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游记》美猴王原型:土族溯源调查

《西游记》美猴王原型:土族溯源调查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初步认定《西游记》里面的故事与边陲青海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故事中的主角“孙悟空”与近两千年前的“青海王”极其相似,也就是说《西游记》故事的主角之一“孙悟空”的生活原型是“青海王吐谷浑”。很明显,“猴行者白衣秀士”在这里影射的是吐谷浑王叶延。这“九岁”是个值得纪念的数字,吐谷浑王叶延就是在九岁称的王,自叶延起迎来了吐谷浑王国的兴盛。

《西游记》美猴王原型:土族溯源调查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初步认定《西游记》里面的故事与边陲青海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故事中的主角“孙悟空”与近两千年前的“青海王”极其相似,也就是说《西游记》故事的主角之一“孙悟空”的生活原型是“青海王吐谷浑”。下面陈述此说的有关依据。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

僧行六人,当日起行。法师语曰:“今往西天,程途百万,各人谨慎。”小师应诺。行经一国已来,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法师云:“你如何得知?”秀才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

大梵天王宫第三

法师行程汤水之次,问猴行者曰:“汝年几岁?”行者答曰:“九度见黄河清。”法师不觉失笑,大生怪疑,遂曰:“汝年尚少,何得妄语?”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师曰:“不知。”行者曰:“和尚盖缘当日佛法未全,道缘未满,致见如此。”法师曰:“汝若是九度见黄河清,曾知天上地府事否?”行者答曰:“何有不知。”[1]

以上文字中有很多信息与吐谷浑有关:白衣秀士?在西北着白衣者何人?《大唐西域记》中唐玄奘对阿耆尼国中人物有描写:“吉乃素服,凶则皂衣。”意思是这里的人,通常喜好穿着白色衣服,只有在丧礼中穿着黑色衣服。“阿耆尼国”中的“阿耆尼”恰好是今天的土语词汇。在今天的青海,只有土族人平时穿白色衣服,丧礼中要穿深色服饰。历史上吐谷浑之孙叶延,自幼苦学汉文,成了吐谷浑王国三百多年大业的开创者。在《晋书·吐谷浑列传》中有记载:“然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其官置长史、司马、将军,颇识文字……”[2]根据笔者对《大唐西域记》开篇一段文字的翻译,现实中的法师唐玄奘对青海的风土有很详实的记载。大唐高僧在取经途中声名远播,西域诸国君王争相供养。吐谷浑王时年在西域亦具有霸主地位,帮助唐僧取经是足以满足历史、地理、情理条件的!很明显,“猴行者白衣秀士”在这里影射的是吐谷浑王叶延。一句“九度见黄河清”也道破了吐谷浑叶延王九岁登基的史实。有道是“天下黄河贵德清”,事实上青海境内的黄河水基本上是清的。只是在雨季较为浑浊,一年之中只有冬季最清。能见黄河清的地方只有在青海境内无疑。猴行者只有九岁吗?这“九岁”是个值得纪念的数字,吐谷浑王叶延就是在九岁称的王,自叶延起迎来了吐谷浑王国的兴盛。在吐谷浑的历史中,吐延王战死,部将们在黄河边拥立九岁的儿子叶延为王。九岁的白衣秀士保唐僧西去求经,这当然是作者所编的故事。在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当中,要塑造一个角色,这个角色的原型绝不会是一般凡人。在西北地区的神话中,“灵魂不灭”是昆仑文化最基本的人文时空观,西北少数民族群体公认凡“王”者皆是天神下凡,完成使命后返回天庭。这位九岁的秀士,他声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书中角色说出这等诳语,正是作者要展示昆仑人文时空观的精髓,这里的“法师”也不再是现实中的某个具体人物,而是许许多多中原佛家的灵魂。由此可以推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将猴行者与吐谷浑诸王的灵魂及化身联系在一起了。

在《西游记》中,作者当然能领会《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各角色所映射的对象为何人,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身高不足四尺”“倒像个食松果的猢狲”,并没有说他就是“猢狲”。作者如果真在描述猴子,没有必要指明“身高不足四尺”。其实读者们也知道“猴子”是不可能保护唐僧取经的,这里的“猴行者”肯定是在映射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吐谷浑叶延王九岁称王,《西游记》作者才会说他“身材鄙陋,倒像个食松果的猢狲”,用“身高不足四尺”这等描述要表现一个西北地区的历史人物,这样的人物也只能是吐谷浑王叶延。在古代,中原地区爵位分为五等,“侯”是爵位中的二等。在北方胡国权贵者就有“万户”“千户”“百户”之称者。称他为“猴行者”也可以取其谐音“侯行者”,“侯”者乃“万户侯”也,“猴王”者,“万户侯王”也。“猴行者”既然是“万户侯”,又怎能是“行者”呢?历史上,吐谷浑政权对印度佛教的传播和传承有很大的功劳。政权瓦解后,其后裔也一直在传承、发展着印度佛教。吐谷浑诸王的化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行者”,诸王的灵位也已成了今天青海佑宁寺的护法神。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铜头铁额”就是戴头盔、穿铁甲的士兵,这也与吐谷浑占领青海湖的历史相符。

从《西游记》中寻找证据

首先,我们去破译西游记中的几个数字——

在《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写道: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

有学者感叹:“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好大的口气啊!”其实,这里面隐藏了一则除法原理:

129600÷12=10800

“就一日而论”,一日要分昼夜的,10800÷2=5400,

紧接着说了这“五千四百”: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中将这五千四百岁“再去”了四次。就当去掉四,便成五千岁。五千岁是谁的岁数?帝王应该是万岁,这里的五千岁应该是仅次于帝王的、但也不是一般的王。这个王如果是吐谷浑王就能说得过去。为什么是五千岁呢?去掉两个零便是人类能承受的岁数五十岁,文中称:“到此,天始有根”,吐谷浑在五十岁生得第二代浑王“吐延”,历史证明:然也!“吐延”什么意思?青海土族语,吐延就是数字“五十”。土族有用长辈的岁数取名的传统。

将5400“再”了4次“又”了3次,5400÷7约等于771,771中有两个很巧的数字,则是700加71。700会不会是指吐谷浑分户700?历史记载吐谷浑从辽东鲜卑部族中分得700户,因与其王弟不和毅然西迁。这700户可是吐谷浑建立青海王国的根基啊!71指吐谷浑的寿命,加一虚年,吐谷浑的阳寿应该是72岁,这也与历史记载吻合。此时,吐谷浑的儿子吐延也有了儿子,应该是“叶延”吧?这就是所谓的“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指吐谷浑王国前三位开国元勋的诞生。史书载:吐谷浑诞生于公元246年,此年正好是丙寅年。作者强调“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其孙叶延诞生于公元318年,当年正好是戊寅年,“故曰人生于寅”。

以上论述貌似在推八卦、演易经,其实是在交代吐谷浑开国三大元勋的简历。

再看下面一些巧合的数字——

在《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中描述道:孙悟空被勾魂到下界,悟空从阎王那里要来生死簿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是孙悟空“生死簿”的档案号,现实中公元1350年是历史上的红巾军起义的纪年。这一年黄河泛滥,“红巾军”起义军在黄河边挖出“独眼石人”,应了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次年红巾军起义全面爆发。从这一年起,元朝逐渐淡出对中原的统治,明王朝逐渐建立。这一年对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来说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因为此时的少数民族已经融入了蒙古政权。1350这个数字在《西游记》中仅以“档案号”的方式出现,将它理解为公元1350年,恰好能与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年吻合,也能更好地将《西游记》主干故事情节说圆满。问题是在小说《西游记》诞生的明朝时期中国还未采用西元纪年法,将这“魂字1350号”理解为公元1350年有笔者的武断之嫌。关于这“魂字1350号”,再做两点说明:第一,公元1年是西方基督教徒为了纪念耶稣诞辰在六世纪533年开始设定的,在欧洲十一至十四世纪已经达到普及。有明确记载的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的时间是在唐朝,当时叫“景教”。《西游记》产生于明朝,尽管当时的中国不采用西元纪年法,但不能说明《西游记》作者不懂西元纪年法。《西游记》作者书写故事时大量采用“隐喻”“暗示”“象征”“映射”等手法,读者们必须更大胆地猜测《西游记》作者的著书意图,只要做到合情合理即可。第二,“魂字1350号”中,1350如果是纪年数字,它的起点也完全可以是西汉平帝元年,这年也正好是公元1年;也就是说耶稣诞辰之年也是西汉王莽将九岁的刘衎推上帝位之年。明王朝的曙光显现之时与西汉平帝元年之间正好经历了1350年。回顾一下《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的一段情节,就不会觉得以上推断是唐突的。在本回中,孙悟空学艺途中偶遇一名樵夫,樵夫声称:“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通读《西游记》,但凡书中人物非王即侯,作者要映射孙悟空是当年的吐谷浑,吐谷浑王叶延九岁称王,作者也肯定会想起九岁称帝的西汉平帝刘衎;更不能忘却王莽篡权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千万中原百姓发配至青海成立“西海郡”,目的只是为了要圆他的统领“四海”之梦(在当时已经有北海郡、东海郡、南海郡)。《西游记》故事中也有明确表示:“自王莽篡权时,在此山下压着一只神猴”,这是不是在暗示某个时间的起点?单纯地将《西游记》中暗藏的历史故事进行排序,结果是“东拉西扯”“前后颠倒”。对此《西游记》作者也有“事先说明”,他在《西游记》第二回中有一首诗写道: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攒簇五行颠倒用”,作者已经在暗示在本书中各个事件并未按时间顺序记述,在品读时将“颠倒”的事例再“颠倒”过来理解。“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这里的“日”代表皇宫里的帝王;“月”代表后宫的皇后或者妃子。在阅读《西游记》时但凡遇到一些凡人,这凡间人物往往在映射着现实中的帝王与帝后。

孙悟空的阳寿342年也很有意思,这342年恰与吐谷浑王国的342年的历史是吻合的。吐谷浑生于公元246年,卒于公元317年,从吐谷浑的儿子吐延执政到王国政权瓦解整整经历342年。据史料记载:吐谷浑(246—317)乃吐谷浑族始祖。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庶兄。父涉归分部落七百户与之,与廆分地而治。父死,与廆部失和,率部两迁至阴山后又率部西南度陇山,向西向南扩展,至今甘、青一带。征服当地羌、氐等族,成为强部[3]。

新唐书·吐谷浑列传》记载:显庆三年(658年),吐谷浑与吐蕃相互攻伐,后吐蕃大军攻占吐谷浑[4]。

计算一下:658年-317年=341年,吐谷浑政权的历史就是342年。不少资料显示吐谷浑的历史是350年,其实吐蕃对吐谷浑的攻伐于公元658年就正式开始了。在《西游记》中凡反映朝代更替的期限一律从领袖人物的起事纪年或诞辰纪年开始的。比如“1350”年即是明王朝即将诞生所拉开的序幕纪年。

《西游记》中描述的孙悟空阳寿应该为342年,这与吐谷浑在青海称王的年限一致。如果作者把吐谷浑王塑造成孙悟空,那么,孙悟空就应该是吐谷浑诸王灵魂的集合体,也可以理解为孙悟空是经过高度抽象的吐谷浑王国的政权象征。

在本回中,孙悟空撕毁生死状之后,四海龙王、阴司阎王等齐向玉帝告孙悟空的状,玉帝问曰:“这妖猴是几年产育,何代出身,却就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

“三百年前”?这三百年前的起点是哪一年?《西游记》是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唐朝建立是在公元618年,三百年前就是公元318年。在历史上,吐谷浑王国诞辰年就是公元317年,十三年后吐延王被羌王刺死后,时年九岁的叶延继承了王位,以“吐谷浑”命名国名。孙悟空这个“胡孙”的角色应该是从叶延王开始扮演的。代表唐朝的“天宫”的历史纪年中,孙悟空已经三百岁了,产生于唐朝之前三百年的一个政权的“灵魂”是谁?只能是吐谷浑无疑!当年在西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但其特征能符合《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只有吐谷浑一家了。

《西游记》中交代,美猴王要拜师学艺,从离开花果山算起至学成归来整整用了二十年之久。史书称,叶延在位时间是329年至351年,叶延之父吐延在公元329年被姜聪所杀,叶延即位只有九岁。在位二十二年,吐延临终嘱咐“保卫白兰”,叶延率众占领青海湖周边直到去世也正好是二十年左右。

《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唐僧赶走孙悟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作者暗喻一位吐谷浑王去世,这个王应该是吐谷浑第二代王吐延。孙悟空在花果山闻众猴被二郎神杀去一半,二郎神是吐蕃王的化身,在这里应该是羌人姜聪。接着在第二十九回中,唐僧误闯黄袍怪洞府,洞中有一女子三十岁。她言:我是那宝象国国王的第三个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间,被这妖魔一阵狂风摄将来,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这名女子应该是吐延之妻,叶延之母。十七岁出嫁,做了十三年夫妻正好三十岁。这十三年恰好与吐延王的执政年限吻合,这“八月十五夜”也恰好是吐延王的祭日。吐延王在一次战斗中被川坝羌人姜聪所杀,中原历史并未记载其祭日是哪一天,但土族人的民俗中非常憎恨中秋八月十五之夜的月亮,声称这一夜土族先民的王被杀,如果月藏云中也许能幸免于难。至今保留着不过“晴朗”中秋节的习俗,每逢晴朗月明,家中老婆婆会用三把“锅底灰”来羞辱月神;若逢乌云遮月,则欢天喜地祭拜月神。

这位黄袍怪也十分了得,孙悟空声言:“我五百年前是你的祖宗。”孙悟空没有夸口,孙悟空是吐谷浑王的集体灵魂,孙悟空可以是吐延,也可以是吐延他祖[5]。《西游记》中也明确交代了黄袍怪的来历:上天点卯时少了一位星宿,离开天界一十三天,在地上正好是一十三年;他与百花羞有十三年姻缘,百花羞是宝象国公主,她也是天上佛前侍女。“宝象国”的出处在《大唐西域记》中。唐玄奘对大千世界作了四大部洲的划分之后又将南瞻部洲划分成四块:东人国、北马国、西宝国、南象国。其中南象国和西宝国皆为吐谷浑王国内部的苏毗国的领地。在昆仑文化系统中,天上星宿下凡非王即侯,《西游记》中又称他为“黄袍怪”,在吐谷浑的历史中,这位从天上下凡的妖怪岂止袍子是黄色的,他的帐房也是黄色的!历史上吐谷浑的羌语称呼就是“阿柴”,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霍尔王——黄帐王。三公主名叫“百花羞”,表面上形容有“羞花”容貌,实际上取其谐音就是“白花袖”,“白”即是苏毗王的族姓,民间传说中的“白帐王”。“花袖”专指土族女人的“七彩袖”。连起来理解就是“白帐王的公主,黄帐王的花袖袖媳妇”。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代表吐谷浑王国的三位领袖就是“黄帐王”“白帐王”和“黑帐王”,后来均被格萨尔王所征服。这与历史上的“吐谷浑被吐蕃击败”相符。

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孙悟空强调:“五百年前我是你祖宗!”

“五行山”,其谐音也可取“无形山”。它是如来手掌所变,这里当然象征佛法庇佑下的政权。在这样的山下被“压”500年,象征着一个政权被另一个强势政权统治500年。在历史上吐谷浑慕容氏政权是在公元665年瓦解的,《新唐书·吐谷浑列传》中记载:“贞元十四年,以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卫大将军慕容复为长乐都督、青海国王,袭可汗号。复死,停袭。吐谷浑自晋永嘉时有国,至龙朔三年吐蕃取其地,凡三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绝矣。”[6]龙朔三年即公元663年,从这一年起慕容氏领衔的吐谷浑王国淡出了历史舞台,但该王国首领被“素和”(苏毗)贵族所取代,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白帐王”统领了该王国。被易主的吐谷浑王国依旧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与原先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新诞生的吐谷浑王国成了吐蕃王朝的属国(或邦国),用《西游记》神魔手法形容就是“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从此,“吐谷浑”三个字也淡出了中原王朝的史书。但到了元朝,官方的文书中又冒出了一个地方政权的名字——“西宁州土人”。蒙古人称这群人为“察罕蒙古”(意思是白蒙古),至今青海湟北土族人以“白蒙古”自居。政治上,首领易名为“土司”。算算看:公元663年,再过500年就到了公元1163年,去掉虚年,成吉思汗(1162—1227)就在这一年诞生了。一岁的成吉思汗解救不了压在五行山下的吐谷浑部众,所以《西游记》中又用孙悟空的口吻补充道:“被压五百多年。”历史上,吐蕃政权待吐谷浑残部不薄,但蒙古与吐谷浑有着深厚的同根同源的血肉关系,蒙古崛起后,吐谷浑部众摄于其铁骑之威欣然投靠也是必然的趋势。后来吐蕃引进的印度佛教取代了吐蕃政权,蒙古王国也全盘吸收并继承了印度佛教,经过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源于印度的、在中国北方生根发芽的佛教被冠名为“藏传佛教”,又经过了蒙古王的强力改造,藏传佛教形成了统一的派别——“格鲁派”。所以在《西游记》中压孙悟空的是如来,解救他的是如来的徒弟观音。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因“短于政治”于公元1350年起遭到中原人的反抗,次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50年,对被蒙古解救的“土司”们来说也是一道生死之坎。在昆仑文化的时空观中,孙悟空被勾魂下界,预示的就是这次的吐谷浑部众的政治命运的又一次变革。明朝建立后,对中国边疆地区依旧沿袭“土司制”,吐谷浑残存的政权又躲过一劫,表现在《西游记》中就是:孙悟空被勾魂下界,生死状是“魂字1350号”,上面写着:“孙悟空该寿342岁,善终。”但孙悟空篡改了“生死簿”,凡猴类从此得以长生。因此《西游记》作者将1350年作为孙悟空生死簿的档案号是有很深的寓意的。自隋唐以来,吐谷浑创造了自己的萨满主神、接受并传承了藏传佛教、拜成吉思汗为先祖、学习并应用汉文化、保留自己的优秀民俗文化,堪称是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楷模,默默地为中国西部的社会进步一直在耕耘着。

类似数字在《西游记》中有很多,每一个数字都能与吐谷浑历史挂起钩来。再比如《西游记》第一回中,孙悟空在拜师学艺途中偶遇一樵夫,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巧合的是吐谷浑王叶延就在八九岁时其父吐延被杀。《魏书·吐谷浑列传》载:“叶延少而勇果,年十岁,缚草为人,号曰姜聪,每旦辄射之,射中则号叫泣涕。其母曰:‘仇贼诸将已屠脍之,汝年小,何烦朝朝自苦。’叶延呜咽若不自胜,答母曰:‘诚知无益,然罔极之心,不胜其痛。’性至孝,母病三日不食,叶延亦不食。颇视书传,自谓曾祖弈洛韩始封昌黎公,吾为公孙之子,案《礼》,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遂以吐谷浑为氏焉。”[7]

从以上数字看,吐谷浑历史与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的情景非常相似。

毕竟《西游记》是文学作品,以表述哲学课题为主,《西游记》原著前三回将吐谷浑历史一笔带过。在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中孙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摔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在《西游记》故事中,孙悟空篡改了“生死簿”,猴类不属阎王管。按理说孙悟空及其子民们仍然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如果是这样,读者一定会对这群“猢狲”感兴趣吧?肯定会迫不及待一睹为快。其实《西游记》作者没有撒谎,孙悟空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政权的灵魂,只要这个民族在,首领肯定在。在人类社会中个体人不可能是长生的,但一个民族或部族是完全可以长生的。

通过前文的分析,宏观上《西游记》故事原型发生在边陲青海、孙悟空的原型是青海王吐谷浑等理论已经有了雏形。孙悟空是《西游记》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西游记》作者也会在孙悟空的具体形象上大费笔墨。事实的确如此,笔者也对孙悟空的具体形象、性格特征等方面与青海王吐谷浑作了比对,兹列举如下:

1.孙悟空的称呼“石猴”“猢狲”

大家知道孙悟空是以“猴子”形象出现在《西游记》中的,人们也叫他“猢狲”。“猢狲”《百度》字解:泛指灵长类动物,特指中国北方的猴子。

但《西游记》中的这位神通广大的猴子,它代表的是“人”。也许《西游记》作者也想说明“猿类”是“人类”的祖先,北方胡人在体格上已经是人,但在中原文人眼中,这些将外族女人当粮食充饥的胡人在精神层面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人。

再说了,北方羌族民众深信自己最原始的祖先就是猴子[8]。人死了,抛却的是肉体,钻出体内的“灵魂”该显露出原形,形态自然是猴子。

其实,《西游记》作者并未将孙悟空当成猴子,在《西游记》原著中是这样交代的:“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在这里,孙悟空的师父点明:“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所谓“像个”猢狲,并非真的是“猢狲”。“鄙陋”在这里是“矮小”的意思,古代的英雄形象皆是人高马大、力大无穷。宋代版《西游记平话》中孙悟空是以白衣秀士的形象出现,而在百回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身高不足四尺,还要像个猢狲,为什么这样写呢?历史上的吐谷浑开国大王只是个不满十岁的儿童,如果用此时的吐谷浑王叶延作为孙悟空的原型,在身高上是极其符合的。

作者很明确地将那“猢狲”二字的兽旁取消了,“猢狲”指的是灵长类动物,但取消了兽旁的“胡孙”就有了另外的含义。历史上,中原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作“胡人”,“胡孙”就是胡人的孙子。在《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这里的“胡人”也应该不是一般的胡人。在吐谷浑政权中,叶延王正好是吐谷浑的孙子辈。说他是“胡孙”恰如其分。之后的所有吐谷浑王及其百姓都是“胡孙”,按孙悟空的口吻就是“一窝孙”。

2.官封“弼马温”

《西游记》作者对“孙悟空”还封了官职“弼马温”。据史料称,吐谷浑王国以牧马为主业,曾在青海湖培育了千里马“青海骢”,并号曰:“龙驹。”在这样一个以牧马为主业的国度能管理马匹者,在当下已经是最大的官职了。玉帝也颇会用人,封孙悟空为弼马温,专业对口。孙悟空上任后表现不错:“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本监中典簿管征备草料;力士官管刷洗马匹、紥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辅佐催办。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不觉的半月有余。”但在中原人眼里“弼马温”是没“品”的。一些多事的说破了缘由,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孙悟空知道轻慢了自己,甚是恼怒,反下天界。

如果吐谷浑王是孙悟空形象的原型,从职业角度来看孙悟空与吐谷浑王也暗合了。在隋唐时期,吐谷浑人在青海广袤的草原上培育出大量优质战马与中原王朝交换布匹、茶叶、生铁等生活物资。在交易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摩擦,侵扰边境在所难免。因为中原占尽了优越生活资源,北方残酷的生存条件,也只能造就用来抢掠的强壮体魄。每当吐谷浑侵犯中原边境,中原王朝派兵征剿,吐谷浑人仰仗胯下龙驹在青海旷野四下逃窜,即使抓住了一个王,遣随军记者唐代诗人王昌龄赋诗急向大唐急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想不到吐谷浑国度不止一个王,不几日又有吐谷浑来进犯,抓不完,擒不尽。无奈,只好遣使招安吐谷浑。在《西游记》中有这样的片段,孙悟空的头颅砍掉后又长出一个来,这个情节也与吐谷浑王国在历史上的组织形式吻合。史料证明,吐谷浑政权是部落联盟政权。至今土族人口头上公认是“七大部落盟会”,用土族语言称作“德隆盟会”或是“德隆隆框”。“德隆”就是土语中的数字“七”。

3.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

除了孙悟空,其他《西游记》中的人物角色也有变化之术,二郎神七十三般变化,这里有三十六天罡之数和七十二地煞之数之称,其数字本身来源于道教。《西游记》中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只是说他变化多端而已。著作中所表现的变化之术只是变作物件、鸟兽之类。根据笔者理解,孙悟空是集个人和集体为一体的、高度抽象的艺术形象。这是《西游记》中惯用的神魔表现手法,“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例证。帝王欲知天下事,有很多人是专职刺探军情与民意的。古代五十里一驿站,驿站内备快马,遇到紧急情况,信使马不停蹄要赶路。“千里眼”与“顺风耳”就是这一庞大情报系统的缩影。孙悟空形象代表的是一个民族,还可以代表这个民族的所有首领的集体化身,七十二般变化表示的是这个群体所从事的职业、行业类别。当时的中原地区,人民从事的各种行业,尤其是文化非常发达,社会分工也比较明确,每个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比较单一。相对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每一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太明确,为了果腹穿衣几乎能做的活儿都要做的。这里的官员也会和百姓一起放牧、做农活,遇到战事几乎所有男性都要参战。这里的人,播种季节他们可以是农民,水草丰美季节他们摇身一变是牧民,收获季节他们又是商人、屠夫。每逢节日他们是信教徒,战乱时期是将军、士兵。直到近代,青海农村人也都是百变能手,“务农”是他们的第一职业,多数心灵手巧之农夫还能身兼其他的职业。在农闲季节很难对一个人下定义他所从事的职业类别。变化之术影射的正是原始社会中每个个体人的职业类别的多样性,为了解决生存问题需要经常变更个人的身份。

人们习惯于默认变化之数决定本领大小,二郎神比孙悟空多一个变化术,自然认为二郎比孙悟空本领大。历史上,二郎所代表的群体是战争的赢家,自然要比孙悟空多一个变化术。

《西游记》作者在西部高原这样的环境中所赞扬的“本领”其实就是人类的生存本领。通篇将“长生”挂在嘴边,这里对“长生不老”概念的理解与中原帝王对“长生不老”的理解具有天壤之别。在高原这等极端环境中,一个人的存活已经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长生”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寿终正寝。这里的“长生”也象征一个民族政权的长生。

中古时期,地处青藏高原的民众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一切人类活动都围绕着“生存”而展开,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是直接与“生存”挂钩的。每一个人自从离开母体开始都要为“生存”而奋斗一生。为了“生存”,也就是为了所谓的“长生”,每个人都得极力释放个人潜能,老早要学习“生存”的本领。可以想象那时的社会很不稳定,文明程度难以与中原地区相比。人在一生之中很难获得稳定的职业,为了能糊口什么活都得干,什么苦都得受。占山为王,袭扰过路商客也是一种“生存之术”。特别是一个部族首领,他肩负着一个部族的“生存”大任,在个人素质、本领各方面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多的生存技能。因此,每个首领必须具备一定的“变化之术”方可立身。牛魔王的原型很明显是以牧牛为第一职业的羌人首领。牛魔王也具备“七十二般变化之术”。

在《西游记》原著中,变化之术分为“三十六天罡之数、七十二地煞之数”两种。作者有意误导读者,使读者误认为变化之术越多越好。换个角度理解这“变化之术”,你会觉得变化之术多了反而不好。像玉帝、如来等人无须学什么变化之术仍能高高在上,衣食无忧;再像猪八戒、沙僧等人虽只是三十六般变化,如果不犯错误他们的日子比石猴要好上很多倍。书中也有明确的交代,要想获得“玉帝”这样的级别与待遇需要几千年的修行,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之能的石猴,如果少了修行,也只能充当“弼马温”或“行者”之角色,绝不可能在“天上”获得一席之地。

《西游记》作者在这里也深刻地赞扬了中原儒家文明和印度佛教文明的辉煌,用游戏的笔调讽刺和批判了西部高原人创立的亟待进化的原始游牧文明,同时也对高原人身兼数职、不时要为“生存”担忧的窘境寄予深深的同情。

4.孙悟空的“筋斗云”

在古代“快马加鞭”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孙悟空能翻筋斗云、日行千里,这是《西游记》作者对“快骑”这一交通方式的夸张描写。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胡人乘龙驹驰骋旷野一定是一道交通领域的风景线。胡人们翻身上马,眨眼的功夫便消失在一片尘土之中。成吉思汗对中原某帝王曰:“胡人者,天之骄子也!”胡人跃身上马的动作恰似在翻筋斗。再看《西游记》作者笔下的战场,托塔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搭乘云雾来战,这云雾不就是唐王的随军记者王昌龄所描述的“大漠风尘日色昏”吗?唐代诗人高适也说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风尘”“黄云”也能被战士胯下之铁骑扬起。孙悟空翻筋斗云、腾云驾雾就是对“骑行”的真实写照。

《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携子追杀孙悟空,都是驾云来战,驾云而去。历史现实中,大唐李靖亲自围剿过吐谷浑,他与部将都是骑马来战的。

在《西游记》原著第二回中,孙悟空刚刚学会了“腾云”之法,却被师父说成“爬云”。祖师道:“凡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你却不是这般。我才见你去,连扯方才跳上。我今只就你这个势,传你个‘筋斗云’罢。”孙悟空在“腾云”时有个细节:“连扯方才跳上”。常人翻筋斗时无须“扯”的,孙悟空腾云前必须得“连扯”着方能“跳上”。孙悟空在“扯”什么呢?凡骑过马的人都有体会,不拉不扯怎能跃上马背?直到孙悟空学成回乡时,书中写道:“悟空谢了。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海。”“丢个连扯”,想必是“筋斗云”的必选动作。骑马时,一手得紧握缰绳,另一手得把着马鞍,左脚认镫,双手扯拉,飞起右腿翻身上马,上路吧!

5.孙悟空的装束

有道是到了那座山就要唱那山的歌,孙悟空在不同场合也着不同的服饰;孙悟空在花果山时,他的身份是美猴王,基本上是全副披挂。跟着唐僧取经,身份变成了“马帮”老大,作者让孙悟空着虎皮裙,行者打扮。

西藏有一所寺院名叫乃穷寺,寺中供奉着霍尔地方的保护神“白哈尔”神。经过笔者考证,“白哈尔”与“吐谷浑”具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据藏文史料记载:白哈尔亦被称为“战神大王乃穷”,是王系魔神的首领。苯教徒称其为“象雄护法神”。至于白哈尔的形貌,则是这样记述的:协松多吉米沃且(白哈尔)三头六臂,各有白、天蓝和红色的面孔一个,三只右手持铁钩、箭和剑;三只左手持刀、弓和杖。身穿白丝上衣,用人皮、虎皮做围腰[9]。

白哈尔王就是土族先民的领袖,这是土族群众广泛认同的一个传说。在乃穷寺中,白哈尔身着人皮、虎皮围腰,与《西游记》中孙悟空一样的打扮!

藏史记载:赤松德赞王接受了莲华生大士的指示,所以他就派遣俺兰达扎路恭(即唐史中的马重英)率兵占领了白达霍尔地区,将该地区的白哈尔神庙禅院中的所有珍宝财富迎请走,并押走了达玛巴拉王子,自然天成的绿松石释迦能仁佛像,以及白哈尔神平常使用的犀皮面具、铠甲、木鸟、水晶狮及其余用具。其中以称为斯巴穆群的紫犀皮面具最为重要,现在还被供奉在桑耶寺载乌角乌康的密室内。白哈尔神也因为所有的器物、财宝全被带走了,只好跟随前来桑耶寺[10]。

由此可见,白哈尔王有犀皮面具及铠甲,这是他最珍贵的物品,为了请他入藏,先拿了他最珍爱的物品。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有一身披挂,是他从东海龙王那里讨来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斗战神佛”;乃穷寺中,白哈尔是“男人之战神、三面伟男”。孙悟空与白哈尔太相像了。

关于“白哈尔”的传说你会认为是神话,不足为信。那么我们也翻看一下藏族史籍吧。藏族史籍《贤者喜宴》中称藏王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之后着手建立吐蕃社会的管理体系和法律条文,其中有所谓“以万当十万之法”,此法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按功劳大小分别奖励立有战功者六种不同规格的虎皮制品的规定,称作“六勇饰”,即:虎皮上衣、虎皮围腰、马背垫、马镫垫、围巾、虎皮袍等[11]。

在《广本第吾教法史》(又称《广本德乌宗教源流》)一书中,也记载吐蕃六勇饰为:虎皮褂(stagstod)、虎皮裙(stagslag)、大鞍鞯(gzarchen)、小鞍鞯(gzarehung)、虎皮衣(stagslag)、豹皮衣(gzigslag)[12]。

另在敦煌吐蕃文书《吐蕃官吏申请状》中也出现了“六勇饰”,虎皮饰品的不同也意味着拥有者所居官职的级别大小[13]。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亲手打死一只老虎,剥了皮只为自己缝制一件虎皮裙,余下的虎皮藏于包袱之中。《西游记》作者为何不让孙悟空赶制一件虎皮袍穿在身上呢?因为在“六勇饰”中,“虎皮袍”的级别最高,孙悟空达不到穿着“虎皮袍”的级别。孙悟空愿意保唐僧取经之时,他已被如来降伏。映射到现实生活,此时的孙悟空原型已经是被吐蕃治下的吐谷浑王,着虎皮裙是符合身份的。

6.孙悟空火眼金睛

孙猴头在八卦炉练就的火眼金睛有出处吗?有的!八卦炉映射大自然。日月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阴阳、阴阳生八卦……在青藏高原这个特殊的八卦炉内,自然条件异常恶劣,极端的阴风吹、酷阳晒;无常的风雨雷电,练就了吐谷浑子孙钢筋铁骨。即使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大漠风尘中,“胡孙”照样不会迷路。没有一对火眼金睛怎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火眼金睛”是《西游记》作者对北方牧民视力的夸张描写。在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之中明视距离要比中原地区遥远得多,来过高原的中原人会有体会的。

常人皆知老君的“八卦炉”是用来炼丹的炉具的。但在《西游记》中将孙悟空推了进去,并煅烧了七七四十九日,不由得联想到土族人的丧葬习俗。一次在友人的葬礼中目睹了高僧在赶制遗体焚化炉的图样,并好奇地向高僧询问其制作意图,不等高僧回答一名土族小伙脱口说道:“这就是八卦炉……”

土族的遗体焚化炉向来按“天圆地方”之规格、遵守“八卦”之数进行制作,火化完毕便会用脚踢倒后销毁。葬礼与守孝日辰总共也正好是四十九日。土族人丧葬用的遗体焚化炉详见上编第二章。

孙悟空能从八卦炉内逃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等,要理解这些情节必须要了解一些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作为前提。土族人向来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人的亡故只是抛却了衰老的肉体,经过隆重的葬礼,灵魂在神的指引下再度投胎做人。那些领袖级别的名人,他们的灵魂是天神下凡拯救百姓于苦难之中的,完成了使命即可返回天庭。《西游记》作者笔下的孙悟空就是“王者”,为了族人的生存,每个族中都会涌现出大小不等的“首领”或者是“王者”。一个首领倒下了,会有另外的人成为族人的“首领”,这是人类每个民族不可回避的社会规律。孙悟空如果是吐谷浑王的集体化身作为原型,必有很多“孙悟空”的肉体要死去,都要面临土制的一次性八卦炉焚身,但从八卦炉内逃出的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实中,吐谷浑政权消亡了,但组成这个政权的民族及其后裔将会永远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西游记》故事情节的构思中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作者本人也十分清楚“孙悟空”所代表的民族得到了“长生”。

在古代,“胡人”泛指匈奴、突厥、鲜卑等以牧马为主业的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种群中,不乏混入了俄罗斯血统之人,其后代多有红黄头发、眼睛颜色较浅。较中原人而言,他们的眼睛略带点金黄色。“火眼金睛”可以理解为“头发、眉毛、胡子、眼睛像火烧过一样呈红、黄色”。在今天的土族人群中也多有长着“火眼金睛”的人。

当然,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经典形象源自生活,经过作者的刻画其寓意要高于生活。“火眼金睛”所蕴含的意义也不拘泥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倒觉得“火眼金睛”是《西游记》作者对后世读者的一种期望,只愿后世读者人人将自己的“凡眼”经过磨炼变成“火眼金睛”,不但能看透大自然中包含的诸多秘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7.孙悟空的金箍棒

悟空手中的金箍棒更有出处。吐谷浑人在青海道帮来往客商押运货物根本不使用大刀、长矛。何故?在吐谷浑国度“铁”比“金”贵。金沙可淘,青铁难炼。尽管唐朝时已有铁剑出炉,但铁质唐刀是何其珍贵。全世界唯一的一把唐朝遗留于世的铁质唐刀现保存于日本博物馆。为商贩充当保镖的吐谷浑小伙子手里不会有铁质兵器,理想化的孙悟空手中的铁棒只有在东海龙宫才有。春秋时期的欧冶子也是在东海(今浙江省龙泉市)觅得铁砂矿,为越王练就的第一把铁剑。所以孙悟空原型手里拿的是赶马的木棍而非铁棍。这木棍沿途随手可得,或长、或短、或粗或细,不用时可随手一扔。用得着时,路边荆棘丛中信手拈来。这棍子,好不如意,遂称作“如意金箍棒”。

分析一部小说,必当研究作者的背景。《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时期,明朝文人笔下所描写的事物往往不“单纯”,对文学修辞手法应用得炉火纯青。若将“金箍棒”单纯理解为“赶马棒”,笔者连自己都不能说服,“金箍棒”在作者的视觉中必有多重寓意,不妨猜度之。

从道教角度出发,“棒”为“阳物”。《西游记》作者赋予了孙悟空降妖扶正的重任,“降妖”之重器必为“阳”物。因此“金箍棒”代表精神层面的正义之气。每当使用时有千钧之力、雷霆之势,专打世间之不义,打完后藏于耳后于无形。

历史上,吐谷浑政权一直与北魏政权抗衡,同时与南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隋朝建立后,隋炀帝曾亲征吐谷浑,吐谷浑元气大伤。《西游记》是以唐朝为历史背景,以唐僧取经为线索,着重描述孙悟空英雄事迹的。《西游记》开篇之处就讲道:石猴诞生后,“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按常人理解,假设孙悟空真是违背天伦从石头中诞生,他干嘛要拜四方?“拜四方”好像是新皇帝登基时要举行的仪式,一个猴子拜了四方又怎会惊动到玉帝呢?合理的解释自然是有一个新的政权产生了。《西游记》作者将一个新兴政权抽象到一个角色孙悟空身上。开始,这个新政权不足以撼动中原政权,才会有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这里的“玉帝”代表的是中原王朝。直到孙悟空欺负东海龙王和阴曹阎王,甚至将那“金箍棒”伸到天宫,这才引起天庭的慌乱。明白了“金箍棒”之所指,也就很好理解《西游记》中的一句最经典的对白了。天庭守卫来报:孙悟空将一根棍子“伸”到天上来了!玉帝急命千里眼、顺风耳前去南天门观看,千里眼、顺风耳回来禀报:“是三百年前的石猴成精了。”

在吐谷浑的历史上,慕容家族的彻底败亡也是从唐朝与西域邦国联姻就开始了。唐朝先放出话来,要与西域诸邦国联姻,先嫁了弘化公主到吐谷浑国,当吐蕃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前去唐朝求亲时,唐王却不允。禄东赞回复赞普,说是吐谷浑在从中作梗。赞普大怒,派兵征压了吐谷浑,赞普复去提亲,太宗仍不允,赞普又与大唐兵刃相见,最终才成就了文成公主与赞普的婚事。文成公主进藏,赢得了千古美谈,而弘化公主嫁吐谷浑,却遭到了吐谷浑国慕容家族的败亡,当然这里会牵扯到古代国家之间的战略。但这段历史在《西游记》中活灵活现地出现了。(www.daowen.com)

在文学家眼里,“金箍棒”代表阳物,是“阳物”就得伸出去,要是伸到天上就会迎来灭顶之灾。在中原文化中,上邦之女下嫁必带有兵家谋略。

孙悟空曾是“弼马温”,这也与“吐谷浑”所从事的行业相符。吐谷浑人以牧马为主业,在青海称霸三百多年,靠的就是马匹,通过不断繁殖方能提升种群数量,种群数量决定国力强弱。安定青海的“定海神针”也有了另一层寓意,在生殖崇拜的年月,吐谷浑王国就是靠大量繁殖良马起家并在甘、青两地建立王国,“金箍棒”使用时在空中晃一晃变作碗来粗,使用完后藏于体内。这里的“阳物”是公马之器物,却被孙悟空常带在身上,你教他藏于何处?

在龙门石窟壁画中,有唐僧取经图,其中孙悟空手拿的棒一端是莲花形,这就更加证实了以上判断是正确的。

“金箍棒”是出现在《西游记》中的文学艺术道具。笔者极力想要证明孙悟空的生活原型是吐谷浑,或许作者在创作《西游记》的过程中参考了吐谷浑史,也目睹了明朝期间的土族先民的生活状况。自网络文章中得知,青海都兰县境内出土的吐谷浑大墓中惊现真正的金箍棒[14],惊愕之情至今不能平息。网传在大墓中出土了若干柏木棍棒,棒端用黄金包裹,这不是活生生的“金箍棒”吗?如果真有其事,考古学家们又得忙乎一阵子了。

8.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紧箍咒”是观音和唐僧配合,通过“哄骗”手段套在了孙悟空的头上的法器,其功能是用它来达到控制孙悟空的目的。

还原到生活中也有出处:孙悟空是吐谷浑诸王的魂魄,民间称他为“白哈尔”,本是土族先民的萨满主神,在赤松德赞时期被请到藏区的莲花生大士将他摄去,降服后作为西藏桑耶寺的护法。佛经上明确记载:“白哈尔接受了护法神职之后,莲花生大士在他头顶冠盖上安置了一把金刚杵,使他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守护桑耶大寺。”莲花生大士被公认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在《西游记》中,“紧箍咒”是有形的、具有物质性特征的,像是用黄金打造的、箍在头上的饰品,当念动咒语它就会缩小,使孙悟空头疼难忍。这样描述非常生动形象且不乏幽默,这也表现出了《西游记》作者高超的想象力和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道具有效表现的艺术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能听懂咒语的金属材料,如果将这“金箍”放在佛的世界中,“金箍”和“咒”一起象征着佛界的“法律”和“法规”。在局外人看来,佛界的戒律犹如金子般光彩照人,如果真要遁入“空门”,那么,佛的戒律则是一顶能伸能缩的、套在“头上”的无形的枷锁。只有遵循佛理去修行,待到成佛之时“紧箍咒”方能自动解除。

9.花果山水帘洞在哪里?

《西游记》中,孙悟空无爹无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回顾一下吐谷浑的历史不难理解,吐谷浑是庶长子,也就是小老婆所生,尽管年长却未能继承王位。父亲去世后被嫡生的弟弟赶了出来。吐谷浑携700户浪迹天涯,从遥远的辽东鸭绿江边来到青海,在羌人与汉人的夹缝中谋得一块地皮,艰难挣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算是站稳脚跟。孙悟空是吐谷浑诸王的缩影,在青海湟北山沟里能称王,靠的就是天和地。他的王位非继承、非掠夺,凭借手中的马鞭打下了青海、甘肃一部分、新疆一部分天下。《西游记》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那石胞“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正是要说明他不能享受“树木遮阴”,尽管有“芝兰相衬”,正是这“芝兰”不相容,作为吐谷浑政权的“灵魂”——孙悟空,只能从石头中蹦出。在这里,“树木遮荫”指父母恩惠;“芝兰”指吐谷浑王弟。

吐谷浑政权的产生与中原王朝相比是很突然的。中原王朝的政权更替要经历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而吐谷浑政权的产生有自发性、偶然性,在中原文人眼中该政权是突然产生的,也是自然产生的。将这个“政权”用一只猴子来表征,说他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最后从仙石中蹦出的,这种神魔艺术处理真是独具匠心,难能可贵。

那产“石胞”之地,《西游记》中明确指出是在东胜神洲。并说:“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东胜神洲的具体位置从《大唐西域记》序中的描写就能看出。

《西游记》近乎照搬了《大唐西域记》序中对西域“四大部洲”的描写。书中说:“七金山外,乃碱海也。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毘提诃洲(藏语称为“夏日立帕浪”,意为美丽身躯具有者居住之地),南赡部洲(藏语称为“瞻部浪”,意为树叶落水之声传来的地方),西瞿陀尼洲(藏语称为“瓦浪什交浪”,意为牦牛生长的地方),北拘卢洲(藏语称为“扎木年”,意为那里的老人能听到死神的声音,老人也就会死去,即能听到不祥之音之地)。“七金山”在哪里?“七金山”共有两个,一个在神话中,是七座金银宝石组成的;另一座在内蒙古地区。当然,这两个都不是《大唐西域记》中的“七金山”。历史上互助五十沟的佑宁寺素有“湟北诸寺之母”之称,曾管辖“七个沟”内百姓,用土语叫做“多罗笼框”。据新疆出土的唐末墓葬文书推断,吐谷浑王国曾经是七部族联盟政权;羌人称呼吐谷浑王为“阿柴”,羌语中“柴”就是“黄色、黄金”,可否推断“七金山”是湟水两岸诸山包?再者,湟水两岸也曾隶属金城郡管辖。通过前文中对《大唐西域记》开篇一段文字的分析,“七金山”极有可能是湟北诸山。唐玄奘曾怀疑该“碱海”之水潜流地下,从积石山而出,疑是中国“河源”。《西游记》中将东毘提诃洲改成了东胜神洲是别有用意的,“胜”字的繁体字解开来左边一个“肉”字,右上边一个“卷”字的头,右下边一个“力”字。“胜”字的意思就是道教术语“阴阳交合”完毕之意,所以东胜国暗指东“女国”。《西游记》中明确指出“西梁女国”中侍女皆是“三绺辫发”之类。在西域少数民族中找“三绺辫发”者,一定是湟北土族姑娘,此俗遗留至今。“傲来国”又在哪里呢?随便找一个青海的土族人,去问他“傲来”是什么意思,他会告诉你,“傲来”是土族口语,是“肯定”的意思。你问正在看书的土族人:“你在看书吗?”他会说:“傲来。”

由此可见,“石胞”产地是在青海省海东地区。又根据“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等字眼,《西游记》作者是说“孙悟空”来自著名的“昆仑山”上。提起昆仑山,读者一定会想到青海海西的昆仑山吧?对山海经中描述的古“昆仑山”笔者另有研究,古昆仑山是指青海湟北境内的佑宁寺附近的“阿妙多藏山”。

一群猴子在山间溪水中玩耍,有人提议去找溪水的源头,这群猴拖家带口一直往上游走去,发现了“水帘洞”。现实中,从青海海东沿湟水河往上游走,中途会遇到“承凤戎”,此地就是今天的湟源县。当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途径湟源县,停留了较长时日。她为何在此停留呢?湟源自古有中原王朝屯兵,这里也是中原、吐蕃、吐谷浑互市的地方,文成公主在此地犹豫不决,留下不少宫女,然后继续前行。翻过日月山就是青海湖了,这群猴子发现了湟水河的“源头”——青海湖。《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写道:

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青海湖周边山连着山,在隆冬季节山上白雪犹如“一排白虹起,千寻雪浪飞”。高原山雪常年不化,红日照犹如江月晒,才会有“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寒冷的气流从山峦屏障间流过,小小的溪流润泽着绿色的草地。就会有“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站在青海湖边看海,蓝天与海面连成一片,你说她是瀑布吧,又听不到潺潺流水声。你说不是瀑布吧,又见青色帘帷高高挂,才会有“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在夏季,当你濒临湖畔,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空阔无比,远接天际。那青蓝色的清澈湖水与那碧蓝如洗的晴空连成一片,可谓水天一色。而在宽坦的湖滨滩地上生长着绿茵如毡般的牧草,成群的牛羊、野生羚羊、石羊等在此游荡。

众猴觅得此佳境自然要拍手称赞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于是众猴中选出了石猴去探险。石猴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作者在讲神话,你自然不会多想,明明是跳入了瀑布泉中,却为何无水无波呢?

隆冬时节来青海吧,站在湖边,跳入湖中,不用抬头,不用睁眼那里是茫茫冰滩,冰滩茫茫,果然是无水无波,只见冰果累累,冰花四溅,好一座“花果山福地”。要想去海心山,天然铺就的明明朗朗的一架冰雪桥梁。

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猴子上了此桥,准保滑倒,也就有了“他住了身”。一跤跌得不轻,便要“定了神”。仔细再看冰冻坚硬如铁,就有了“原来是座铁板桥”,注目便看透明的冰层,就有了“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将冰层看作桥,就有了“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滑倒了就得爬起来,就有了“却又欠身上桥头”。从湖边到海心山得走几十公里不等,就有了“再走再看”。在海心山,早有人居住,隆冬可通行,备齐干粮,一旦冰消,山内人等来年方得出去,吐谷浑就是在这里育得“龙种”青海骢。这就有了“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但见那——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作者对青海湖海心山的景色一通猛夸,点出这里就是“吐谷浑的家园”。“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这里的“几树”指先前的两位吐谷浑王,“青松”指现在的只有十岁的叶延王,“常带雨”指现在的王还在为先王流泪。这里提到的“树”,与土族人口中的土族领袖的名字相符,土族人把最敬爱的领袖叫“哈”(土语“树”之意),也用此名命名了入注青海湖最大的河流“布哈河”。“浑然像个人家”的“浑”在这里暗喻吐谷浑,将这句话倒着念:“像个人家,浑的?然也!”“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一竿两竿修竹分明是支帐篷的棍子,三五点梅花就是篷布。篷布用牛毛线织成,用黑白牛毛线可织得不少花样。“翠藓堆蓝,白云浮玉”,绿绿的草地之上是蓝蓝的天空,白云覆盖着白色的花岗岩石。“光摇片片烟霞”,指炊烟在阳光下袅袅升起。“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虚窗静室指开放空旷的场地,“滑凳板生花”指石凳子上全是雪花;“乳窟龙珠倚挂”指石洞内挂满了冰清玉洁的“冰溜子”,就像冰雪铸就的钟乳石一般;“萦回满地奇葩”形容大地上铺满了奇特的冰花,一片冰雪世界。在这里,作者将隆冬季节的青海湖描写成中原地区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秀丽景象。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常用颠倒的、魔幻的语句来表达他的思想,害得人们几百年来找不到仙山“花果山”、神洞“水帘洞”。

再听那猴子怎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冬天的冰花、冰果,夏天满山的野果一样不缺,海心山自然在湖的腹地。好个“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此两句是虚构的,意思也得从反面来理解:福地不福,“腹地”倒是事实,在那里除了冰就是石头。夏天在这里也没有蔬果,既是有也养不活众猴。青海湖周边是高原草甸、没有森林。“水帘洞洞天”的“洞天”是什么意思?意思很明确,作者想说,水帘洞的“洞”指的就是“天”。这个“洞”就是“洞天”,也就是“天洞”。洞天就是空旷的场地,该洞天就是青海湖湖心岛海心山。孙悟空的大队人马在这个“洞”内生活着。听说有人在洛阳找到了“水帘洞”,那个洞内能容几个人?青海湖心岛容几万人不成问题,这是神话中的写实。“水帘洞”名称是虚构的,“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作者解释得很清楚,要理解“真似”的含义,这里作者是在写实。

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里边: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花果山水帘洞的原型就是“青海湖”。不要失望,青海湖自古以来就是“圣湖”,她不会辱没了“水帘洞”的名气。此湖是圣湖,也是神湖,是青海人的母亲湖,青海省的省名也是因她而得,她是当年吐谷浑王培育“龙马”的场地,也是吐谷浑在青海开辟的第二战场,吐谷浑能在青海站稳脚跟也是仰仗“青海湖”这块风水宝地。吐谷浑第二代王吐延接任政权不到十三年就战死沙场,临终嘱咐九岁的第三代王叶延:“占领白兰。”那年应该是公元329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夜。证据就是互助五十镇的藏族和土族至今痛恨八月十五的月亮,每年八月十五之夜皎洁的月光从土族人那里得到的是一把“锅底灰”,原因就是在一次战争中吐延王牺牲了,祭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据说那夜的月光格外的亮。史书中所记的“白兰”,一直是今天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白兰在哪里?白兰王管辖的地方在哪里?先理解一下“白兰”是什么意思,“白兰”在土族语里是“泉水”的意思。青海境内泉水多得无数,用“白兰”特指一眼泉水,此“泉”肯定不一般。在青海,什么“泉”最有名气?再说,青海湖在当地神话中就是一眼“神泉”。

当然,《西游记》是小说作品,品读时不能对其中的内容完全当真,但找到其生活原型再去细细品味,就会有不一般的感受。小说《西游记》中作者也明确提示:“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意思是本书中将所有历史事件、资料堆在一起,不分先后次序串在一起使用,只有神仙才能看出端倪。

因此,花果山、水帘洞也许不是在一个地方。在《洛阳伽蓝记》中有记载:“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煖于余处。”[15]又载:“从吐谷浑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其城自立王,为吐谷浑所吞。今城是吐谷浑第二息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以御西胡。”[16]又记:“从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里,至左末城……从左末城西行一千二百七十五里,至末城。城傍花果似洛阳,唯土屋平头为异也。”[17]宋云是北魏时西行求法者,他先于唐僧从天竺国背回了不少经书。当时的西域丝路被吐谷浑牢牢掌控着,直到唐僧西行西域的丝路要冲仍被吐谷浑所掌控。末城,就是且末城,城傍“花果”似洛阳,《西游记》作者完全可以从这里受到启发,将孙悟空居所起名为“花果山、水帘洞”。

10.如来压孙悟空五百年的寓意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你肯定不会相信吧?在这里,孙悟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代表的是吐谷浑王的集体形象,也代表一个民族团体。这种表达方式在西域文化中是常见的,比如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的原型是谁?谁也说不清。其实格萨尔王也是藏族英雄们的集合体,是为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们的统一体,也可以代表整个藏民族团体。再比如,现存青海佑宁寺的“布哈神殿”(也就是护法神殿),殿内供奉着五个神位,土族人知道他们是土族先民的领袖。也有土族老人说他们是土族先民领袖的五个儿子,领袖本人已经成佛不在此列。其实这五个儿子也是集体的象征,确切的说法就是“五个王位”的意思。每个王位在不同的时期可以由不同的人来担任。中原史书中就有这五个王位,分别是“夸日王(也是白兰王)、河南王、陇西王、西平王、威王”等,从这些王中推选出总王就是吐谷浑王,土语也叫“可汗”。

作者要写这本书意图很明确,他知道吐谷浑政权瓦解的“物质性”原因是唐朝与吐蕃的崛起;吐谷浑后裔不愿接受中原文化,迟迟不得“开化”的“精神性”原因是印度佛教的兴起。明着用历史上唐僧取经的典故、暗中用黄巾军起义为范例,教化西北少数民族接受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争取像“人”一样生活、争取精神上的独立与复兴。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讥讽吐谷浑民众“占山为王”“居洞为妖”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将西北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与中原文明、印度文明作出了鲜明的对比。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500多年,这500多年也不是虚的。从历史角度来看,这500年也与土族先民的经历非常吻合。历史上,吐谷浑政权是在公元665年瓦解的。

11.孙悟空的雷公脸

孙悟空无论走到哪里,人们见了都要说“雷公来了”,或被称作“雷公脸”的妖精。你见过“雷公”吗?想必《西游记》的作者也未曾见着雷公长什么样吧?“雷公”是人们最早崇拜自然之神而塑造出的偶像。除了雷公,自然之神还有“太阳”神、“雨”神、“电”神等等;凡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一切动物植物都是天神所创造;一切人类无法驾驭,无法感知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都被神话为天神、地神之灵,将人类所崇拜的动植物凝结到一件物品上进行顶礼膜拜,省去了些许麻烦,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将所有值得崇拜的图腾化整为零就是中国人所创造的“龙”的形象。在封建王朝时期,“帝王”相对天神来讲,能为人们带来相对安稳的生活秩序,帝王的声誉也就要高于“龙”;另一方面,“龙”又成了帝王的化身。那些具有反封建精神的神灵也会拿“龙”来出气,像三太子哪吒抽了“龙筋”,孙悟空随意就能调度四海龙王。当然,这样写也是古时的作家反帝王的一种策略,“龙”暗喻帝王。

自然是伟大的,自然之谜至今没有完全解开;将自然之不可驾驭的力量——鸟兽风雨雷电、山河浓缩为一体冠之以“龙”之名加以崇拜,在生活中让人们对大自然有所畏惧、有所尊崇,做到天地人和谐相处未必是一件坏事。

《西游记》中作者将孙悟空描述得与雷神相似[18],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用土族文化解之易如反掌。孙悟空是吐谷浑诸王的化身,吐谷浑兵败后,土族群众不可能忘却他们的首领,他们的神位如今就供奉在佑宁寺大白塔旁边的布哈神殿(土族群众不这样叫,而叫作“昝康神殿”。有关该神位的来历稍后介绍)。该殿供奉有五位吐谷浑王神位。佛经上说,该神殿供奉的是“白哈尔王”,其余四位是他的化身。“白哈尔王”是佑宁寺四大护法之一,另一护法就是“丹箭”,“丹箭”在西北少数民族群众意识中就是“雷神”之意。崇拜“雷神”是典型的“天神”崇拜现象。同为寺院护法,不同护法会有不同来历,但对于崇拜者来说,很容易用自己的上祖神位将天神替换,时间长了,“白哈尔”护法与“雷神”护法的界线也会变得模糊起来。《西游记》作者再三说孙悟空长着雷公脸,这也是向读者频频暗示孙悟空就是白哈尔王的原型,“白哈尔王”与天神“雷公”很相似,都是佑宁寺护法。

最近在新浪网上阅读了网名为“藏如意”的一篇博文,文中讲述了关于白哈尔神的故事。文中称:“据说白哈尔在桑耶寺度过了七百年后搬到了蔡公堂(公堂寺)居住。这是由宁玛派所建的寺院,位于拉萨以东一驿半远的拉萨河岸。在蔡公堂居住的期间,白哈尔神与该寺的主持相喇嘛发生争吵,因而有了一些摩擦,而这位主持也早就对护法神白哈尔有很深的成见。”

12.孙悟空“齐天大圣”的称号

在《西游记》中,天庭派李天王携三太子来战孙悟空,未能降服,李金星奉旨来安抚孙悟空。他向玉帝进奏:“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

《旧唐书·吐谷浑列传》载:贞观十四年(640年)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亲诺曷钵[19]。又载:高宗继位后,吐谷浑与吐蕃相互攻伐,后吐蕃大军攻占吐谷浑[20]。《新唐书·吐谷浑列传》载:乾封初,唐朝封诺曷钵为青海王[21]。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名为“齐天大圣”的“有官无禄”的空衔,与现实中吐谷浑王被封青海王、直到清朝末期才终止的“土司”之职,皆为“有官无禄”的空衔。这一点,《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与现实中的吐谷浑王的经历是相符的。

中原史书对吐谷浑王国的兴衰也有明确的记载,吐谷浑、唐朝、吐蕃在西域经历了无数次大小不等的战争,最终吐谷浑战败,其余部数次依附唐朝,又数次反叛唐朝,准备复国无望,最后又归属唐朝。唐朝将吐谷浑余部安置在湟水以北、祁连山两麓。唐朝政权瓦解之后,吐谷浑余部尽数归吐蕃政权统治,吐蕃政权保留了吐谷浑政权建制,吐谷浑小王们得到了新的官衔,官方称作“隆官”,民间称作“囊所”。再五百年后,蒙古王国兴起,吐谷浑各小王归属蒙古,官衔改为“土司”,也就是今天土语中的“尼弯”。直到近代这些“官衔”之名仍有保留。正因为是“有官无禄”,到了清代这些“土司”们都自动放弃这个“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吐谷浑人被命名为“土族”。当然,“土族”这个民族的组成非常复杂,不能否认其中融入了其他各民族成员,有学者提出“土族”是由蒙古族组成的,也有学者说土族就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果,这些学说都应该受到尊重。

《西游记》中的弼马温,先前与天界打来闹去的,招安了两次,一次反下界,另一次大闹天宫,回到洞中自封“齐天大圣”,每个《西游记》读者深感孙悟空依仗浑身本领,领受这等封号不为过。悉数孙悟空过人的本领,冠之于“齐天大圣”,恰如其分。现实中,当年的“吐谷浑”王,在甘、青两地建立基业,执政期间为北方诸少数民族政权之首,也曾与中原王朝争锋,也多次被中原王朝招安,最后因人员疏寡战败,不得已依附大唐、吐蕃,最终又形成一个全民信佛的新兴民族,吐谷浑的遭遇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何其相似。

孙悟空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我说他是土族王的化身,会不会辱没了你心目中的偶像?你要是见到了今天的土族人,是不是很难和孙悟空联系在一起?土族是一个民族群体,他们保留了近两千年历史文化,仍旧守护着领袖吐谷浑的五个神位。有人讹传土族早被其他民族同化了,请到青海省互助县五十乡去看看吧,质朴的土族人会告诉你他们的辛酸史、他们的荣辱史,等你知道了土族先民在中国历史上也辉煌过三百多年,也曾与周边诸国生死相搏,为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最终能在甘、青两地站稳脚跟成为一个新兴民族、成为中华民族中的成员,你肯定会发出感叹:“土族不容易”!

13.孙悟空身上的猴毛

在《西游记》中,观音给了孙悟空三根特殊的毫毛,这三根毫毛可以万般变化。其实,孙悟空身上的猴毛老早就有灵性,抓一把下来吹一口气便能形成训练有素的千军万马。这个情节当然是《西游记》作者思想的“天马行空”,没人会当真的。如果追究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对“猴毛”也要赋予灵性呢?如果吐谷浑是孙悟空的原型,这个问题也就有解了。

孙悟空代表着一个王国,也就是《西游记》作者将吐谷浑王国浓缩在孙悟空一个人物身上,孙悟空走到哪里,他将携带他的部众于左右,需要时发号施令即可。作者将他的千军万马集于一身,这等抽象思维模式并非《西游记》作者独有。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征战霍尔国白帐王时也是单人独骑,现实中的国家战争焉能单人独骑?史诗要凸显英雄形象,将格萨尔王带领的部众略去不谈,这种抽象思维早已存在于西部少数民族大众之中了,这也是昆仑文化的精髓部分。

孙悟空是一个猴王,将人类的王者比作一只猴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猴王身上的猴毛代表他的众多部将,每当需要打斗时,抓一把猴毛吹向空中即可。这“吹一口气”不就象征着王者对部下发号施令吗?

再说了,这猴毛的灵性也并非《西游记》作者赋予的。地处青海湟北地区的土族人,历来有一鲜为人知的民俗,那就是在萨满神汉降妖除魔的过程中,要在用牛毛编成的鞭子上束一撮猴毛,民众深信用束有猴毛的鞭子抽打妖魔最有效果,将一撮猴毛安放在门顶也能很好地辟邪。此俗也能反映出,在土族人群的价值观中妖魔鬼怪怕的并非是豺狼虎豹,而是猴子。

《西游记》中的猴子是降妖除魔能手,这与土族人认同的除魔能手是相符的。

14.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

孙悟空诞生时,第一个出场的神仙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孙悟空在第一回中还是“人”(石猴也罢,反正是肉体),学到了不少本领,他的本领中最厉害的是“变化之术”。他的师傅菩提老祖是谁?在道教系统、佛教系统中找不到这个神仙的原型。很多《西游记》爱好者也在网上撰文称:“在中国的神帝系统中,孙悟空的师傅最为神秘。”

孙悟空这个“猢狲”,“猢狲”如果是“胡孙”,那么菩提老祖就是“胡孙”的祖父。

根据前面的论述,孙悟空的生活原型是吐谷浑政权各王的集体化身。吐谷浑王国是在吐谷浑其孙叶延九岁时正式成立的,《西游记》作者称叶廷:“身材鄙陋,倒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这样描述一个开国王君倒也恰如其分。

年龄只有九岁的“胡孙”登上王位,谁会是他的师父?族中长者、智者皆可为师。作为一国君王,真正意义上的他的“师父”应该是“民族意志”。在公元4世纪前后,谁又能代表吐谷浑王国的“民族意志”?答案是很明确的,能代表吐谷浑王国民族意志的人就是“吐谷浑”本人。叶延登上王位时,只有九岁。一个乳臭未干的九岁儿童,他何德何能敢当此任?这里,九岁儿童将要继承他先祖创建的“民族意志”。亲族及部将们能推选九岁儿童担此大任,也是大家对已经仙逝的吐谷浑老人的无限崇敬和追忆。

吐谷浑人先前和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一样,信奉的是“萨满教”。今天的青海土族群众依然能应用自如。萨满教是中国最早的宗教之一,由崇拜天神到崇拜祖宗,会分出不同的派别。所以,孙悟空的师父应该是能代表吐谷浑民族意志的萨满祖师。毫无疑问,吐谷浑王国的祖先应该是“吐谷浑”本人,吐谷浑当年携700户从辽东迁徙到甘、青两地,直接原因是他未能继承王位,又受王弟的排挤离开老家,吐谷浑老少部众不会再依恋辽东老家的祖宗。吐谷浑本人领导700户长途跋涉二十余年拉起了能在甘、青两地称王的资本,到了孙子辈大业已成,吐谷浑上下部众首推“吐谷浑”为萨满主神是合情合理的。《晋书·叶廷列传》记载:叶延以其祖父之名为国名、族名[22]。这就是例证。

今天的土族如果是吐谷浑的后裔,他们最不应该忘却的就是自己民族的萨满主神。事实上,他们依然将萨满主神供奉在寺院里、村中的庙里、家庭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房间里。只是主神的名字叫“白哈尔”,并非“吐谷浑”。“吐谷浑”是汉传史书中的叫法;藏传史书中又叫“阿柴”“阿夏”等名。在中国,任何一个国君、尊者都有不同的名号。“白哈尔”是西北地区公认的土族先民的萨满主神,也是土族先民当“神”一样崇拜的领袖。“吐谷浑”是汉传历史承认的土族先民最为尊贵的领袖。今天,也许很难找到史料证明“白哈尔”就是“吐谷浑”。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之名“菩提老祖”与土族先民的领袖“白哈尔”有相同的意义,读者可以当作“巧合”,但这样的“巧合”也太多了些!

“菩提”就是一种“树”,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在该“树”下成佛的;“白哈尔”在今天的土族口语中就是“树”之意。

在《西游记》第二回中,孙悟空学会了变化之术,在师兄弟们面前卖弄,第一次变化就变成了一棵“树”。师父看见后十分生气,何故?师父的名字就是“树”,他焉能不生气?《西游记》作者这样写,也是向读者暗示孙悟空师父的真实身份。

总之,《西游记》是一部奇书,吐谷浑政权及其后裔们组成的民族史在中国历史上不也是一部传奇吗?读者可以认为笔者是在把自己的民族与《西游记》攀亲戚,本人也真有其意。以《西游记》故事与土族民俗的相似之处作为噱头,供读者茶余饭后进行评说,让世界了解“土族上”才是真正的目的。

[1]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2-3,5.

[2]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 西戎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2174.

[3]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四夷 西戎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2174.

[4]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列传(上)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4772-4773.

[5]根据西部神魔文化观,灵魂来自天上,是永恒的,但肉体可以无限更新。孙悟空是“王”们的灵魂,他可以是某个王的“孙”,也可以是某个王的“祖”。

[6]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列传(上)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4773.

[7]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899-1900.

[8]在青海省塔尔寺藏文化博物馆中明确张贴:羌族祖先是猴子和罗刹女。

[9]白哈尔[EB/OL].(2012-10-08)[2007-10-25].https://baike.so.com/doc/301557-319203.html.

[10]白哈尔[EB/OL].(2012-10-08)[2017-10-25].https://baike.so.com/doc/301557-319203.html.

[11]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M].黄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

[12]德乌贤者.广本德乌宗教源流(藏文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13]法藏敦煌吐蕃文文书P·t·1089号文书《吐蕃官吏申请状》,是公元830年(庚戌年)吐蕃沙洲乞利本(khri pon,万户长)与都护(sp yan)、都督(to dog)、部落使(strong pon)等蕃汉官员向德伦盟会(bde b lon vdun tsa)提交的关于沙洲官吏序列与位阶的呈请状以及德伦盟会下达的回复牒文。

[14]程起骏.吐谷浑古墓出土文物撷英[EB/OL].[2012-03-21].http://www.qh.xinhuanet.com/misc/2012-03/21/content_24930844.htm.

[15]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校释[M].周祖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184.

[16]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校释[M].周祖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184-185.

[17]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校释[M].周祖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185-186.

[18]如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中:“那里面有一老者,扶筇而出,唿喇的开了门,看见行者这般恶相,腰系着一块虎皮,好似个雷公模样,唬得脚软身麻。”此后每见着人,人都会说:“像雷公模样的妖精。”

[19]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4559.

[20]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4559.

[21]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列传(上)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4772.

[22]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四夷 西戎 叶廷[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2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