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林:雅胜大,少胜多

园林:雅胜大,少胜多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殿春簃“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是古典戏曲艺术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形象描绘。私家园林要在小范围内表现出大千世界的美景,就更重视“一以当十”的艺术原则。园中风景,无论是大的山水形象还是庭院一角的一树一石,都要经过反复锤炼,以收到笔愈少气愈壮、景愈简意愈浓的艺术效果。这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是密切关联的。

园林:雅胜大,少胜多

焦山是镇江三山中很有特色的风景点,它是坐落在江中的小岛环境特别幽静。在半山腰有座别峰庵,娟小玲珑,四周被绿树翠竹掩映。庵中有几间书斋,曾是清代扬州八怪书画家郑板桥读书处。画家将自己对居住环境的审美标准概括为十个字,并书作楹联,挂在书斋两边:“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以雅胜大,以少胜多正好就是文人私家园林的一个特点。

我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最好的出路是入仕做官,但是能够做官的毕竟不多,大部分人只能靠教书或卖字卖画为生,经济状况并不太好。因而他们的园林大多是在自己住宅近旁的空地上,占地往往有限。这一点,从现留存的某些古园的题名上也可反映出来。如苏州有壶园,因其小,整个园林空间好似一把茶壶而得名;有残粒园,似一粒碎米来喻其小;还有芥子园、半亩园等名园皆以小著称。这些小园,实际上是布置精巧的住宅庭院。一些做了官的文人,其境况与帝王或王公贵戚也是不能比的。在他们罢官或退休后所建造的园林,面积也不会很大。如明代致仕官僚文人王献臣在苏州大宏寺遗址上所建的拙政园,堪称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当时占地也不过30多亩,与占地四五千亩的帝王苑囿相比,可说是极小的了。

拙政园

“小”,对建造园林是不利的,然而古代的园林艺术家却能自如地掌握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化不利为有利,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创造出无限的景色来,其中最主要的是精深的构思设计和雅朴的布置装点。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这是清代园林评论家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所说的一段话。作者从江南文人园林的构思设计中看到了造园与作文写诗等文艺创作的共同点。园林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榭的位置,都要仔细推敲,就像作诗时必须锤炼词句一样,使它们能各就其位,有曲有藏,彼此呼应,才能以较少的景物塑造出有意趣的园景。

苏州网师园是江南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小园。它本来是南宋绍兴年间侍郎史正志的宅邸万卷堂花园,到清乾隆年间,文人宋鲁儒买其地造别墅。宋以网师自号,网师即渔夫,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以网师作为花园之名,在立意上就要比那些摆阔气讲排场的商人园林高出许多。花园占地共九亩,景物不多,以大荷花池和云岗黄石假山为中心,点缀一些古树名木,再通过轩榭、回廊和小桥的联络,创造出了典雅、精巧、幽深的园林景色,充分表现了文人园林的精致和雅朴风格。(www.daowen.com)

自住宅轿厅西首侧门入院,有曲廊通向一处隐在绿树山石之中的四面厅——小山丛桂轩。这轩名取自北朝庾信《枯树赋》的“小山则丛桂留人”的诗句,以喻迎接、款留宾客的意思。轩南湖石耸立,桂树簇拥,环境非常清幽。于轩内透过花窗北望,则是一壁黄石堆叠而成的假山——云岗,山虽不高但气势雄奇。幽径通处,山石自开,与轩南丛树湖石正好形成对比。轩西,循爬山廊“樵风径”西而折北,便是濯缨水阁。登阁,但见面前一片空阔,池水明澈,心胸豁然开朗。园池面积并不大,只20 米见方,然而因为它集中,又据全园的中心,再加上四周沿岸建筑布置得疏密有间、高矮得宜,人们在较为幽闭的山石丛树中游历过后,来到此地,会很自然地产生满目清爽的开阔观感。池岸高下变化随意,用黄石挑砌,水面深入岸中,看上去显得深远。池面曲折多变,有水涧、水口自然流出,加上石板小桥的跨越遮挡,增加了水景的层次。池四周的建筑布置得十分贴切:西面较高的池岸突出部建有月到风来亭,是秋日登高赏月的佳处;由亭北曲廊步上三折平桥,可达池北岸的看松读画轩。此轩并不紧靠水池,而是退后数步,在西面的曲岸花墙和东面的竹外一枝轩的围合下,形成一个凹字形的半封闭空间。在它和大园池观赏空间的交接处,则栽有三株古松奇柏,既点明了看松的主题,又增加了北岸的景色层次。竹外一枝轩东边,与月到风来亭隔水相望的是射鸭廊。这是一座半亭,凭栏环视池水山色,很得静观之趣。廊亭之南,还有一座叠石假山,与云岗峰峦互相顾盼呼应。两山之间,池水延伸为水涧,上修三步小拱桥,是水景的点睛之笔。在这个以水池为中心的大景区之外,还有一个园中之园——殿春簃。它坐落在看松读画轩和月到风来亭之间的廊墙以西,小院景物均沿周边布置,北边为三间书斋加一复室。其与北部围墙间,故意留一线隙地,植竹、梅、蕉,点几株石笋。隔花窗观赏,皆成图画。南部略置树石,与北边殿春簃对景,西边一溜芍药花圃,配以松、梅、紫薇和湖石峰。其余面积全虚,一色卵石花街铺地,极其洁净平整,与大园荷花池的水面,形成水陆对比。

殿春簃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是古典戏曲艺术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形象描绘。私家园林要在小范围内表现出大千世界的美景,就更重视“一以当十”的艺术原则。园中风景,无论是大的山水形象还是庭院一角的一树一石,都要经过反复锤炼,以收到笔愈少气愈壮、景愈简意愈浓的艺术效果。好景的获得,并不容易,它有赖于艺术家的阅历(特别是对名山胜景的欣赏经验)和造园实践。这不是自然主义地对某一名山、某一名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没有重点地将一些名景堆砌在一起。一般来说,某些著名的私人园林,其山水造型往往以某山、某水为基本蓝图,再由艺术家结合园中具体情况进行艺术增删,“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创作而成。例如,经专家们鉴定,网师园的荷花池仿虎丘山的白莲池,仿得非常巧妙。而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大假山则以苏州阳山大石山为蓝本。当然,这种模仿,并不是单纯地照搬自然山水的外形,而是从外至内,从形象到气势上的学习和借鉴。

文人园林的景色,大多比较雅。这里的雅,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独有的范畴,主要是指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简洁淡泊,落落大方。这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是密切关联的。在园林小品和建筑装修上,文人园林更是体现出雅致、朴素的风格。园中没有艳丽夺目的色彩,建筑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深栗壳色的柱子、栏杆和门窗,台基铺地多为青砖灰石,甚至采用更朴素大方的卵石、碎砖碎瓦等,铺砌成简单的图案,门窗、栏杆、坐凳栏杆(又称美人靠)的图式花纹摒弃了繁复俗气的形式,而选用格子纹、冰裂纹或简单明了的植物花叶式样,既简洁大方又符合传统。室内的陈设小品也多为古雅的艺术品,如小盆景、砚山玩石之类,称得上“古摘端方”的评价(《园冶》语)。就是作为园林各景区景点的匾额和楹联,也极为雅朴。多数是用银杏木板阴刻,填以石绿等冷色调,也有用大竹子剖开作对的。字体则以篆、隶、行书为多,很少用正楷工正书写,以求显得自然古朴,能与园林景色融合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