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林:曲变雅透,妙趣横生

园林:曲变雅透,妙趣横生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建筑的第一个特点是“多曲”。不管是山形石峰的轮廓线,还是溪流池湖的岸线,几乎都是曲线,自然界中的景物极少会有笔直方正的几何形状。这一从“直”到“曲”的改变,能够使建筑和周围的风景环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金山寺依山而建,层层拔起,完全将山包住,因此有了寺包山的说法。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同样也是一处小庭中的主建筑,院中以垂丝海棠、石景为主题,小斋只有一间半的形制。

园林:曲变雅透,妙趣横生

我国的古典园林比起西方园林来,建筑所占的比重更大。为了满足游与居的双重功能,几乎每一种园林都有一些建筑相对密集的区域。例如苑囿中的宫区,寺庙园林的崇拜祭祀区,私家园林的厅堂等负责主要生活起居的区域。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池上篇》的序中是这样描述他在洛阳履道里的园林布局:“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由此可见当时在有些花园里,的确是有不少建筑的。国内外有些专家说我国的园林是以建筑为主导的风景园,这种提法不无道理。

在人类的居住生活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一处庇护场所,同时也是人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的艺术品,因此一旦它走进了园林,对游人们常常会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在园林山水中漫步穿行,廊引人随,通花渡壑,每当看到风景中的建筑,无论是位于山巅的小亭也好,或是掩映于花木中的静斋也好,游人们往往都喜欢走过去观赏一番,坐一坐,看一看,这是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在这些地方常常拥有极佳的景致。其实,园林中的建筑可以说是山水风景和游人之间的一种过渡,造园家们一方面通过建筑来组织游览路线,引导游人去欣赏美丽的山水风景,一方面又会利用建筑的庇护作用让游人观赏起来更加方便与舒适,例如夏天遮阳,雨天避雨,冬日御寒,还有累时小憩和渴时品茗等。

从艺术的角度而言,建筑是一个独立的分类,有着自己的规律和艺术原则。比如我国建筑的木构架结构系统,被视为东方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即由台阶、梁柱、屋顶组成的三段式造型,独特的向上反曲的屋面,依照中轴线层层递进的群体组合方式,然而在园林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对它们也必须进行取舍,摒弃那些不适合园林欣赏和使用的“特点”。

园林建筑的第一个特点是“多曲”。自然界大多数的山水风景,都有着柔和的曲线。不管是山形石峰的轮廓线,还是溪流池湖的岸线,几乎都是曲线,自然界中的景物极少会有笔直方正的几何形状。所以,园林中的亭台楼厅也与之相呼应,尽量地“曲”,除了体现最基本力学规律的梁柱构架必须保证垂直之外,其他的平面有时是六角、八角、圆形、扇形等,本应是直线的路、桥、廊等也都因地制宜地变成了曲径、曲桥、曲廊,建筑屋顶外形、犀角起翘、檐口滴水、檐下挂落以及梁架部件也呈现出很协调的曲线,为赏景而设的美人靠几乎全都是用曲木制成,就连踏步和台阶也往往使用自然石块铺就。这一从“直”到“曲”的改变,能够使建筑和周围的风景环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园林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是随宜多变。古建筑那种强调中轴线、绝对对称的群体布局方式已被抛弃,为了适应山水地形的结构高低曲折,园林建筑的布局因地制宜,复杂多变,可在山巅,可在水际,甚至连作为主要活动起居场所的厅堂,也会从赏景的目的出发,“按时景为精”,灵活设计。有些处于山水之间的园林,更是会根据山势水流的不同情形因地制宜地安排和布置其中的建筑会。

在古城镇江,顺着长江自西而东,分布着三座著名的寺院:金山寺甘露寺和焦山定慧寺。熟悉《白蛇传》的人,对于白娘娘与法海和尚相争而水漫金山的金山寺一定不会陌生。甘露寺相传是三国时期刘备赴江东招亲的地方,而焦山定慧寺则是汉朝隐士焦光的归隐之地。在这三座寺庙里,园林的建筑布局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金山寺依山而建,层层拔起,完全将山包住,因此有了寺包山的说法。焦山的植被极好,好像是一枚浮在江中的翠螺。定慧禅寺坐落于山麓,小坡的乔木遮掩了佛殿,从外面望去,人们只能隐约见到几段黄墙,因此人称山包寺。北固山突兀于江边,沿江是一溜的绝壁悬崖,而甘露寺就雄踞于山巅,故而人称寺镇山。这些建筑的布局均是因地制宜布局建筑的典范,完美地体现和强化了山的气势。(www.daowen.com)

金山寺

园林建筑的第三个特点是雅朴。古代的诗人在形容建筑的美时,常常用“雕梁画栋”这个词来形容,可见古建筑的装饰向来是比较华丽的,尤其是宫殿、庙堂等正规建筑,雕镂和彩画是绝对少不了的。园林建筑几乎都不会使用正规建筑中那些繁缛艳丽的装饰,也摒弃了雕梁斗拱,而是转而追求雅朴的风格。在我国的传统美学中,“雅”是一个很特别的概念,一般是指宁静自然、简洁淡泊、朴实无华、风韵清新。这些建筑的理念体现在古典园林的建筑上,都有所反映。举例来说,正规建筑的模数一般采用一、三、五、七的奇数制,级别越高,开间的间数就越大。而在园林中,不仅有二、四的偶数间出现,甚至还根据需要出现了一间半和两间半的形制。如苏州留园东部的揖峰轩,是石林小院中一处面对石峰的小斋。此处庭院小巧,景致精美,石峰、翠竹和芭蕉在这里组成了一个虽小却雅的欣赏空间,所以小斋的布局为两间半。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同样也是一处小庭中的主建筑,院中以垂丝海棠、石景为主题,小斋只有一间半的形制。正如《园冶》中所说“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正是由于建筑做出的这些巨大“让步”,这才使得这两处小院的景色呈现出既雅洁别致又轻松活泼的风貌。

园林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是比较空透灵巧。正规建筑中实的围墙在园林中往往被虚的栏杆或空透的门窗取代,有一些亭台小筑位于山巅水际,甚至索性连门窗也没有了,只有四根柱子顶着一个屋顶。游人坐在这些建筑里,可以随心所欲地环顾四周,尽情赏景。同时建筑的空透开敞,又可以让室内外的空间互相流通,连成一片。从外面看,亭榭很自然地融入整个风景环境中;可是坐在建筑中的游人,却仍然能感到处在大的山水游赏空间之中。在北京颐和园的前山西面,有个景点叫山色湖光共一楼。坐在这里,既能看见玉泉山和玉峰塔,又能看见昆明湖的粼粼碧波,整个大空间的景致,几乎全部通过它敞开的四壁,都引进建筑里来了。再如画中游小亭,亭之得名是说亭子外面的美景好似一幅图画。游人一旦走进了这座亭子,也就如同走进了这幅图画之中,这便是空透建筑的妙处所在。

山色湖光共一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