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襄元山: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与王阳明的心学传播

文襄元山: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与王阳明的心学传播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求以伸人之才,而不自知其身之为屈;求以进贤于国,而不自知怨谤之集于其身。[1]元山,席书,字文同,号元山,谥文襄。席书出任贵州提学副使期间,邀请贬谪贵州的龙场驿丞王阳明赴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为王守仁“心学”在贵州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苟容,屈从附和以取容于世。是,宾语前置标志。意为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21]过情之荐,指席书邀被贬的王守仁赴贵阳讲学。惭负,为辜负而惭愧。

王守仁

呜呼!元山真可谓豪杰之士、社稷之臣矣[1]。世方没溺于功利、词章,不复知有身心之学[2];而公独超然远览,知求绝学于干载之上。世方党同伐异,徇俗苟容以钩声避毁[3];而公独卓然定见,惟是之从[4],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世方植私好利,依违反复以垄断相与[5];而公独世道是尤(原本作“忧”,据乾乙本改)[6],义之所存,冒孤危而必吐,心之所宜,经百折而不回。盖其所论,虽或亦有动于不平[7],发愤激烈,其心事磊磊,则如青天白日,洞然可以信其无他[8]。世方媢妒谗险,排胜己以嫉高明;而公独诚心乐善。求以伸人之才,而不自知其身之为屈;求以进贤于国,而不自知怨谤之集于其身。盖所谓断断休休[9],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者。此大臣之盛德,自古以为难,非独近世之所未见也[10]。可不谓之有道之士,社稷之臣已乎[11]?呜呼!世固有有君而无臣[12],亦有有臣而无君者矣[13]。以公之贤,而又遭乎主上之神圣[14],知公之深,而信公之笃,不啻金石之固[15],胶漆之投[16],非明良相逢干载一时者耶[17]。是何天意之不可测,不究其用[18]。其行之也,方巨舰之遇顺风;而其扼之也,忽中流而摧樯舵;其植之也[19],甫枝条扶疏;而其倾之也,遂根株之蹶拔[20]。天其果无意于斯世、斯人也乎?呜呼!守仁不肖,屡屡辱公过情之荐[21],自度终不能有济于时,而徒以为公知人之累,每切私怀惭负[22],又忆往年,尝与公论学于贵州,受公之知实深。近年以来,自觉稍有所进,思得与公一面,少效其愚[23],以求其正,斯亦干古之一快。而今已矣。呜呼!痛哉!闻公之讣,不能奔哭[24],干里设位,一恸割心[25]。自今以往,进,吾不能有益于君国,退,将益修吾学,期终身不负知己爱而已矣。呜呼!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1]元山,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谥文襄。

[2]身心之学,明代思想家王守仁(1472—1529)对立于“口耳之学”的“身心之学”,要求所学要契合身心、笃实行为、知行合一。席书出任贵州提学副使期间,邀请贬谪贵州的龙场驿丞王阳明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为王守仁“心学”在贵州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3]徇俗,顺随时俗。苟容,屈从附和以取容于世。钩声,求得好名声。避毁,避免他人说坏话。

[4]惟是之从,只要是正确的都听从。是,正确,从的宾语。

[5]依违反复,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6]世道是尤,怨恨责怪社会状况和风气。是,宾语前置标志。

[7]虽,即使。或,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

[8]洞然,清楚明了貌。

[9]断断休休,专诚乐善貌。

[10]非独,不但、不仅。

[11]已乎,即矣乎。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乎”表示疑问或感叹。

[12]有君而无臣,意在强调君臣之间在德行、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由此划分出君与臣对于一代政治状况的不同责任。(www.daowen.com)

[13]有臣而无君,语出苏洵《管仲论》:“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意为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

[14]遭,遇见、碰到。

[15]不啻,无异于、如同。

[16]胶漆之投,比喻情意投合,亲密无间。

[17]“非……耶”,反问句,难道不是……吗?明良,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18]不究,不仔细推求。

[19]植,引申为支柱。

[20]蹶拔,(使之)跌倒并连根拽出。

[21]过情之荐,指席书邀被贬的王守仁赴贵阳讲学。过情,超越常情。

[22]私怀,犹私衷。个人的心情。惭负,为辜负而惭愧。

[23]少,通“稍”。其,自己(的)。愚,自谦之词。

[24]奔哭,犹奔丧。

[25]一,作语助,用以加强语气。恸,极悲哀,大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