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街道位于江北区东部。东与镇海区庄市街道接壤;南与孔浦、白沙、文教等街道相连;西与海曙区望春街道接壤;北临北外环线,与庄桥街道、镇海区骆驼街道接壤。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境域地形狭长,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4.6公里。街道因紧傍甬江而得名。至2007年底,街道户籍人口1.35万人。外来流动人口4.76万人。现下辖河东、河西、夏家、外漕、皈里塘、压赛、孔浦、路林、联成、双桥、永红、包家、甄隘、姚江、下江15个行政村;湾头、北郊、梅堰3个社区。
建制地历史沿革繁复。
街道东境:夏、商时期,街道东境、甬江北岸一带,就有先民以渔、盐为业,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越国东境,属甬上屠辰州甬东管辖。至汉代,先民筑塘围地,发展农业,村落逐渐从甬江沿岸向腹地延伸。到宋代,街道境属定海县(今镇海区),为清泉西乡;元代,称清泉乡;明代,清泉乡改称西管乡。1930年,隶镇海县,为庄市镇辖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为镇海县梅堰乡;1954年10月,梅堰乡划入宁波市。此后,建制屡经变化,1983年12月改为北郊乡。1984年3月,镇海县庄市镇的路林、联成、双桥3个村划入;4月,江北公社孔浦、压赛2个村划入。1992年5月,与湾头乡合并,称甬江镇。
街道西境:即湾头一带,历属古句章、哪县、鄞县辖地。清乾隆时(1736—1795)为鄞县清道乡地;宣统三年(1911),属鄞县城区;1930年划鄞县城厢设宁波市,遂属宁波市辖。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市复设。1951年8月,属宁波市郊区,称湾头乡。1958年9月,为甬江公社湾头大队,次年3月改称管理区。1976年11月,为甬江公社西南郊管理区。1978年4月,甬江公社被撤销,为江北公社辖地。1984年5月更名为湾头乡。1992年5月与北郊乡合并为甬江镇。2004年6月,甬江镇撤销,建甬江街道。
甬江街道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士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至2007年,尚有耕地6937亩。
自清中期始,境内湾头地区就成为宁波近郊的知名蔬菜基地。湾头地处宁波市区西北部的姚江南岸。姚江进入市区前形成的“几”字形大湾,即人们所称的湾头。据史书记载:宋时,湾头土地贫瘠,经常受到潮沙上涨、咸卤内灌的影响,无法种植庄稼。至明洪武三年(1370),信国公汤和有鉴于此,在湾头丈科田亩,沿江筑塘,阻拦海水内灌。同时发动百姓凿地挖井,借井水饮用和灌溉农田。190多年后,宁波知府钟祚发起疏浚河道,在城北的湾头筑西、南、北三堰,边严防咸潮,边鼓励农民栽种棉花。直至清乾隆以后,湾头地才日见肥沃,并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
湾头地方人民勤劳,土地利用率很高,有“湾头地勿得空,拔出萝卜就种葱”的美誉。蔬菜品种有湾头绿带、小白菜、青大头、萝卜、葱、蒜等200余种。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湾头的蔬菜生产荣获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的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奖状。
甬江地区的民族经济起步较早。清光绪十三年(1887),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幕僚严信厚在今下江村地创办通久源轧花厂;光绪二十年(1894)又成立通久源纱厂。有工人1900多名,织布机230台,年产纱锭11000多枚。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始,湾头、北郊地区陆续办起社队企业(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1994年至2004年,集体企业完成转制。现街道以民营经济为主,工业主要门类为机械制造、模具制造、塑料制品、机电、建材等,涌现出甬江塑机、波乐空调、甬微轴承、梦神床垫等一批上规模、科技型企业。至今,街道有市级以上新产品24只、名牌产品3只。由此同时,第三产业比重日益提高。以汽车销售、海运业、市场业、宾馆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环城北路已形成汽车及其零部件销售一条街。
早在清末,境内就设有私塾多处,以后又办起多所新颖学堂。民国时期,把学堂改称学校。建国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发展很快。现有3所完小,1所中等文化技术学校,20多所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O0%。1999年,甬江镇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教育强镇”。
境内还有较多文物古迹。位于联成村,建于民国时期的“慎远学校”。该学校建筑为砖木结构,融合了欧洲建筑风格和中国民族建筑特色,是民国建筑和民族早期教育的见证。位于皈里塘村的晚清建筑——唐中房古、唐家祠堂;位于压赛村的晚清建筑——明房、高房;位于河东村的晚清建筑——陈家祠堂,又名河东祠堂,原为梅堰小学旧址,内有晚清时期的木雕、石雕等遗存。以上均为江北区文物保护点。位于皈里塘村的“唐毁故居”,是国内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和鲁迅学科研究家唐强的祖屋。
甬江街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涌现了一批著名人士。(www.daowen.com)
唐弢(1913—1992),原名端毅,笔名有风子、晦庵等,甬江街道皈里塘村人。因家庭经济贫困,读至初中二年级辍学。16岁考入上海邮局。1930年参加工运,1933年起在《申报》副刊《自由谈》发表散文、杂文,得到鲁迅鼓励指导,走上文学道路。1938年参加编校《鲁迅全集》,并参加民族文化战线的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返回邮局工作,与柯灵合编《周报》,参加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运动。上海解放后,任邮政工会常务委员兼文教科长。
唐弢
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先后任全国文协兼上海市分会常务委员和华东文物处副处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1953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兼《文艺月报》副主编。1959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继续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推背集》、《繁弦集》、《文章修养》、《落帆集》、《鲁迅的故事》等。另编辑有《鲁迅全集补遗》及《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被列为高等院校文科通用教材,是海内外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和鲁迅研究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收藏的5万多册中国现代文学书籍、期刊具有极高的专业和版本价值,现已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其母校被命名为唐殁学校。唐弢还曾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六、七届委员,全国人大第四、五届代表。
乌崖琴(1889—1981),甬江街道乌隘人。1908年,乌崖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宁波师范学堂,获“贡生”奖,任教尚志小学。后至江苏教育总会教授法传习所学习,返甬筹办模范单级小学,其单级教授法在宁波各地推广。1921年,赴上海任宁波旅沪同乡会理事,总理学务26年,成绩斐然。上海沦陷后,拒绝投敌劝诱,辞去银行副经理职务,易名“履中“,意为“脚踏在中国土地上,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行事”,以此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教坛,任上海储能中学校长,多方掩护校内地下党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上海静安区政协委员。
钟章元(1832—1905),甬江街道河西村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文彩,自学成才,刻苫研究草药性能,行医乡里。父成瑶,弃农改医,精选草药医治。钟章元继承父业,研究医理,擅长妇科,人称“钟半仙”。乡里有贫病者登门求医,免收诊费外,更千方百计精心治疗,常说:“医当救人之厄于无恙,如罹亟往,须详询细辨,万不可轻率,人命系耳!”病人和病人家属视其为救星。其子钟纯潘(1856—1922),医术精湛,善治伤寒、瘟病,不仅继承家风家术,并精心于中医的研究、发掘、探讨、应用,有不少独特见解,常日:“不学无术,何以济人?”乡里皆称又一个“半仙”。四方求医者不计其数。钟纯潘遵循家训I,发扬中医道德风尚,对贫病者义医与方便。而身则不置私产,不遗子女,以德行教子。长子一贯,次子一桂,三子一棠,四子一刚,皆继其衣钵,名驰东南。
陈敬熊(1921年一),甬江街道压赛村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1950年,上海交大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依赖于地面波传播的地面军事通讯方面,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理论及工程设计工作,并为当时部队所采用。1959年,最先提出Maxwell方程的直接求解法。因在地空导弹研制中解决了部件的关键技术,获1985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由于解决了相控阵天线及特种器件的理论问题,曾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二次、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
陈敬熊院士
计亮年(1934—),祖籍北郊镇湾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化学院院长、研究室主任和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土。计亮年长期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在人工核酸酶体系、氧化酶体系、超分子体系及其光电特性研究领域,完成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科研项目16项,解决了国际学术界一直未能解决的多项难题。1982—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BasoIo院士研究组任访问学者时,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用廉价金属镒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国内外有近千篇文章和专利引用其研究成果。获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他主编的《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一书,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获国家教委教书育人首届“孺子牛”金球奖和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计亮年院士
(钟一凡 赵良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