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楹联匾额:揭示园林的画龙点睛之美

楹联匾额:揭示园林的画龙点睛之美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园林基本建造完成以后,还有最后一道“精加工”的程序,即勾勒出风景的主题,并在一些主要的景点建筑和山石上,刻上景色的名称和一副楹联。事实上,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次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对园林胜景进行的重点勾勒,也是对园林创作的一次全面的鉴定。有时,园林中的楹联并不是将一首诗中的两句诗对同时引用过来,而是集不同诗人在不同诗篇中的诗句,这叫集句联。例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这样的楹联,就是集句联。

楹联匾额:揭示园林的画龙点睛之美

我国的古典园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意境也是极佳的。在历史上,那些造园大师们在文学方面通常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于是他们常常会先用一些简洁的诗句把园林景色的主题提炼出来,然后再根据诗的意境作出草稿图。到了施工阶段,则会详细地揣摩、体会诗意,仔细推敲山水、亭榭、花树等每一种具体景物的位置,目的是让园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诗的意境发挥出来。这是一种艺术劳动,是很辛苦的,清代的诗人汪春田有一首绝句是这样写的:“换却花篱补石栏,改园更比改诗难。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在园林基本建造完成以后,还有最后一道“精加工”的程序,即勾勒出风景的主题,并在一些主要的景点建筑和山石上,刻上景色的名称和一副楹联。事实上,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次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对园林胜景进行的重点勾勒,也是对园林创作的一次全面的鉴定。在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十七回里,描写了大观园建造完成后,贾政和宝玉一行人一边观赏,一边为园林中的建筑和风景题诗起名的情节。其中,贾政说的一段话可以说十分恰当地点出了题对和景名在园景构成中的作用。他说:“若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实际上,无论是园林中的山石溪泉,还是亭台建筑,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都具有天然的局限性,它们无法对游客直接说明景色的奥妙,而借助文学形式的诗词题对就可以集中地将艺术的生气和意境表达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杭州西湖小瀛洲的总体格局是在西湖里筑起一堵圆形的堤坝,在坝内的水面上又堆起一座小岛,并用“十”字形的曲桥和小堤建立连接,形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胜景。然而,有一些游客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需要用题对来明确地说明其中的奥妙。比如清末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就曾经为这一胜景题过一副对联,其中上联是这么写的:“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这是对西湖这一名胜的绝佳概括,也是一份十分恰当的观赏指引。

杭州航拍西湖小瀛洲

楹联也叫对联,在园林中,它们绝大多数是挂在亭榭的柱(即楹)上,实际上是一种古代诗词形式的演变。楹联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独立成趣,往往只需寥寥数语,便可将山林泉木、亭台轩榭的意境活脱脱地勾画出来,能够很好地帮助游览者领会园景的意味。

在一些带有纪念意义的祠堂园林里,楹联比普通的园林更多,因为它们要向游客介绍被纪念人的生平事迹,由此引发人们的赏景情感活动。比如在杜甫笔下“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四川成都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祠堂内的园林中古柏苍郁,青瓦红墙,十分幽静。园中的匾对也极多,不管是介绍诸葛亮的生平,还是评价诸葛亮的功绩,都是游人在静赏景色、缅怀古人时一种极好的补充。例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只有寥寥的10个字,可是其中的含义却很深,上联说的是诸葛亮以前后出师表报答了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的真情,下联说的是诸葛亮那篇著名的《隆中对》(在茅庐中向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对话)准确地预见了今后三分天下的形势,堪称流芳千古的政治预测。这十个字虽然短,却是对诸葛亮一生的一个准确的概括。

有的时候,园林佳联也会把赏景者一起结合进去,它所描绘出的情景,可以使游客由衷地从心里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感。在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楼外楼上,挂着一副对联,上写着:“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相信每一位读到此联的游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被“画中画”所打动:站在楼上,环顾四周,但见“淡水浓山画里开,无船不署好楼台,春当花月人如戏,烟入湖灯声乱催”。看到眼前的西湖景致真的比画里还美,便会更加体会到“楼外楼看山外山”的意境。这样的景联,将景和情融于一体,赏来自然更加回味无穷。

在离楼外楼不远处,是杭州西湖的又一大胜景——平湖秋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对联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描绘风景意境的佳作,例如清人彭玉麟所写的联:“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蘋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上联用云影波光和红蓼白蘋点出深秋湖上的美色,下联则以把酒对月,月到天心,绘出一番平湖的夜景。上联写湖光,下联写月色,暗含着平湖秋月之意。整副联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读来真是令人心神陶醉。

在我国的园林中,除了这些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短联以外,还有百字以上的长联,甚至有的洋洋洒洒上千言,如四川江津临江城楼的长联,多达1612 字。这种长联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篇写景抒情的大型散文,它们常常被悬挂在著名的风景建筑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景致供人观赏。在长联中,有一副最著名的长联:昆明大观楼长联,上下联各90字,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上联集中写景,一起笔就把大观楼赏景的宏大气势向游人展开:“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紧接着,又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景色进行描绘,整副联笔力挥洒自如,气魄博大,构思精巧,成为大观楼公园的第一名景。

昆明大观楼和长联(www.daowen.com)

园林楹联,实际上是由山水风景诗发展而来的。好的诗对本身就是一副绝妙的楹联,而好的楹联也如同诗句一般深刻隽永。有不少的园林佳联,就是直接摘自古代名诗,如济南大明湖的历下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等,都引用了名篇名句作楹联。有时,园林中的楹联并不是将一首诗中的两句诗对同时引用过来,而是集不同诗人在不同诗篇中的诗句,这叫集句联。例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这样的楹联,就是集句联。上联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句,下联则是北宋苏东坡的。这样的集句联,将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园林的风景直接联系起来,对于渲染园景的意境起着很大的作用。

我国园林中的另一种主要的点景文字是匾额,它比楹联更简练,含意却更深。在园林风景中,往往都会用精练浓缩如诗一般的文字来点明景题,它们大多数是以匾额的形式挂在主要风景建筑的檐下,或是阴刻于假山石上,这种文学艺术与园林的结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标题风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通常而言,园林山水风景形象在审美过程中所激发的联想和想象有较大的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由于游览者的出身、经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景色的欣赏和理解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让人们能够理解自己创作构思的匠心,就必须让景区的主要景物带有某种规定性,而匾额上所题的景名就具有这种规定性。

游客在游览北京颐和园前山景区的时候,从临湖的云辉玉宇牌坊、排云门一路向上,到排云殿、佛香阁等,常常不知不觉地被眼前各种造型的殿堂和斋馆所吸引,而无暇顾及四周整体风光的优美。于是,造园家为了把游人的视线引向更远的风景中,便在佛香阁的西面建起了一座三层高的楼阁,题额上书“山色湖光共一楼”七个字,通过这个题额清清楚楚地告诉游人:这里有着十分美丽的湖光山色,楼台建筑只不过是一个看景的观赏点而已。看到这个题额以后,大多数的游人就会直上三楼,凭栏仔细欣赏“碧树黄墙相掩映、曲廊似带绕湖边”的前山景色,还有昆明湖的一片水光潋滟、玉泉山和西山层峦叠翠的山水风景,从而加深对这一园林风景意境的体会。

风景题名必须切题,要能够对景色的特征做一个简略的概括。有些园景的景名将欣赏的主要内容直接点出,如见山楼、藕香榭、玉兰堂、石丈亭等。尽管它们也能起到指导人们游赏的规定作用,可是往往过于直接、写实,反而让游客缺少了回味的余地。所以园林风景的题名,也要讲究虚实结合,如北京北海的白塔晴云,承德避暑山庄的芝径云堤等,不仅有实的景物,而且有虚的云雾之景,这样游客在品味的时候,趣味比全实的题名自然要高出许多。还有像一庭秋月啸松风之亭,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暗香疏影楼等,文学色彩更加浓厚,因此对园景的点染勾勒作用也就更大了。不过,简略并不等于简单粗暴的直接表达,而是以少胜多,既含蓄又达意,还要充分引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比、兴等艺术手法,触景生情,以辞达意,从而表达出园景中包含的深层意蕴。

远香堂

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都是夏天赏花的好地方,可是这两处景观的题名都没有直接写视觉。远香主嗅觉,留听则是听觉,这就显得较为含蓄和有新意。而且,这两个题名还和古代的文学名人名句有关系,“远香”出自北宋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留听”则取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题名既将两个景点特色点出,又沟通了视觉、听觉、嗅觉三者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远香堂,作为园中的主厅,还可以令人联想到园主人喜爱莲花的原因,并赞扬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堪称园林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漫步在古园的游廊中,有时可以看到在墙上嵌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碑,这是园林中另外一种以文学艺术形式表现的风景。这些碑上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文学史上流传的名篇名句,而且往往还出自当时的书法名家之手,因此人们把它叫作“书条石”。例如在苏州留园中部曲廊里的“三百帖”书条石、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以及周围廊中的刻石、北京北海阅古楼的三希堂法帖等,这些碑刻都是园林与文学和书法艺术进行很好融合的例子。在一些碑文上,还记载着园林的变迁历史、园景的精华等文字,这些都可以作为现在入园游览的参考。如当年的留园主人刘恕写的一块《石林小院记》碑,至今还保存在东部石林小院的墙上,碑文中详细记载了小院的建造经过和院中石峰的来历。游人在细细品读之后,可以加深对这座精美小院的体会和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