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阊门外,有一所很有名的佛寺园林——西园。今天的西园并不是单纯的一座园林,而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的总称。戒幢律寺是江南的名刹,庙貌庄严,殿宇宏伟,佛像完整,特别是它那安放在田字形罗汉堂中的五百罗汉,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吸引着大批游人和香客。与彩塑罗汉相呼应的,在罗汉堂后建有宽广明净的花园。全园以放生池为中心,周围适宜地布置着亭台榭馆,曲槛回廊,掩映于花木山石之间,呈现出一派秀丽清新的景色。“苏台春满”四面厅是这一景区的主建筑,厅前紫藤满架,春来花妍,夏荫满地,十分清静。隔山望去,湖心亭翼然立于放生池中,重檐六角,造型别致。左右曲桥贯通两岸,池内有五色鲤鱼,供人游赏。放生池中尚有数头稀有动物大鼋,寿命已逾二三百年。炎夏时季,才会出水一现,被人们视为吉祥物。
西园
单纯就园林景色而言,这座佛寺园林与一般私家园林并无多大差别,水池、假山、曲桥、游廊等,这些一般园林中常见到的构园要素,也是城市寺庙园林的主景。实际上,这类寺庙园林和文人私园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可划,它们常常随着所有权归属的变化,时而成为寺庙园,时而成为私园。西园最初是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的归元寺旧址,到明代寺圯。明嘉靖年间,官僚文人徐时泰买下营建宅园,徐家还有个东园(即今留园),便把此园称为西园,其名沿用至今。徐时泰死后,其子舍园为寺,这花园又变成了寺庙园。
在留存至今的名园中,类似的情况是很多的,如苏州狮子林原是元代高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所建“狮林寺”的花园。当时,画家倪云林、朱德润等人共同参与设计,是名噪一时的寺庙园。明清两代,几度为私家占有,后又归寺。清末归李氏,以后又变成了贝家祠堂花园。沧桑变迁,可谓甚矣。上海豫园最初为明代官僚文人潘允端的宅园,后其中一部分成为城隍庙的庙园。嘉定秋霞圃原先也是明尚书龚弘的私园,后来售与邑庙,改作了城隍庙后园。凡此种种,说明城市中的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之间,存在着可以互换的特殊关系。
同私家园林一样,寺庙园林的选址也注重寻觅比较优美的环境,两者往往“英雄所见略同”,选中同一地方,如苏州拙政园选的是元代大宏寺遗址。泉州开元寺,原来是本乡财主黄守恭的大桑园,树木葱翠,流水环抱。关于寺庙选址,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天财主梦见一个和尚向自己化缘,要这块地建寺。他不便拒绝,就故意出了个难题,只要园中的桑树在三天之内开出白莲花,方肯施舍。不料,那棵桑树果真在三天之内开出了白莲花。于是,财主只好舍地为寺,寺也因此得名为莲花寺。至今寺内还有一株老干盘曲的桑树,传说就是当年开莲花的。桑莲奇闻给寺院招来了声誉,泉州开元寺被佛家称为桑莲法界。寺内有两座以花岗岩仿木结构造的楼阁式双塔,一东一西,坐落在长廊外的花园中,成为这座名刹花园中的又一主景。塔下刺桐掩映,古榕垂荫,花木扶疏,四季如春,充满了南国园林的情趣。要是登塔凭栏远眺近览,那山环水抱、古意盎然的古城英姿就尽收眼底。
位于郊外或风景区山水间的寺庙一般没有位于城市的寺庙那种独立设置(可分可合)的园林。它们本身就处在大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它们的园林景色着重于对自然山水的利用和改造上。(www.daowen.com)
东晋高僧慧远,游遍了天下的名山胜水,于公元384年来到庐山。他十分喜爱那里山清水秀的环境,就在香炉峰下营建东林寺。《高僧传》中记下了这第一座由僧人艺术家所建的园林:“远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叠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筵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由这段生动的描写来看,慧远是位出色的造园家,具有发现山水园林美景的“慧眼”。秀峰、清泉、瀑布、松林、白云等,在城市园林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东林寺就处于如此美妙的环境中。寺内,他结合地形,又“别置禅林”,大量种树绿化,使佛殿僧堂均在“森树烟凝,石筵苔合”的园林之中。
“白萍红蓼江天净,曲径丛林野寺通。海气侵阶晴亦雨,潮声著树晚多风。”这是明代黄伯善游福建晋江南天禅寺的咏景诗。南天禅寺又称石佛岩,构筑于岱山山麓的坡地上,山虽不高,但巨石气势磅礴,背后耸立着麒麟、妙峰两山,左右又有石、鸿两江环绕如带。在岩壁石崖上,雕刻着弥陀、观音等造像。游人香客登上山巅,可远眺浩瀚的大海。海上烟波茫茫、天水一色之景,真使人飘飘欲仙。近览山景,万木争荣,群芳荟萃,绿树浓荫中露出殿阁的雕梁画栋,真可称其为寺庙园林与山水自然风景合为一体的极佳例子。
除了像晋江南天禅寺那样背山面水、踞峰而设的寺院丛林外,沿溪流在山谷中布置的方式也较常见,如杭州的灵隐和虎跑寺等。这种地处山坳山麓的寺庙园林的特点是山深林静,环境幽邃,溪泉相伴,甚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有些寺庙,设立在一些名山之巅,居高临下,与雄伟的山势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气氛。如九华山绝顶的天台寺,华山北峰的真武宫,泰山顶上的碧霞寺,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些寺庙所依之山并不高,但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了寺院特殊的地位,应用艺术的对比手法,仍然使其产生了雄伟的观赏效果。
镇江金山
镇江金山是著名的风景点,当年清乾隆皇帝因其美,在承德避暑山庄内模仿它建造了小金山一景。实际上,镇江金山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全被江天禅寺独占。寺园采取“依高差分梯台,按地势划景区”方法将全山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七个景区(如佛殿区、禅堂区、塔楼区、洞窟区等)。一些游览路线将各景区有机地串联起来,寺院建筑围山层叠错落而建,塔楼高耸,轮廓线富有变化,形成了“寺包山”的特殊景观。若是从江上观赏,好像层层叠叠的佛堂楼台直接从水中升起。山巅上又立有七级慈寿塔,更增添了它的雄壮,正如宋代王安石在《游金山寺》诗中所描写的:“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