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林风景中,亭、廊、桥和其他的建筑小品是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的代表,也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亭拥有悠久的历史,可是古代的亭,并不是作为观赏用的风景建筑。在周朝,亭是特指设立在边防要塞的一些小堡垒。到了秦汉时期,亭成了中央政府驿站交通的管理机构,所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主要也是指设在道路两旁、供人休息用的亭。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做过亭长。自唐朝以后,亭开始出现在园林里。例如都城长安(今西安)的兴庆宫花园,就建有一座沉香亭,它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常来游赏之地。到了宋代,在园林中已经普遍出现了亭子,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中,曾详细记载了亭的设计图式和建造技术。不过,亭一直保留着原来的休息功能。同时,亭子也是园林中点缀风景的一种主要建筑类型,它的造型都很轻巧,形式多变。它的平面除了简单的方形和矩形之外,还有三角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扇形等特殊的形状,另外还有一些植物花卉的简化形式,如梅花花形、海棠花形等也常常被用作园亭的平面。根据布景的需要,它们还可以双双联立,也可以倚墙只筑一半,于是出现了双亭和半亭等。
顶是亭子最富变化的部分。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造型,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向上反曲的屋面加上四角的起翘,看上去好像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早在《诗经》之中,就记载了人们对建筑的赞颂:“如鸟斯革,如辇斯飞。”相比之下,园林建筑的屋顶曲线就更为夸张和灵巧,变化更多。单就亭顶来说,就有攒尖笠顶、歇山顶、卷棚顶等多种形式,檐口数可单可重,屋角的起翘一般比较高,暗含腾空之意。曾经有人对我国园林风景中亭的形式做了个不完全的调查,一共绘出了近百种不同的亭顶造型。
开网亭
杭州西湖素以湖光山色著称,自然也少不了亭的点缀。据《西湖新志》的记载,在湖山风景中,光是有名的亭子就有46座之多。如小瀛洲岛上九曲桥的“开网亭”,被誉为小亭之首,它三柱三角,造型雅致,姣小娟好。建于湖心小岛上的振鹭亭(又名湖心亭),重檐攒尖,飞檐翘角,犹如镶嵌在西湖这一轮镜月中的广寒宫。绍兴兰亭园中的兰亭,则是一座四方单檐的小亭,为了突出亭子在园中的地位,因此将亭顶建得特别考究,在四坡攒尖顶结顶时又特意做上了两个小平台(这在建筑上称为盝顶),在上面再放置一个小小宝瓶,显得尤为别致。
在皇家苑囿中,亭子的式样更是变化多端。如北京北海五龙亭中的龙泽亭重檐是下方上圆。北京故宫御花园中的千秋、万春两亭的平面呈十字形,第一层檐是十字檐,其上再覆圆形攒尖琉璃顶,显得尤为富贵华丽。北京景山是明清时期故宫的北部屏障,为了勾勒出山形,分别在山上五峰之巅树立一亭,而五亭平面屋顶形式各不相同:中间最大的方亭是万春亭,顶为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这种形式在国内并不多见,足见此亭位置的重要;主峰两侧的东西峰上各有一座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亭,东名周赏,西名富览;在外两侧的小峰上又建有两亭,东名观妙,西名辑芳,这两座亭的形体更小,都是蓝琉璃瓦圆攒尖重檐亭。
在园林中,不管什么式样的亭子,都是根据园景的需要以及游览的组织、功能等需要进行灵活创作的,集中体现了造园家的艺术天赋;假如游客在欣赏园林风景时,能够留心观察和揣摩,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风景园亭一旦跟历史上的名人佚事联系起来,往往也会提高园亭的名声,也为风景增添了富有诗意的一笔。清新秀丽的济南大明湖,素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而著称,位于湖中小岛上的历下亭,由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游览,并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而流传至今。还有安徽滁州市邑郊的醉翁亭,也因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游历和著名的《醉翁亭记》而年年吸引着大批的游人。除此以外,还有北京的陶然亭,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以及取自唐代诗人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爱晚亭等,都是园林风景中的名亭。
廊是我国园林中特有的一种带形建筑。它起着分隔空间,联系交通,以及引导游览的作用。廊的体量小巧,每每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里创造出迂回曲折的美景,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景色。比起那些占据着显赫位置的厅堂楼馆,或是起着点缀勾勒山水风景作用的亭榭,廊也许并不能算作建筑中的主体,但也是园林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园林一年四季都可游玩,即便是雨雪天气也无妨,这主要是得益于园林中又直又曲,能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的室内游赏路线——廊。
园林中的廊大多都会随着地形和游赏的需要灵活设置,而很少会采取直条带形那种单调而呆板的形式,或长或短,或曲或直,随高就低,盘山腰临水际,在组景中非常富于变化。
在小面积的园林中,廊往往是沿着水池的外围而布置,要么贴水而建,要么跨建于小溪涧之上,这就是水廊。例如苏州拙政园小沧浪水院的两侧和西部与中部分隔的墙边水廊,都是园林水廊的典范。游人在其中漫步,水中映出山水景色的倒影,与真实的景物交相辉映,虚虚实实,甚是有趣。假山区的游廊则往往会随着山的坡度一路斜上山去,这称为爬山廊。它通常会沿着山麓转曲,如苏州留园中部从涵碧山房折向西去,就是一溜的爬山廊。
廊还常常起着分隔园林各小景区的作用,在这种廊的两面常常会有不同的风景主题,为了增加游览的趣味,有时用隔墙把廊一分为二,两边皆可供人通行,在中间的隔墙上开几扇各式各样的窗洞,这种廊叫复廊。穿行于廊中,除了可以观赏外面的山水景之外,还可以通过窗洞去领略隔壁景区的风光。如上海豫园,从大假山的右侧游廊向东折入万花楼前,廊被隔成两部分,南边临水池,可以观鱼,也可以欣赏对面的山石景观,北面则是以建筑为主题的空间。游廊甚至还可以做成立体形状,上下盘旋,纵横交错,这种双层廊的名称是复道廊。这种廊常常利用假山的磴道作为去上层廊的通道,下层廊也往往可以与山洞连接。如扬州寄啸山庄的复道廊,随着水池转折,到了尽头以后又连着假山,设计十分巧妙。(www.daowen.com)
北京颐和园的长廊
园林中的游廊,是属于比较“隐”的建筑,一般不会直接暴露在风景的主面上,每每贴水随山穿行于花间柳下,被树丛、山石所遮掩。然而它那又曲又长的连续体形和简朴的造型,却具有普通的建筑所不具备的曲线美和朴素美。直到今天,也有一些诗人盛赞廊仿佛是一条园林中飘忽飞舞的彩带,能够为园林增添妩媚的颜色。在我国的园林中,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最长的廊。它在万寿山前山环绕,东起乐寿堂的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 米,共有273 间。在长廊的中间分布着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逍遥亭四个八角亭,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假如从东堤和南湖岛看前山,这条建造精美、曲折多变、蜿蜒无尽的长廊确实像极了一条环绕万寿山的五彩飘带。
桥是人们为了跨谷渡河建造的一种交通建筑形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园林中,它和廊一样是造园家组织游览路线、美化园景的重要手段。
园林的桥变化无尽,它可直可曲,可高可低。一般来说,园中高大平直的桥较少见,大多为曲桥。按其曲折变化又分为:三曲桥、五曲桥、九曲桥等,直至像厦门菽庄花园那座横跨海上的四十四曲桥。按其用材可分为:木桥、砖桥、石桥等。按其结构不同,又有梁式平桥和拱桥。形形色色的桥,在园林中除了作为交通线、引导游览之外,形成了较为别致的桥景。
以拱桥来说,小的拱桥只用三步便可跨越,如苏州网师园水池东南为一水口,一条小溪从云岗假山中缓缓流出,溪上所建的小拱桥,长仅一米左右,人称三步拱桥。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堤是以杭州苏堤为原本而建造的,堤上也造了六座各色桥梁。其中玉带桥(也叫绣绮桥)是一座中外闻名的高石拱桥。它在结构上采用了蛋形陡拱,桥面为双向反弯曲线,整座桥用白色玉石砌成,通体洁白,宛如玉带。桥下碧波,静影成壁,形成环状,是西堤上很有名气的景点。
桥还能和其他建筑形式相结合,组成亭桥、廊桥、闸桥等。如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便是著名的廊桥。亭桥中最迷人的是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以及北京颐和园西堤上的镜桥。一般来说,水多桥亦多,以水为主景的园林,桥景也美。扬州瘦西湖素以桥景闻名,瘦西湖二十四景中的“四桥烟雨”一景就是以虹桥、长春桥、春波桥和莲花桥为实景的。这里的莲花桥就是今天的五亭桥,它是造园家受到北京北海内金鳌玉蝀桥和五龙亭的启发而构思创造的。这座桥平面为H 字形,在桥面上的四角和中间修了五个亭子,底下桥墩分为四翼,共有大小拱形桥洞15 个。每当中秋游湖赏景,“每洞各衔一月,金色混漾”,景色可与杭州三潭印月相媲美。像玉带桥、五亭桥这样的园桥,已经成为风景中的主题,它们优美的造型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成了水景的点睛之笔。
五亭桥
园林桥梁还有分隔水面空间的作用。平常水面分隔多用堤,但堤岸太实,容易将水隔死。园林中分隔较大的水面,大多以堤桥相结合。用桥分水,似隔还连,水能通过桥孔展延出去,增加了景色的层次。如杭州西湖的苏、白两堤,惠州西湖的苏堤,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西堤,都有多座桥去打断一片密实的堤岸,使水陆景色现出虚实相济的变化来。
园林的墙除了最外围的具有安全防护作用外,园内的墙主要用以分隔空间,划分景区。但在某些场合,它们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园林之墙,主要有磨砖墙、毛石墙和白粉墙(包括漏花墙)。磨砖墙一色光洁的青灰色,用在门楼两边为多。毛石墙大多用黄石,色黄,故又称虎皮墙。墙面砌石和灰缝不在一个平面上,现出好看的不规则的光影变化。园林中用得最多的是粉墙。我国传统艺术很强调“虚”“白”在艺术中的作用,常“计白当黑”,书法有飞白,绘画讲留虚,白粉墙可看成园林艺术的虚笔。特别在一些较小的观赏空间中,风景主题常以粉墙为背景,旨在衬托出山石花木的入画姿态。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光的转换,人们所见到的花石弄影是饶有风趣的,可收到“实景清而空景现”的效果。
铺地也是园林中很重要的建筑小品。园中铺地往往有烘托风景主题的作用。如扬州寄啸山庄的船厅,由于不在水池边,而用一色鹅卵石铺地,纹作“水波粼粼”状,给人以水的意境。园林中铺地多数以植物花叶的简单图案或几何形作纹,而且常用碎砖破瓦等废料拼砌。今日游古园,随处可见用它们拼铺成的波形纹、冰裂纹等,这些具有朴素美的园林小品已成为我国园林的特色,表现了古人所说的“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