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又名黄古林,是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也是鄞州历史上四大重镇之一。古林镇坐落于甬江、姚江、奉化江上游,东与宁波市区接壤,南邻宁波栋社机场,西邻鄞江,北靠高桥、集士港、横街,杭甬高速公路和鄞县大道穿境而过,境内的段梅公路横贯东西,水网纵横交叉,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全镇行政区域面积47平方公里,下辖三星、龙三、茂新、蜃蛟、前虞、仲一、葑里、西洋港、施家、郭夏、古林、俞家、鹅颈块、戴家、共任、布政、张家潭、葑水港、宋严王、陈横楼、包家、薛家、礼嘉桥、藕池24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2个渔业社,总人口5.10万人。
镇域内有黄公林庙,故称其地为黄公林,后谐化为黄古林,简称古林。据《宁波市邮州区地名志》记载,1946年9月其地为古林乡、布政乡及清道、章远、锡东3乡的一部分,隶属鄞西区。1949年5月改隶古林区。1950年5月重划区乡,原古林乡分为古林乡、太平乡,原布政乡分为布政乡、耦池乡,隶古林区;原章远乡改为仲夏乡,原锡东乡改为蜃蛟乡,部分划入象南乡,隶属鄞江区。1953年4月,古林乡改为古林镇。1956年6月撤区并乡,古林镇、太平乡合并为古林镇,布政、藕池、塘西3乡合并为建设乡,仲夏、蜃蛟、象南、梅园4乡合并为建丰乡,均建立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原古林镇及建设乡的范围内建立卫星人民公社,原古林镇分为古林、太平两个大队,原建设乡分为布政、礼嘉桥两个大队;同月,原建丰乡改为鄞钢公社卫星大队、东风大队。此后,古林建制屡经变化。1983年6月,政社分设,古林、布政、蜃蛟分别设立乡人民政府。1986年1月,古林乡改为古林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原古林、布政、蜃蛟3镇乡合并建立新的古林镇。2002年4月,撤销鄞县建制,建立鄞州区,古林镇隶属鄞州区。2004年4月由原来的33个村调整为24个村。
鄞州区是“中国蔺草之乡”,全区蔺草年栽培面积在12万亩左右,约占全国蔺草栽培面积的60%以上。而鄞州蔺草主要集中在西部古林、高桥、集士港一带,尤其是在古林更显集中。由于黄古林一带气候土壤适宜,所产席草色泽青白而带绿,粗细均匀而挺直,草壁薄而坚韧,草芯丰满而有弹性,拉力强而不易断,加上编织技术悠久而精湛,故织成的草席,质地精良,挺括硬实,柔软光滑,收藏简便。草席一般是由白麻或绿麻为筋编织而成,而以白麻筋草席为佳。
据宁波方志记载,早在唐代,宁波黄古林的草席已远销各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成化《四明郡志》记载:“甬东多种席草,民以织席为业,著四方,日明席。”在明代,黄古林草席已作为特产销往海外。清代,宁波黄古林草席生产达到鼎盛时期,除内销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欧洲、非洲等一些国家,成为重要出口产品。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席草主要用来编织草席、枕席和草帽,因此草编织业也成为古林镇农民的传统副业,“家家有织机,户户编草帽”就是当时黄古林一带席草编织兴旺的真实写照。1978年开始从日本引进经改良的蔺草新品种试种成功。蔺草引进种植成功以后,逐步成为生产榻榻米登表的原料并出口日本。目前年出口榻榻米数量在2000万张以上,是宁波市出口创汇的主导农产品之一,年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目前用蔺草制作的产品品种繁多,主要有草席、枕席、草帽、草扇、草垫、草地毯、草凉鞋、榻榻米、提花席、沙发席等,质量优良,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黄古林草席
古林镇以黄公林庙而得名,境内的黄公林庙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西汉乡贤夏黄公父女而建造,内设四大井、三大殿和内外两戏台,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根据当地民俗风情,逢年过节,乡人集聚于此,采货赶集,进香听戏,文化娱乐。
夏黄公,又称黄石公,据《史记》记载,秦末,他为躲避秦的残酷统治,隐居在商山,汉留侯张良年轻时曾师从黄石公,有张良在圮桥替黄石公三次进履的故事。而黄石公的一部《太公兵书》使张良替汉高祖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奠定了汉室的江山。汉高祖定天下后,黄石公辅佐太子,太子继位后,黄石公隐归故里,在鄞西一带行医治病,普泽乡里。因他医术高明,体恤百姓疾苦,乡民甚感其德,把他当作再生父母。黄石公寿终正寝时,享年九十余岁。殒于黄古林,葬于余姚覆船山。
黄石公有女名叫黄姑,继承先父衣钵和遗志,依旧为乡里治病济药,百姓为感激黄石公父女恩泽,四方募资建造祠庙供奉。起初庙堂不大,明清年间,里人又捐资重修,重建后的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鄞西一带罕见。
黄古林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蜃蛟上下陈村芦家桥文化遗址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芦家桥文化遗址于1973年冬天被村民发现,考古人员通过发掘和鉴定,一致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文化遗址,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是典型的人工遗存,与河姆渡有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
根据已发掘的长100米、宽近20米、深3米的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钵、石鼎。陶器有陶釜、陶罐等残片1000余片,底层有为数不少的碶化稻谷和鹿角、牛头等各种动物骨骼。夹杂在这些东西中,还竖立着整排有序的木柱和梁枋等屋架结构以及一片片芦苇编织物。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令人惊叹,它忠实地告诉人们,当时的芦家桥先民已脱离刀耕火种的年代,而是依山傍水形成了一个原始部落村寨,开创了相当进步的经济和文化,它是鄞县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印迹。
戴家原是鄞西一个不起眼的自然村落,位于古林镇东。戴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四明谈助》记载,戴家戴氏家族第一世祖名石阳(阳公),原籍河南谯国县,后迁到浙江省黄岩南塘,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又自南塘迁至邺西桃源乡槎湖(今古林镇戴家村),迄今已有七百八十余年历史,戴家历史上出了不少人物,著名的有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至嘉靖十四年(1535)间的戴槚的四个儿子齐中进士的“同胞四进士”。
位于古林镇的石马塘桥
为褒扬“四进士”父母的养育之恩,明正德六年(1511)八月二十三日,当时的皇帝特颁旨,封戴父为“奉直大夫”,戴母为“宜人”,刻有两道圣旨全文的石碑现保存在戴氏宗祠内。石碑高188厘米,宽92厘米,厚16厘米,碑文上刻着明正德皇帝赐给戴家第四代祖宗戴槚夫妇的嘉奖令,以及造就同胞四进士的业绩。戴家同胞四进士,文能著书,武能治兵,内孝父母,外无亲疏。德才勤能无不上品,仍是当代的学习榜样。(www.daowen.com)
古林镇北面,原有广德湖,又叫罂脰湖。湖畔旧时有一村庄,每届秋日,丹桂飘香,沁人心脾。村中居住的都为俞姓,祖籍河北省河间郡。东晋末年,时任征西大将军的俞纵,跟随晋元帝来到新安。传宗接代到了俞昱,由新安迁到杭州。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居住在杭州、越州和湖州。唐代湖州、睦州刺史都是其中一子俞稠的后代。俞稠嗣裔一支是俞鼎,于宋朝咸平年间(998—1003),由吴兴的蠡山迁至鄞县,定居在今天的俞家。子孙克祖训,科第显荣,代有闻人。人称“俞氏古华宗,先声著浙东”。
俞鼎,字廷器,举贤才后开始担任扬州江都丞,后升为明州参军,又提为浙东制置使。俞氏自俞奋起后,崇尚礼仪,攻读诗书,安于农耕,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层出不穷。据《鄞县桂林俞家探源》的科第仕宦汇总记载,族内在宋朝共出进士15人,明清4人,在明清出举人17人。他们之中分别授官或文或武,在宋朝有32人,明朝22人,清朝5人。如俞鼎之孙俞仲中进士后,历任扬州泰兴县丞、湖州乌程县令、江西南昌县令,后升为中大夫,睦州郡马;俞伟中进士后,在福建任延平府顺昌县令,政绩卓著。
俞氏望族先贤被辑入民国《鄞县通志》的有三人,他们是宋代俞伟、俞充,清代俞虬;其中俞充在《宋史》上列传。千余年来,桂林俞氏虽经沧桑变迁,仍有不少踪迹遗留在世。如旌孝牌坊、大夫第、进士第、官房、龙房、解元墙门、花园门口、文贤桥、南庄、牌楼弄等,似乎在诉说着昔日岁月的辉煌,昭示后代应继承前辈的遗嘱,发扬光大先辈精神。
“张家潭水带长渠,万顷烟波绕屋庐。莫道乡间无俊物,此中曾出两尚书这是万斯同在《鄮西竹枝词》中所说的。这里的张家潭就是原为布政乡,今属古林镇的张家潭村。明代时,此村曾出过叔侄两尚书;张邦奇于嘉靖二十年(1541)官至礼部尚书;其叔父张时彻年龄小邦奇十六岁,于嘉靖二十三年官至兵部尚书。
张邦奇塑像
张邦奇从小勤奋好学,智慧过人,且淡泊名利,屡进屡辞。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土,正德十年(1515)出任湖广提学副使,在湖北的安陆封地的兴献王朱厚熄(后来的嘉靖帝)让其儿子师从张邦奇。于是知张邦奇的才识,即邀他出任四川提学,旋升吏部侍郎。后因父亡,回家按旧制守丧。守丧期满后乃任吏部右侍郎,后升代理尚书。他看到吏部用人多受内阁竭力反对,欲革除这一陋习。大学土李时对此怀恨在心。武定侯郭勋,因家人犯法出重金贿赂张邦奇宽恕,被拒之。对此,李、郭两人怀恨在心。当嘉靖帝要张邦奇出任吏部尚书时,他俩合力相阻,张邦奇未能实授尚书之要位。张邦奇最后凭他的才能,晋升为礼部尚书,后以其母亲年老需要照顾为由,改任南京吏部事、兵总参赞机务等职。当时,嘉靖帝与严嵩商量调他到北京大用,严嵩却借口张邦奇对其母亲甚孝不能来北京而加以反对。因此,一直未召其至北京。
张邦奇为人耿直、才华出众,却遭到大臣们的排挤。仕途对其来说,是上级对下级的任用尺寸,而不是自己要官讨官的阶梯。他不但为人知礼明哲,行谊甚高,而且学识渊博,著作勤奋,白日所为到晚上必记于册。他一生著有《易说》、《诗说》、《书说》、《中庸传》等十余种著作。
古林,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出现了众多的编织能手,自南宋开始,这里又培育了璀璨的民俗风情——古林行纸会。
古林行纸会,是古林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风俗。它集中体现了民间纸扎文化、灯饰文化与舞蹈文化的本质特征,使凝重的古朴之风与浓烈的现代文化的意蕴融为一体,形成了传承多年而独放异彩的席乡民间民俗文化。其道具材料需一冬准备。每逢春节,由当年轮到做头的人,扛着龙头大旗铜锣到各村去敲。元宵节更为热闹,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沸腾起来,携老带幼全家出动,一排排、一行行,云集于古林庙门口观会。从五港桥到施家河漕头,把一河两岸几里路长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岸上船上万人攒动,高声狂呼,一片笑声。
古林行纸会,内容丰富而别具一格,由民间自发组织,每年一次,各村隔年做头。行纸会期间,万人空巷,它影响宁波,饮誉浙东,成为宁波历史上群众自发与全民参与娱乐活动项目中影响颇大行纸会的乡镇。它所用道具彩纸糊扎透明美丽,声色俱全,是一般行会庙会无法比拟的。万斯同专门有诗称赞:“黄姑祠下画船新,击楫沿涧捷有神,村户尽包新糯粽,舟人但着短梢军。”这是古林淳朴民风与乡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五千年文化流传的不灭火种。
古林镇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古林镇的经济发展飞速,古林镇现有规模企业达200多家,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8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79元。
(陶云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