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林:相辅相成的园景与诗文

园林:相辅相成的园景与诗文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创造出的美好环境就变成了“昆弟友生觞咏为乐”、吟诗作文的欢娱场所,园景也成为他们诗文中的主题,与此同时,园景也通过这些文字,流传至今。在白居易的洛阳故居,也建造了很美的园林。尽管其中的大部分园林在后来全都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些文字著述却为研究园林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滕王阁的历史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经了28次重修,无疑是《滕王阁序》的功绩。甚至就连有些原本并不是专门写景的诗文,也会让风景园林名扬四海。

园林:相辅相成的园景与诗文

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尤其是苏杭一带,不但风景秀丽,而且经济发达,因此古往今来,这里一直都是大批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园林的建造十分兴盛。吴江县位于太湖之滨,这里原来有一座谐赏园,是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的进士顾大典辞官后建造的一所私园。园主人在当时的文坛小有名气,又工诗画,因此园林建造得相当精雅。“谐赏”二字出自我国的山水诗的鼻祖,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写的《山居赋》中的“在兹城而谐赏,传古今之不灭”。而顾大典在他的《谐赏园记》一文中,对文人骚客喜爱冶园的原因有一段很透彻的解析。文人学者外出游历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对于自然山水美景,有着很深的感受。在他们回归故里之后,从前看到过的山水风景,常常在心头魂牵梦萦,长久无法忘怀,因此就会产生在宅旁屋后建造园林作为休憩生活之处的愿望。在风景布局的规划中,就会想让自己在昔日游历中所见到的山水美景在邱园之内重现。园林创造出的美好环境就变成了“昆弟友生觞咏为乐”、吟诗作文的欢娱场所,园景也成为他们诗文中的主题,与此同时,园景也通过这些文字,流传至今。

白堤

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不仅是个不折不扣的园林风景迷,同时在造园方面也造诣颇深。他在守杭州期间,结合湖山治理,修筑白堤,将郡城和湖中的孤山联系起来,为游览风景提供了方便。为了欣赏西湖美景,他在孤山脚下用竹和茅草修建了竹阁。每次游西湖的时候,他总喜欢在竹阁偃卧休息,并且写下了“晚坐竹檐下,放眠竹阁间”的诗句。这两句诗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遨游山水时的怡然自得之状,而这间小小的竹阁也由于这两句诗而流传千古,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孤山西泠印社花园中的一景。

在白居易的洛阳故居,也建造了很美的园林。这座宅第花园的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池中有岛,岛上有亭,用桥相连,环池开路,并将水引至小院卧室阶下,点缀着天竺石和华亭鹤(松江产的白鹤),是一座以水和竹为主要景观的小型园林。这所城中的园林十分重视将游赏景色和起居娱乐相结合,例如池东作粟廪,“无粟不能守也”;池北建书库,“无书不能训也”;池西有琴亭,“无琴酒不能娱也”。整座园景既雅致又古朴,无处不体现出主人“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的设计思想。

白居易草堂

白居易不但把府宅园林修建得非常得体,而且在他的山地园林里,更是充分展示了他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深厚造诣。庐山香炉峰北草堂的规划设计,被专家看作我国古典园林理论一个很好的实践。首先,草堂的造址可以很好地观山听泉,可谓借尽山中的美妙风光。草堂的建筑非常简单,“三间两柱,二室四墉”。木制的梁柱可以保留砍伐的痕迹,表面不涂油漆;墙也没进行粉刷;石阶纸窗、竹帘布幕,同样都讲究素净简朴,不追求华美。一切都是为了赏景的方便,其他方面则可以从简,这就是园林艺术的基本原则。

再来看看草堂前主要观赏区域是如何布置的: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仅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如此巧妙地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加以改造并创造出园林美景的规划构思,即便是今天的园林家,也不得不为之拍案叫绝。除此之外,诗人还注意到了人的味觉在欣赏风景时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所以在堂前堂后种茶,“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焯,好事者见,可以永日”。综观这篇带着写实性质的《草堂记》,既有选址,又有组景,既有建筑,也有植物,还有对风雪雾月虚景的利用,实在是一篇十分全面的园林论著。

历史上,类似这样“文因景成,景借文传”的故事,可谓比比皆是。由于景色美丽而留下不朽名篇,后来园林在毁坏之后,后人仍能由文字的记载而得知从前名园的景色。比如《资治通鉴》作者、北宋的历史学家司马光的独乐园,以及《梦溪笔谈》的作者北宋博学家沈括的梦溪园等。另外,北宋的李格非所著《洛阳名园记》,记载了当时洛阳的19处名园,南宋周密所著《吴兴园林记》,记载了当时湖州的36所园林,还有明朝的王世贞记有当时南京15园的《游金陵诸园记》等,这些都是对当时城市园林的一个总结。尽管其中的大部分园林在后来全都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些文字著述却为研究园林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www.daowen.com)

在一些著名的风景园林中,有些主题建筑也常常由于古代文学家留下的名诗名作而流传千古。例如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原本地处中条山一隅,并没有很大的名气。可是由于唐代诗人王之涣那首《登鹳雀楼》的传颂,使得这座远眺风景的城楼随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名句而流芳百世。

同样地,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江西第一楼”美誉的南昌滕王阁自然是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联结在一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中这一被人们千古传唱的名句,极其精彩地描绘出滕王阁上秋天赏景的绝美景色,堪称神来之笔。“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等文字,也同样成了后人在描写景色时争相效仿的对象。滕王阁的历史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经了28次重修,无疑是《滕王阁序》的功绩。

著名的黄鹤楼

在湖广重镇武昌,著名的黄鹤楼巍然矗立在长江边上,也由于诗人的轶事和名句而名扬天下。据说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游览武昌蛇山的黄鹤楼时,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从而诗兴大发,正想提笔作诗,猛一抬头却看见诗人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深深地为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所折服,于是脱口而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此放弃了题诗的念头。今天,黄鹤楼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在游人的面前。每当游客登上雄浑瑰丽、气派非凡的巍楼之上,面对一片烟波茫茫的长江水,一种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古老的名楼焕发出新的生机。

除此之外,还有滁州的醉翁亭、徐州的放鹤亭、陕西凤翔县的喜雨亭等园林名亭,由于有了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家的题记而一直保留到现在。甚至就连有些原本并不是专门写景的诗文,也会让风景园林名扬四海。比如唐朝天宝末年(公元756年),诗人张继在途经苏州的寒山寺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那以后,寒山寺名扬天下,成为中外闻名的宝刹。

在提到我国的园林时,人们通常喜欢用诗情画意一词来评价诗人的审美修养较高,对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的美比较敏感,很容易受到园林风景的启发而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并用诗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些诗文流传的同时,这些景致也越发地出名。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先读到这些诗文,然后才慕名前去实地游览。在欣赏的过程中,这些诗文又会成为引导人们去领悟风景和充满诗情的园林意境的好帮手。所以说,园林的美景与写景诗文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风景是诗文的创作源泉,而诗文又会反过来点染了风景的意境,宣传了园林的美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