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岐镇地处鄞州东极,是鄞州区沐浴第一缕曙光的滨海乡镇。!瞻岐背靠福泉山,面临象山港,东邻北仑区,西毗东钱湖,南隔大嵩江,与咸祥镇唇齿相依,背山面海,西北山丘连绵,东南沃土平展,是鄞州农业资源最具优势的镇。镇域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东一、东二、南一、南二、周一、合一、卢一、嵩一、岐西、岐化、岐下洋、西城、东城、方桥、唐家、姚家、张东周17个行政村,总人口254万人,镇内交通发达,穿咸公路、沿海中线横贯全境,宝瞻公路直通宁波,处于宁波半小时交通圈内,镇政府驻南二村。
镇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村东有岐山,村民开门见山,遂名其村为瞻岐;岐山上多崎岖山道,又称崎山,故其地称瞻崎。又一说因瞻岐岭而得名。还有一说是意为瞻仰岐山,以瞻仰奠八百年基业的发祥之地西周的岐山。据说南宋抗元名将越国公张世杰兵败广东崖山殉国南海后,其子福一公于宋末元初携家眷潜入瞻岐西岙隐居,虽改姓埋名,其子孙却不忘祖典,忠君爱国之心仍耿然于胸,日日仰岐山、追祖先,时时思宋室、明威仪,表现了大汉子民虽耕于荒陌之中,却不屈于异族统治的强悍古朴的民风和忠贞不二的情怀,寄托瞻岐先民不屈的国魂。
瞻岐在唐朝时就有先民依山而居,其发展历史经历了人烟稀少的唐宋山居时期,人口骤增的元明成陆时期和围海垦地的平原成熟时期。清乾隆时,瞻岐属阳堂乡太白里。宣统三年(1911)实行城乡自治属大咸乡。1946年9月,镇域内建有瞻岐、大嵩两乡,隶东钱区;1949年5月改属韩水区。1950年5月,调整区乡设置。瞻岐乡、大嵩乡隶属大嵩区。1954年3月,合岙乡从镇海县划归鄞县。1956年6月并乡,撤合岙乡并入瞻岐乡,唐家、姚家、岐化、方桥归属大嵩乡,岐西村归属瞻岐乡;撤鹳山乡,周一村仍归大嵩乡,同时建立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合一、卢一、岐洋、下洋为旭光(大嵩)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第一大队,瞻岐为第二大队,大嵩为第三大队,1959年1月分别改称合岙、瞻岐、大嵩管理区。该年撤销鄞县建制,受宁波市管辖。1960年9月,合岙管理区并人瞻岐管理区。1961年6月调整公社规模,撤销大公社,按原乡规模建立瞻岐、大嵩人民公社,9月恢复大嵩区后,隶属大嵩区。1962年3月恢复鄞县建制,仍受鄞县管辖。1968年7月、10月,瞻岐、大嵩公社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7月,大嵩区革命领导小组成立,瞻岐公社、大嵩公社革委会受区革领小组领导。1981年3月重建大嵩区公所。1983年政社分设,6月大嵩公社、瞻岐公社先后改建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公社作为政权机构消失。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大嵩区,瞻岐、大嵩两乡合并新建瞻岐镇。2002年4月,撤销郭县建制,建立鄞州区,瞻岐镇隶属鄞州区。
瞻岐作为中国海岸线中部的海防要塞之一,在抗倭、抗英的斗争中发挥了枳极的防御作用。“缮关津,据险要”的瞻岐、大嵩作为宁波的门户和海防前哨的重要军事要塞,从宋代开始就建厢军设防,驻守于场盐、盐场、舵撞、江桥、管山、横山等地,并在黄牛礁、球山和蔡家墩设瞭台,以报军情。
到明代,由于倭寇频繁骚扰浙东沿海,于是在宁波府海岸线设置明州、定海、昌国、观海4卫,下辖10所,所与所之间设19个巡检司,大嵩巡检司升格为大嵩所城,委派昌国卫千户万忠修筑千户所城,大嵩遂成海防要塞,当年威震四海的十八指挥官便出自大嵩所城。到清代大嵩所城成为浙江提督前营防汛重地;抗战时期,大嵩被日本鬼子占领,成为游击区。
瞻岐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浙东沿海的海防要塞。在抗御外倭凌辱中经历过可歌可泣的数十次忠烈之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一曲曲震古烁今的抗争之歌。所城的真武宫,方桥的小城门,瞻岐的砲台山,近海的黄牛礁,都有古代驻军和烽火工事的遗迹。直到大革命时期,革命烽火依然不熄,在与反动的军阀势力、土豪劣绅斗争中,金绍勃、沙文汉等在瞻岐中保庙建立农民组织——大咸区农民协会,沙文汉任会长,组织农军攻打虾爬袋税关,瞻岐农会会员成为主力军,武装斗争,革命斗争延续到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大嵩这块土地与其他祖国大地一样,告别了兵荒马乱,远离了担惊受怕,成了安宁的海防前哨。1989年和199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瞻岐乡(镇)为革命老根据地镇。
瞻岐镇良好的生态环境
瞻岐地处海防前哨。历史悠久,境内有多处海防遗址。包括:明洪武时期所建的大嵩所城、清时建的方桥小城门、瞻岐城子廓、合岙城门头、硖石岭古堡、宋时建的黄牛礁烽堠、明时建的瞻岐炮台岗、大嵩真武宫炮台、民国时建的大嵩盛道岙炮台、瞻岐德兴塘碉堡、瞻岐地湾里战壕、明时建的大嵩城战船道头等等。明洪武十六年(1383)为防御倭寇在大嵩建的城墙,用不规则的粗石垒造,设内外两门。城垣全长2.5公里,一面靠山,三面有护城河。建国前后屡因自然和人为破坏,至1956年大部被毁。唯有村北凤凰山残留一段长约700米的城墙,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对防止英军侵犯、盗贼劫掠,起了自卫防御作用。
在宁波有两座有名的大闸,瞻岐镇域内的大嵩江大闸便是其中的一座。它位于大嵩江出海口附近的江堍头,57%流域面积得到调节。闸内江道蓄容量340万立方米,早期可供水590万立方米,大嵩江南、北配套两座翻水站,使两岸4.4万亩农田平均抗旱能力提高25天左右。大嵩闸使沿江两岸20多公里江塘得到保护,减轻了汛期咸潮对农田、村庄的威胁,并使沿江2万多亩咸瘠田土质得到改善,提高了耕田的肥力。
瞻岐镇地处鄞州东极,民俗丰美、文化独特,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滨海乡镇。书香浓郁的岐山书院就是由当地乡民自己创办的一所学堂。
岐山书院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由乡贤周召、杨琏等人捐资倡议,此举得到官府支持。工程于道光二年(1822)奠基开工,历时四年,于道光六年(1826)顺利竣工。岐山书院虽属民办学校,但管理严格,教学严谨。书院广纳贤才,特从乡内外聘请一批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前来任教。书法家谢克桐曾在书院执教数年。所设课程除国文、珠算、算术外,还有地理、历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这在偏重科举的旧时代已是相当新潮了。(www.daowen.com)
是一座气势雄伟、横贯江身的水坝建筑,远看像一把镇服蛟龙的锁钥,将大嵩江紧紧卡住。大嵩闸的主要作用是蓄淡水灌溉、泄洪,全闸分15孔,总净宽70.5米,正常泄洪量643.3立方米/秒,最大泄洪能力1265立方米/秒。
瞻岐镇万人空巷闹元宵
于1974年建成的大嵩闸整合了大嵩江南北水系,使大嵩江上游由于世事变迁,岐山书院曾三易其名,初为岐山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岐山学堂,1912年改为岐山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岐山小学改名为瞻岐乡中心小学。岐山书院作为瞻岐学子成才的摇篮,曾经为瞻岐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将永载故乡的史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瞻岐的清水净土也同样养育了不少才俊和乡贤。从传奇进士张翼、为民知县李烜,到乡农领袖谢生锵,从一代宗师杨霁园、甬上儒医周岐隐,到著作等身的文史学者周采泉,从书法大家谢克桐、乡戏奇才老鹤龄,到艺苑通才卢静安,学者、劳模、乡贤、闻人不乏其人。
瞻岐的景观和民俗丰美而独特,全镇曾有寺庵、庙宇、祠堂91座,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学故、风水传说更是丰富多彩。与天童寺只有瞻岐大岭一岭之隔的慧日寺,几经兴废,现今古刹重新,气宇轩昂,带有广修的史传还吸引远至港澳台的香客。存续时间达600年的大嵩城隍庙,作为官办之庙,享受“县衙”待遇,它既是场官、千总上任宣誓就职之地,也是上级官员下乡礼神、议事、审堂之处,地位特别。现大嵩城隍庙虽圮,但因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便成了嵩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瞻岐镇最值得一书的是开拓的历史。不断地围海造田,不断地垦涂拓疆是世代瞻岐人割舍不断的梦想和矢志不渝的壮举。大嵩滨海原是象山港的一个海湾,它北起瞻岐山脚,南至象山口黄牛礁,西边从大嵩江口起经荒屿山延至东边北仑三山老虎口,纵横均达15华里,唐宋为浅海,白浪滔滔,惊涛拍岸,元明渐露滩涂,潮涨为海,潮退是涂,自西向东折南的大嵩江也露了脸,上游的管江、塘溪因地势较高,元明开始围海造田。
自明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经过600余年前赴后继,坚持不懈的垦拓,岐人民筑起了东山塘、老新塘、永成塘、红卫塘、联胜塘等几十道塘堤,把五六万亩的浅海滩涂,逐渐垦拓为广袤良地和连畴盐田,展现了瞻岐人民的智慧、谋略、力量和勇气。2006年那州区政府又决定围筑黄牛礁塘,东起北仑洋沙山,西经象山边黄牛礁,南至大嵩江口,规划三四年完成,造地万余亩,如果黄牛礁塘筑成之日,就是“黄牛上堤”之时,那么五六百年前瞻岐人立下的开发岐山大海涂的梦想亦即变成现实。
目前,瞻岐全镇现有各类企业700多家,其中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0余家,工业经济初具规模,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3亿元,工业总产值13.2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413万元。农业经济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山、水、地、渔立体开发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26亿元。
(陶云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