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下应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便捷交通,史氏宗祠和古迹

下应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便捷交通,史氏宗祠和古迹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应街道地处宁波市东南,东邻邱隘镇和东钱湖镇,南接云龙镇,西至同三线,与中河街道交界,北与江东区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沿海大通道穿街道而过,宁波铁路东站也位于下应街道境内。下应街道以湖下应家而得名。史氏宗祠2003年5月,撤镇建下应街道,成立办事处。提起下应街道的文化古迹,必然会说起史家码村的墓庄。它位于下应街道的东南方,与街道办事处仅仅相距1.5公里的路。

下应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便捷交通,史氏宗祠和古迹

下应街道地处宁波市东南,东邻邱隘镇和东钱湖镇,南接云龙镇,西至同三线,与中河街道交界,北与江东区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沿海大通道穿街道而过,宁波铁路东站也位于下应街道境内。经过2008年4月区划调整,街道总面积22.2平方公里,现下辖河西、河东、土桥、葛家、湾底、江六、胜利、姜村、东升、黎明、潘火、中鹅、童家、泗港、童王、曹隘、妙胜、齐心、小花园、殷家坑、王家弄、史家码22个行政村,雅苑、东兴、东莺3个社区,下应1个居委会,全街道户籍人口3.9万人,外来人口6.7万人。

下应街道以湖下应家而得名。唐朝时,明州刺史应彪定居于此,因地处东钱湖下,故名湖下应家,简称下应。宋元属万龄手界乡,明清属手界乡赤城里17都、18都、19都。宣统三年(1911)划分城乡自治区域,归属同善乡。1930年鄞县设5个区,属同善区。1946年9月设同保乡、善卫乡、高嘉乡、泾东乡,均属鄞东区。1949年5月洞保乡属姜山区,泾东乡、高嘉乡、善卫乡属钱湖区。

新中国成立后,重划区乡。

下应街道江陆村村貌

1950年5月,同保乡从姜山区划人邱隘,改为下应乡,姜村乡从姜山区划入邱隘区,高嘉乡、善卫乡、泾东乡从钱湖区划入邱隘区,撤销高嘉乡,建潘火乡,撤销泾东乡建殷隘乡、松下乡,保留善卫乡。1951年10月,松下乡与潘火乡的一部分改建七里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姜村乡、善卫乡的顾家、六村、里段、外段、林家、大河沿等村并人下应乡,善卫乡的蔡家漕、孙马、联心等村,殷隘乡的曹隘、妙胜、童家、葛家、中鹅等村和七里乡的王家弄、殷家坑等村并入潘火乡,并建立乡人民委员会,12月复区,属邱隘区。1958年10月,邱隘区改建东风人民公社,下应、潘火2乡改为下应、善卫、潘火、泗港4个大队,属东风公社。1959年1月,鄞县并入宁波市;同月,东风公社改称邱隘公社。所属大队改为管理区。1969年9月,邱隘区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公社革委会、区革委会领导小组取代公社、区政权组织的职能。1983年,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6月下应、潘火分别改建为乡人民政府,属邱隘区。1984年,潘火乡矮柳、仇毕2个行政村划归江东区东邻乡。1992年5月,撤区扩建并乡,撤销邱隘区,下应、潘火2乡合并新建下应镇。2002年4月,撤鄞县建勤州区,下应镇属鄞州区。

史氏宗祠

2003年5月,撤镇建下应街道,成立办事处。2008年4月,划出同三线(甬台温高速)以西的蔡家漕、孙马、潘一3个村,东裕、东城2个社区,归新建的中河街道。

提起下应街道的文化古迹,必然会说起史家码村的墓庄。它位于下应街道的东南方,与街道办事处仅仅相距1.5公里的路。史家码村辖史家码和陆家桥2个自然村。史家码,曾名为史家墓,村民主姓史。在史家码村有座高高拱起的石桥,上书“史家码桥”四字。这里的河岸砌石和桥面石板有相当部分是刻着字的墓碑。这些墓碑蕴含着史家码独特的历史

史弥远,字同叔,为史浩第三子,任南宋丞相20多年。他死后,建有72穴主坟,其中一穴建于大字港口德水墩胡公祠旁,名史家墓,又称史王坟。他的子孙为守祖坟而在此定居,形成村落。清初,取“墓”谐音为“码”,由此得名史家码。

据资料记载,自南宋郡王史浩起,史家曾兴盛一时,并且成为宁波历史上的望族,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之说。史家世代为南宋官吏,史弥忠提举福建盐茶事,其子史嵩之为丞相;史弥坚授司农丞,㩴礼部侍郎,知临安府,史弥巩以直华文阁知婺州。今天的史家码早已找不到古基,墓碑也散落于民间墙角、河堤和古桥上。但史家码村完好地保存着史氏宗谱,史氏家谱。依然能见证史家的辉煌历史。

彰显现代文明的江陆村也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不仅是一个典型的平原村庄,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江陆村相传有750多年的历史。这里居住的村民都姓陆,直到今天,陆姓仍占全村的绝大多数。据陆氏宗谱记载:陆氏的始祖是距今2200余年春秋故国时期齐宣王的幼子通,因受于平原县陆乡(今属山东),就以地名为姓。随着陆氏子孙到各地做官任职,他们的后裔逐渐散布到各地。宋朝开国初期,余杭城里的砖街巷聚居着一支陆氏后裔,据说是唐朝宰相陆贽的后代。后来,这支陆氏后裔迁至绍兴山阴,其中几个支派迁徙至鄞县,散居在江陆等地。他们的始祖为宋朝议大夫陆嘉辰。

如今,陆氏宗祠象征着江陆的历史。宗祠在江陆河旁边,“陆氏宗祠”四个大字用浓墨写成,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副对联:“派自山阴别;地因江麓(即江陆)灵。”屋脊上则写着“源远流长”四个字。目前祠堂保存完好,大梁、屋顶,厢房、两边的石碑、戏台石柱的对联,尽管经历几百年的沧桑,但还是完好地保存下来。圆圆的木柱,精致的雕刻,宽敞的大殿以及屋顶上威武的“瓦琉将军”,都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祠堂正厅上方悬挂着一块“辅政堂”匾额,更显示其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陆氏宗祠(www.daowen.com)

下应是宁波“红帮裁缝”的发源地之一,不少下应人从事成衣业。河西村的应德祥10岁到南京,在一家印度人开的西服店做学徒,后随老乡先后到汉口贵阳从事西服业,不久到昆阳,与人拼股,在护国路开办“华昌”西服店。数年后,他辗转长沙上海进行西服制作,合伙经营上海“九龙服装行”,成为著名的“红帮裁缝”。

尤其是江陆村的陆成法,他12岁背井离乡到上海学艺,是南京路上富有影响的培罗蒙西服公司的“红帮裁缝”,名扬中外的西服特级艺术大师,被上海服装业誉为“裁缝状元二改革开放以后,史利英创办培罗成西服厂,陆成法帮助史利英与上海纺织局合资,并进行技术指导。在陆成法的指导下,“培罗成”得到迅速发展,1995年成立培罗成集团公司,成为现代中国西服业的佼佼者。企业也从陆江村搬到了下应街道办事处旁。由于操劳过度,陆成法因病去世,沪甬两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家乡父老和培罗成集团职工将他的骨灰护送到育王墓园。为了纪念陆成法,史利英出资把培罗成集团发家之地的这条主干道命为“成法路”,并在路旁建功德亭,亭柱上撰写的楹联:“少小离乡,刻苦学艺,名闻沪上;晚年返里,义务办厂,造福桑梓。”这是对陆成法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如今的培罗成西服已成为中国名牌之一。

由于下应的服装业发达,新的宁波服装博物馆将迁至下应街道湾底村。新的宁波服装博物馆系屋顶呈“人”字形的两层建筑,建筑面积将达到3000平方米。馆内将设中国近代服饰史馆、宁波红帮裁缝史馆、宁波当代服装馆、少数民族服饰博物馆、国际交流馆等。

下应人富有经商传统。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下应境内商业逐渐发展,形成了下应市。清末,还形成了离城区5公里半的潘火桥市。民国期间,下应、潘火两个市场初具规模。下应逢三、七、十为市日;潘火逢一、三、五、七、九为市日。每到集市,下应、潘火人来人往,交易频繁。此外,有更多的下应人出外经商谋生。除了在外从事服装业以外,还经营其他行业,涌现了曹光彪、李文龙等许多实业家。

曹光彪

曹光彪为下应曹隘人。其父曹厚敦,原在上海河南路美伦呢绒西服店当店员,后与人合伙在棋盘街开设鸿祥呢绒店。1920年,曹光彪出生于上海。1939年,曹光彪继承父业,任鸿祥呢绒店经理,后在南京、重庆、台北、宁波等地设立分店。1949年移居香港。1954年创建香港太平毛纺厂。这是香港第一家毛纺厂。后来向多元化发展,先后建立永新企业有限公司、澳门丝品有限公司、港龙航空公司、漂染织造厂等企业,成为港澳毛纺、针织企业的创始人。他捐资助建家乡教育事业,兴建宗华小学和宗华职业高中、宁波大学曹光彪科技楼等。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和“浙江省爱乡楷模”称号。

李文龙祖籍下应街道,现拥有40多家企业,是尼日利亚四大华侨实业家之一,在当地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尼经贸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李文龙十分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鄞州区兴办了实业,累计投资额达1828万美元,他在鄞州区捐赠公益事业达720万元人民币,捐赠500万人民币助建下应镇李美弟中学等。2000年9月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李文龙先生捐资助建的李关弟中学

下应街道不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工业以电子、五金机械、汽车配件、生物药业、针织服装为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日本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2亿元,各类工业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家,拥有康强电子、向阳集团、培罗成服装等多家优势企业。

2008年4月,下应街道进行区划调整,调整后的下应街道拥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66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达到10家。街道有区50强企业7家,拥有年销售5亿以上企业4家,利税总额4000万以上企业5家,自营出口完成1.7亿美元。

(乐承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