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桥街道位于北仑区境内中部。东与白峰镇为邻,南接春晓镇,西连霞浦、大碶两个街道,北隔穿山港与大榭岛。总面积65.2平方公里。以驻地柴桥得名。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偏东靠海,南面群山,河流纵横,丘陵与平原相连。紫石属半山区,柴桥以平原为主,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街道下辖芦南、芦北、穿山、养志4个社区,沃家、五马、田洋、车堍、新曹、老曹、上周、水芹、芦江、钟灵、红光、洪岙、洪溪、上史、同盟冻山门、穿山、后所、沙溪、大湾、后郑、前郑、东六房、大溟、甘溪、下龙泉、上龙泉、陈胜、高村、四合、久勤、王家麓、河头、岭下34个行政村和1个渔业队。街道户籍人口41万人,外来人口约1.5万人。
柴桥名字的来历,光绪《镇海县志》作过记载:柴家析,明嘉靖沃汝明修,案石梁中旧“进土桥”。清道光八年(1828),里人钟怀谦、刘翼捐资重修,把“进士桥”,改名柴桥。柴桥历史悠久。据1978年在沙溪村蛇山发掘的“多层灰面遗址”以及洪溪村挖掘出土的石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类生存繁衍。境域原属鄞县海晏乡、泰邱乡。北宋熙宁十年(1077)划归定海县(镇海县),称海晏乡。至清代,境域没有多大变化。宣统三年(1911),区域自治,设11区,凡24都,属海晏乡一都、二都。1936年建柴桥、龙山两区署和东管、崇岩两个乡镇联合办事处。时属柴桥区。1945年析为柴桥镇和穿山、紫石、里河、昆亭4乡及霞浦乡一部分。1950年称柴桥镇和山门穿山、镇东、洪岙、陈胜、紫石、里河、昆亭等乡。1958年实行公社化。这年10月,称柴桥人民公社,辖后所、山门、洪山、陈胜、紫石、里河、昆亭等管理区。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称柴桥、穿山、紫石、昆亭公社,后洪山划人霞浦公社。1970年4月称柴桥公社和紫石公社,昆亭公社分别并入三山公社和上阳公社,次年复为昆亭公社。1983年改制为乡镇,称柴桥镇、紫石乡和昆亭乡。1985年7月改称滨海区柴桥镇、紫石乡。1987年7月改称北仑区柴桥镇、紫石乡。1992年5月撤区并乡,撤销紫石乡、昆亭乡并入柴桥镇。2003年8月撤镇建街道,称柴桥街道。同时昆亭乡6个村划归春晓镇。
柴桥
柴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这里孕育了一批科技名人、文化名人和革命英烈。
科技名人除李志坚、王阳元两位中科院院士外,较有影响的有我国著名植物学前辈钟观光和中国近代“化学之父”虞和钦,他们为翻译和介绍西方近代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钟观光,字宪鬯,柴桥街道大溟村姚江岸人。幼年时好学不辍,为抑制好动,自缚其足于桌脚,光绪三十年(1887)考中秀才,家人戏称他为“缚脚秀才1894年后,放弃科举考试,自学物理、化学,并赴沪学日语,广泛接触西方科学知识,想以振兴科学来拯救祖国。又东渡日本考察,回国后与虞辉祖、虞和钦在上海创建中国第一所科学仪器馆,开设理科讲习所,与虞和钦等创办《科学世界》,刊载一些传播生物学知识的文章,诸如《原生物》、《论动物学之效用》、《动物与外界之美系》、《人类与猿之比较》等。
2007年4月,王阳元院士在母校柴桥小学设立奖教奖学金
后参加由蔡元培发起的中国教育会和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活动,研制炸药以供需耍。由于有人告密,于是回到家乡,与曹赞宸等人在柴桥创办芦渎公学(柴桥小学)。1905年在杭州休养期间,因栖于西湖山花,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立下终生研究植物学的宏伟志向。
民国初,钟观光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等校讲授植物学课。1918年起,经过5年时间,历经闽、粤、滇、皖、浙、赣、川、鄂、豫、晋、冀11省,对植物资源进行考察,采集植物标本1.6万余种、15万号和海洋动物标本500多种,为北大生物系建立植物标本室提供了条件,开创国内学者采集和制作标本进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1927年,创办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植物标本室和近代中国第一个植物园。他还考订古籍中的54个科的199种植物,撰写《说文植物类证》150余万字。从而奠定了中国植物学界的地位,成为我国近代植物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是19世纪末,虞和钦是第一个把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介绍到中国的著名学者。虞和钦,名铭新,字和饮,又字自勋。祖居大碶街道扎马村,后随祖父迁居柴桥。14岁时就读邬隘灵山书院,后分别入东文学堂学日文,英文书馆学英文。中日甲午战争后,与钟观光等设四明实业社于柴桥家中,试制成黄磷。不久,在上海浦东集资创设“灵光造磷厂”,还向政府申请专利。
1900年,翻译门捷列夫的《化学周期律》,并与虞辉祖、钟观光等人在上海创设科学仪器馆,设立理科讲习所,创办中国最早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之一《科学世界》,并担任主笔。同时,编译、撰写理化著作及地质、气象、工程等多种科学论文,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其中,《中国地质之构造》一文为近代中国地质构造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著。1905年留学日本。由于各类学堂迫切需要化学教材,他于1906年从日文中翻译了《中等化学教科书》。1907年发表了《有机化学命名草》,他不造一个新的汉字,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用译议的方法予以命名,这是我国第一次系统地制定有机化合物的名称,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虞和钦1908年毕业回国后,先后被部试授格致科进士等,并任学部图书局理科总编纂。辛亥革命后,又在教育部、财政部、陆军检阅使署等处任职,还担任山西、热河两省教育厅长。
虞和钦的著作丰富,人文学方面有《和钦全集》18种,自然科学方面著作有《化学三字经》、《有机化学命名草》等。译著有《化学讲义实验书》和《中等化学教科书》等。
始建于明代的正阳禅寺
始建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的瑞岩寺
陆续建成总厂、二厂、玻璃厂、事务所、货栈等。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亚浦耳厂日产电灯泡2.5万只,年营业总额120万元;至抗日战争前,资产已达25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灯泡制造企业。他曾担任上海市商会执行委员、全国工业总联合会执行委员、上海电器工业同业公会主席、电工器材工业全国联合会在经济实业界享有盛名的柴桥人有胡西园、梅汀荪、曹莘耕、李坤等。
胡西园,又名修籍,柴桥人。幼时聪颖好学。在镇海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毕业后在上海开设恒昌造船厂。当时中国的电灯泡市场完全为外人所垄断,没有国产灯泡,胡西园就萌发试制国产电灯泡的愿望,经过多次试验,1921年4月4日,他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2年,与德籍友人奥本合作创办亚浦耳电灯泡厂,任总经理。他开拓产品销路,提高产品质址,使其生产的灯泡成为真正的国货,由于价廉物美,深受欢迎。1924年11月,作为国货团体代表之一,胡西园晋谒孙中山,颇受嘉勉。
为扩大企业规模,胡西园于1925年集资10万元,改厂名为中国亚浦耳电器厂,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以后又理事长等职。
抗日战争期间,胡西园发起组织迁川工厂联合会,并在重庆等地创办中国亚浦耳电器总厂办事处、西亚灯泡厂、新亚热水瓶厂、开泰化工厂,以发展民族工业支援抗战。1944年,迁川工厂联合会在重庆举办内迁工厂产品展览会,胡西园的中国亚浦耳厂产品受到好评。该厂生产的可乐泡、氮气泡是佼佼者。从而成为中国电灯泡工业的开拓者。
梅汀荪,柴桥街道东山门人。1917年留学日本,攻读化学。回国后在上海经商。20世纪20年代末与友人合伙开办民生墨水厂。经过苦心钻研和精心经营。到三四十年代,民生墨水的质量大大提高,他的赞誉度可以与派克墨水相媲美,成为真正的国货名牌产品。长期以来,民生墨水在中国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5年公私合营后,民生墨水厂更名为上海墨水厂,梅汀荪任私方厂长。(www.daowen.com)
梅汀荪不仅重视实业,而且也报效桑梓。梅汀荪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曾捐资在柴桥创办山门小学。抗日战争初期,为避日机轰炸,镇海县立中学迁至柴桥岭下瑞岩寺内,他不辞辛劳,坚持办学。同时还关心家乡慈善事业,关心邻里族人疾苦,捐资疏浚河道,兴办孤儿院,收容弃婴等。
曹莘耕,柴桥四合村魁斗桥人。他的童年生活艰辛,15岁只身来到上海,一边进入万祥杂粮号工作,一边勤奋学习。1908年,由于万祥号停业,20岁的曹莘耕转入恒大粮行服务。12年后,他进入新丰杂粮行任职,被聘为经理。曹莘耕任劳任怨,四处奔波洗后在东北、华、华东、西南等地经营粮油买卖,生意逐渐兴隆。在之后的10年间,曹莘耕从商业转向工业,先后创办大德新榨油厂、新华薄荷厂、颜料油漆厂、嘉丰棉纺织厂,并任经理。尤其是创办新华薄荷厂,倾注了一生精力。他的“白熊”牌薄荷脑,因其成熟的生产工艺,该产品质量稳定、含脑量高,干燥纯净、无色透明、结晶整齐,品种比欧美等国齐全,95%以上产品出口,遍及欧美、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出世界知名品牌,为我国民族薄荷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他的名字也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研究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录》。
曹莘耕还在家乡柴桥兴办多种公益事业,兴教助学、设厂,受到乡亲们的好评。
在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柴桥先烈胡焦琴、钟泉周、康友铨、宣伯年等不惜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尤其是胡焦琴更是赤胆忠心,光照千秋。
胡焦琴,柴桥樟漕头人。1922年夏天,在老师的资助下,她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她学习勤奋刻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进步书报,探索人生真谛,经常在《妇女杂志》与校刊上撰文,明志抒怀,抨击时弊。她在《现代女子修养》一文中就说:“男子是人,女子也是人,要有平等的人格。”她并率先剪辫、放脚,拒绝封建包办婚姻,冲击封建陈规旧俗,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社会腐败等现象,胡焦琴也深恶痛绝。她曾写下《感世》诗:“群雄争逐鹿,中原一局棋,干戈何日息,光我五色旗,恨为弱女子,扶危不可期,河山原锦绣,一览一兴悲。”1926年春在灵岩小学任教时,她读了共产党的刊物《向导》,内心激动,积极参加反对军阀斗争。同年秋,胡焦琴加入中国共产党。
按照党组织的决定,胡焦琴参加国民党镇海党部的组建工作,并被选为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领导群众进行反军阀斗争,同时组织农民自卫军,领导坤和草帽厂女工罢工斗争。1927年春,任县立第一小学校长。“四·一二”政变后,由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同志们担心胡焦琴的处境,劝她暂时避离,胡焦琴却坦然回答:“革命之花,总是要烈士之血染红的。”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巧妙地避过敌人的审查。后来,代理中共镇海独立三支部书记。
1927年6月6日,因反动分子告密,胡焦琴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严刑逼供,胡焦琴严词斥骂,坚贞不屈。6月23日,胡焦琴壮烈牺牲于宁波府署侧,年仅25岁。
柴桥不仅富有文化底蕴,而且经济发达。早在明代,柴桥已有市集,郭巨、白峰、三山、梅山等地的山民和渔民到柴桥赶集。乾隆年间,店铺增多,在农历一、三、六、八已有日市,贸易已有一定规模,成为镇海县江南地区最大的集镇,时有“小宁波”之称。以柴桥头为中心向南北延伸,称上街、中街、下横街(老街),民国期间交易兴旺。1936年,柴桥镇有商行230家,俗称“九间头”、“十三行”,为镇海江南地区商贸最繁荣的地方。1938年,柴桥有渔行10家,除经销镇海县内渔民的捕获物外,也销售舟山渔民捕获的水产品。柴桥镇的集市贸易也十分兴旺。其所属的柴桥市一、三、六、七日有市,穿山市、河头市、三七市、昆亭市每日有市。
新中国成立后,柴桥的商贸有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对旧城加以改造,架“薪”桥,筑新路,以薪桥为中心,形成了新的街区。由此,使新老街区形成“三横三纵”的新的格局,内有北仑区最大的小百货市场,各类店铺1500多家。随着北仑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柴桥的城区建设也步入快车道,为以商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拓展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已成为北仑东部商贸集散地。
商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的进步。民国期间,柴桥境内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小型手工生产的小厂,仅有酿造、糖果、烟叶等。1978年后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柴桥糖果厂、柴桥食品厂、北仑铝制品厂、医用塑料厂及柴桥铜盟村织布厂等都有一定规模。柴桥食品厂1985年产值122万元,年产高梁茅台200吨,曾作为宁波市最佳产品。
如今柴桥街道已形成不锈钢、保险箱、摩托车缸套、气动工具、仪器机械、玻璃钢游艇六大门类,奠定了柴桥在宁波市金属铸造行业中的龙头比位。截至2007年底,工业增加值6.8亿元,其中42家重点企业销售额12.5亿元,工业利润5000万元,外贸出口总额2000万元。
柴桥杜鹃花
柴桥的农业资源也相当丰富,现有耕田19962亩、旱地3860亩。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由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化,2007年农业增加值达1.8亿元。
柴桥有“花木之乡”的美称。花木生产为柴桥农业的主导产业,品种有各类杜鹃、茶花、茶梅、红花继木、龟甲冬青、五针松、茄罗木等。其中杜鹃、茶花、茶梅、红花继木、龟甲冬青已成为五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花木总面积的80%,不论是山上还是田里,花木场一片连着一片,柴桥仿佛处在一个花园之中。日前,柴桥街道有花农5000余户,花木种植遍布整个街道,涌现出一批花木专业户和专业村。花木销售占街道农业总收入的70%。
1993年,柴桥沙溪园艺场“红双喜”杜鹃花获第二届中国杜鹃最佳品种二等奖。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杜鹃花之乡”美誉。2001年、2002年“万景山牌”杜鹃获浙江省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柴桥金柑
金柑、茶叶也是柴桥的主要特产。柴桥是金柑产区。金柑皮薄、色黄、味美,在柴桥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明末清初,包括柴桥在内的镇海县已成片栽培金柑。嘉庆末年(1820),镇海的金柑已经销往上海、杭州、苏州并远销日本,驰名海内外。这一传统特产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柴桥2000亩牛奶金柑基地已陆续投产,总量250万斤。另外,柴桥的茶叶也很有名气。目前有茶地2000多亩。上世纪90年代开发研制出的“九峰翠雪”在1994宁波市名茶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995年被授予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银奖。
(乐承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