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船山
我本山中人,说山不离口。
昏然来北道,兀兀只饮酒[2]。
车如破簏马如狗[3],偶遇青山必回首。
中原地大天无边,觅山不得愁可怜。
强从黑夜窥高树[4],堂密丛残杂烟雾,
髣髴船山山下住[5]。
[1]船山,一名舟山,位于遂宁市船山区西。船山先生之号即得源于此。今船山区之名又源于船山与船山先生。
[2]兀兀,昏沉的样子。唐韩愈《答张彻》诗:“觥秋纵兀兀,猎旦驰。”
[3]破簏,用竹子等物编成的破旧的箱子。
[4]“强从”句,(觅山不得)只好勉强从黑沉沉的夜空中窥视高树(把它当作山)。
[5]髣髴(fǎng fú),好像。
长乐山 县西半里,下有“长乐观”。“长乐晓钟”十二景之一。张文端有诗。
卧龙山 县西三里,即今广德寺所在之山。
金马山 县南二十里,在龙凤乡。邑之向山也。
金龙山 县南二十里。
凤形山 县南三十里。
三州山 县南三十里。
仑 山 县南三十里。
南屏山 县南二十里,在老池乡。清光绪间建砖塔于山顶,高八九丈余。
笔 山 县南五十里在磨溪乡。
三台山 县南四十里。
樊哙山 县南四十里。
西眉山 县南五十里,在西眉镇。
紫华山 县南五十里。
太平山 县南五十里。
云头山 县南六十里。
文笔山 县南七十里。
七曲山 县南七十里。
金印山 县南七十里。
石子山 县南七十里。
凤凰山 县南七十里。
大青山 县南八十里。(www.daowen.com)
曹家山 县南八十里。
仁寿山 县南八十里。
虎头山 县南八十里。
石马山 县南八十里。
双 山 县南八十里。
狮子山 县南九十里。
廖青山 县南一百里。
云峰山 县南一百里。
小青山 县南一百里。
嶡 山 县南四十里,在玉峰乡。
箕 山 县南五十里,在玉峰乡。
石碇山 县西二十里,在聚贤乡。为明月寺山发源处。
佛现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山腰有石壁立,中多天然神像。
瑞岩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一名“卧龙山”,邑人杨珍有诗。
五面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其山五方开面,为邑西诸山少祖云。
横 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
鸡叫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山顶有石矗立,上阔下锐。
高澄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峰势回环,石壁多明人字迹。
茗 山 县西六十里,在安居镇。安丙擒莫逆于此。
虎盘山 县西六十里,在安居镇。
尖 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山峰特起,高插云霄,为乡诸山冠。知县陈仲麟有诗。
秀峰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双峰雄杰,山半有明觉寺,多唐宋碑碣。
兜率山 县西八十里,在白马乡。
土桥山 县西三十里,在聚贤乡。上有杨瞻为黄华题世德桥碑。
际云山 县西四十里,在会龙乡。下有洞天寺,洞颇宽,上滴清泉。
金钟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此山层层结顶,上窄下宽,坡下有石长丈余,如钟锤。
狮子山 县西六十里,在安居乡,山形俨如活狮。
佛现山 县西三十里,在聚贤乡,清内阁侍读学士甘大璋故里。
龙头山 县西五十里,在观音乡(应为今常理乡)。山上有寺,为邑诸山之主。
涪 江 遂宁诸水涪江为大,故以为经。流自蓬溪之马家渡入县界,西南流不十里,即有郪江自胖子店发源,由蓬菜镇合河边场水来入,一名“小郪江”。合而东行约三十里,经桂花场之北,营盘子之南,仍曰郪江。又西南过女儿碑。碑在东岸,今无存。西岸有新桥场。历黄连沱,过石溪浩,约三十余里,始折而东南下,将近城,有“马象溪”,自县东北界来入之。一名“马桑溪”。源出蓬溪文井场,流经吉祥场,约五十里。其入处名江箭滩。江又稍下,有明月堰之水,自西来会,水发源玉堂山左,绕其南,潴为堰,经忠臣庙。三庆堤在其右。自是江分为二。二江之中为乾子河。其西流抵上马头,经城东,过下马头。二马头皆有渡,所谓“涪江晚渡”十二景之一。西对梵云山,广积堰水入之。堰二源:北源自横山场东南流五十里;南源名倒流溪,如弓背。东北行,汇聚贤场之东为堰。又东过卧龙山,自堰下,约行十余里入江;其东流,迤抵旗山足,有永济堰入之。水发源赤崖沟,历河沙场之南,云灵山之北,迤北为堰。屈曲行六十余里。过灵泉寺而西,二流仍合二为一。又行二十余里,历鹅项颈,黑白沟之水,自东来入之。约行三十余里,抵老池沱,稍折而东,左历细坝。坝,长尖形,在江左。自是以下,县东界皆止江心。经安兴场,直下回,距县八十里有深溪溪源在西眉山南,迤东下,至双江镇北,约五十里。并磨溪源在场西,直南下,在镇北,约三十里,东入之,过潼南双江镇,出境,历潼南县城,下入铜梁界。又过今安居古镇城南,而安居河来入之。
安居河 一名大安溪,又号琼江,源出中江胖子店(按:今中江县苍山镇)。自县西界,流而东北行。又北,有一水夹岭而来入之。即韩朋水,今名分水岭。东过东禅寺,有曲处名九曲溪。一名“禁溪”,即孟蜀取鱼处。今鱼拵乾乙本作栫滩,其下流也。抵安居镇之北,白马水自拦江河之北入界过飞来石、上马井。至白马场迤而东南下入之。又南下,抵三家镇。有倒流溪,自西染花溪源出会龙场,西行历玉峰场,合小水南下自东并入之。河至此,盖如十字云古为河都,今名两河口。又东南下,历卢家场,过潼南漏孔场、柏子镇,折而东下,至潼南三汇场之东,入于安居河。又东南行百余里,而入涪江。按《汉书》:涪江源出刚氐道旧松潘厅也。江四源,会于弓杠口之东。由三舍堡东南流,经龙安废府城,历江油、彰明两县,过绵阳县城,历三台县城东,合中江水东下。经射洪县城北,下历太和镇。复东下,经青堤渡,入蓬菜县界。折而南,经康家渡。又曲而东,绕长江废县,至明水寨,郪江自西北来注之。下历桂花场,入遂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