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秀画家《园林》-园林

优秀画家《园林》-园林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画家。他们不光有着很好的艺术修养,拥有高超的技艺,而且爱好治园,常常通过建造园林美景来陶冶自身的艺术情思。从这些生动的文字上,人们仿佛看到一个终日优游于林园、抚琴吟歌,并亲自治圃管理的画家形象。文征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明)被誉为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山水画家倪瓒,主张画要表达出“胸中之逸气”。

优秀画家《园林》-园林

我国的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画家。他们不光有着很好的艺术修养,拥有高超的技艺,而且爱好治园,常常通过建造园林美景来陶冶自身的艺术情思。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大多描写山水风景,而他的画也是“云峰石色,绝迹天机,善破墨山水,余韵及于后世”。王维被人们尊为泼墨写意山水的创始人。苏东坡曾说过,读了王维的诗,好像觉得诗中有画;而看了王维的画,则又能品出浓郁的诗意,这是十分难得的评价。这位诗画双绝的名士晚年自己构筑同林,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技艺创造出一座出色的山庄别墅式园林——辋川别业。诗人自己为园所作《辋川图》,图中“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后世文人墨客争相描摹,又题咏各景点,汇成一部以园景为题材的诗集——《辋川集》,集诗、画、园三艺于一身,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段佳话。

陕西蓝田县位于终南山下,风景秀丽,层峦叠翠。当时由于这里离京师长安不远,所以不少官僚文人都在此选地建造庄园。王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晚年在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一次他在给好友裴迪的信中说到辋川环境的优美:“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苍寒犬,吠声如豹。……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展现了一片山庄园林的典型景色。王维善画,诗又做得出色,当年他从宋之问手中购得别墅进行改建时,很可能会像后来文人造园那样,先用诗来表明景色的主题意境,然后以诗意作画,再综合诗画来布置园林景色。今天王维的《辋川图》已无处可寻,辋川别业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化为云烟,人们只能从《辋川集》中的景色描写中品味园林风景画面的美。

辋川别业图局部(《关中胜迹图志》插图)

辋川别业是沿山麓、山谷布置的山地园林,园中有溪流有小湖,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厅竹岭、茱萸游、鹿柴、北坨、敲湖、临湖亭、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竹里馆以及漆园和椒园等。孟城坳是一个形如城堡的山坳,地势险要。“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这是一个古木参天的清幽环境。孟城坳后面有一山冈叫华子冈,地势较高,岗上林木茂密,秋天红叶漫山,王维诗曰“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可以想见,辋川是建在一片树木森森、群山环抱的谷地中,入口有岗岭遮挡,山中有小湖汇集各溪流、清泉,湖名敲湖。这里是别业的主景区,沿湖建行临湖亭,客人亦可泛舟从湖上进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远山近水,湖光山色,很是明净秀丽。湖面上荷花朵朵,波光粼粼。既可以临湖静赏,又可以坐船动观,沿湖还种植了柳树,“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那如绿色帐幔的柳丝,倒影于水中,使人耳目清新。从柳浪去栾家濑是一条随泉而下的小路:“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明净的泉水,汩汩自地下涌出,晶莹如玉,汇集成小溪向湖流去。泉中最有名的是金屑泉,以“萦泞澹不流,金碧如可拾”而得名。还有“跋石复临水,弄波情来极”的白石滩小溪。沿溪可到园中胜景之一的竹里馆,画家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来题吟,生动地刻画出绿玉满谷、翠影排空的山水中,又弹琴又唱歌的隐士肖像。

辋川的山景也极其动人。鹿柴一景的特点是幽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厅竹岭是“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山庄还很重视田园景,如文杏馆、茱萸沜等是以杏、茱萸等植物为主题的景点。建筑上也注意到与山野村居的呼应,以“香茅结为宇”。这些都表明了画家兼诗人的王维,在造园上也是一位大家。难怪后世文人每总结园林,总要以仿效辋川为高雅。

到了元朝,江南地区有许多画家由于对统治者不满,因此整天都以作画游园自娱。还有一些虽然出仕做官,但也常常怀念林泉之好,以至于当时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名家自己构园的风气。书画家赵孟頫在自己的故乡归安(今属湖州)建造了一所景色绝佳的莲庄。赵孟頫非常酷爱园林石峰,当年在莲庄的鸥波亭前,立着一块皱瘦多姿的沁雪石,极有韵味,这块石至今仍存于常熟。画家有一次在游西湖时,又觅得一块两头有小洞相通的湖石,他爱若至宝,当即带回莲庄,常常在树下抚玩。华亭(今上海松江)画家曹知白,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极高,他在家乡建造的园林也和画一样,以雅健为上,当时就在江浙一带享有盛名。在园中,曹知白效仿古代贤士的穿着打扮,幅巾野褐,终日逍遥于嘉花美木清泉翠石间,风流文采不减古人。从这些生动的文字上,人们仿佛看到一个终日优游于林园、抚琴吟歌,并亲自治圃管理的画家形象。

对治园兴趣更大的还有擅长画园林竹石小景的柯九思,他在题宋人临王维的《辋川图》时说:“《辋川图》出自摩诘,一一点染,其台榭景物无不可游,可玩,可忘世。”由此一句中足见画家对园林鉴赏力是相当高的。有一次,他去游览昆山名士顾阿瑛的园林时,看到玉山草堂前有一块名为“寒翠峰”的奇石精美无比,就效仿宋时的米芾拜石,对着石峰下拜,后来还在这里筑起一座台,取名拜石台。正是由于柯九思对竹石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他所画的水墨竹石才能名噪一时。

文征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明)(www.daowen.com)

被誉为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山水画家倪瓒,主张画要表达出“胸中之逸气”。他的画善于表现疏木平林和那种孤寂的无人之境,以此寄托他那隐逸旷达的情思。他的家园名叫清閟阁,是一处广为人知的淡雅佳园。“所居有阁,名清閟,幽迥绝尘……检桂兰菊之属,敷纤缭绕,而其外则乔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每雨至风吹,杖履自随,逍遥容与,咏歌自娱,望之者识其为世外人。”在清閟阁里还有一些十分别致的园艺小品。画家在云林堂前种植了各种花卉,又在花坛中铺上白色的瓷砖,每当下雨或浇花时,落花便从瓷砖上顺水漂下,画家就在一旁“以长竿粘取之,恐人足侵污也”,爱花、惜花到这种程度,即便是在画家中,也是罕有的。除了自己的家园之外,倪瓒还参与了一些名园的规划设计。例如苏州的狮子林的规划,就是僧维则请朱德润、倪瓒、赵元善、徐幼文等当时的几位著名画家共同商讨的。其中,朱德润和倪瓒还分别作过《狮子林图》,足见画家对这所名园的感情。据说,山水画技法中的折带皴,是倪瓒效仿常熟邑郊园林虞山岩层石理而创造的。无论是对于黄石山水的表现,还是黄石假山的堆叠,这种皴法都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当时的江浙一带,有不少画家都参加了造园的规划与设计活动。例如著名的书画家文徵明痴迷园林,积极参与了很多造园活动。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臣营建拙政园时,曾经邀请文徵明作记,自那之后,画家数次以园景作画,绘成拙政园图三十一幅。到了清代,画家戴熙又将文徵明所绘的各景合成一幅手卷。直到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人们在拙政园的中部入口处还可以看到文徵明当年亲手种下的紫藤。文徵明的曾孙、画家文震亨撰写了《长物志》十二卷,在书中,他分别论述了花园居室的花木、山石、家具等,为造园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今天的苏州名园艺圃是文徵明的另一位曾孙文震孟所造的药圃园。著名画家仇英曾多次将古时的名园想象成图,例如晋石崇的金谷园、北宋司马光的独乐园等,可见画家高超的造园艺术修养。再如苏州怡园是宁绍道台顾文彬所构,他的儿子顾乐泉也是一位画家,怡园的建园布局设计等均是他与他的一帮画友们共同研讨而作的,当时的一些知名画家如王石芗、范印泉、顾若波、程庭鹭等都参与了此园的设计工作。

古时的扬州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商贸云集,经济发达。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扬州城内和湖上园林的发展最鼎盛。这一时期也是以著名的“扬州八怪”为首的扬州画派活动的繁荣时期,在这里,两门不同的艺术相辅相成。例如清初的画家原济(字石涛)是一位在山水风景画方面修为很深的大师,他曾写过一篇精深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在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中阐述了如何准确把握山水风景美,并进行艺术创作,其中不少章节对造园艺术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如对山川、皴法、境界、蹊径、林木等绘画技法的论述。他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其实是要求艺术家要以广泛的生活作为创作基础,又说对不同的山峰其“具状不等、故皴法自别”,这与园林艺术中“分峰用石”的理论如出一辙。此外,原济还强调了风景艺术中“对景不对山,对山不对景”,“倒景、借景,截断险峻”等一些辩证观点,并且在他自己的造园实践中进行了体现。扬州片石山房的湖石假山,被视作石涛假山的存世孤本(现已毁)。这座假山用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块,根据石纹的横直分别组成悬崖绝壁,采用了“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的画论,叠成了“一峰突起,连岗断堑,变幻顷刻,似续不续”的气势,再现了天地间的精华。

画家历来和名园之间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思,其中,有能力者则自建园林,而像原济那样经济条件不足的苦和尚就只能替别人造园,以此来寄托对山林泉木的依恋之情。到了近代,还有一些画家选择了租居名园。如大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名家张善孖曾与书法家叶恭绰一起租赁苏州网师园,作为他们一起作画吟咏和居住之所。因为喜欢老虎,张善孖甚至还在园里驯养了一只幼虎,时时逗玩,并加以观察,这应该是唯一一座养虎的中国园林了。

张大千1961年创作的《八功德池图》

后来张大千迁居海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中国的传统风格建造园林。1953年,大师移居巴西,就在圣保罗的附近选中一处树木葱郁、河流环绕的谷地建造了八德园。园中有假山、池塘,松林、梅园等景致,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不仅如此,他还斥巨资采购大量的梅花、芙蓉、牡丹杜鹃、翠竹等中国园林必不可少的植物,取代了原有的花树。他开辟了八德池,养鱼植荷,使园林更增秀色。就这样,在南美的大地上,在一位中国画大师巧手之下,诞生了一轴具有中国园林风韵的“无声之诗,立体之画”。张大千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几乎把他卖画的全部收入都投入八德园的建设之中,并常常在这座园中吟诗作画,植花种竹。

1969年,张大千移居美国,又立即四处寻地,准备建园。后来,他在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购得一地。由于这里修竹葱茏,植被青翠,于是他将其命名为“环荜庵”。随后他大力经营,在此建屋、栽树、种花,将其建成了一座当地著名的中式园林。园内风景最佳的地方是经过张大千的精心构思而移石凿塘建造的一条长廊,廊内盆栽吐妍,廊外花木弄姿,又有小径通向各处景点。园中植物的重点是深受大师喜爱的“岁寒三友”。整座园林内清风习习,鸟语花香,充满着诗情画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