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五十镇周边土族人实行火葬。听老人讲新中国成立前也有天葬,那时佑宁寺沟内有不少秃鹫鸟,人们将尸骸背到山里,解剖后喂鸟。当然这只是天葬的一部分环节,请高德喇嘛念经超度,动员亲朋好友集体祷告等活动才是葬礼的重要程序。
火葬与天葬的区别体现在对遗骸的处理方式的不同,这里的人们举行盛大的葬礼仪式更重要的目的是让逝者的灵魂能够找到妥善的归宿。
每当一个人的灵魂与肉体分离后,火葬的仪式立即开始了。
先除去亡人生前的衣服,将遗体蜷缩成胎儿在母体中的姿势在墙角固定,身上用棉质衣物或白布遮盖。注意!在青海农村的每个家庭都有皮毛织品,凡是带皮、带毛的衣物、织物皆是违禁品,千万不可与遗体接触。皮毛制品若与遗体接触,亡灵会转世成动物,老人们对后世子孙如是说。
亡人子孙及门中人聚在一起,推选丧礼总管,如今称作丧管。首先,丧管指派门中德高望重者去找高僧卜卦,高僧会指定出殡日期。一般将亡者遗体在家存放两到七天不等。同时高僧会作法预测亡灵转世的方位和亡灵离体后的去向。高僧还会按家属的意愿安排喇嘛去诵经超度。定好了出殡日期后,丧管会指派人员向死者家属的亲朋口头发布讣告。在家的人员分别领到任务各干其事,准备丧礼。请木匠赶做灵轿也是大事之一。出殡前一晚上,将遗体入殓。首先用一黄布条拧成左旋的绳子,将遗体一圈一圈捆绑,总共要环绕十三圈。然后套上黄布(绳和套子必须现场用白色机布染色制作)做的套子,不再穿着任何寿衣之类的衣服,放入堂屋中的灵轿内。
老人病故要请喇嘛诵经超度,并由喇嘛主持,每晚请本家老少集体念“嘛呢”。举行葬礼的前一天,是集中祭奠的日子,土族语称“世嘎盖”。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要来吊唁,舅舅来“认骨”(就是验尸,确认遗体上没有伤痕、伤疤)。
土族丧葬要待客,一般分三顿饭、馍馍茶、酥油炒面、蒸油馒头和稠米饭。一般不动荤,只吃素。三道茶饭后,舅舅举行慰亡灵仪式,对亡人的一生作出公正的评价,对儿孙们的孝心作出褒贬。在舅舅的允许下,黄昏时分,指派专人连同喇嘛一起去砌火化炉。喇嘛在白纸上画好天圆地方八卦图,依图砌火化炉。火化炉的样子很讲究,底层四方形,四面留灶门,炉内四角分别预置四片土坯,这是“地方”与“八卦”的雏形。往上垒五层土坯,这是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再往上逐渐收敛成圆筒形,代表“天圆”。第二天,在早晨八九点出殡。灵轿由其儿子、侄子等抬到八卦炉前,遗体由其儿子或侄子从灵轿中抱出,面向西方,放入炉内,孝子孝孙跪拜,陪同在喇嘛身边诵经、观看火葬过程。两名司炉者也是被指派的非本家乡民。灵轿要砸碎,与柴火一起逐渐填入炉灶内助烧。喇嘛诵经,向八卦炉内投放五色粮食,浇酥油汁,约两小时,火化结束。隔一天待炉子冷却,亲友上前蹬倒火化炉拾取骨灰,按辈分先后每人用特制木筷象征性地拾取各部遗骨,其余骨灰连同灰烬一起撒到山上,或撒到大河之中。捡取的遗骨放在一尺多长的柏木匣内,由其儿子或孙子用一根红线牵引,寄放在被称为“敦煌”的临时挖掘的壁洞内封口,待到来年清明节搬迁到祖坟地埋葬。
这是一般居士的丧葬仪式。土族中的尊者或是高僧圆寂后,除了丧礼更加隆重之外,火化炉的形制与平常不同。火化炉依旧按天圆地方、五行、八卦模式打造。不同之处是在炉内底部安放一口铁锅,锅内盛放精炼的酥油、香料、各色自然植物及种子,将遗体坐在锅内,诵经点燃后无须添柴,一次性火化完毕。四个通风口也是留在炉子的中部,而不是底部。火化完后在规定的吉日吉时蹬倒炉子,在锅内灰烬之中分拣舍利子,另行造塔安葬。
这种高规格焚化炉的外形与电视剧《西游记》中太上老君锻炼孙悟空的八卦炉一般无二。
《西游记》中有两处情节与土族的丧葬仪式雷同。一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擒后投入八卦炉锻炼四十九天;另一处是五庄观道士将孙悟空等人捉来,扒了衣服,用机布缠绕,漆了下油锅。孙悟空喊了声:“将我们夹活入大殓了。”
人们知道下油锅是一种对罪人的惩戒方式。在这里,将遗体放在油锅内火化,是为了不让舍利子被凡尘污染。
亡人送葬后,子女服丧,一般为七期,即四十九天。服丧期间,男子不戴帽子,妇女不穿带色彩的衣服,不戴有色彩的帽子,不佩饰品,尽量穿黑色衣服。就如唐僧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述:“吉则素衣,凶则皂衣。”这与汉族的丧服正好相反。服丧期间,不串亲访友,当年不贴春联,不拜年,以示哀悼。
当然了,以上丧葬礼俗是近代版的。土族群体中还保留着一种古代版的丧葬礼俗,这种丧葬礼俗是那样的悲壮,用一个成语来描述真是“空前绝后”,也可称之为“旷世国葬”,还有什么更好的形容词都拿来形容并不为过……
去过青海互助吗?人们都知道互助土族妇女穿着七彩袖长袍,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土族妇女们的裤子有何特征,土族新娘的霓裳有何特征。土族妇女们的裤子和衣服一样,具有统一的款式。裤子统一用黑色面料缝制,裤腰必须是白色的,两个裤腿前方膝盖往下五寸处一律缝制两寸宽的白色布条,三处的白色布条不是贴上去的,而是在裁剪时拼接上去成为一个整体;土族新娘在出嫁时所披的霓裳也有统一的款式(现代只披七彩袖长袍,不再披红霓,但将红霓穿在长袍内侧),其制式在现代已经有所改进,土族人将它称为“红霓”。土族的红霓就是古时候贵族公主所披的霓裳,新娘的霓裳自然是大红色的,土族新娘霓裳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在霓裳边上缝制白色裙边。想想看,红色霓裳的裙边上缝制白色的边边是否很美观?土族妇女裤子上的白条,土族新娘霓裳裙边的白布条,这种土族特有的、土族妇女和新娘的这种款式的服饰至今已流行了一千六百八十多年。因为土族的开国王于公元三百二十九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之夜在一次战斗中牺牲。这位王名叫吐延,是土族先祖吐谷浑在五十岁所生,中原史书有明确记载,吐延号称霍尔人的“项羽”[1]。他的坟墓在互助五十沟内,每年清明节都有吐浑村民祭扫。他的坟墓所在地也因此得名“敦煌吐延”,简称“敦延”。此山两侧分别有两个村落,这两个村落是受吐浑贵族之命为了守护吐延王的坟墓而形成的。东边村落叫“敦延村”,西边村落叫“丹麻吐浑村”。
土族妇女黑色裤子上的白色布条与土族新娘霓裳裙边上的白色布条的来历曾困扰了土族文化研究者好多年。那几处白色布条是为吐延王举行葬礼时临时缝到妇女们腰和腿上的孝布。为什么不是整条裤子都是白的?为什么要缝到膝盖上?因为吐延王辞世时,吐谷浑王国正式建立只有十三年,那时候的王国还没有“吐谷浑”这样的称号,国力比较弱,举国服丧也不可能筹集到那么多的白布。祭奠亡灵,要用膝盖跪拜,每个国民分得一小块白布,裁成细长的一绺和两小块,细长的缠在腰间,另外两小块缝制在膝盖部位,表示对国王的服丧和无限的哀思。任何民族服丧都是有期限的,但此次服丧是霍尔国的国丧。吐谷浑所部从东北辗转来到甘、青两地,途中经历了二十多年。吐谷浑和他的家人们与所属百姓风餐露宿,一起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到了甘、青两地后吐谷浑老人因年老谢世,终年七十二岁,举国悲痛,但他的仙逝属于寿终正寝,国民上下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并推选吐延为国王。与此次葬礼不同的是,建国只有十三年的吐延王在战斗中被人所刺,王国大厦倾覆,将领与百姓们是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现实的。新任国王英年遭凶,举国百姓悲痛中夹杂着无限的仇恨,葬礼过后谁肯解下缝制在身上的孝布?会是谁下令解除百姓们身上的孝布?谁又能解除百姓们对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吐延王的哀思?会是十岁称王的叶延吗?……直到后来姑娘初嫁都要在霓裳裙边缝制白色布条,意在表达对吐延王的哀思和悼念,新郎也要穿着白色衣服,项间围白色哈达。也有学者称,土族人崇拜白色。很多民族都会有颜色崇拜的习俗,但土族人对白色的喜欢却具有沉重的象征意义。
难怪唐僧在他的《大唐西域记》开始就写道:“黑岭已来,莫非胡俗。虽戎人同贯,而族类群分,画界封疆,大率土著。建城廓,务殖田畜,性重财贿,俗轻仁义。嫁娶无礼,尊卑无次,妇言是用,男位居下。死则焚骸,丧期无数。剺面截耳,断发裂裳,屠杀群畜,祀祭幽魂。吉乃素服,凶则皂衣。同风类俗,略举条贯。异政殊制,随地别叙。”[2]其中有一句:“死则焚骸,丧期无数。”是啊,土族先民与吐延王的生死之情,千年后的后裔们用怎样的心态去理解呢?好个“丧期无数”,土族妇女们至今佩戴着那一片对吐延王的哀思;土族男子至今要穿着素服表示对吐延王的追悼。唐僧哪里知道这些,还误解为:“吉乃素服,凶则皂衣”,吉时不忘素服,“凶”时所穿的皂衣只不过是区别“家丧”与“国丧”之别而已。至今的土族人不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不赏月,甚至在中秋之夜用三把“锅底灰”来侮辱月亮。一千六百八十多年前的中秋之夜,皎洁的月神看到了悲壮惨烈的一幕——吐延王被羌王姜聪刺杀身亡。土族先民们经历的苦难史不肖用文字记载,将它们镌刻在民俗之中,经久不衰,形成了今天的土族文化符号。(www.daowen.com)
土族人每当遇到春节、婚庆等喜庆的日子,也不会忘记在茶壶、酒瓶之上栓一丝白色的羊毛绳子,有人说这是为了吉祥,也有人说这是为了对牧羊生涯的追忆。诉说此言者哪里知道这是土族后裔表达对吐延王的追忆和纪念,即使在喜庆的日子里,也不能忘怀在一千六百八十多年前的中秋之夜,我们的吐延王为了霍尔民族的利益献出了“金花”般的生命。
同样的中秋节,吐浑村民的过节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在月圆之夜家家都要蒸一个锅盖大的馒头(当地俗称“月饼”),还要为月神献上一颗囫囵的大西瓜,此俗也保持了一千六百八十多年。吐延王被羌王姜聪刺杀后不久,吐谷浑部将们取来了羌王姜聪的人头。来年的吐延祭日晚上,吐浑亲族以羌王姜聪的人头祭奠了吐延王,同时也表达了对月神的愤慨。此后的“人头”一律用囫囵的西瓜来代替,这也成了吐浑村人独特的“过中秋”民俗符号。
与这种祭祀场面类似的情景也出现在了青海都兰县热水乡吐谷浑古墓中。在某一王者之墓的棺板上画着一幅血祭场面,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画面,左画一高大祭祀台,右侧画一王者。画面的下部分左方,画一立着的木笼。笼内缚一赤裸的成年男子,胡须、男根尽显,神态呈惊恐状。右面画一少年骑着马,双目圆睁,持满弓,箭即离弦状,箭头直指囚徒心脏。
有学者分析,这幅画中王者就是吐谷浑王吐延,少年即是其子叶延,囚徒是姜聪。
今天的土族人也许忘记了吐延王的名字吧?“吐延”这个名字被中原王朝史书所记载。土族民俗世代被土族乡民传承着。乡亲们能记得的土族先王之名只有“白哈尔”王一人,他是吐延王之父吐谷浑。
在现代版的土族葬礼中,男子脱帽、剃头发、穿破衣;女子不穿彩衣、不戴耳饰,一周之内不洗面,丧期四十九天。这比汉民的披麻戴孝要简约许多,这是因为千年的国丧还未解除,女子们身上的白色布条、男儿身上的素服已经代表了对逝者的悼念。土族传统的服饰与婚俗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的一场葬礼同样进行了一千多年,至今还未结束,如此超级服丧期限也早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吧!这一切该放在民族历史博物馆了。让这个民族早日忘却痛苦的记忆,轻装上阵,过上更加富裕的幸福生活!
“敦煌”一词代表的字义有不同的声音在做着不同的解释。毫无疑问该词语是从当地少数民族口语中转译过来的,从字面上也很难理解该名称想要表达怎样的文化内涵。如果追溯到敦煌石窟开凿当初的历史、地理背景,结合今天土族、藏族语言特点,“敦煌”一词所要表达的文化含义再简单不过了。用藏语可以将“莫高窟”翻译成“shidangkang”(千佛洞),将这谐音用汉字表示出来与“敦煌”二字比较接近;但用藏语翻译“藏尸洞”,就是“dunkuang”,该音与“敦煌”更接近。在土族语言中,将运送遗体的“棺轿”和“藏尸洞”都叫“dunkuang”。考虑到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会对很多词汇产生口语上的走音变调等因素,“敦煌”一词实际上就是胡人口语中的对汉语“洞窟”的转音。在今天的土族语言中夹杂着许多的汉语、藏语和蒙古语。土族人叫“藏尸洞”为“dunkuang”(洞窟)很好理解,又将运送遗体的“棺轿”也叫“dunkuang”,说明了土族先民们的意识当中,为了保存逝者的遗体,在崖壁上开凿的洞窟具有“藏尸”的特种功能。可以想象,土族先民在早期的生活中,棺轿的制办比开凿洞窟要难得多,先前在崖壁上开凿洞窟的目的就是藏尸,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葬礼上能用得起棺轿,就将棺轿也叫做“dunkuang”。从此“洞窟”便成了胡人口语中墓洞及棺材的专有名词。
关于开凿敦煌洞窟的用途之说,在学界也有争论,到底是用来藏经还是用来藏尸?还是给僧侣们住宿?没有定论!或者现代的学者们已经认定那是用来藏经的。但我要说,这些洞窟是一个个墓葬,或是事先凿好了的墓葬洞窟,但不一定真正能派上用场。
敦煌洞窟是从公元366年开始开凿的,那段历史时期河西走廊进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当地的匈奴、突厥等政权不会放弃管辖这片地方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吐谷浑于公元317年在甘、青两地建立政权,在横贯中西方的物资、文化交流的马帮驼队中肯定也会出现吐谷浑的身影,北魏政权追杀吐谷浑的直接原因就是要从吐谷浑手里抢夺丝路商道中的许多驿站。可以想象当年的敦煌异常繁荣,但这里的人们多为来自各地的客商,也有很多人在这里长年居住,但他们知道这里毕竟只是他们的临时住所,也有很多人在这里亡故而不能回乡。临时居住在这里的富商们在享受着丝路带给他们的荣华之外,他们又接受小乘佛家的思想,考虑更多的是自己和亲人的最终归宿。倘若亡故遗体怎么办?在崖壁上挖个洞临时存放,待有机会运回老家葬入祖坟。于是,才有今天考古学者清理洞窟时发现有些洞中仍有遗骸。这只是当地的商户们开挖洞窟的初衷。随着佛教在这里进一步盛行,开挖洞窟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丧葬方式很快成了当地的一种丧葬文化。很多佛教信众深信,在离“西天”最近的这个崖壁上出资开凿洞窟,将生前最爱的遗物、遗体葬在这里,这将是使其灵魂飞升“西天”的绝好的途径。远在中原内地的富贵人家闻得在西域有一处这等好去处,为了实现来生的辉煌与荣耀也纷纷出资开凿洞窟,并在洞窟内供养能为他们实现灵魂“升天”梦想的僧侣和佛像。因为只有佛对这里的人和亡灵给出了不生不灭、不老不死的终极承诺和关怀。
了解一下今天土族人拜佛的盛况和对“来生”的期许,你就会明白笔者对敦煌的这番评论不是胡言。说起人们对佛的态度,不同的人会怀有不同心愿,但在土族地区,寺内僧人能分到丰厚报酬之时,一定是谁家的老人谢世了!僧侣们通过诵经引导亡者灵魂顺利进入“轮回”之道,并通过与“阴司”周旋,免除亡灵在生前犯下的一切罪孽。平时拜佛、事佛也是为了在自己还算气盛之时为“来生”早做打算。谁要是为了今生的辉煌和想要拿到本该不属于自己的意外横财去求佛,佛家大师们会直接告诉你:“你找错门了,想要达成今生所愿该去找神巫!”
所以,人们肯拿出大把金钱去侍奉佛,他们有着非常明确的功利目的,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崖壁上的洞窟也有非常明确的实用功能,有些地方开凿洞窟是用来住人的,名叫“窑洞”;而用来葬人的洞不再叫“窑洞”,而是叫“敦煌”。在敦煌内供养佛的塑像、画像,是因为佛能度人,实现个人死后的“飞天”梦想。
敦煌也有别称——“莫高窟”。“莫高”是“沙漠的高处”之意吗?在敦煌,开凿的洞窟附近有不少山峦,很明显“莫高窟”并不在沙漠的高处。“莫高”其音恰恰是土族语言中的“磕头”之意。“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并不在适宜人们居住的市区,而在离市区较远的荒郊野外。在这里,除了牧羊人频频光顾之外,再就是人们会在这里举行与丧葬有关的祭祀活动,磕头就是祭祀活动中每个人必须要做的动作,这个地方也就是磕头的地方,用土族语言就是“莫高窟”,且这三个字的谐音正好是汉语中“磕头的”三个字的意译。
[1]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 吐谷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899.吐延死亡的具体日期是根据土族民俗农历八月十五日晚祭祀本民族王而得出的。
[2]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校注[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