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部政策环境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医院安防系统必须以新的标杆规划新的职能,以新的模式创造新的价值,在医院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下,需更加关注安防管理上的人文关怀、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对应急事件的有效处理。自2016年以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十院)十院开始医院智慧安防系统的建设,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突破传统被动式的安防运行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安防”向“智慧安防”的转变,实现以“人”为决策依据向以“数据”为决策依据的转变。
1.智慧安防系统的整体架构
十院智慧安防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块内容:一是智慧安防所需的基础建设,具体包括智能化管理中心及系统智能化的建设等;二是建立适应智慧安防所需的管理组织架构;三是制订适应智慧安防所需的管理标准及处置流程;四是打造贴合医院实际的安防数据库,具备典型事件、特殊事件的捕捉分析能力,真正实现安防的智慧化。
2.智慧安防系统的建设规划
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科学排序、逐步完善、对接未来的建设原则,十院智慧安防系统共分三期实施,具体如下。
(1)一期:优先门急诊区域、主要通道出入口等重点部位高清数字视频监控升级改造,以及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建设,同步完善管理组织与执行机制。通过合理布局前端摄像机的安装位置,使人脸采集点位覆盖全院所有出入口和关键人行通道,实现对进出医院所有人员的全记录;通过将抓拍人脸与人脸信息库进行实时比对,判断来访者是否为黄牛、医托、医闹、小偷等重点管控人员并输出报警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和公安机关及时处置,从而有效打击各种犯罪及其他违法行为;按照前端点位、时间(日、周、月)等维度对采集的人脸数据和产生的报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便于管理者、决策者掌握宏观趋势。
(2)二期:外科楼、3号楼急诊过渡楼等建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一级出入口控制系统改造(病房主要通道出入口、重点部位)、保安实时巡检系统、视频图像客观评价系统、医警联网平台、入侵与紧急报警系统(重点部位)、安防控制中心改造。通过二期建设,升级了医院传统安防网络,实现了医警联网系统的初步功能。
(3)三期:内科楼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二级出入口控制系统改造(医护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学用房、辅助用房等)。通过三期建设,提高了智慧安防基础系统的覆盖率,完善了医警联网系统的功能。(www.daowen.com)
(4)四期:平台功能整合,建设可视化报警系统、远程门禁授权等集成化应用,实现各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3.智慧安防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三期建设,更新和完善了医院的技防系统,辅以相匹配的管理组织架构、管理标准及处置流程,十院初步形成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互通的智慧安防系统,医院的安全防范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十院智慧安防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可归纳为“三防控、三管理、三联动”,具体如下。
(1)三防控:在院区出入口、建筑出入口、医院重点部位等区域,通过视频布点、人脸识别、入侵设防、门禁控制的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布防。
(2)三管理:可通过PC端、平台端、移动端三种方式进行应用管理及指挥决策。
(3)三联动:人防、物防、技防相互融合,实现人与平台的联动(如单兵巡逻、运维自检),各系统间的联动(如门禁与监控、报警与监控、单兵与监控等),医院本地与外界的联动(医警联网)。
十院智慧安防系统建设,从实践角度而言,围绕“安全、高效、智能”三个目标,通过积极改造基础安防系统、引入视频人脸识别系统、共建医警联网系统等措施,建设基于大数据和互联互通的智能安防系统,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安全防范能力,实现了三个转型,即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从粗放预警到精准防控,从局部改进到系统决策。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十院将医院安防系统建设与警方决策指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建设,形成新的安防理念,即从单一系统防范转变成多系统融合防范,从事后被动发现转变成事先预警、及时发现,从点防范转变成区域防范,从警方出警后现场描述或查阅资料转变成现场资料与警方同步,最终达到事态能发现、事件能控制、案件能侦破的目标;从功能应用角度而言,本着高效、经济、适用、智能、集成、联动的原则,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推进了安防新技术在医院安全管理上的全面应用。同时打通了人脸识别、巡检单兵与医警联网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通过软件二次开发,实现了公安系统与医院本地人脸识别系统、巡检单兵的协议对接,人脸识别及巡检单兵系统重要报警信息可通过医警联网系统推送至属地派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