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仑区核心,宁波市驻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驻地

北仑区核心,宁波市驻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驻地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街道位于北仑区西北部,东接霞浦街道,南连大硬街道,西与小港街道、戚家山街道毗邻,北与舟山市金塘岛隔海相望。为北仑区人民政府驻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也驻于该街道。街道距宁波市中心28公里。现新街道境域自北宋以来一直为灵岩、泰邱两乡所属。2003年8月18日,北仑区行政区域调整,撤销新镇建制,建新街道,下辖13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北仑区核心,宁波市驻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驻地

新碶街道位于北仑区西北部,东接霞浦街道,南连大硬街道,西与小港街道、戚家山街道毗邻,北与舟山市金塘岛隔海相望。西北背山,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46.3平方公里。街道下辖紫荆、海棠、红梅、芝兰、杜鹃牡丹芙蓉百合、迎春、玉兰、银杏、大港、高塘13个社区和大路、星阳、高潮、横浦、贝碶、隆顺、小山、下史、千丈、向家、备碶、沿海、凤洋、永丰、算山、许胡、永久、岭南、妙林、高塘、大同、镇安、大树、五星24个行政村。人口约8.5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2万人。为北仑区人民政府驻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也驻于该街道。街道距宁波市中心28公里。

新碶的得名与水利兴修有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新建永丰碶,因东已经有太和碶,西有备碶,故名新碶,街道以碶得名,俗称新碶头。

新硬历史悠久。据《宁波市北仑地名志》记载,北宋初建有灵岩、泰邱两乡,隶属于两浙路明州奉国军鄞县。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灵岩、泰邱二乡划归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定海县为镇海县。现新碶街道境域自北宋以来一直为灵岩、泰邱两乡所属。

清末民初依然属灵岩、泰邱两乡。1930年撤灵岩、泰邱两乡建制。1936年分属灵岩区(备新乡、高塘乡)和柴桥区(东碶乡)。1945年属氏山区,称泰西镇、东碶镇、备新乡和高塘乡。次年8月兼并为三碶镇和高塘镇。

北仑区行政中心

体艺中心

新中国建立后,新碶建制屡有变化。1949年10月改变乡镇建制后属柴桥区三碶乡和长山区高塘乡。1956年镇海县撤区并乡,调整为新碳乡、三碶镇和永丰乡。1958年析乡设管理区大队,境域内设新碶、泰西、小山、高塘、凤树、永丰6个管理区,属大碶人民公社。1959年5月,泰西、新碶、小山3个大队合并为新碶管理区,高塘、永丰、凤树合并为高塘管理区。1983年政社分设,于4月和8月分别改为新硬乡和高塘乡。1984年1月划原新碶乡以及高塘、算山、沿海、永丰4村组建新碶镇,隶属宁波市滨海区。1987年7月滨海区更名北仑区,新碶镇属北仑区。1992年5月,扩镇并乡,高塘乡并入新碶镇,辖24个村和2个居民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街道设置社区,至2003年6月,先后设置芝兰、红梅、杜鹃、牡丹、芙蓉、百合等社区。2003年8月18日,北仑区行政区域调整,撤销新碶镇建制,建新碶街道,下辖13个社区、24个行政村。

新碶的经济得到较早的开发,境内工商业较为发达。据《新硬镇志》记载,新碶的手工业清代已初具规模。清末,新碟头、贝碶、石高塘都开发过油车,其中以虞源顺油车的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在新碶、柴桥、郭巨一带7家油车中首屈一指。它由虞中银于宣统元年(1909)在新碶西街创办。当时,有10家厂房,占地576平方米,年产菜油10吨、棉油3吨、青油1.5吨、白油1.5吨。民国期间,酿酒业、锡箔业也比较发达。1936年,新碶成立箔业工会,有锡箔作坊四五十家,作坊所雇工人少则五六人,多则上百人。其中星阳村的陈永余、陈永丰,备碶王源记、合记,镇安顾大生等作坊有较大规模,常年有工人60到100人。这些作坊直到1950年,因破除封建迷信活动而停止生产。

不仅如此,新碶的民间手工业门类众多,据1950年统计,境内有手工业者519户,从业人员1916人。改革开放后开始步入黄金时期。至2006年,全街道实现工业增加值6.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6亿元。

前身为镇海县立第四模范初级小学,创办于1923年的新碶小学

前身为镇海县立第四模范初级小学,创办于1923年的新碶小学

新碶境内主要商贸活动集中于西街,古代称新碶头街,又名老街,形成于乾隆年间。光绪时有商店10多家。高塘街始于明代隆庆年间,至晚清生意景气。咸丰年间高塘老街集市很旺。民国《镇海县志》载王荣商记:“石高塘在镇海灵岩乡,为二图市集之所。到肆数十家,东西相向,而文昌阁居其中,面南临河,巍然一方镇……惟市则旬日四集,与大碳横河之市相间错云。每市集之日,舟楫肩贩自远而至,市上人声浩然。“民国期间,新碶老街、石高塘街及备碶跟,都设有店铺、渔行、香烟摊及小百货摊。“徐万兴”、“新启裕”、“奇香和”、“广仁堂”等几家商号,所经营的品种,以一业为主,兼营别样,集市贸易发展。新碶头市每逢五日有市,高塘市二、五、七、十日有市,备碶市四、九日有市,这些市集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民国末,镇海县仅4家木行,新硬头的建康木行在其中。1939年6月,日军占领舟山,封锁了甬江、岱山、嵊山、舟山等地,新碶成为宁波海运重要港口。镇海沦陷后,城关商业遭到日军破坏,致使商人转到集镇贸易。新碶头成为当时镇海县内商业的中心。渔行10家,约占全县渔行四分之一,经销镇海县内水产品。

新中国建立后,商贸业的发展历经曲折。1951年新碶、高塘在册商业户分别为93家、23家要经营烟酒、山杂、水产品、水果蔬菜、南货、百货、棉布、医药、点心等。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商业者组成合作商店,改革开放以后,个体商业兴起,大小店铺与日俱增。据《新碶镇志》记载,1992年有商业服务业企业1655家,从业人员2419人,年产值14156万元。到2003年,境内登记在册的商店达3500家,城区新碶老街、备碶跟路、明州路等11条街路共有各类商店1072家,经营门类涉及服装、小百货、食品、布艺家纺、烟酒、粮油、家电、机电五金、钟表眼镜、黄金首饰等数十种,经营范围趋向专业化、时尚化和品牌化。明州商场、北仑商厦、世贸百货、金茂百货等大型商场以及超市、专卖店等各种店铺比比皆是。

新碶剪纸

新碶是一块风水宝地,有文物、古遗址、古建筑。主要有五星村的太史第,高塘村的林宅门楼、一字屋、四份头。这些都是清代年间的建筑物,现为北仑区文物保护点。古遗址有永久村的墩田遗址,这是一处寺庙遗址。 2001年考古时,采集收藏狮形烛台、镇墓兽、罗汉佛像、石狮子、残佛像等文物标本7件。遗憾的是遗址已遭破坏,名宅、古迹为数不少。其中横浦村的贺利房、大同村的林竹房、五星村的傅金房,中堍小徐家村附近的贺松房以及高潮村的贺源兴,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名宅。其中贺利房建于192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为近代儒商贺绍真所建。这是较为典型的园林式私宅,分为中冻浦、西四区。中区为正房,有二堂二轩七间二弄;东区为侧房,多为形院落酒区为花园,面积千余平方米。由于战火,贺利房大部分损坏,现仅存八角凉亭及少数房屋。

剪纸是新硬“一乡一品”的特色文化项目。旧时只是一些农村老妇、剪花匠剪一些简单花样。“文革”期间在青少年学生中流行剪刻“毛泽东头像”、“天安门“、“三忠于”等窗花。改革开放后,新硬有剪纸组织产生,以后逐渐盛行。1985年10月,创建高塘乡剪纸兴趣小组。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后来成为开展高塘剪纸活动的主要骨干。1987年开始,高塘小学、高塘中学开展校园剪纸活动,被北仑区教育委员会定为“剪纸特色学校”。1987至1988年,高塘乡剪纸兴趣小组被中国民间剪纸学会评为先进集体。1986年春节,举行“高塘乡首届剪纸展览”活动,展出作品60幅。(www.daowen.com)

由于新碶剪纸富有特色,有关部门对其积极支持,经常进行比赛活动。1989年,举行“东方创新剪纸大赛”,有全国各地剪纸艺术家作品参赛。1995年10月,举行“1995年浙江省民间剪纸展览暨浙江省民间剪纸研究会七届年会”,展出剪纸作品240幅。1996年10月,举行新硬镇首届剪纸比赛,有46人参加,征集作品105幅。1999年9月,举行镇第二届剪纸比赛,征集作品132幅,从而使新碶剪纸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新碶的大型文化活动有庙会活动和迎神赛会。旧时,民间文化活动一般与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在祭神、拜祖先时,配以文化活动。民国期间,新碶的庙会多在神主诞期演戏以祀神祈福,时间是2月至3月。演出的剧目多为宣传忠君报国、除邪扶正、因果报应。它的经费一般由庙会开支和庙脚弟子来负担。庙会演出时,主要是庙神诞辰庆寿戏和还愿戏,有时也会演大型的木偶戏,前者的费用由还愿者支付、后者一般由同业公摊或者赞助。

当然,庙会期间也有一些商业活动。庙会内容大致有:鸣器(炮担、旗锣、放铳)、鼓阁、抬阁、旗伞(旌旗、圆伞)、灯具(有联灯和排灯)、特技(踏高跷、闪镗叉、甩火篮、舞龙、造跌)、说唱等。

迎神赛会,俗称“行会”。抗日战争前,宫、殿、庙的神主偶像每隔1一3年须出阁“巡行”,时令多在夏历两三月农闲期间,亦称青苗会、桃花会。1945年10月10日,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新硬进行大游行,除一般行会队伍外,还增加大宫灯、飞机灯等。游行者手拿刀形旗标语,行经东硬、备硬、新碶等地。新碶境内规模最热闹的应当属二十四庙半老会。行会一般3天,穿插夜会,规模、线路均据神庙统辖界域而定。但新中国成立后,迎神赛会停止了。

新硬名人辈出,星光璀璨。古代有筑塘建业的俞世中、周文美,近现代有王荣商、贺德霖、顾荆庸、王绍成、李松石、贺贤士、贺友直、贺师章、俞沙丁、陈逸飞以及王起等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声名远播。这里仅对王荣商、陈逸飞作些介绍。

王荣商,字友莱,灵岩田三洋(今五星村)王家人。光绪八年(1882)乡试中举,十二年考中进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土、翰林院编修,后升翰林院侍讲,转翰林院侍读。曾经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应天府乡试正考官。他多次对地方官吏提出广立乡塾,增设学堂的建议。任上拒收权贵礼金,秉公量才,受到当地学子的赞颂。他曾经说:“国家昌盛,官具德才,国土之出,首在考场。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涉及主考官秉公与否,惧势爱财者难胜任也。”对于家乡的事,王荣商十分关注。光绪二十年(1894),为发展家乡教育,灵岩乡绅贤达将灵峰寺香期香金拨充灵山学堂作办学经费,后寺的僧人结交权责,告状至京城大理寺要求废黜此例。王荣商了解这一事件后,据理周旋,从而使灵峰寺香金助学之事得以维持原例。灵山学堂为此改名灵山学校,由王荣商题写了校名。他还以家乡公益为己任,积极兴修水利。灵岩高塘一带河道由于狭且曲,仅数里的地方,“舟行半日许乃至”,遇雨发生水灾,碰到干旱气节立即无水,行舟十分不便。光绪二十四年(1898),趁省亲之际,王荣商召集乡人商议集资疏浚河道,并在傅氏宗祠设局,择日动工。仅用几个月时间,疏浚河道13000余丈。次年镇海大旱,灵岩乡民受到灌溉之益。

王荣商擅长乡邦文献,精于诗赋。他为镇海江南一带撰文题碑甚多。宣统元年(1909),王荣商纂修《德宗实录》后告老还乡,时年58岁。《郊行有感》、《南归书感》、《述怀》、《山居》等反映了他缅怀家乡的情感。1919年,镇海县设局修志,他被聘为《镇海县志》总编纂。虽被病所困,仍悉心参与商议县志之发凡、起例,草拟大事记、人物传两大部分。著有《容膝轩文稿》8卷、《容朦轩诗集》12卷、《汉书补注》7卷以及《容膝轩笔记》、《蛟川耆10诗补》、《槐窗杂录》、《东钱湖志》等。

陈逸飞(1946—2005),星阳村人。

出生后不久,他随家人迁居上海。幼年时经常跟随母亲去教堂。教堂内的玻璃彩画、雕塑管风琴等使他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1956年在上澥浦光中学参加学校美术组的活动,由于定境清贫,家里无力供他进画室学画和购买美术用品,为此,他常以母亲购的蔬菜写生。196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预科班,3年后升入大学部油画专业。1965年毕业分配到上海画院,成为油画雕塑创作室的专业画家

1980年赴美留学。几十年的创作中使他在油画领域建立非凡业绩。

20世纪70年代初,陈逸飞创作了《黄河颂》、《开路先锋》、《红旗》等作品,并在全国美展中展出。1973年创作的《鲁迅在厦大》、《写于长夜——鲁迅》、《刑场上的婚礼》等作品被上海鲁迅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1979年,他的油画《占领总统府》(合作)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获“1977—1982年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评选”一等奖。

陈逸飞

陈逸飞的最大贡献是把中国油画推向世界。1984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访华时,对陈逸飞创作的《家乡的回忆》油画十分赞赏,并购买了该幅油画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哈默博士撰文说:“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从此,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鲁克林博物馆展出。1996年,陈逸飞还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性的玛勃洛画廊艺术公司签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1991年10月,油画《浔阳遗韵》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37.5万港元成功拍卖,创下中国当代画家作品拍卖最高价格。他为中国油画推向世界作出了应有贡献。

(乐承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