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例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例总结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44下山包滑坡综合治理平面图1986年5月出现变形迹象后,并出现小规模滑坡,这时进行了初步处理。对于该滑坡,先后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如下:图12-45下山包滑坡综合治理剖面图图12-46下山包滑坡发展过程及其与工程治理的关系图减载。按单排布置,共18根,分两期施工,最长桩长42.4m,最短25m。由于坡体开裂严重,多充填,在前部布置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共226根。锚杆排距2m,间距2m,倾角60°,锚固段长度4.5m,锚固力300kN,锚杆总长12~20m。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例总结

贵州天生桥二级电站在1986年5月厂区施工时,当开挖到550m高程时,在厂区西南侧下山包一带发生了地表变形,边坡出现滑动迹象。该处原为一古滑坡,东临南盘江,北至芭蕉林,南抵拉线沟,平面近似一个不对称“海贝”形,前缘高程554m,后缘高程650m,东西长520m,南北宽250m,面积约8×104m2,厚度25~45m,总体积1.4×106m3(图12-44)。

图12-44 下山包滑坡综合治理平面图

1986年5月出现变形迹象后,并出现小规模滑坡,这时进行了初步处理。11月厂房西坡进行大规模开挖,几天后地面开裂增多,地面裂缝逐步向后方发展,排水沟被拉断,变形加速,1987年2月25日被迫开始进行减载和减少地表水下渗。从3月至6月,随着各项治理措施的完成,变形不再发展,滑坡进入稳定阶段。

对于该滑坡,先后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如下(图12-45、图12-46):

图12-45 下山包滑坡综合治理剖面图

图12-46 下山包滑坡发展过程及其与工程治理的关系图

(1)减载。先后在滑坡后缘减载2.3×105m3,经验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可以提高10%。

(2)排水、截水。拆除了至滑坡的一切供水设施,布置了完整的地表、地下排水系统

(3)抗滑桩。按单排布置,共18根,分两期施工,最长桩长42.4m,最短25m。桩截面尺寸3m×4m,间距6m,锚固长度8m,设计推力12 840kN。(www.daowen.com)

(4)预应力锚索。由于坡体开裂严重,多充填,在前部布置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共226根。锚索承载力为1200kN,锚固段长度10m,选用10×7φ5mm钢绞线

(5)预应力锚杆。1987年3~5月在减载、排水和钢筋桩实施之后,滑动速度明显减少,但仍未停止,为保证雨季施工安全,在钢筋桩下方布置了两排预应力锚杆。锚杆排距2m,间距2m,倾角60°,锚固段长度4.5m,锚固力300kN,锚杆总长12~20m。

(6)钢筋桩。为控制滑坡速率,为后续各种措施创造条件,在前部用钻机成孔法建成了一批钢筋桩,采用7φ32圆钢组成的φ96钢筋束,桩底深入滑面下5m,用200号砂浆灌注。

(7)框架护坡。在滑坡前缘靠左侧布置了混凝土框架护坡。

可以看出,对于下山包滑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进程与滑坡的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2-46所示。通过上述治理措施,该滑坡得到控制,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综合治理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