有造型浮雕,其两边以瓦就势,精砌轱辘钱纹样,中间三格,穿过丛生的杂草,可以看到莲花柱间大约为暗八仙图案:除中间图案实在模糊无法分辨外,左右分别为蓝采和的盛满仙品、能广通神明的宝蓝,曹国舅可以净化环境、让人心态平和、心静神明的阴阳板(见5-178至5-179)。至于八仙在此为何只有三仙(姑且以为是三仙)?自然不得而知了,也不好妄加推测,只能感叹夏官大门瓦脊的不同之处,也是别出心裁的,因为在“此方”,几乎所有大门的瓦脊仅有筒瓦、板瓦装饰,没有更多其他的花样。结合本卷第二章《窗之花》2-275至2-284图夏官大门厢房门窗的雕花可以看出,当年该户人家是以何等的情调,在建筑艺术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细看其额枋为双龙捧寿,高昂的龙首为忍冬卷草花并以芙蓉做尾(见5-180、5-182、5-183、5-185),副额左右各为盛开的花卉(见5-181、5-184),横批为五连半深雕,虽然腐蚀太重,但是依然可以窥见其精细精美的工艺,左右各两组花卉,其中菊花一对,稍微清楚一些,最中间为二龙抢宝、太阳纹及烈焰倒还十分清晰,甚至有镂空雕感觉(见5-186至5-191)两边的挡风墙上又再见祥龙一对向里(见5-192至5-197)。
(5-177 墩子夏官大门之一)
(5-178 墩子夏官大门之二)
(5-179 墩子夏官大门之三)
(5-180 墩子夏官大门之四)
(5-181 墩子夏官大门之五)
(5-182 墩子夏官大门之六)
(5-183 墩子夏官大门之七)
(5-184 墩子夏官大门之八)
(5-185 墩子夏官大门之九)
(5-186至5-191墩子夏官大门之十)
(5-192 墩子夏官大门之十一)
(5-193 墩子夏官大门之十二)
(5-194 墩子夏官大门之十三)
(5-195 墩子夏官大门之十四)
(5-196 墩子夏官大门之十五)
(5-197 墩子夏官大门之十六)
中所大箐口村文举老宅为两院式建筑。早年文举人与武举人为兄弟两人,双双摘得文武举人桂冠。根据《历代祖宗统系》记载,中所大箐口村张姓祖籍为河北清河郡人,居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明洪武时,沐西公(沐英)南征,先后落籍薛其田、史家坡,老二张帮舜于康熙年间(公元一七五二年),定居大箐口。
其后人据《清代南宁县方志校注》记载及张氏后人提供的资料,在清嘉庆十三年(农历戊辰年,公元1808年)出过一个文举人“张成元”,又据《清代南宁县志校注》243页记载张成元又为嘉庆二十五年(农历戊辰年,公元1819年)的“武举人”;《清代南宁县志校注》244页、245页记载在清道光元年(农历辛巳年,公元1821年)出过一个武举人“张开元”,而又据《清代南宁县志校注》244页记载张开元1825年(农历丙戌年)又高中“武进士”;《清代南宁县志校注》245页记载在清道光二年(农历壬午年,公元1822年)的武举人是“张登元”。珠街中所箐口村的武举老宅主人为武举人张登元,老宅应当建成于两年后的1825年(农历乙酉年,道光五年),迄今已经193年。而文举人老宅如果属于1808年中得文举的张氏兄弟张成元,其老宅便是已经200年了。
文举老宅现为中所箐口大村78、79号两个并联的院落,门头有挂枋、横批挑梁、镂空雀替等木雕组成(见5-198),78号的挂枋为饕餮鸟首纹装饰,很是简单(见5-199至5-202),横批为五联浅雕(见5-203至5-208)花屏组成,图一如古语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乃青梅也,与蝴蝶相配多见于梁祝的传说。显然文举老宅应该表达“身负盛名常守节”的基本立意,与蝴蝶同入画屏又有鸿运叠叠的含义;图二为清河连连,不必多说;其三、其四尘土太厚不好细辨,图五一看便知乃松鹤常青是也。
(5-198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一)
(5-199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二)
(5-200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三)
(5-201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四)
(5-202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五)
(5-203)
(5-204)
(5-205)
(5-206)
(5-207)
(5-203至5-210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五)
(5-208)
(5-209)
(5-210)
雀替为镂空雕刻,由于破损严重,仅可见祥云升腾,左右各有一只蝙蝠飞驾云间,很是灵动(见5-209至5-210)。两边的挑梁自上至下为象首、卷草花、鸟首纹对称构件,无有奇异之处,当然也表达了吉祥如意的基本意图(见5-211至5-212)。
(5-211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8号之六)
(5-212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七)
(5-213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一)
(5-214至5-217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二)
39号的额枋与38号的相同,雀替为双鸟腾云,也是镂空雕刻(见5-213至5-217)。其五连横批倒还清晰可辨,分别为幽兰清雅、犀牛望月、祥瑞满堂、一马平川、喜鹊闹梅(见5-218至5-225)。两边挡风墙上的牡丹与78号的相同,也不再啰嗦(见5-226至5-227)。
(5-218至5-221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三)
(5-222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四)
(5-223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五)
(5-224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六)
(5-225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七)
(5-226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八)
(5-227 中所箐口村文举老宅79号之九)
小河湾吴家院子门头的木雕亦为两层,挂枋是双福供寿。为两对夔龙风格的蝙蝠簇拥中间的寿字符。从残迹上看,皆彩绘红色,可谓鸿运当头(见5-228至5-233)。
(5-228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一)
(5-229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二)
(5-230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三)
(5-231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四)
(5-232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五)
(5-233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六)
横批为五连,屏,分别为夫荣妻贵、喜鹊闹梅、竹节海棠、鹧鸪迎春、年年大吉,下有镂空木雕雀替(见5-234至5-241)。
(5-234至5-241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七)
两边挡风墙上挑梁自上而下为象首、凤羽千瓣莲、忍冬、鸟首纹以及挡风墙顶部的卷草花龙,步梁的雕花也为卷草芙蓉(见5-242至5-247)。
(5-242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八)
(5-243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九)
(5-244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
(5-245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一)
(5-246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二 )
(5-247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三)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门头的木作又是一套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并有三层(见5-248至5-249)。外层挂枋为双龙拱护祥云纹莲花,龙身为灵芝叶卷草花,尾部是盛开的芙蓉,鎏金图彩,甚为华丽,暗喻龙寿连连(见5-250至5-253)。里面一层,鸟首纹贯通,中间拱护寿字符,向两边延伸至斜撑,拐角处以蝴蝶纹蝙蝠处理,再彩绘银色,蓝色做衬底,雕工精美,色彩华贵(见5-254至5-257);横批五连,彩绘残存,自左至右为清净幽兰、喜鹊闹梅、麒麟吐瑞、竹节海棠、松鹤常青(见5-258至5-263)。雀替双面镂空雕刻,左右内外皆为凤戏牡丹、鹤鹿同龄(见5-264至5-267)。
(5-248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一)
(5-249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
(5-250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三)
(5-251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四)
(5-252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五)
(5-253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六)
(5-254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七)
(5-255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八)
(5-256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九)
(5-257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
(5-258至5-263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一)
(5-264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二)
(5-265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三)
(5-266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四)
(5-267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五)
李家大院之门头木雕(见5-268至5-269)有三不解:前面看到的蝙蝠,累计共为六数,或隐喻“六六有福”?此其一;再看金柱至前帘垂花柱之间左右还各有两幅木雕,上边均可以模糊地看到为花鸟图案,下面十分蹊跷:左为犀牛望日、右为鹿观芭蕉,又不得其解(见 5-270 至 5-271), 此其二;两边的挑梁自上至下为象、花萼云纹风格的花卉与重瓣花浑然一体的托斗、卷草花叶芙蓉(见 5-272 至 5-273);步梁为暗八仙之六仙,不知为何缺了蓝采和与曹国舅(见 5-274 至 5-281),又是不得其解,此其三也。
(5-268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六)
(5-269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七)
(5-270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八)
(5-271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十九)
(5-272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
(5-273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一)
(5-274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二)
(5-275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三)
(5-276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四)
(5-277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五)
(5-278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六)
(5-279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七)
(5-280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八)
(5-281 西海李家村李家大院之二十九)
(5-282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一)
“此方”雕花门头的残损与破旧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尤其是镂空雕刻的作品更容易遭此厄运。尽管如此,残留,还是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些许可以认为曾经有过的存在的叹慰。
珠街社区珠街村吕氏老宅残存的雕花大门有两层(见5-282),额枋卷草花对称构图,中间横道相连,简约明快,用料及表现手法给人以厚实之感(见5-283),横批仅存一幅完整的龙纹雕刻,镂空勾线,造型优美,气韵生动;一旁画格中仅有一朵残梅,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见5-284)。宋代诗人张镃的《残梅》诗飞入脑际:
(5-283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二)
雨丝吹冷透窗纱,
忽饭东风管鬓华。
岂为梅残便无恨,
草生时节胜看花。
(5-284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三)
两边的挑梁全为象首型祥云造型,尤其右边下层的含珠象首较为明显(见5-285至5-286),门洞步梁也仅仅阴刻祥云图案作罢(见5-287至5-288)。
(5-285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四)
(5-286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五)
(5-287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六)
(5-288 珠街村吕氏老宅之七)
墩子潘吕村158号门头的雕花也是一片“残”象(见5-289至5-290),所幸遗留得几图。额枋为浅雕左右各一只蝙蝠拱护中间盛开的牡丹,蝠身以卷草花构成(见5-291至5-295),俗语道“福不双至”,确不知该户人家为何如此,四处寻找,再也没有见到更多的蝙蝠,或许仅仅是因为讲究一个“对称”的效果么?倒是其精细的雕工很是令人赞叹。横批的镂空木雕为三大两小画幅,左右两边正方形的花卉,紧紧相连的左为牡丹右为荷花,中间被毁(见5-296至5-297);残存的雀替镂空雕刻,与门洞步枋浅雕也仅是简单卷草花纹饰(见5-298至5-301),当然也都是以对称布局和构图的。
(5-289 墩子潘吕村158号之一)
(5-290至5-301 墩子潘吕村158号之二)
西海203号大门的残存看上去也似乎保留得相对完整一些,但是照片的像素实在太差,坍塌的遮挡也无法回避,倒也不妨感受其当初精湛的木雕技艺和曾经的匠心。隐约间把蕙兰函香、喜鹊闹梅、荣华富贵、节节高升、鹿鸣钟声这类题材又做了一番呈现(见5-302至5-313)。其左右挑梁昂头雕刻精良,彩绘残美(见5-314至5-319)。
(5-302至5-313 西海203号民居之一)
(5-314 西海203号民居之二)
(5-315 西海203号民居之三)
(5-316 西海203号民居之四)
(5-317 西海203号民居之五)
(5-318 西海203号民居之六)
(5-319 西海203号民居之七)
堡子王家大院几乎已经无法居住,从院内以及大门破朽的程度可以看出,其历经的风风雨雨较为久远(见5-320),挡风墙已经坍塌,额枋也已经不见了踪迹(见4-041),听一位80余岁的老人讲,这个院子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堡子地处今麒麟、沾益结合部,为滇驿古道东行大道、五尺道终点站曲靖(今麒麟区)重要的节点上,自明代以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据《珠街乡志》及《南宁县志》《沾益州志》记载,堡子原名“王家堡,明朝一王姓知府在此地建土城而得名”,而且村民有一种说法,该村建立之初,就有了战略考虑,即按照八卦图形设计,不熟悉的人进村,一般都会迷路。姑且不论这个说法是否真实,仅看王家大院大门镂空雕刻的五连横批及一枚雀替遗存,也可以领略当年的风采。
(5-320至5-321 堡子村王家大院之一)
王家大院这五连横批十分奇特,两边为正方形,稍小,中间三联为长方形,最居中这图最大,而且包含内容十分庞杂,有飞禽走兽,又有八仙六艺,还有植物花草,可谓大观也(见5-322)!自左至右一图含暗八仙中之四仙,依次为曹国舅、韩湘子、张果老、钟离汉(见5-323),是否还有其他大仙实难辨认;图二为麒麟吐瑞、兵书宝剑,文武双全,文成武就,文韬武略等吉祥寓意(见5-324),还有一对卷轴,亦不解其意;图三处最中心,为一对瑞兽,足下三枚孔方兄,自然有财源滚滚的寓意(见5-325),然而梅花又令人费解了;第四图有三只飞鸟,茂密的竹林夹梅朵,一个花篮和一对数板,如果花篮暗喻蓝采和,数板与八宝之“书本”相近,又费猜测了(见5-326);最后一图有曲首琵琶、龙头拐杖、青松、水仙花四物(见5-327),此图如此组合,依然不知其意。雀替为回首龙,龙尾卷出一朵莲花(见5-321)倒也精彩。
(5-322至5-327 堡子村王家大院之二)
墩子翟家村44号大门的雕花又多了一些复杂的难度(见5-328),除了以卷草花为题材的额枋(见5-329至5-330)、横批、雀替、昂头外,在额枋上还多了一组雕有花卉的斗拱,这是区别于其他大门构件的一个例子;横批也是五连图案,也是两头小中间最大结构(见5-331),图一图二分别是鸟首卷草花祥云纹题材,鹤鹿同春(见5-334),中间是两只鸟同向中心的菊花,大致应该是白头富贵(见5-335),后面两图分别是花卉和鸟首卷草花祥云纹(见5-336),此图完全与首图对称。雀替也是花纹题材(见5-332至5-333);两边的昂头上为含珠龙首,中间为牡丹,下为花卉(见5-337至5-338)。
(5-328 墩子翟家村44号之一)
(5-329 墩子翟家村44号之二)
(5-330 墩子翟家村44号之三)
(5-331至5-336 墩子翟家村44号之四)
(5-337 墩子翟家村44号之五)
(5-338 墩子翟家村44号之六)
(5-339 涌泉六组民居之一)
(5-340 涌泉六组民居之二)
现为集体公房的涌泉六组民居大门又是另一种结构方式:横批为镂空精雕五连图案:凤凰舒翅、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麒麟献瑞、小鹿唅草(见5-339至5-346),横批下多了永结同心纹饰的挂帘(见5-347至5-349),雀替最为特别,直接就在檐枋下,也是镂空精雕,其左边所雕头部已经难以辨认,尾部若鱼尾或者燕尾(见5-350),右边为卷草龙倒还清晰(见5-151),皆为祥云环绕,动态鲜活。
(5-341至5-351 涌泉六组民居之三)
(5-352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一)
(5-353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二)
(5-354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三)
(5-355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四)
(5-356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五)
(5-357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六)
墩子瞿家村11号的大门木雕也是三层:额枋、挂帘、横批(见5-352至5-353)。额枋浅雕,为双龙捧寿图案(见5-354至5-357);由于光线过暗,照片效果不是很理想,大致可以看出挂帘为卷草花构图,也是浅雕(见5-358至5-363);横批为大小基本一致的五连镂空雕刻,依次为清逸幽兰、喜鹊登枝、一路连科、竹报平安、鹿鸣钟声(见5-364至5-369),既有四君子也含岁寒三友,再加企望科举高中,青春长寿,可谓极尽综合表述之力,也难为户主要求苛刻,匠艺尽力而为了。
(5-358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七)
(5-359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八)
(5-360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九)
(5-361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
(5-362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一)
(5-363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二)
(5-364至5-369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三)
挡风墙上挑出的木雕以花卉为主,挂帘的斜撑与垂花柱相连,千瓣莲仰覆垂花被没于墙体中,隔梁也左右各雕有两朵花卉(见5-370至5-373),至于门洞步梁左右的题材还是暗八仙中的六仙(见5-374至5-377),为何又是少了两仙?包括现在居住在院里的人家,也无法说得清楚。
(5-370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四)
(5-371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五)
(5-372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六)
(5-373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七)
(5-374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八)
(5-375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十九)
(5-376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二十)
(5-377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二十一)
西海沈家大院大门的木雕又是一番景致(见5-378)。额枋虽然是浅雕作品,也仅仅以卷草花为题材,但是中间特别做了强调(见5-379至5-382),一种说法是葫芦花心的鸡冠花,企望高官厚禄,一种说法是富贵牡丹,还有一种说法是表示吉祥如意的菊花。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多取忍冬。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忍冬、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明代中期重视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并广泛运用在织锦上。明清两代的唐草纹风格趋向繁缛、纤弱,失去了唐代的生气,但仍然是重要的传统图案。目前,唐草纹多见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装饰。”作为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在“此方”的民居老宅建筑艺术中很是多见,且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以“S” 形波状曲线排列,造型富有流动感,灵动自如,虚实相生,主要还是因为它的无限重复与连续表达了生生不息的生长之气而受到青睐。
(5-378 西海沈家大院之一)
(5-379 西海沈家大院之二)
(5-380 西海沈家大院之三)
(5-381 西海沈家大院之四)
(5-382 西海沈家大院之五)
这五连横批也是大小基本相当的五幅图案(见5-383),然而,其中又有两幅难以解读:图一为欢天喜地(见5-386),图二是喜鹊登枝(见5-387),图三乃麒麟献瑞(见5-384),奇妙的是麒麟是一对,左边的为麒,右边的为麟,或意雌雄也,如此,在被称为麒麟区的当地亦实属少见。图四与传统图案鸳鸯贵子较为接近(见5-389),但是因为鸳鸯分离,不能确定;图五在造型上与图一追求对称,以獾与羊羔两只瑞兽组合,成为吉祥欢喜的创意,大有标新立异的味道(见5-388)。
(5-383 西海沈家大院之六)
(5-384 西海沈家大院之七)
(5-385 西海沈家大院之八)
(5-386 西海沈家大院之九)
(5-387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
(5-388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一)
(5-389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二)
五连图案为双面镂空雕刻,横批的背面相对简单一些,以“卍”字符斜格全布,既有通透感,又为前面的透雕做了很好的支撑(见5-391至5-392)。唯一残存的雀替则较为复杂,而且雕工也同样精美,正面为鹿鸣钟声,背面为凤戏牡丹(见5-387、5-390)。十分可惜的是,这枚雀替在2020年返回调查时,连同院内一道花窗,已被梁上君子偷窃而去。
(5-390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三)
(5-391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四)
(5-392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五)
门洞里金柱上居然残存彩绘,又使人大为惊讶(见5-393至5-394),因为这样的彩绘除了在呈祥寺见到外,其他民居老宅几乎已经氧化腐蚀殆尽。挑梁与步梁的雕刻也更加精道,尤其是步梁的彩绘,令人感到十分惊艳(见5-395至5-400),当然,八仙依然还是只有六仙。
(5-393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六)
(5-394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七)
(5-395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八)
(5-396 西海沈家大院之十九)
(5-397 西海沈家大院之二十)
(5-398 西海沈家大院之二十一)
(5-399 西海沈家大院之二十二)
(5-400 西海沈家大院之二十三)
(5-401 三源张家大院之一)
(5-402 三源张家大院之二)
三源张家大院大门的木雕又有不同之处(见5-401)。额枋为浅雕双龙捧寿(见5-402至5-405),横批就不同了,为一对仰盆各自独立的浅雕(见5-406),盆中之盆各开有两种花卉:菊花和梅花(见5-407至5-408),此件与后面的浮雕景观形成一体,自有其独到的匠心。
(5-403 三源张家大院之三)
(5-404 三源张家大院之四)
(5-405 三源张家大院之五)
(5-406 三源张家大院之六)
(5-407 三源张家大院之七)
(5-408 三源张家大院之八)
门头上是一对元宝陪衬中间的葫芦,有西式风格(见5-409),而“甲第鸿开”尤其耀眼夺目。由于年代久远,村里人们已经说不清楚这四个字的来历,只知道张家是出过大官人的。那是因为乡试夺魁,而后取得了高官厚禄,在本地又是第一人,所以才大张旗鼓地彪炳门头,以荣乡里。“鸿”也有写作“宏”的,不过“鸿”有大雁之意,“宏” 则多用于商道。故“甲第鸿开”也表达了主人家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5-409 三源张家大院之九)
出挑的昂头三层:龙首、卷草花、鸟首纹,步梁的木雕也是卷草花纹饰(见5-410至5-415)。
(5-410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
(5-411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一)
(5-412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二)
(5-413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三)
(5-414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四)
(5-415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五)
“此方”的地标性建筑当属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其三道院门(见上卷1-028)的木雕,最里面的大门额枋与文举老宅基本同款,为鸟首纹浅雕(见5-416至5-420);昂头三层:象首、卷草花、鸟首纹(见5-421、5-424)。
(5-416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一)
(5-417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
(5-418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
(5-419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
(5-420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
(5-421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六)
(5-422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七)
(5-423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八)
(5-424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九)
横批五连,左右为对称的菊花,意大吉大利(见5-425至5-430),紧连的为展开的书卷,寓文;兵书宝匣,寓武;中间的是满坠的葡萄纹,寓多子多福。雀替以对称镂空精雕的卷草花龙纹,拥芙蓉驾祥云,栩栩如生(见5-422、5-424)。
(5-425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
(5-426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一)
(5-427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二)
(5-428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三)
(5-429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四)
(5-430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五)
最右边一道门的木作工艺与左门的基本一样(见5-431至5-437)。横批(见5-438至5-439、5-442至5-444)其中一图为疑似八宝之犀角的变形(见5-445),雀替也是镂空双龙对称的雕刻,下面的斜撑尚存,为一对莲花纹饰镂空雕刻(见5-440至5-441)。
(5-431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六)
(5-432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七)
(5-433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八)
(5-434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十九)
(www.daowen.com)
(5-435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
(5-436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一)
(5-437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二)
(5-438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三)
(5-439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四)
(5-440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五)
-441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六)
(5-442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七)
(5-443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八)
(5-444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二十九)
(5-445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
选择以定居农业为生存主业的中国人祖先,历经炎黄至今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自然要想方设法把聚集的村落乃至居屋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是与选择不断征服与扩张的欧洲古代人类所不同的,于是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在中国完成了一个当今令世界瞩目和思考的文化命题,这就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在这样的格局内,“此方”的民居老宅把建筑艺术把玩到令人惊叹的程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武举老宅中间大院的大门又是一个不凡的建筑艺术珍品。同样是三层,但是多镂空透雕,多雀替、多垂花装饰等等,使得到此一游的人们大呼精妙,连连称奇(见5-449)。额枋链接昂头以四蝠鸟首纹贯穿,两边装饰双“喜”额簪,中间奉“寿”字纹,浅雕,庄重严谨(见5-446至5-452)。二层的横批中间为五连镂空透雕(见5-453),两边及左右各有一幅浅雕的卷草花类牡丹芙蓉图案,下衬镂空鸟首卷草花纹雀替(见5-454至5-455),自然是表述荣华富贵的意思。
(5-446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一)
(5-447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二)
(5-448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三)
(5-449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四)
(5-450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五)
(5-451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六)
(5-452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七)
(5-453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八)
(5-454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三十九)
(5-455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
五连镂空透雕分别为蕙兰幽香、喜鹊登枝、竹报欢喜、鹿鸣钟声(见5-456至5-459),唯独中间一图有些独特:凤戏牡丹与麒麟吐瑞同框(见5-460),这就奇了,莫非张氏当初便已经知晓,“此方”之珠街正好处在麒麟城东凤凰山下?呵呵。
(5-456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一)
(5-457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二)
(5-458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三)
(5-459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四)
(5-460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五)
(5-461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六)
(5-462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七)
关于麒麟城,在麒麟区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干地裂,年年灾荒,人们苦不聊生,无不祈求上天开恩,祭祀求雨,牺牲求福。弱民的真诚感动了苍天,一日,天帝派遣美丽的麒麟仙子驾着祥云降临人间。她端坐在瑞兽麒麟背上,怀抱甘露瓶,洒下了甘霖,从此大地一派生机,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于是“落邑相望,牛羊披野”。为了感激麒麟仙子的恩德,人们把珠江源头这片广袤大地上逐渐形成了的一个很大的城市称为“麒麟城”。在撒尼人的古诗中被称为“阿着底”,也就是“阿着大城”的意思,现在的撒尼人依然这样称呼。阿着底,也就是那位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的故乡。凤凰山的传说似乎与麒麟仙子的传说有一些关系,据说在古代,自从麒麟仙子普降甘露后,曲靖坝子烟波浩渺,青山叠翠,有福气的人每当旭日东升都会看到两只金鸟在东面山头上空盘旋,大胆的登山去一探究竟,才知道是传说中的金凤凰。后来不知何时,金凤凰突然不见了,只听樵夫说,金凤凰在凤凰山与五台山交界的滇黔古道经过的紧风口化作了一对山泉,为南来北往,东行西旅的商贾学子提供永不干涸的泉水。这两眼山泉至今就在紧风口的山崖下。
武举老宅额枋下的雀替相背以垂花(见5-462至5-465),为鸟首卷草花纹,镂空透雕。
(5-463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八)
(5-464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四十九)
(5-465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
里层的横批为三图独立浮雕(见5-463):一路连科(见5-469)富贵平安(见5-468)福喜同知(见5-470)。里层雀替为喜鹊登枝、喜鹊闹梅,斜撑左为白首同春(见5-466),右为麒麟献瑞(见5-467)。四组昂头皆为龙首、鸟首纹和卷草花纹,浅雕(见5-171至5-172)。
(5-466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一)
(5-467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二)
(5-468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三)
(5-469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四)
(5-470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五)
(5-471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六)
(5-472 中所箐口大村武举老宅之五十七)
出版于2009年11月的《珠街乡志》对堡子姚家大院是这样记载的:“堡子民居现在麒麟区珠街乡堡子村内,系晚清民用建筑。民居坐西朝东,分前后两院,沿中轴线建有大门、中院、中堂、正堂四部分建筑。大门系三重檐硬山顶吊角楼,门楼梁架出露部分均为工艺精美的镂空及浮雕图案,进大门为前院,南北两侧各建耳房二间,穿过院子为中堂。中堂为硬山顶楼房,面阔三间11.7米,底层明间前石檐均装有格子雕花门,形成穿堂,穿过中堂到后院,后院南北两侧各建厢楼四间,过院子为正堂,正堂屋基础比中堂高0.6米,屋顶为硬山顶,面阔三间11.7米,底层明间装雕花格子门:左右次间装花窗,正堂屋与厢楼之间安放楼梯。该民居建筑严谨,用料考究,木石雕刻工艺精美。木刻中除正堂屋格子门下部浮雕图案在‘文革’中被破坏外,其余保存完好,特别是门楼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民居前后两院各构成住宅区域,是晚清民用住房较完善的代表。堡子民居为地方恶霸姚德海住房,1936年红军长征路经曲靖时,中央红军总部曾在此民居住宿过。新中国成立后为村公所所在地,经维修保存良好。1998年3月,因建盖堡子村公所,堡子民居被拆除,仅留下大门。”(《珠街乡志》)
《珠街乡志》还记载“据涌泉大队吕云骨、堡子大队5队的老人张跃昌讲,朱总司令住过堡子大队原姚三虎(三先生)家,即现村委会所在地。”(《珠街乡志》第256 页)也与红军总部曾经在姚家大院居住过相吻合。只是把1935年写成了1936年。从几个渠道获得的照片可见,姚家大院的大门当是极其考究的,结合《中共麒麟地方史》扫描图片(见5-473),珠街街道微信(见5-474)及近年几次前往拍摄的照片,本书为能让列位一睹姚家大院的风采,制作了复原姚家大院大门(见4-001、5-475)的复原图。
(5-473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 《中共麒麟地方史》)
(5-474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 珠街微信图片)
(5-475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 复原图)
(5-476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 现状)
((5-477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 珠街街道)
姚家大院大门器宇轩昂,檐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翘角有别于常见的以龙为上的惯例,一对巨凤驾祥云纹及象首、龙首腾飞,直插云霄,气势雄伟,实属极 品(见5-477至5-483)。
(5-478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
(5-479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
(5-480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
姚家大院大门木雕极其复杂,且有一个与其他民居老宅昂头结构不同之处是,上下两组昂头一样共由四层组成:全雕龙首、凤凰、卷草花、透雕鸟首祥云纹;不过下一组的第四层已经脱落。再一个不同之处是下台凤凰的翅膀幻化为卷云纹祥云,强化了瑞鸟吉祥的寓意(见5-484至5-493)。
(5-481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 王雄思)
(5-482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 王雄思)
(5-483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一 王雄思
(5-484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二 珠街街道)
(5-485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三)
(5-486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四)
(5-487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五)
(5-488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六)
(5-489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七 王雄思)
(5-490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八)
(5-491 堡子姚家大院之十九)
(5-492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
(5-493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一)
最上面一道额枋两端为鸟首祥云纹,中间三图:左右两图是“此方”描绘最为细致的忍冬卷草花图案,对称布局;居中者为盛开的牡丹,仪态端庄华美;两组挑梁昂头以龙在上凤在下的结构处理,凤翅正面垂直展开处理,又是与其他凤凰全雕不一样之处(见5-494至5-498)。右边延伸斜出的斗拱挑梁与左边的一样,因为坍塌,凤尾已经腐蚀毁坏。中间为象首,下层鸟首祥云纹,再下为镂空全雕挂绣球金瓜垂花(见5-479、5-481至5-483、5-486)。
(5-494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二)
(5-495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三)
(5-496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四)
(5-497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五)
(5-498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六)
(5-499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七)
(5-500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八)
(5-501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十九)
(5-502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
(5-503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一)
(5-504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二)
中间横批为透雕五连图案,背面亦可见卍字符镂空雕刻,左右分别是鹿鸣钟声、五福临门(见5-499至5-504),中间三幅是另一类题材的作品,大致归为暗八仙(或八宝)的传统图案,所不同的是每图又各有主要表达的内容和立意,或以福寿三多为主体,或以暗八仙为主题,或以仙天寿芝配文案、佛珠拂尘为表现题材。
正中间的额枋为双凤背向宝相花与卷草花综合造型的构图,与斜撑相连形成又一道挂帘,转角处有蝙蝠一对,寓福自天降(见5-505至5-509),横批与挂帘为极品中的极品。图5-474是根据珠街街道微信圈发的一张拍摄于2010年的彩色照片与后来拍摄的照片处理复原图,因为现在的姚家大院大门上的这个鎏金横批和挂帘已经不知去向。横批三图,镂空透雕人物戏剧故事,由于图片模糊,不能解读其故事内容,只能隐约看到模糊的古装人影(见5-510)。挂帘为丹凤朝阳的经典之作,两边金凤回首,中间骄阳灿烂 ,烈焰四燎,使人顿感生机无限(见5-511)。丹凤朝阳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5-505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三)
(5-506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四)
(5-507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五)
(5-508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六)
(5-509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七)
(5-510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八)
(5-511 堡子姚家大院之三十九)
(5-512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
(5-513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一)
(5-514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二)
(5-515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三)
工艺结构的复杂继续在左右两边体现着(见5-512至5-515),左边外延部分为圆雕象首昂头和鸟首祥云纹(见5-516至517),额枋为左右鸟首祥云纹,与中心的宝相花构成(见5-518至5-521),第二层为三图横批下挂挂帘额枋,挂帘额枋可见的为三鸟卷草花纹饰浮雕,拐角依然各有一只蝙蝠(见5-522至5-523)。
(5-516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四)
(5-517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五)
(5-518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六 王雄思)
(5-519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七 王雄思)
(5-520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八 王雄思)
(5-521 堡子姚家大院之四十九 王雄思)
(5-522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
(5-523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一)
三图横批为镂空双层透雕(见5-524),图一可见麒麟献瑞并有宝剑一把及肥厚的蕉叶(见5-525);图二可见一雕花几案上元宝一对下压宝囊,左右的花瓶(盆)中各有枝叶和拂尘(见5-526),不知何意,当为博古器物之一;图三左右为金爵一对,各插花草,中间几案上有一马首马身鸟蹄怪兽(见5-527),倒有些像《山海经之山南经》:“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工。”狸力是一种善于掘土之兽,外形像猪,鸡爪,声如狗吠,传统风俗认为:凡狸力现,定有重大的土木工程。
(5-524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二)
(5-525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三)
(5-526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四)
(5-527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五)
(5-528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六)
(5-529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七)
第三层的横批算是很清晰的浮雕,解读为三国故事题材,共两图,左图为刘关张三人,只不过张飞所持的非板斧,而是一把宝剑,关羽也无美髯,右边一图为亭下独坐的诸葛亮,手摇羽扇,正待刘皇叔三顾,中间有送福童子过度(见5-528)。挂帘是有蝠翅龙须的一对鲢鱼,镂空圆雕,可看作是鱼化龙而年年有余(见5-529)。右边一组与左边的一样复杂,对称结构,额枋除中心浮雕为盛开的牡丹外,其他一样(见5-530至5-535)。横批三图,尘灰较左边厚,自左至右图一二推测为博古器物,博古器物种类繁多,多以古瓶、玉器、鼎炉、书画和一些吉祥物配上盆景、花卉等各种优雅高贵的摆件组成,形式优美,琳琅满目、古色古香,给人以美的享受(见5-536至5-538);图三为麒麟,麒麟足前有一球形孔方兄即半个银锭,整个造型可谓财源滚滚(见5-539)。挂帘与第二层横批下挂的三鸟卷草花纹饰浮雕挂帘额枋相同,可惜斜撑已经脱落(见5-540);里层横批也是两图,图意难解(见5-541),似有家长威仪、家法威严之意。下面的挂帘为福寿双龙(见5-542)。
(5-530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八)
(5-531 堡子姚家大院之五十九)
(5-532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
(5-533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一)
(5-534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二)
(5-535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三)
(5-536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四)
(5-537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五)
(5-538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六)
(5-539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七)
(5-540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八)
(5-541 堡子姚家大院之六十九)
(5-542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
(5-544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二)
门洞墙步梁左右皆有雕花,也都为卷草花纹饰,门柱步梁的雕花为上下两层,上层一道也为灵芝草卷草花纹饰(见5-543至5-553);下层左右两组图案,既独立成图,又左右呼应。即左是以“獾”为表现主体(见5-554至5-558)。
(5-543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一)
(5-545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三)
(5-546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四)
(5-547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五)
(5-548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六)
(5-549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七)
(5-550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八)
(5-551 堡子姚家大院之七十九)
(5-552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
(5-553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一)
(5-554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二)
(5-555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三)
(5-556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四)
(5-557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五)
(5-558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六)
右以喜鹊闹梅或者喜鹊登枝为表现主体,故两图结合,方可完整解读为欢天喜地(见 5-559 至 5-574)。
(5-559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七)
(5-560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八)
(5-561 堡子姚家大院之八十九)
(5-562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
(5-563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一)
(5-564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二)
(5-565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三)
(5-566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四)
(5-567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五)
(5-568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六)
(5-569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七)
(5-570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八)
(5-571 堡子姚家大院之九十九)
(5-572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〇)
(5-573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一)
(5-574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二)
垂花,乃一对含宝仰覆千瓣莲,一说为盛开的牡丹,与院内左厢廊下的垂花一致(见5-575、5-577、5-579至5-580),在左右挡风墙上又有两条卷草花纹龙纹图雕(见5-576、5-578)。
(5-575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三)
(5-576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四)
(5-577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五)
(5-578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六)
关于姚家大院大门的龙、凤、蝙蝠、人物等,多次到过的人们都作为游戏数过,数的结果每次都不一样,甚为有趣。
(5-579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七)
(5-580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〇八)
从寒门到豪门,从大门到小门,从前门到后门,从单幅门到对开门……“此方”之门仿佛幽闭着一抹远方的诗云,也开启着一片诗意的图卷;依门而望,似乎厚尘灰垢会在不经意的风动中十分小心地落在肩头;又似乎村外的牛铃会在晚照的低吟中疲惫地踱过石桥,绕过老井的身旁,习惯地回到红彤彤的柿花树下,叩响门扉,进入院落……(见5-581至5-595)。
(5-581 墩子民居)
(5-582 珠街民居)
(5-583 堡子民居)
(5-584 三源民居)
(5-585 中所民居之一)
(5-586 中所民居之二)
(5-587 墩子民居)
(5-588 庄家屯民居之一)
(5-589 庄家屯民居之二)
(5-590 西海民居之一)
(5-591 西海民居之二)
(5-592 涌泉民居)
(5-593 中所民居)
(5-594 珠街民居之一)
(5-595 珠街民居之二)
“此方”诸门的彩绘在风雨剥蚀中固然退尽了颜色,也有极少的例外,并在西海四 道大门、西海李家村 283 号、小河湾吴家院子等老宅留下了残影。透过这些斑驳,可以遐想“此方”之门曾经是何等的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珠街社区老公社大门的彩绘如果不是十分注意,是很难发现的(见5-596至5-610),三源“董庐”大门簪花及挡风墙上的彩绘倒还有一些清晰(见5-611至5-616)。
(5-596 珠街老公社之一)
(5-597 珠街老公社之二)
(5-598 珠街老公社之三)
(5-599 珠街老公社之四)
(5-600 珠街老公社之五)
(5-601 珠街老公社之六)
(5-602 珠街老公社之七)
(5-603 珠街老公社之八)
(5-604 珠街老公社之九)
(5-605 珠街老公社之十)
(5-606 珠街老公社之十一)
(5-607 珠街老公社之十二)
(5-608 珠街老公社之十三)
(5-609 珠街老公社之十四)
(5-610 珠街老公社之十五)
(5-611 三源唐院村92-96号董氏老宅之一)
(5-612 三源唐院村92-96号董氏老宅之二)
(5-613 三源唐院村92-96号董氏老宅之三)
(5-614 三源唐院村92-96号董氏老宅之四)
(5-615 三源唐院村92-96号董氏老宅之五)
(5-616 三源唐院村92-96号董氏老宅之六)
进得大门,迎面便是仪门,也有的称为屏门(见上卷2-058、2-062、2-066、2-082、2-087、9-139)。很少数的人家用木板隔成(见5-617),大多数的人家还是使用门扇,一般也都是以六幅为数,且又多有柱础石琢凹槽固定门方(见上卷9-039至9-040、9-118,本卷5-617至5-619)。遗憾的是,历经数百年,已经很难再看到完整的仪门了(见5-620至5-622)。
(5-617 涌泉四组吕家老宅)
(5-618 中所二组民居)
(5-619 三源唐院村民居)
(5-620 西海民居 珠街街道)
(5-621 三源董家老宅)
(5-622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46-53号 珠街街道)
进得仪门,便是厢房之门。在上卷的第二章、第五章、本卷的第二章等章节我们已经见到过厢房之门以及雕花窗棂的多姿多彩,有六扇雕花门的组合,也有单门配以雕花窗棂的。
(5-623 墩子夏官大门 珠街街道)
一些大户人家在正房或在两厢的楼上也因为“走马串角楼”的特点,便有了雕花木门,也都是六屏。如庄家屯高家大院二楼的雕花扶栏后面,便可见有简单的雕花木门,由于遮挡太多,长期无人,只能远远地窥探局部其裙板隐约可见简单的浅雕。保存在海潮寺的木门,据说就是来自堡子姚家大院拆毁的右厢房二楼,只不过在重新组装时出现了差错,即现在的第三(由左至右)与第六扇皆为八蝠四祥云二三联方,与其余同样数量的结构组合有别,故第三当与第六对称布局为第一(见5-624至5-626)。这个情况,或许可以通过姚家大院左厢房二楼的遗存得到印证(见5-627至5-628)。
(5-62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二楼六合木门之一)
(5-62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二楼六合木门之二)
(5-62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二楼六合木门之三)
(5-627 堡子姚家大院仪门及二楼雕花木门复原图)
(5-628 堡子姚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原图)
三源张家大院是“此方”较为阔大的一个院子,其雕花六合木门设置在二楼最中间的房屋。还是由于杂物堆放之故,一些局部无法拍全。其窗棂部分为盘长文镂空斜格交花卉雕饰,与下面的绦环板和裙板浅雕形成强烈的对比,而绦环板和裙板的画心雕饰又采取方圆结合构图,在实木平面的浅雕中更为对称和灵动(见5-629)。
(5-629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一)
(5-630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二)
(5-631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三)
(5-632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四)
(5-633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五)
(5-634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六)
(5-635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七)
(5-636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八)
(5-637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九)
(5-638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
(5-639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一)
(5-640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二)
(5-641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三)
窗花的雕刻以什锦花为主,其间也有一些独特的题材,如桃子、葡萄、荷花、团寿纹等等(见5-630至5-641)是否还有一些其他被门神贴画掩盖呢?因为主人家不在,便不得而知了。
六幅裙板雕花自左至右除图一被杂物遮挡不能看全,仅可见绦环板迎春花之外,图二是金玉满堂,绦环板福瑞芙蓉;图三是鹿寿如松,绦环板为福寿玉芝;图四是鹤龄同春,绦环板为瓜果满庭;图五是为富甲天下,共两只螃蟹,是否在暗示“甲第鸿开”所取得的“二甲”功名呢?绦环板又为芙蓉;图六是年年有余,绦环板为清荷莲莲(见5-642至5-647)。
(5-642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四)
(5-643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五)
(5-644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六)
(5-645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七)
(5-646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八)
(5-647 三源张家大院二楼雕花木门之十九)
由左首绕过仪门,便可见正堂,经过左厢房门前的台道,拾三级而上,便来到院中人家的正堂六屏雕花门前——这里便是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中间的大院。
大院常年无人,只有透过门缝拍照,所得图片尤其上部很是模糊(见5-648至5-651),横批花纹同款,浅雕(见5-652至5-653);绦环板只见到两幅,倒还清楚,也是同款,浅雕,题材为白首同寿(见5-654至5-655);裙板亦同款,浅雕,为鸟首祥云纹寿字符(见5-656至5-657)。
(5-648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一)
(5-649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二)
(5-650 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三)
(5-651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四)
(5-652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五)
(5-653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六)
(5-654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七)
(5-655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八)
(5-656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九)
(5-657 中所箐口村武举老宅之十)
(5-658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一 复原图)
“此方”现存的正堂六屏雕花木门所遗不多,中所箐口大村张氏老宅正堂六屏雕花木门也是幸存的一堂。遗憾的是,除裙板保存完整外,雕花窗棂仅剩两扇,只有略做复原处理,以图一观全貌,所幸的是,窗花的雕花还存有贴金的残迹(见5-558至5-564)。
(5-659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
(5-660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三)
(5-661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四)
(5-662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五)
(5-663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六)
(5-664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七)
横批六图,镂空透雕,皆有贴金残迹;图一与图六为对称布局的卷草花夔(或蟠螭)龙造型(见5-665、5-670),残损两图(见5-667、5-669),完好的两图,一为五枚石榴五子登科(见5-666)、麒麟玉凤(见5-668)。
(5-665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八)
(5-666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九)
(5-667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
(5-668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一)
(5-669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二)
(5-670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三)
(5-671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四)
(5-672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五)
(5-673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六)
(5-674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七)
(5-675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八)
(5-676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十九)
(5-677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
(5-678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一)
(5-679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二)
(5-680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三)
(5-681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四)
(5-682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五)
绦环板有残损,但是基本保持完好,皆为卷草花镂空双层透雕,背衬板(见5-671至5-672、5-675至5-676、5-679至5-680、5-686至5-690),裙板保存完整,图案一致卷草花取缠枝纹意交叉扭结成葫芦型,不仅使人想到伏羲女娲图(见5-673至5-674、5-677至5-678、5-681至5-682)。
(5-683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六)
(5-684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七)
(5-685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八)
(5-686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十九)
(5-687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三十)
(5-688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三十一)
(5-689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三十二)
(5-690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三十三)
据堡子村委会王白相女士介绍,现存于堡子海潮寺祖师堂、迦蓝殿和大雄宝殿的三道木雕彩绘门,是那个“破四旧”的年代捣毁姚家大院时,她的父亲出资买下捐献给海潮寺的,有幸如此得以保存。
进寺观赏,只见祖师堂的门的工艺与姚家大院右厢二楼吻合(见5-624至5-627)。现在迦蓝殿的雕花木门,据说是当年姚家大院拆毁前中堂的六合雕花门,大雄宝殿的则是拆毁前姚家大院正堂的六合雕花门,奇妙的是尺寸正好合适。
迦蓝殿现在保存的雕花木门,其上页雕花窗棂完好(见5-691),下页的绦环板和裙板破坏严重。据说裙板上浅雕的图案为《西厢记》的故事,遗憾的是其鎏金浅雕被破坏得千疮百孔。
横批六图,皆为贴金牡丹、芙蓉、菊花等吉祥花卉(见5-692至5-697)。格芯为斜四方棱花椀格,节点交汇处为什锦花卉、果实等,也都贴以金箔(见5-698至5-714)。
绦环板破坏较为严重,大致为暗八仙、暗四宝以及博古等内容(见5-715至5-720)。
裙板被破坏铲去的就是被认为属于很“封建迷信,才子佳人”的部分,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亭台楼角、山石庭院、人物动态等痕迹,遗憾的是不能确定其是否就是《西厢记》的故事;花鸟倒是因为不太“很”而被保留了下来,松、竹、梅、黄鸟、燕子、仙鹤、麒麟等也可辨认(见5-721至5-734)。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残存浮雕工艺精湛、形象准确,栩栩如生,可谓上品。
(5-69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一)
(5-69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
(5-69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
(5-69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四)
(5-69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五)
(5-69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六)
(5-69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七)
(5-69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八)
(5-69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九)
(5-70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
(5-70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一)
(5-70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二)
(5-70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三)
(5-70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四)
(5-70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五)
(5-70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六)
(5-70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七)
(5-70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八)
(5-70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十九)
(5-71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而二十)
(5-71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一)
(5-71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二)
(5-71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三)
(5-71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四)
(5-71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五)
(5-71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六)
(5-71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七)
(5-71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八)
(5-71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九)
(5-72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
(5-72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一)
(5-72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二)
(5-72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三)
(5-72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四)
(5-72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五)
(5-72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六)
(5-72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七)
(5-72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八)
(5-72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九)
(5-73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四十)
(5-73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四十一)
(5-73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四十二)
(5-73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四十三)
(5-73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中堂雕花木门之四十四)
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现在安装于海潮寺正殿,其精美程度实在令人惊叹(见5-735至5-741)。
(5-73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一)
(5-73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
(5-73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
(5-73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四)
(5-73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五)
(5-74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六)
(5-74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七)
六幅横批也为各种花卉题材构成(见5-742至5-747);窗芯花格也以什锦花卉、蝙蝠、果实、飞禽等为题材雕刻(见5-748至5-755);六幅绦环板存四幅毁两幅,存者为白首富贵、喜鹊登枝、三阳开泰、四马投唐(见5-756至5-761);裙板六幅完整,凤喜牡丹、耄耋富贵、连中三元、子孙长寿、犀牛望月、麒麟献瑞(见5-762至5-767)。底边六图皆以鸟首纹与水仙花为题材(见5-768至5-773)。
(5-74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八)
(5-74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九)
(5-74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
(5-74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一)
(5-74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二)
(5-74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三)
(5-74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四)
(5-74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五)
(5-75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六)
(5-75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七)
(5-75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八)
(5-75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十九)
(5-75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
(5-75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一)
(5-75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二)
(5-75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三)
(5-75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四)
(5-75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五)
(5-76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六)
(5-76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七)
(5-76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八)
(5-76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二十九)
(5-764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
(5-766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二)
(5-765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一)
(5-767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三)
(5-768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四)
(5-769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五)
(5-770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六)
(5-771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七)
(5-772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八)
(5-773 堡子海潮寺原姚家大院正堂雕花木门之三十九)
(5-774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一)
据90岁的卢德胜老人讲,珠街三组的这座老宅已经居住生活了九代人,至今有390多年的历史。这是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最明晰的一次调查和情况说明。其六扇雕花木门除一处仅有稍许毁损以外,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见5-774)。
这六扇门的雕花较之于前述海潮寺保存的姚家大院中堂、正堂都显得有些简单了,横批为六幅蝙蝠深浮雕,蝙蝠驾祥云而至,循环连绵,气韵生动(见5-775至5-780)。
门脚的绦环板也很简单,都是以鸟首祥云纹浅雕,简单明快(见5-781至5-786)。
窗花也很简单,仅以海棠装点(见5-787至5-788);绦环板的题材自左至右依次是举家长寿、喜鹊登枝、四季长春、凤穿牡丹、鹿鸣钟声、眼前发财(见5-789至5-794),镂空透雕。
裙板六幅,皆为吉祥如意风格寿字符号,带有明末清初的典型特点(见5-795至5-800)。
(5-775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
(5-776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三)
(5-777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四)
(5-778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五)
(5-779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六)
(5-780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七)
(5-781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八)
(5-782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九)
(5-783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
(5-784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一)
(5-785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二)
(5-786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三)
(5-787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四)
(5-788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五)
在传统文化中桃子代表长寿,两只黄鹂平行九枚寿桃间,便是举家长寿的体现了;梅枝上残存一只鸟爪,可以断定为喜鹊登枝;绶带鸟穿行于月季花间,自然就是四季长春;鹿鸣钟声以本书前面所见不同的是,有鹿两只,一行一卧,看向青松,安详生动;双狮只见本该为绣球,却变化为孔方兄,故而可称之为眼前发财。
(5-789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六)
(5-790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七)
(5-791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八)
(5-792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十九)
(5-793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
(5-794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一)
(5-795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二)
(5-796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三)
(5-797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四)
(5-798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五)
(5-799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六)
(5-800 珠街三组卢家老宅雕花木门之二十七)
(5-801 见日之光 长毋相忘之一)
(5-802 见日之光 长毋相忘之二)
最后两张图片,除了使用几个小爨字体来自《爨宝子碑》外,其余素材全部来自“此方”自春秋至明清时期地下和地面实物。
奇妙之门,岁月之门,开耶合耶?列位何妨随性推敲。
远方之门,此方之门,爱矣情矣,诸君只管闲赋诗章。
结句云:
两耳三房秘就主客春秋两界三生命里故事
六经八纬造化天地荣衰六艺八方运旋未央
岁历五千不过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互轮来往
道通万宇便是男女老少山水云风各搓无常
如此,“此方”,这位拥有4000岁的历史老人在距今400余年来留在曲靖大地上的古建风采一撩而过。就此打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