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厦街道位于宁波“三江口”(奉化江、余姚江、甬江交汇处)的西南隅、海曙区东北部,东濒奉化江,南至兴宁桥,西临南大路与月湖街道相邻,北依中山东路与鼓楼街道相望,面积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下辖新街、郡庙、天封3个社区居委会。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城区从鄞县析出置市,设海曙、镇明、江东、江北4个区人民政府,江厦隶属镇明区。1951年8月,海曙、镇明两区改为海曙、望京、月湖、灵塔4个区,江厦属灵塔区。1952年8月,宁波复置海曙区、镇明区,江厦仍属镇明区管辖。1956年2月,宁波撤区,设10个街道办事处(俗称小街办),江厦街道办事处由此诞生。1958年9月,宁波市置海曙、镇明2个街道办事处(俗称大街办),江厦隶属镇明街道办事处。1960年,海曙、镇明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海曙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江厦、天封称为江厦分社、天封分社。1980年10月,重置海曙、镇明两个区人民政府,江厦街道仍属镇明区。1984年,撤销镇明区,江厦街道归属海曙区。1992年10月,江厦合并天封街道而名灵塔街道,2003年10月,复更名为江厦街道。
中山东路
自唐始,历宋、元、明、清、民国,“三江口”是“万里之船,五方之贾云集”之地,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多集中于江厦,素有“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美称。1978年8月至1979年4月进行的东门口码头遗址考古发掘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共发掘面积350余平方米,堆积最厚处达6米。第一文化层为明代,主要器物有龙泉窑青瓷盘、瓶、炉等。第二文化层为元代,主要器物有龙泉窑青瓷洗、碗、盖罐;景德镇枢府碗。第三文化层为宋元时代,各窑口器物共存。第四文化层为宋代,主要器物以越窑青瓷碗,龙泉窑碗、盘等窑口的青瓷为主。第五文化层为唐代,有越窑玉璧底碗、罐、盆,灯盏等。共清理出三处石砌海运码头遗迹和一艘宋船。宋船(残)长9.30米,高1.14米,宽2.16米,是一艘尖头、尖底、方尾的三桅外海船。
灵桥
街道悠久的历史也可从现在的街巷、地名几个方面来仔细考究。药行街,位于现天一广场的南界,因旧时药商云集,并建有药皇殿而得名。药皇殿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于乾隆九年(1744),殿内祭祀神农氏,今保存完好,为海曙区区级文保单位。乾隆三十五年(1770),宁波城内寿全斋国药行开张;道光十一年(1831)又有香山堂开业;咸丰元年(1851),冯存仁堂开业;光绪七年(1881),赵翰香居也相继开张。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上海童涵春、蔡同德和杭州胡庆余堂等都无不长年派驻宁波药皇殿坐庄理货。与此同时,“宁波药业经营十八省”,其中上海的四大国药店清一色是宁波帮,药商足迹还遍及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朝鲜、日本等地。而本地药源的开发,从元代的31种到清代初年的68种,再到清代晚期的112种,直至民国时期达252种,这无疑证明了当时宁波药业之盛。2002年兴建天一广场时,药皇殿得以原址保留并得到全面修缮。
江厦街道东面有一座连接江东的城市标志性桥梁——灵桥。灵桥俗称老江桥,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奉化江的急流把明州百姓阻隔于江的两岸。为解决舟渡难险,唐长庆三年(823),刺史应彪率众制16艘小船,用蒙索连排,上铺宽6尺的木板,建成长55丈的浮桥。据说通桥时天空出现彩虹,即立桥名为“灵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的地理位置,木造浮桥经不起风雨侵袭、人过车往,一遇台风临境,骤风暴雨,浮桥时有断链折索、舟排飘散、行人落水等险情发生,因此历代屡修屡坏,屡坏屡建。1922年,甬人陈树棠建议改建钢架桥梁。几经周折终于在1931年由旅沪甬绅乐振葆、张继先、张申之等人发起,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沪、甬两地设筹备处集资,由英籍和本国工程师共同进行设计,德商西门子洋行总承包建造,宁波人自己施工,从1934年5月1日开工至1936年落成,改建为长132米,跨度97.5米的三联钢骨环洞式单跨拱桥,桥面离最高潮位3米,设计合理且颇具预见性,施工质量优良。灵桥是我国第一座钢梁单孔环行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940年10月22日,日军向宁波位于中山东路以南,东北至太平巷,南他开明街的范围内空投蜘蛛拌和的小麦跳蚤、面粉和传单,内有鼠疫菌。几天后,暴发鼠疫,宁波市民惨死106人。为铲除疫源忍疝烧毁区域内110户居民房屋及财物,使人惨不忍睹。为了记住这段国耻家恨的历史,开明街与中山东路交接口建有一座鼠疫场遗址纪念碑,“毋忘国耻,励志图强”,该碑入选20世纪中华百年名碑,并被公布为海曙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封塔
宁波标志性建筑天封塔、郡庙均在江厦街道。天封塔建于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岁登封年间(695—696),因建塔年号始末“天”、“封”而得名。后汉乾祐三年(950),建有“天封塔院”。宋建炎间,毁于兵火。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元泰定元年(1324)又废圮,至顺元年(1330)又重修,明永乐十年(1412)雷火击毁三层,同年重修。嘉靖三十六年(1557)巨风刮跑了塔顶;三十八年(1559)又重修。清嘉庆三年(1798)十二月修塔时因灯失火,塔檐、栏杆俱被焚毁,只剩砖砌的塔身。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侵蚀至近代,塔身损坏严重,且发生倾斜,岌岌可危。为保护这千年古塔,1984年落架重修。同时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在地宫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如浑银鎏金塔,浑金鎏金大殿、银香熏、银香炉、铜佛、钱币、经书等,弄清了天封塔的塔基结构,并为确定天封塔的建筑年代与建筑构造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1989年12月,仿宋的天封塔重修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接待中外游客。修舟一新的天封塔,塔高51.5米,呈六角形、七明七暗,共十四层。朱栏青瓦,飞檐翼角,角端是悬垂着铜铸的风铃,这一切都保存了宋塔玲珑精巧,古朴庄重的韵味。
城隍庙区域夜景(www.daowen.com)
郡庙即宁波城隍庙,俗称老城隍庙,原为元代的“帝师殿”,明洪武四年(1371)遭火毁,后由郡守张琪迁至今址建为庙。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怀有民族气节的钱肃乐、张苍水、董志宁等为抗击清军人浙,在此庙内聚集数千人起义。现存庙殿是清光绪十年(1884)重建的。整个建筑群共四进,两侧有配楼,制作规整,雄伟壮观,是宁波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属纪念性遗迹。
江厦街道南端的莲桥街地块,尚存著名寺院延庆寺和观宗寺建筑群。该处原为宁波日湖所在,日湖中有莲心岛。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的延庆寺就建在岛上,为天下讲宗五山之第二,历代多有兴废替代,后重建。明末时,“南湖诗社”聚集于此,黄宗羲曾开设“证人讲会”。现存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吉祥殿、方丈殿及部分厢房。观宗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原称十六观堂,它是在延庆寺观堂旧址上重建屋六十余间,中设宝阁,环以十六室而得名。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重修。至1912年由天台宗谛闲法师住持后,扩充殿宇,重整规模,始正式命名为观宗讲寺。现存天王殿、大殿等近一千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式为重檐歇山顶,翘角飞檐,古朴庄重,保留了晚清浙东地区寺庙中常见的风格。延庆寺和观宗寺同属天台宗,在日本等国颇有影响,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江厦街道历代人才辈出,有北宋高僧知礼法师、元代翰林袁桶、清代藏书家卢址、近现代谛闲法师、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等。
知礼法师(960—1028),俗姓金,字约言,四明白塔巷人。20岁从天台螺溪传教院义通学天台教规,三年后代师开讲说法,并任四明延庆寺住持。主张观心法门“妄心观”,发扬妄即真、妄外无真等思想,后人以为天台宗正统。1017年,宋真宗赐名法智大师,圆寂后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尊者。著有《金光明经文句记》、《观音经玄义记》、《大悲经玄义记》、《大悲忏仪》及《四明尊者教行录》等。
袁桷(1266—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师从戴表元,后师王应麟,以能文名。文章博硕,诗才俊逸,又工书法,存世书迹有《同日分涂帖》、《旧岁北归帖》。对音乐亦有造诣,著有《琴述》。卒赠中奉大夫、江浙中书省参政,封陈留郡公,溢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纂有《延祐四明志》等十余种。
卢址(1725—1794),字青崖,一字丹陛,博览嗜古,尤喜聚书,遇有善本,不惜重价购藏。闻亲朋有异本,必宛转借抄。积30余年聚至数万卷,遂仿“天一阁”式样在石板巷建藏书楼,聚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求终始”意,取名“抱经楼”。1785年修《鄞县志》时,尽出所藏供修志用,又将未入志乘的地方文献,辑为《四明文献集》。其卢氏支祠今存塔影巷。
谛闲法师(1858—1932),俗姓朱,法名古虚,号卓三,是天台宗43代传人,中兴天台宗元勋,但对各宗无门户之见。精通佛学,能开讲10余部佛经。近现代高僧仁山、常惺、宝静、静权、圆瑛、根慧、华智、悟开、显慈、妙真、澹云、倓虚等,以及社会名流叶恭绰、蒋维乔、屈映光等,均出自其门下。著有《圆觉经讲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金刚经新疏》等,被佛教界公认为近代中国佛教天台宗的代表人物。1932年,谛闲圆寂于观宗寺。
孙传哲(1915—1995),系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1980年全国评选建国30周年最佳邮票时,其设计的入选作品占三分之一,并赴维也纳参加世界邮票博览会,获大会授予的荣誉证书。其故居现保留在塔影巷,为清代建筑。部分建筑原为藏书楼,名曰“蜗寄庐“,其主人是孙家港、孙定观父子,所藏之书先后捐献给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和宁波大学。
(海曙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