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猪八戒的身份及西游记分析

猪八戒的身份及西游记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足以瞥见“猪八戒”这个角色所代表的生活原型和《西游记》作者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刻骨的仇恨。和安禄山一样的、曾反叛过唐朝的一类人物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生活原型。在孙悟空收服猪八戒之后,立即偶遇乌巢禅师。《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有一首描写猪八戒生平的诗: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常抱玉兔于腰间,包揽祸水于一身。

西游记》故事中牵扯的角色一般都是帝、王、将、相和佛、道尊者,很明显孙悟空的原型是吐谷浑王,那么猪八戒和沙和尚影射何人?

先说猪八戒,根据《西游记》中的描述,猪八戒原先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触犯天条贬到人间投了猪胎。作者对猪八戒的态度与孙悟空不同,对孙悟空是极力赞美而对猪八戒是极力丑化,且讥讽与丑化的手段极其辛辣。除了丑化他的相貌,在《西游记》作者笔下的猪八戒其品质极其恶劣,懒惰、贪财、好色、自私、说谎话、吹牛皮、背信弃义、挑拨离间、临阵逃脱……凡是人类所有的缺点,他几乎全占了。由此足以瞥见“猪八戒”这个角色所代表的生活原型和《西游记》作者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刻骨的仇恨。关于《西游记》作者是谁的问题,笔者觉得不可能是吴承恩。现行语文教材中称《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这种说法是在民国时期盛行起来的,有不少学者强烈质疑其可信度。根据学者们的考证,现存较早的三种《西游记》版本都是“华阳洞天主人校”本,即明万历二十年金陵唐氏世德堂本、万历三十一年闽书林杨闽斋本、不详年代的《唐僧西游记》本。也就是说《西游记》是一本没有署名的小说。现在谁都知道《西游记》是一本反朝廷、反皇帝的神魔小说,吴承恩会仇恨明朝的哪个皇帝呢?笔者觉得《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来自淮南的青海汉人,有了这个假设,《西游记》中的淮南口语、吐谷浑民俗等各种疑团都能得到解释。

如果猪八戒有原型,他的原型应该是不同朝代的引《西游记》作者十分反感的一类人物,因为猪八戒原先在天庭做官,后来又在下界为妖。在“天界”时这个人物应该是在唐朝,因为《西游记》故事主要以唐朝为历史背景;在“下界”时猪八戒的原型应该是在明朝,因为《西游记》作者是明朝人,与他有“天仇”的人只能在当朝。

如果《西游记》作者是来自南京主司行的被朱元璋发配来的青海汉人,《西游记》中的淮南口音、作者对“猪”姓取经人的贬损和污蔑就有正当理由了。

唐朝皇宫内外文武奇才济济,反面人物、风流人物更容易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历数唐朝反面人物,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那位胡将,没写错就是“胡”将,曾经也是一位“虎”将。他手握重兵,把守天关,其形象颇似节度使[1]。此人好吃懒做,肥头大耳,极度贪婪,最大的弱点就是好色。有道是英雄美女,身为天蓬元帅好色一点也可理解,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元帅睡龙床,更不该义子戏义母。你已经知道此人是谁了吧?

安禄山一样的、曾反叛过唐朝的一类人物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生活原型。《西游记》这部书是借“取经”为故事原型,要体现世人的两种思想品质——信心和勇气。书中角色都是历史人物的集合体,比如“玉帝”代表的是正统帝王体系、二郎真君代表吐蕃政权、孙悟空代表吐谷浑政权等。所以,猪八戒的前世就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像安禄山一类的反叛人物,比如: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泚等人。有《旧唐书》中的一段对反叛人物的评价为证:“天地否闭,反逆乱常。禄山犯阙,朱泚称皇。贼巢陵突,群竖披攘。征其所以,存乎慢藏!”[2]这些人皆是大唐的死敌。《西游记》作者将安禄山、朱泚这样一类人的品行集于一个角色之上,用来衬托唐僧、孙悟空等正面形象,能很好地突出作品主题,也能迎合读者的扬善惩恶、弘扬正义等情结。但作者仍然给了这些反叛人物的灵魂最终的出路,很多妖魔鬼怪也没有直接铲除而且最终有了好的归宿,这样处理也恰好符合佛教的教义。“取经”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教化人民“向善”吗?但《西游记》作者将《旧唐书》中所记载的“贼巢”(即黄巢)却是极力美化。在孙悟空收服猪八戒之后,立即偶遇乌巢禅师。在古代“乌金”或“金乌”是太阳的别名,传说中后羿射落的太阳变作乌金。在《西游记》中“乌金”指败死的皇帝。“乌巢禅师”是《西游记》中虚构出来的人物,现实中没有任何有关“乌巢禅师”的记载。这里的“乌”就是金乌,“巢”指黄巢起义中的黄巢。乌巢禅师的原型就是“黄巢”。在《西游记》中乌巢禅师与猪八戒很熟,但与孙悟空不相识,这是作者在暗示安禄山与黄巢身处同一国家,而与孙悟空却不是同一民族。历史上,黄巢是农民起义军首领,自立为帝,曾留下良好口碑。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有一首描写猪八戒生平的诗: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

玉皇设宴会群仙,各分品级排班列。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

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

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

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

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

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www.daowen.com)

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

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

纠察灵官奏玉皇,那日吾当命运拙。

广寒围困不通风,进退无门难得脱。

却被诸神拿住我,酒在心头还不怯。

押赴灵霄见玉皇,依律问成该处决。

多亏太白金星,出班俯img亲言说。

改刑重责二千锤,肉绽皮开骨将折。

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

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

提起“安将军”不能不提杨贵妃,《西游记》作者在上面的诗中影射的就是他们二位的风流韵事。其中以下几句是讲杨贵妃的: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

三花聚顶就是“绞刑”,带套绳索的节点处就是三根绳子,“三花”就是要命的绳套。

天宫里也有冷宫,就是“广寒宫”。杨家有女初长成,此女本是平常女,嫁于帝王做娼娥(这里的“娼娥”指歌女),功圆行满成“嫦娥”。常抱玉兔于腰间,包揽祸水于一身。玉兔影射贵妃腰间“玉环”,杨家女子,生来玉带缠腰,故取名“杨玉环”。在中国神话中,嫦娥本是后裔的妻子,因独吞不老仙丹后独自飞升月宫。很少有人去探讨“后羿”影射何人,其实“后羿”是“后裔”的谐音。后羿射日,曾射下九个太阳,中国文化中“太阳”代表的就是帝王,被射死的太阳变成了“乌金”。中国的隋唐时期,就是生产神话故事的鼎盛时期,“嫦娥”仙子的原型也只能是美女艺术家杨贵妃,因为在那个时期只有杨贵妃才是后世老百姓心中的“女神”。给“嫦娥”仙子找一个现实中的生活原型,也只有杨玉环才能配得上。如果杨贵妃是“嫦娥”,那么“后羿”就是李隆基了。李隆基也的确是正统帝王后裔,只因“安史之乱”在精神层面未能善终。但他也在自隋朝起九个帝王之后创立了“开元盛世”,这与后羿射落“九个太阳”的传说相吻合。嫦娥偷食“不老仙丹”,何为“不老仙丹”?现实中人们会将不老仙丹理解为能够长生的药物,其实在神话中,“不老仙丹”隐喻的是能够让一个民族持续繁衍、人丁兴旺的方法,也就是与男女性事有关的一些活动。很多道士为帝王们炼制“长生不老”药,这种药就是为年老皇帝特制的壮阳药丸。真正所谓“长生不老”的药是后人的传说,古代的皇帝是不是都很昏庸?不见得!嫦娥偷食“不老药”影射的就是在野史中盛传的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的风流韵事。

天山(唐时的祁连山昆仑山)与蓬莱是中华神话的发祥地,作者写神话不能不提这两个源头,称八戒为“天蓬元帅”是提醒安禄山的边关所在地。猪八戒从天宫被贬人间为猪,其猪窝在福陵山,福陵山就在凤翔府附近。唐朝时在今天的宝鸡地区设节度使,叛将朱泚曾任凤翔节度使。在土族语言中“福陵”其谐音是“红色”的意思。互助县五十沟就叫做“福陵那日浑”,意为红太阳升起的沟,这个名称是五十沟西边的土族人的叫法。在《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中,唐僧给女国国王介绍猪八戒的祖籍道:“我的二徒弟是西牛贺洲乌斯庄人士。”这个“乌斯庄”在哪里?你肯定不知,“乌斯”的谐音在土族语言里是放屁的“屁”。作者这样写是有道理的,他把安禄山一类的人物要浓缩到一个猪八戒这样的角色之中进行丑化,他们的祖籍地也只能虚构了,采用少数民族语言造一个假地名,也许真的是作者埋下的伏笔。类似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地方在《西游记》中还真不少。猪八戒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高老庄”,高老庄在哪里?“高”者,至高无上也,“老”者至尊也,“高老庄”显然非民居之庄。

猪八戒与嫦娥是连在一起的,作者对嫦娥是敬重的,但也有批判。“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这一段描写的就是嫦娥的经历。“天仙对对来迎接”是对嫦娥的怜惜和肯定。“姹女”“风流仙子”是对她的批判。“三花聚顶”“足下彩云”是上吊之意。“婴儿”指安禄山,他曾拜贵妃为“干娘”。“灵龟金乌”指李隆基。(当然此诗本为道家炼丹秘籍,但出现在《西游记》中,不由得让笔者产生如此联想。)

天蓬元帅被贬下界后,误投猪胎,长成长嘴大耳朵,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在帝王将相系列中找寻这样一位相貌怪异的人物,不由得令人想起了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曾为乞丐,当过和尚,因家中排行老八取名为朱重八,后被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到门下,并许配义女马秀英为妻,改名朱元璋。说他是上门女婿不为过吧?郭子兴收留朱元璋也与他奇特的长相很有关系。《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的长相时说他“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3]。又载:“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4]

《西游记》中,猪八戒一生都忘不了“高老庄”,是不是在影射马秀英孝慈高皇后?

猪八戒手中的耙子是农具,但它是九齿钉耙,古代帝王被尊称为“九五之尊”,可见这耙子并非一般农民的器具。《西游记》中有交代:猪八戒被贬下界后被一村女卵二姐(在青海,“卵二姐”这种称呼是蔑称)招赘,即唤做“倒插门”,在那女子死后占了她的家产,这耙子自然是农女所使的农具。

如果容笔者猜测,此耙子原属明皇后马秀英所有。

马秀英(1332—1382)安徽宿州灵璧县人。她之所以被称为“马大脚”,是因为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决不裹脚,因此被人称之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养父郭子兴把她许配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耙子”也是红巾军起义军手中的得力武器,因为红巾军起义是在修筑黄河时聚众爆发的。

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也算上门女婿,但朱元璋成事之后诛杀、斩断了郭子兴的后裔。《西游记》中,猪八戒声称他咬死了生他的母猪。

佛有好生之德,作者将唐朝叛将安禄山等人、明朝太祖的化身塑造成猪八戒,让他跟随唐僧取经,此举正是佛对凡尘失足者的救赎,正应了那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