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老墙斑影剥壁残
灰瓦古角挑晴岚
石道连桥柏树外
天井居阳窗格看
在“此方”,一层绕天井的回廊、二楼可环绕全院的回廊、正屋前的廊台,统统被称为“廊橼”“走廊”。而院子不论大小,都有回廊或者部分有过廊或过道(见上卷2-055、 2-057、2-063至2-064、3-027至3-031、5-035、5-067、6-103,本卷3-001至 3-002)相连,列位进入本章,何妨继续游廊闲赏。
(3-001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前院)
(3-002 涌泉大院子村修复中的吕家大院前廊)
(3-003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后院)
(3-004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临后院二楼)
(3-005 珠街七组孙家后院二楼)
因为“走马串角”的建筑格局,二楼是必须有回廊的。回廊的栏杆以及扶手在“此方”通常都是回字格或者田字格等类如花窗的粗大木道构成,与花窗形成有机的搭配。一些在屋后设置后院的,也是部分配置走廊(见3-003至3-005),而一些原本有着数间屋子长廊的老屋,便在红砖新砌中湮没了(见3-006)。
(3-006 三源张家大院之一)
当然,楼梯或者临院的栏杆扶手栏柱,多为“宝瓶”做支撑装饰,一般为一至三个旋雕的圆形“花瓶”构成。根据规制,具有较高功名和地位的人家才可以雕三个以上的“花瓶”作为栏柱。
与更多的两个或者三个花瓶木雕栏柱不同的是,三源张家大院残存的栏杆花柱特别之处是以竹节木雕(见3-007至3-009);连同三源四组92-96号楼梯的扶手拦柱(见3-010至3-011)在“此方”竹节拦柱倒也不太多见。以竹节木雕栏杆栏柱或楼梯扶手花柱,自然就有“节节高”的寓意了。
(3-007 三源张家大院之二)
(3-008 三源张家大院之三)
(3-009 三源张家大院之四)
(3-010 三源四组92-96号之一)
(3-011 三源四组92-96号之二)
有趣的是,以花窗棂格做栏杆的仅在文举老宅看到,虽然显得纤柔,却也可以起到防止家人从楼上摔下的功能(见3-012至3-013)。而小河湾张家台子张氏老宅的楼口也就是一个楼口而已,倒显得粗犷豪放了许多(见3-014)。
圆雕宝瓶楼梯栏柱也仅仅出现在小河湾夏家院子45号(见3-015至3-016)和三源四组92-96号(见3-017至3-018)。
(3-012 中所文举老宅之一)
(3-013 中所文举老宅之二)
(3-014 小河湾张家台子张氏老宅)
(3-015 小河弯夏家院子之一 珠街街道)
(3-016 小河弯夏家院子之二 珠街街道)
(3-017 三源四组92-96号 王雄思)
(3-018 三源四组92-96号 王雄思)
“此方”的楼梯或者扶手雕花柱子还是以花瓶为多见,有两连瓶、三连瓶,也有的突破规制多到四连瓶的。初看为两个花瓶的,实为两大瓶两小瓶上下对称旋雕的暗四瓶“甲第鸿开”的三源张家大院为两联瓶;而西海上河村149-151为四联瓶更有正反两连瓶者格调特别,总之“圆”喻圆满,“方”喻平安。都喻意着出入平安和四季平安之意(见3-019至3-027)。
(3-019 珠街社区老公社)
(3-020 三源张家大院之五 珠街街道)
(3-021 中所碉楼之一 夏关锐)
(3-022 中所碉楼之二 珠街街道)
(3-023 西海上河村149-151之一 王雄思)
(3-024 西海上河村149-151之二 王雄思)
(3-025 涌泉良璧老宅)
(3-026 涌泉大院子村何飞老宅 珠街街道)
除去圆形宝瓶外,联合白石岩村民居六边形的平雕花柱尤为独特(见3-027),继续显示着彝族村寨的耿直与平实。当然,“此方”自然也少不了方形的栏杆花柱,如涌泉二板甲村22号(见3-029至3-030),堡子姚家大院(见3-031至3-034、3-038至3-044)。
(3-027 联合白石岩村)
(3-028 涌泉二板甲村22号之一)
(3-029 涌泉二板甲村22号之二)
(3-031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一 王雄思)
姚家大院的方形栏柱花瓶又有长颈长腰两种。在门楼的栏杆扶手栏柱上为方形,走廊拐角处方圆兼容,逐渐过渡到两厢为圆形,又有独到的匠心和刻意。而雕工精美的挂坊及垂花出现了(见3-033至3-048)。
(3-030 涌泉二板甲村22号之三)
(3-032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二 王雄思)
(3-033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三 王雄思)
(3-034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四 王雄思)
(3-035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五 王雄思)
(3-036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六 王雄思)
(3-037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七 王雄思)
(3-038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八 王雄思)
(3-039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九 王雄思)
(3-040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 王雄思)
(3-041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一 王雄思)
(3-042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二 王雄思)
(3-043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三 王雄思)
(3-044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四 王雄思)
(3-045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五)
(3-046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六 王雄思)
(3-047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七)
(3-048 堡子姚家大院残存楼廊之十八)
显然,垂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垂花,在“此方”民间通通被称为“倒垂金瓜柱”或云“金瓜吊柱”。然而,“此方”的“倒垂金瓜柱”也并非全是“金瓜”,有更多的题材和多样的造型乃至丰富的艺术表达。
当栏杆扶手与垂花成为“廊橼”出彩的部分后,除部分单一的“倒垂金瓜柱”外,垂花多与被“此方”人们称为“挂坊”的雕花廊橼结合体现,艺术风格统一,文化意蕴极具风采又成为更加出彩的部分。
一切都还是从门楼橼下的垂花开始。在前面,我们也曾近距离看到了姚家大院的门楼垂花,由于其建于清代晚期,距今年代较近,故其雕花尤其复杂。在“此方”更多的明清建筑中,其垂花由简单到复杂,形态各异,姿媚诱人。
最为简单的当属涌泉二板甲村22号的门楼垂花(见3-049至3-051)居然就是两个简简单单的歪桃。
(3-049 涌泉二板甲村22号之一 珠街街道)
(3-050 涌泉二板甲村22号之二)
(3-051 涌泉二板甲村22号之三)
同样简单的垂花:三源唐家院子的楼廊垂花是荷叶下一枚下沿尖状的圆果(见3-052),同样是三源董家村董庐的垂花则是灯笼圆形型(见3-053)。中所碉楼残存的垂花则稍长,近圆柱形(见3-054),西海一组无人居住的老宅等几户残存垂花则是方圆结合的简单造型(见3-055至3-161)。
(3-052 三源唐家院子)
(3-053 三源董家村董家老宅)
(3-054 中所碉楼 珠街街道)
(3-055 西海一组无人居住民居 珠街街道)
(3-056 珠街七组之一)
(3-057 珠街七组之二)
(3-058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一 珠街街道)
(3-059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二 珠街街道)
(3-060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三 珠街街道)
(3-061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四 珠街街道)
三节方圆木雕也属于简单的类型,墩子李家村307号一边楼廊依然存在,一边则被墙体砌进,仅余垂花外露(见3-062至3-064)。三源董家村董庐则是三个复斗型组合的垂花构成(见3-065)。
(3-062 墩子李家村307号之一)
(3-063 墩子李家村307号之二)
(3-064 墩子李家村307号之三)
(3-065 三源董家村董庐 王雄思)
垂花柱,因半悬式木柱(与立柱相对)底部有花型雕刻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木建筑构建之一。用垂莲柱出挑屋檐,占天不占地,很符合使用功能,节约用地,又很有装饰效果。 方形类的垂花,在“此方”还有八卦锤型。又细分四棱、六棱和八棱组合三个形状,皆以云台仰覆造型(见3-066至3-069)。
(3-066 墩子翟家四村11号 珠街街道)
(3-067 墩子夏家院子 珠街街道)
(3-068 西海上河村158号)
(3-069 西海283-284号 珠街街道)
复杂的垂花雕刻在“此方”就很多见,尤其以当地人称为“金瓜吊柱”的垂花最为多见。金瓜木雕垂花又多以荷叶相衬,既寓意清白又突出饱满富裕(见3-070至3-073)。
(3-070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一)
(3-071 西海上河村149-151号之二)
(3-072 涌泉良碧老宅之一)
(3-073 涌泉良碧老宅之二)
与完全裸露的金瓜不同的是,堡子施家大院的垂花由一个八棱体包裹得严严实实(见3-074至3-075);于是,除西海张家大院墙壁中含元宝的垂花外(见3-076),有金穗装饰的金瓜垂花也出现了。从院内到院外,垂柱吊金瓜在增添了金穗的装饰后,显出了更为复杂的木作工艺。
(3-074 堡子施家大院之一)
(3-075 堡子施家大院之二)
(3-076 西海张家大院)
小河湾夏家院子未完全包砌到红砖墙里的廊橼依然裸露在阳光下(见3-077至3-081);而金瓜棱更多于小河湾夏家院子的是涌泉良碧老宅及小河湾六组吴家村29号院内的厢廊垂花(见3-082至3-091)。
(3-077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一 珠街街道)
(3-078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二 珠街街道)
(3-079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三 珠街街道)
(3-080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四 珠街街道)
(3-081 小河弯夏家院子45号之五 珠街街道)
(3-082 涌泉良碧老宅之一)
(3-083 涌泉良碧老宅之二)
(3-084 涌泉良碧老宅之三)
(3-085 涌泉良碧老宅之四)
(3-086 涌泉良碧老宅之五)
(3-087 小河湾六组吴家村29号之一)
(3-088 小河湾六组吴家村29号之二)
(3-089 小河湾六组吴家村29号之三)
(3-090 小河湾六组吴家村29号之四)
(3-091 小河湾六组吴家村29号之五)
既然“此方”的民居老宅有垂花门的存在,就要先赏析一番“此方”民居老宅建筑艺术中的垂花工艺。
在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垂花是在麻叶梁两端下垂挂落雕花状短柱端头的传统木作工艺之一。垂花柱及垂花另有许多称谓:吊桶、头吊、挂吊、吊柱、挂芽、垂桶、悬钟等等,名目繁多。垂花则是传统建筑中不落地的檐柱柱头,其艺术表现方式多以浮雕、镂空等手法雕成莲花、花篮、绣球等多种形式进行装饰,特别是结合其他木雕饰以艳丽的彩绘,为院落、廊檐和垂花门平添了诸多文化雅趣。据有关介绍,宋元符三年(1100年)成书的宋《营造法式》就有数处提到“虚柱”,而且有“虚柱莲华蓬五层”的条目,似乎可以表明宋代垂莲柱的做法已很通行,也有人推测垂花的形成可能更早于宋代。梁思成研究中国清代建筑的专著《清式营造则例》152页《营造算例·第四节·垂花门条》云:“垂柱,上身见方按檐柱径方十分之九。锤头,径按上身见方十分之十五。”仰观“此方”民居老宅建筑艺术的垂花柱根据挂落的长短,也就有长有短,垂吊在下面的柱头根据房主人的意图和房屋木作制作的总体风格,有圆有方,形态丰富,都寄托着房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数百年风雨剥蚀的岁月中,尽管很多都已经不见了当年雕花的原貌,有的只残存一个锥形或者圆形,但是依然可以一窥当年的风采。
在这些垂花雕刻艺术中,“此方”民居老宅皆以莲瓣包裹南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南瓜的瓜瓤中多籽,而“籽”又恰巧和“子”相谐音,取保佑和祈盼家族能够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和人丁兴旺等等,在前边已经有过表述,莲花题材亦然。这里简单赏析一下关于南瓜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延伸出来的一些寓意,如凡图大事有三戒:一戒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心态和性情当含蓄沉稳;二戒妄语和空想,胆怯畏缩,当坚定坚持,发奋努力,不可懈怠;三戒忘本失初,当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而在荷莲南瓜的造型艺术中又于四角雕刻彩坠,便是祈望丰收的立意了。
(3-092 三源张家大院之一)
简单的雕花出现在三源张家大院的垂花上,八棱,四面浅雕花草,底面确是复杂的牡丹,这是因为房屋的间架结构高大,预期到人们的观赏,故而可以做的表述(见3-092至3-103)。
(3-093 三源张家大院之二)
(3-094 三源张家大院之三)
(3-095 三源张家大院之四)
(3-096 三源张家大院之五)
(3-097 三源张家大院之六)
(3-098 三源张家大院之七)
(3-099 三源张家大院之八)
(3-100 三源张家大院之九)
(3-101 三源张家大院之十)
(3-102 三源张家大院之之十一)
(3-103 堡子施家大院之一)
(3-104 堡子施家大院之二)
在八棱型垂花柱中,堡子施家大院的垂花显得也很简单,除常见的花卉、金瓜图案外(3-104至3-106),文字型的垂花成了“此方”的唯一(见3-107)。
(3-105 堡子施家大院之三)
(3-106 堡子施家大院之四)
(3-107 堡子施家大院之五)
水滴型或者又叫圆锥型垂花在“此方”极其少见,以芙蓉之叶包裹莲花造型,既有富贵荣华又有清廉持家的寓意,体现着古代民间崇尚高洁与富裕的生活理想和追求,生动鲜活(见3-108至3-110)。
(3-108 珠街三组卢家大院之一 珠街街道)
(3-109 珠街三组卢家大院之二 珠街街道)
(3-110 三源张家大院 珠街街道)
精细的雕花遗存在风雨剥蚀的岁月痕迹中。珠街张家大院、卢家大院和堡子姚家大院的八棱型垂花,上下满刻,牡丹仰覆盛开,寓意着承天接地的富贵荣华(见3-111至3-122)。
(3-111 珠街张家大院之一)
(3-112 珠街张家大院之二)
(3-113 珠街张家大院之三)
(3-114 珠街张家大院之四)
(3-115 珠街卢家大院之一)
(3-116 珠街卢家大院之二 珠街街道)
(3-117 珠街卢家大院之三 珠街街道)
(3-118 珠街卢家大院之四 珠街街道)
(3-119 堡子姚家大院厢房山墙墙外垂花之一)
(3-120 堡子姚家大院厢房山墙墙外垂花之二)
(3-121 堡子姚家大院厢房山墙墙外垂花之三)
(3-122 堡子姚家大院厢房山墙墙外垂花之四)
与珠街张家大院、卢家大院稍显硬朗的垂花不同的是,墩子潘吕村107号的垂花就显得饱满圆润(见3-123至3-124),观其凤羽仰覆、内含金瓜,线条依然精细流畅,凿刻深浅有度,大有蒸蒸日上的动感,无疑是上佳的作品。
(3-123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一)
(3-124 墩子潘吕村107号之二)
在“此方”民居老宅的建筑格局中,进门都是一个小小的门厅,极少有长长的廊道,三源董家村董庐后门的廊道是个唯一的例外(见3-125)。
(3-125 三源董家村董庐后门廊道)
进入院子,两厢如有二层楼的,必有过廊,但是都极少有廊柱。一些人家在二楼的廊橼下,会在被称为“挑梁”的步橼上作一些雕刻纹饰,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上作为卯榫结构必不可少的工艺。当然,“此方”民居老宅现存的步橼大多非常简单,除去一些简单的罗汉边饰、卷云纹、斗拱和仰斗型无花或莲花托斗之外,没有过多的雕饰(见3-126至3-141)。
(3-126 珠街张家大院)
(3-127 墩子夏官大门)
(3-128 小河湾民居之一)
(3-129 小河湾民居之二)
(3-130 中所箐口大村38号 毕玉明)
(3-131 中所报恩堂 毕玉明)
(3-132 中所孙家营孙氏老宅)
(3-133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一)
(3-134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二)
(3-135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三)
(3-136 三源张明家大院之一)
(3-137 三源张明家大院之二)
(3-138 中所孙氏老宅之一)
(3-139 中所孙氏老宅之二)
(3-140 中所孙氏老宅之三)
(3-141 中所孙氏老宅之四)
“此方”两厢的廊橼之下少有廊柱。
格局中,正房门口外稍显宽敞的廊台,坡面置于二楼花格廊窗之下,被当地称为前厦或者厦廊,彰显着“家”的尊位。
从中所孙氏老宅的门廊挑橼雕花开始显得有一些复杂了起来(见3-142至3-145)看,“此方”民居老宅廊下、额枋和步梁的木作艺术所反映的题材越来越丰富,表现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
(3-142 中所孙氏老宅之五)
(3-143 中所孙氏老宅之六)
(3-144 中所武举老宅之一)
(3-145 中所武举老宅之二)
小河湾夏家院子是个例外(见3-077至3-081、3-146至147),其额枋的木雕设置在屋橼的最高处,由于年代久远,主人家用红砖加固房屋,把金柱砌入墙中,仅有额枋部分和垂花可见。额枋的木雕为一对称忍冬花雕饰,与通常龙或者凤或者其他表现对向构图不同的是其中间之龙回首而望……自然有“龙回头”的寓意。
(3-146 小河湾夏家院子之一)
(3-147 小河湾夏家院子之二)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是一座无四合院的联排建筑,在三组一正两耳的建筑格局中,其前厦下设有长廊,于是长廊便有了廊柱,而廊柱上的步梁和“挑头”便有了精美的木雕,其中以龙(象)首、灵芝卷草花凌霄花搭配万年青、芙蓉、牡丹、荷花等合暗八仙为题材的保存尚为完好,其居中大约为正堂的,雕有双龙贺寿的额枋木雕尤其精美(见3-148至3-180)。
(3-148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一)
(3-149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
(3-150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三)
(3-151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四)
(3-152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五)
(3-153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六)
(3-154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七)
(3-155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八)
(3-156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九)
(3-157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
(3-158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一)
(3-159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院之十二)
(3-160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三)
(3-161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四)
(3-162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五)
(3-163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六)
(3-164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七)
(3-165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八)
(3-166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十九)
(3-167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
(3-168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一)
(3-169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二)(www.daowen.com)
(3-170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三)
(3-171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四)
(3-172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五)
(3-173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六)
(3-174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七)
(3-175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八)
(3-176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二十九)
(3-177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三十)
(3-178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三十一)
(3-179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三十二)
(3-180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之三十三)
同样作为非单院独户而是一院多户的西海宋家大院、小河湾吴家大院、三源四组董家老宅、张氏老宅等也残存着几方雕花额枋。不过这些额枋的存在方式是以房屋门户为单元的,即是联户的门廊额枋。这些作为“此方”建筑艺术的重要构件,种类繁多,表现题材、内容十分丰富,除花卉、动物这些常见的题材外,还有文字的。尤其是木作手艺或粗放或精美,或简单或复杂,或拘谨或豪放,着实令人目不暇接。
宋家大院院角位置的额枋(见3-181至3-182),透过厚厚的尘埃大致可以辨认是 一对面向中间的两条长蛇,而非龙,两长蛇吐出信子(见3-183至3-189)。蛇俗称小龙,以蛇表龙,其实都是相同的寓意,然而又极其少见。
(3-181 西海宋家大院之一)
(3-182 西海宋家大院之二)
(3-183 西海宋家大院之三)
(3-184 西海宋家大院之四)
(3-185 西海宋家大院之五)
(3-186 西海宋家大院之六)
(3-187 西海宋家大院之七)
(3-188 西海宋家大院之八)
(3-189 西海宋家大院之九 珠街街道)
正如本书前面所言,西海宋家大院乃明代军屯一院二十四户之典型格局,住有多户人家,目前为“此方”——珠街街道的保护单位之一。虽然未必绝对就是二十四户,但是根据地势,必然院有大小,户有多寡。之所以称为宋家大院,当初便是宋姓人家所建,现在居住在大院内的,并非完全都是宋氏后人,正如“此方”更多的老宅大院一样,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重新分配入住的他姓人家。宋家大院以背靠东面大山为主位,呈长方形的院落南北开门,木雕遗存三处。背东面西的主位中间第二户木雕额枋,一部分被后来为了支撑屋掾的红砖墙遮挡,所幸并未完全砌进墙体,故而还得看到大部分。
这也是一幅对称布局构图的木雕作品:含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刀枪剑戟、日月福寿等,内容十分丰富。左右额端单独构图面向中心,为鸟,左为白头翁,右为喜鹊闹梅;隔一对灵芝草后左右对称的为麒麟献瑞;再而后是刀枪做叶的海棠,大有挡灾避祸之意;再向中为两神兽,右边的有角或冠,但是与左边的对比,为鸟嘴,难以辨认是何种动物;继而左为太阳轮,右有燕窝遮挡,又不知是什么了;再继而为身上清晰可辨刻有梅花的梅花鹿一对,回首向中;梅花鹿之后是一对蛇形大树,大约为芭蕉树;自古“蕉能韵人而免于俗。”由于芭蕉的大叶有象征着“大业”的寓意;其果实又长在同一根圆茎上,紧挨在一起,还有吉祥同心的象征意蕴。自唐宋以来,诗人、画家多以芭蕉入诗、入画。借芭蕉抒情是文人墨客、高僧雅士们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和文化人格的追求。最中心的是“寿”字纹(3-190至3-195),整个木雕的意思已然。不由得想起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中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
舒卷有余情。
(3-190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 珠街街道)
(3-191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一 珠街街道)
(3-192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二 珠街街道)
(3-193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三 珠街街道)
(3-194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四 珠街街道)
(3-195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五 珠街街道)
最后仅存一道额枋的木雕直接嵌入墙体之中,仅有门头一段外露,表现题材为凤穿牡丹并且对称面向最中心巨大的太阳轮,又有丹凤朝阳之意,都是追求吉祥美好的文化表达(见3-196至3-197),凤仪端庄,凤尾飘逸,画面极其精美,雕工极其精道。
(3-196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六)
(3-197 西海宋家大院之十七)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45-53号的额枋属于两间房屋的,款式一致,也很简单,两端皆为含宝卡头,有竹节花柱,护向中间部分的卷草花,为深雕。卷草花中还有何物,也被燕窝遮挡,无法看见,问及户主,就说也是花。两端的昂头也是挑梁昂头是象首与卷草花的组合(见3-198至3-209)。但是,按照常理,最初的额枋中间四个平面,必然彩绘有图画,可惜的是,现在居住的人家已经不能做出描述了。
(3-198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一)
(3-199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二)
(3-200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三)
(3-201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四)
(3-202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五)
(3-203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六)
(3-204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七)
(3-205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八)
(3-206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九)
(3-207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十)
(3-208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十一)
(3-209 小河湾吴家村梁家院子之十二)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的昂头为三层,最上自然为龙首,中间层是蕙兰(有谓凌霄花者),下面为凤首夔龙纹身精雕,其彩绘依然还有残留(见3-210至3-212)。其廊道的步梁则是唯一存有垂挂与雀替的,图案简单,当为石榴纹,造型依势而就,缠绵悠长,寓意子孙繁衍长久不息(见3-213至3-214)。
(3-210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一)
(3-211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二)
(3-212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三)
(3-213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四)
(3-214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五)
(3-215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六)
(3-216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七)
(3-217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八)
(3-218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九)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的额枋显得十分独特——属于以文字为表现主体的额枋木雕(见3-215)!自右至左大致可以辨认为“大”“吉”“羊(祥)”“寿”“子”“孙”,两端为仰覆盛开的牡丹花,文字中间皆以祥云纹勾连,显得热烈和谐,其乐融融(见3-216至3-218),可惜最中间的文字图案也被燕窝掩埋,无法辨认。
另一道额枋两端及中部也为仰覆盛开的牡丹花三朵,有一朵因为腐化严重只能猜测了。自右至左的文字可以明确辨认的仅有两个字“喜”“福”,中间的图案倒是还勉强可以辨认出“富贵吉”三个字,另一个字则难以辨认,当为“祥”字(见3-219至3-230)。
(3-219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
(3-220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一)
(3-221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二)
(3-222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三)
(3-223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四)
(3-224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五)
(3-225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六)
(3-226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七)
(3-227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八)
(3-228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十九)
(3-229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二十)
(3-230 三源四组董家老宅之二十一)
被“此方”人称为廊厦的正房门前,必有两根金柱(又称“廊柱”)支撑厦顶。顶橼下有步橼穿柱与额枋卯榫,构成一个介于室内与外界的过渡小天地,闲暇时节,主人家便在此纳凉、品茶,亦或做一些家务事宜,亦或父亲教导子女,亦或母亲针线牵挂,亦或孙儿孙女嬉闹膝前,亦或谈天说地纵古论今,亦或接客议事张长李短,倒也其乐融融,闲哉悠哉。在岁月的飘逸中,廊厦的木雕由简单到复杂,无不见证着每一个家族的兴衰与悲欢,历经数百年依然残存着曾经的风貌。多以龙、凤、象、云纹和花草等为题材的廊厦木作,居六八之方的天井中之重位,掩于立廊厦橼下,穿过层叠的屋影,探问风雨雷电、烈日雹雪、星夜晴空、浩瀚苍穹,护卫着居者的夙愿。
(3-231 中所报恩堂)
(3-232 涌泉何家下村之一)
(3-233 涌泉何家下村之二)
(3-234 三源唐家院子120号之一 珠街街道)
(3-235 三源唐家院子120号之二 珠街街道)
(3-236 珠街张家大院之一)
(3-237 珠街张家大院之二)
(3-238 珠街张家大院之三 珠街街道)
岁月的刀斧是很无情的,年长的老宅廊台额枋在彻底坍塌之前,也给今天留下了一抹残痕(见3-231至3-235),住户为了撑住老屋的旧躯,在砖石墙体的新砌时留下一半或者部分真容(见3-236至3-238),使位于中间的主房突出了额枋的木雕残貌(见3-239至3-273),也使今日的人们得以一睹数百年前曾经的风韵,尤其是一些残存的彩绘更是令人浮想联翩。
(3-239 西海上河村149-151之一)
(3-240 西海上河村149-151之二)
(3-241 西海上河村149-151之三)
(3-242 西海上河村149-151之四)
(3-243 三源唐家院子120号之一)
(3-244 三源唐家院子120号之二)
(3-245 珠街孙家大院之一 珠街街道)
(3-246 珠街孙家大院之二 珠街街道)
(3-247 中所武举老宅之一 珠街街道)
(3-248 中所武举老宅之二 珠街街道)
(3-249 中所文举老宅之一 珠街街道)
(3-250 中所文举老宅之二 珠街街道)
(3-251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一)
(3-252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二)
(3-253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三)
(3-254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四)
(3-255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五)
(3-256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六)
(3-257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七)
(3-258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八)
(3-259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九)
(3-260 墩子五组张氏老宅之十)
(3-261 西海六组张家大院)
(3-262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一)
(3-263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二)
(3-264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三)
(3-265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四)
(3-266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五)
(3-267 墩子瞿家村11号之六)
(3-268 墩子瞿家村11号之七)
(3-269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一)
(3-270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二)
(3-271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三)
(3-272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四)
(3-273 中所箐口村张氏老宅之五)
小河湾吴家院子廊厦的木雕尽管风蚀极其严重,遮挡也很严重,但是依然可以窥见其十分的精美、复杂,图案也极其多样,两面皆为阳刻,而且并非浅雕,步梁为双龙贺寿,加挑梁还可以看到八条龙,其千瓣莲的托斗,雕工又更加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见3-274至3-285)。
(3-274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一)
(3-275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二)
(3-276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三)
(3-277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四)
(3-278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五)
(3-279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六)
(3-280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七)
(3-281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八)
(3-282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九)
(3-283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
(3-284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一)
(3-285 小河湾吴家院子之十二)
小河湾梁家村梁家大院原本是一个二进院的老宅,一场火灾之后,后院及中堂被烧毁,所幸留下的额枋以葡萄纹居中缠绵勾连,配以牡丹、石榴及梅花喜鹊,嵌入“欢天喜地”题材,一气呵成,灵动鲜活,情趣盎然,为“此方”木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例外(见上卷2-060,本卷3-286至3-292)。
随着佛教的传入,葡萄纹早的可见唐代敦煌334窟彩塑弟子服饰纹,又以唐代海兽葡萄纹镜最为出名,到明代青花海水缠枝葡萄盘纹饰又最为常见,梁家大院的葡萄缠枝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欢天喜地”有机结合,亦可见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何等的令人感叹。
一者是“欢天喜地”,一者是被火灾焚毁的残迹。于是难免唐边塞诗人王翰《凉州曲》涌上心头 :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286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一)
西海沈家院子与西海李家村283号额枋大至为同款,皆以盛开的牡丹为端头,龙首卷草花拱护中心位置的“寿”字纹(见3-293至3-306),构图对称流畅。
(3-287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二)
(3-288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三)
(3-289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四)
(3-290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五)
(3-291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六)
古老中国藤蔓纹路的国度里,起源于汉流行于清而富丽雅致的缠枝纹又有万寿藤、连枝纹、转折纹等称谓,常以忍冬草、扶芳藤、紫藤、常春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题材。缠枝纹的婀娜多姿,妩媚娇娆、循环往复、变化无穷,传递着人们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
(3-292 小河湾梁家村46-53号之七)
(3-293 西海沈家院子之一)
(3-294 西海沈家院子之二)
(3-295 西海沈家院子之三)
(3-296 西海沈家院子之四)
(3-297 西海沈家院子之五)
(3-298 西海沈家院子之六)
(3-299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一)
(3-300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二)
(3-301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三)
(3-302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四)
(3-303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五)
(3-304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六)
(3-305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七)
(3-306 西海李家村283号之八)
堡子海潮寺历史久远,大雄宝殿前廊多次涂有红色油漆以防止风雨腐蚀,故而基本不见其曾经的彩绘(见3-307至3-311),而中所呈祥寺残余的彩绘却依然闪烁着四百四十年的熠熠光辉(见3-312至3-343)。
(3-307 堡子海潮寺之一)
(3-308 堡子海潮寺之二)
(3-309 堡子海潮寺之三)
(3-310 堡子海潮寺之四)
(3-311 堡子海潮寺之五)
(3-312 中所呈祥寺之一)
(3-313 中所呈祥寺之二)
(3-314 中所呈祥寺之三)
(3-315 中所呈祥寺之四)
(3-316 中所呈祥寺之五)
(3-317 中所呈祥寺之六)
(3-318 中所呈祥寺之七)
(3-319 中所呈祥寺之八)
(3-320 中所呈祥寺之九)
(3-321 中所呈祥寺之十)
(3-322 中所呈祥寺之十一)
(3-323 中所呈祥寺之十二)
(3-324 中所呈祥寺之十三)
(3-325 中所呈祥寺之十四)
(3-326 中所呈祥寺之十五)
(3-327 中所呈祥寺之十六)
(3-328 中所呈祥寺之十七)
(3-329 中所呈祥寺之十八)
(3-330 中所呈祥寺之十九)
(3-331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
(3-332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一)
(3-333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二)
(3-334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三)
(3-335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四)
(3-336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五)
(3-337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六)
(3-338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七)
(3-339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八)
(3-340 中所呈祥寺之二十九)
(3-341 中所呈祥寺之三十)
(3-342 中所呈祥寺之三十一)
(3-343 中所呈祥寺之三十二)
辉煌在尘埃、岁月和腐朽中沉默,尘埃、岁月和腐朽却又淹没不了故往的璀璨。诗云:
旋云迴气轮冬夏
遮风避雨还垂花
六八堂井映天岸
日柱月帘挂人家
璀璨与辉煌何在?仅此而已么?大凡国人与外国人其实都是很讲究“门面”的,“此方”的门面究竟如何?本书至此一直避而不谈,却又是为何?
列位姑且莫急,常言道,最好的东西总是要在最后才揭示谜底的,因为“此方”的“门面”正好就是又一番更加璀璨与辉煌,何不再移步一观,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