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规模最小的皇家苑囿,它利用宫城禁地之中的小片空地,堆叠起一些假山,再种植一些树木,从而形成一个庭院式的花园,可以改善宫廷局部的起居环境。这类小苑中的典型是位于北京故宫正中轴线最北端的御花园。我国宫城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前朝后寝”,后寝三宫中的北门坤宁门就是御花园的正门。住在坤宁宫中的皇帝和皇后,只要走出宫门,就可以直接进入花园游玩。由于宫中的花园数量不多,所以这块空地就显得尤为珍贵,因此就尽可能地将各种景物堆砌在这里。御花园东西向的长度为130米,南北向的宽度为90米,在这一片不算大的区域里,却总共有20多幢的建筑,以及一些高大的假山,再加上许许多多的奇石玉座、盆花桩景和古树名木,走进去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并不是在游览园林,而是进了一座大型的展览馆。
故宫御花园万春亭
除了御花园以外,故宫里还有好几座花园,如建福宫西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花园(即乾隆花园)等,这些花园仿佛点缀在一片黄色琉璃瓦海洋里的绿洲里。宫里的苑囿面积都不大,加之受到轴线的影响,布局比较规整。为了充分利用空隙地,有几处苑囿沿着主要的建筑物延伸出较长的一段距离。比如,在乾隆皇帝归政后,为了让他静心休憩,从而建造了乾隆花园。它建在一块狭长的土地上,东西宽约37米、南北则长达160米,所以不得不纵向分隔成四段,这很明显是受到了宫殿建筑的限制。
第二种是位于宫城附近的苑囿。这类花园多数是利用自然的水面或是小山营造而成,比起宫里的小园来,规模要大了不少。而且,由于这类花园的距离接近皇宫(往往建造在皇城内),游赏更加方便,因此受到帝王的特别青睐。三国时期,魏王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铜雀台园,以及隋文帝时期的大兴苑等,都属于这类傍宫苑囿,现在北京皇城内的北海和中南海(在历史上被统称为西苑)也属于这种花园。
三海的由来已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辽金时代。在辽代,今天北海的琼岛被称作瑶屿,意为瑶池中的仙岛,到了金代,则叫作琼华岛。到了元代,朝廷在营建大都的时候,将位于京城西北郊的玉泉山之水引进城,作为城市的水源,重新加以疏浚,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水平面的平湖景观,取名太液池。另外,将挖出的土堆成一座景山,山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明清时期,西苑和景山一直承担着帝王寝居休憩、朝臣听政、敬佛祭天等重要功能。这些花园不受宫殿规正轴线的约束,同时有山水可借,其规划布局便显得十分灵活、自由,于是,经过对地形的局部改造,往往会创造出一派浑然天成的自然风景来。(www.daowen.com)
北海
在三海中,当数北海的面积最大、景色也最佳,北海的面积有580多亩。湖内琼岛耸立,上面点缀着层层白塔,四周殿阁相辅,例如位于湖之北岸的五龙亭、九龙壁等,都堪称建筑精品。远远望去,山石峻峭,树木青葱,游廊曲折,亭台别致,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不管是宫内花园还是宫外苑囿,都位于繁华的京城之内,于是不免都要受到城市环境的约束,帝王们恣情山水的欲望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于是他们便走出京城,在郊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寻找一片有山有水、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建造园林,这类园林便是大型的山水苑囿,这类大型苑囿不但占地面积更大,景观种类更为齐全,而且有的苑囿将真山真水都并入花园内。其可以充分满足帝王们在其中工作、生活和娱乐等各种不同的需要,大型的山水苑囿是苑囿中的重中之重。大型山水苑囿的典型代表有汉武帝的上林苑、唐代长安的南苑和骊山离宫,以及清朝京城西北郊的三山五园等。
到了今天,人们依然可以欣赏到这类大型山水苑囿,如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位于今天北京市的海淀区,距离市中心约15千米,全园的总面积有294公顷。在它的西侧是一片青葱的山峦——西山玉泉诸峰;东边就是圆明园的遗址,而它的南面则是一片平野。海拔60 余米的万寿山高耸于颐和园的北部,而南部则是广约200公顷的昆明湖,山水环抱,景色绝佳,是一座典型的包有真山真水的大型苑囿。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面积更大,它的占地达564公顷。园内有平原和湖沼,西北边和大山大岭一脉相承。在如此广阔的山地景区里,点缀着青山碧溪、翠谷繁花,以及各种奇石,交相映衬,一派山林的自然风光。承德避暑山庄这种对自然山水稍加改造而形成的园林景观,是有别于其他苑囿的独有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