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稳定性(Regional Stability)是指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及其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刘国昌、谷德振、李四光等结合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论证,在考虑中国区域地质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稳定性在我国工程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坝址比选的重要考量因素。
10.2.1.1 区域稳定性基本理论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是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主要涉及稳定性条件和因素的识别,重点是分析影响地壳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与标志,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球结构、构造格架、新构造活动、地震活动及地应力场等,迄今已形成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即“安全岛”理论、构造控制理论和区域稳定工程地质理论。
10.2.1.1.1 “安全岛”理论
以李四光倡导的活动构造体系与“安全岛”理论为主体,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评价。其核心思想是在现今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寻找活动相对微弱的“安全岛”;而在现今构造活动性微弱地区,圈出活动性相对较强的活动带。后经胡海涛等的实践及研究,提出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使“安全岛”理论逐渐成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导理论之一。
10.2.1.1.2 构造控制理论
以构造稳定性分析评价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核心内容,强调内动力产生的构造活动性和构造块体稳定状态是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主体。构造控制理论可分为两种研究思路。
一类是强调构造活动和岩体结构是控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导因素,以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和断块稳定状态分析评价为主的思路,主要观点是内动力作用所产生的地震、断裂活动、火山活动、新构造和现今构造变形及其应力场是决定区域地壳表层稳定程度差异的关键因素,而岩体结构层次是控制场地稳定和地面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其核心是研究地壳现今活动性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其研究主线是现今地壳活动的断裂活动性与地震、火山活动性,分析地壳稳定性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地震过程与地壳稳定性的关系,评价构造断块稳定性。这方面与国外的地震稳定性和断裂活动性评价相类似。国内以谷德振和李兴唐为代表。
另一类是以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线,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强调现今构造应力场是决定区域构造现今活动、断裂活动、地震活动和构造稳定状态的根本因素;其核心是以现今构造应力场、形变场、地热场研究为基础,揭示现在地壳稳定状态的根本原因和规律,进而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在理论上以物理的“场论”为核心,用各种场(应力场、变形场、能量场、地热场等)反映内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地壳表层变形的时空分布趋势和规律,揭示构造稳定性的机制和相互影响;在工程中以仪器现场测量、地震机制解译与数学、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研究现今构造应力场,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国内以陈庆宣、王士天、孙叶为代表。
10.2.1.1.3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理论
以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为核心,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分为构造稳定性评价、地面稳定性评价和场地稳定性评价3个层次,在强调地球内动力作用是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主导因素的同时,考虑外动力和特殊物理地质现象对地面和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其核心是围绕地球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灾变过程及其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新构造、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等几方面为主研究构造稳定性,从地壳表层地质灾害和工程岩土性质为主研究地面和场地稳定性,再从以上3个层次综合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
10.2.1.2 区域稳定性评价
10.2.1.2.1 区域稳定性评价方法
区域稳定性评价是指在全面研究分析一定地区地壳结构和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土体介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或叠加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评估不同地方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的稳定程度差异与潜在危险性。所以,不同的重点工程都有它们各自的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和重点的地质灾害问题,作为区域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对象。如长江三峡工程的重点是讨论未来地震灾害的影响和危害的可能程度,深圳市的重点是断裂活动是否可能导致高层建筑失稳,西安城市地裂缝灾害严重,则考虑如何进行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安全建设等。
区域稳定性评价是综合性工作,它以构造稳定性评价研究为重点,结合地面稳定性、岩土介质稳定性研究为辅。其直观结果就是稳定性分级与分区,这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主要目标。稳定性定量化模型可采用模糊数学评判、专家系统、信息模型、灰色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等多种理论模型互相验证。
较常用的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地区地表稳定性、工程场址岩土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10.2.1.2.2 区域稳定性评价步骤
开展区域稳定性评价,首先收集分析区域性地质、地震资料、地球物理探测资料、遥感图像资料以及自然气象水文资料。在室内进行分析,应着重分析构造体系和构造应力场,判断断裂的力学性质、断裂复合形式及形态的特定部位,分析第四纪地壳活动特征和沉积物特征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工作,应着重调查研究断裂构造的发育演变历史,新近活动迹象和各种动力地质作用、现象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成灾情况,随后室内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光弹模拟试验、相似材料模型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旨在分析验证区域构造应力分布状态与应力能密度变化情况,并参照震源机制解、地壳形变测量资料等进行论证。最后综合全部调查研究资料进行评价与分区。
10.2.1.2.3 区域稳定性评价指标
决定区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既有地质因素(如地质体组成、结构、构造、形态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地球物理因素(如重力场、地应力场、地热场)和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还有人类工程经济等各类活动的人为因素。区域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确定应遵循以构造稳定性指标为主、地面稳定性和岩土介质稳定性指标为辅的原则,这是由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可引起地质、地球物理因素的变化,或者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变化。因此,构造应力场尤其是现今构造应力场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目前,常见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分级与单因素评价指标如表10-1所示,地面稳定性分级及评价指标、地基稳定性分级及单因素评价指标分别如表10-2、表10-3所示。(www.daowen.com)
表10-1 地壳稳定性分级与单因素评价指标
表10-2 地面稳定性分级及评价指标
10.2.1.3 区域稳定性分区分级
区域稳定性分区分级,目的就是将一个区域划分成不同稳定程度的区或块,供工程设计部门利用和决策,以便选择稳定条件较好的地区和指定合理的建设、规划方案。
10.2.1.3.1 区域稳定性分级
区域稳定性级别划分是在区域稳定性各因素或条件的工程地质研究评价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是考虑地震作用,其次是考虑山体及地表稳定性和地震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按稳定性程度通常可划分为不稳定、次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4个不同级别。
所谓不稳定是指区内有强烈活动断裂或附近有强烈活动断裂,可能发生强震,影响该区烈度为Ⅸ或Ⅸ度以上,可能引起区内某些断裂复活及山体失稳、地表开裂,难以进行建筑或需采取特别防护措施才能进行建筑的区域。
表10-3 地基稳定性分级及单因素评价指标
次不稳定是指区内或附近有活动断裂发震,影响烈度为Ⅶ~Ⅷ度,也可能引起某些坡体失稳滑动以及某些地段地面发生震陷、变形破坏,进行建筑必须抗震设防的区域。
基本稳定是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作用对岩土体稳定无影响,除特殊重要建筑物外,一般建筑物都可不进行抗震设防的区域。
稳定则指烈度为Ⅴ度和Ⅴ度以下,地壳及其表面处于稳定状态,任何建筑物都不需抗震设防的区域。
10.2.1.3.2 区域稳定性分区
对一个大区域,可按稳定性相同或相似程度,由大到小划分为地区、地带、地段和地点四级:地区主要按活动构造体系存在与否划分;地带可按一个体系各部分活动程度划分;地段可按一个地带内断裂构造的活动程度划分;地点可按一个断裂各段的不同活动程度划分。无疑,地点也包括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这些原则可由以下例子予以补充说明,如一活动山字型构造体系划分为不稳定地区,则前弧、脊柱为体系内的不稳定地带,而其间的盾地为相对较稳定的(次不稳定甚至基本稳定)地带,而前弧、脊柱内发育活动断裂的地段为不稳定地段,活动断裂明显活动及可能发震的部位为不稳定地点。由此,在前弧、脊柱不稳定地带内也可划分出相对较稳定(次不稳定)的地段。在相对较稳定的盾地范围内也可划分出相对较不稳定的地段、地点。
因此,在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中,如将稳定性分级和区域大小分级结合起来,可得区域稳定性分级分区综合表(表10-4)。
区域稳定性分级以工程抗震指标、地震灾害为主,其他灾害为辅,各级区的划分界限亦如此。因此,这种区的命名适合于各种范围。只是在小面积内所划定的区域稳定性等级仅是一个等级区。这是因为在一个较小面积内,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条件完全相同,故地震基本烈度是一致的。在较大的面积上,构造和地球物理条件有差别,地壳活动性亦不同,故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区。因此,稳定性分区适合于面积较大的区域稳定性评价,可编制中、小比例尺的稳定性分区图件(比例尺小于1∶500 000)来表达,并以相应的报告作为文字说明。
表10-4 区域稳定性分级分区综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