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醇醚燃料产业化推进及汽车应用技术

醇醚燃料产业化推进及汽车应用技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醇醚燃料产业化推进困难主要问题在如下几个方面。影响甲醇燃料、二甲醚燃料消费的主要因素仍是产业政策的滞后。对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有关地方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国家没有给出统一的支持政策,尤其是产业化过程中的优惠政策。因此,要想加快醇醚燃料的推广,解决政策性问题是第一位的头等大事。甲醇汽油产业化是政府行为,由国家推出统一的产业化模式,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也最为有效。

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醇醚燃料产业链的形成。目前醇醚燃料产业化推进困难主要问题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主导、扶持、优惠政策缺失

醇醚燃料已有30多年历史,其经济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已被能源化工领域广泛认知,也被汽车界认同,但在推广上,仍有较大阻力。影响甲醇燃料、二甲醚燃料消费的主要因素仍是产业政策的滞后。对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有关地方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国家没有给出统一的支持政策,尤其是产业化过程中的优惠政策。在国内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形成与进步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我们国家也更应该是这样。

纵观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激励政策,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政策都相对集中在电动汽车及天然气汽车、乙醇燃料上,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出台,加之国家大量研究性与示范性资金的投入才促使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乙醇燃料的应用有了今天的进步与成果,这一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一方法的正确性也是不可争辩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政策目前还没有惠及到醇醚燃料汽车,尤其是对于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相关政策性支持不但没有,甚至在某些地域还存在限制性政策。因此,要想加快醇醚燃料的推广,解决政策性问题是第一位的头等大事。

2.参与企业少,产业链没有闭合

从行业角度来看构成甲醇燃料产业化的有基础原料、化工、能源、汽车、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车辆管理等,这些行业中的生产企业是否齐备,决定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就目前甲醇燃料产业的现状而言,行业中的产业链条还有缺失。

基础原料企业:主要指甲醇原料生产、成品油原料生产、添加剂原料生产企业。甲醇原料为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生产原料是石油,这些企业为传统的资源开采生产企业,政府的资源配给加上市场供给,原料供给能够保障,构成链条的企业多,实力雄厚。甲醇汽油添加剂原料生产企业主要是化工企业,由于添加剂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某些关键性产品要么是没有生产企业,要么是产量很少,成本很高,影响甲醇汽油的质量与使用性能。

化工企业:化工企业主要是甲醇生产厂、添加剂生产厂。甲醇生产企业对发展甲醇燃料表现得相当冷淡,一是对技术、市场的怀疑,对甲醇是否能够作燃料,是否可以作车用燃料抱有怀疑态度;二是观念没有转变,长期以来认为甲醇就是化工原料。甲醇企业首先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观念转变:一是车用燃料从单一的石油基燃料到煤基甲醇燃料的在观念转变,二是甲醇企业从化工厂到燃料(能源)厂角色的转变。对前者而言,甲醇不仅是化工原料,甲醇确实也是一种优质的车用燃料;后者是因为国家审批建设年产上百万吨甲醇生产企业,也只有当成车用燃料时才会有如此大的甲醇消耗量。这两个转变如果企业领导没有转变,政府领导更不可能有转变,甚至还没有认识、意识到。这两个转变对甲醇企业目前的生存是重要的,对国家今后能源发展战略更是重要的。只有这两个转变做到了做好了,其他问题也只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

必须要说明的是,当进行甲醇汽油调配时,所购买的甲醇必须是车用燃料甲醇,甲醇生产企业所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也必须依据GB/T 23510—2009《车用燃料甲醇》给出,否则,甲醇销售者将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甲醇生产企业除生产车用燃料甲醇外,还可以生产变性燃料甲醇、车用甲醇汽油(M85)。车用燃料甲醇是基础原料,变性燃料甲醇是含有甲醇汽油添加剂的甲醇,车用甲醇汽油(M85)则是一种汽车燃料。变性燃料甲醇有M85与M15甲醇汽油两种,有了变性燃料甲醇,甲醇汽油调配企业则可以直接应用变性燃料甲醇调配甲醇汽油,省去了购买车用燃料甲醇,购买甲醇汽油添加剂多道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车用燃料甲醇对甲醇企业不需要增加任何设施、设备,仅需要在产品目录中列入车用燃料甲醇,而生产变性燃料甲醇与车用甲醇汽油(M85)则需要一定的投入。

甲醇企业是发展甲醇燃料与甲醇汽油的主体单位,是机制设施转换最快、适应性最强的单位,有着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甲醇生产企业应走出去,积极面对车用燃料这一新兴产业,增加甲醇系列产品种类,延伸甲醇产业链,扩大甲醇市场应用的份额,找准自身在甲醇经济中的位置,发挥在这一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

相比甲醇企业,添加剂生产则是企业过多,热情过度。甲醇汽油添加剂企业过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鱼目混珠。就目前而言,添加剂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相对经济效益也较大,有条件没条件,有技术没技术的企业都自称拥有添加剂,并且都在生产销售。这种情况不仅造成甲醇汽油使用中出现诸多问题,也造成了企业资金、资源等的浪费。国家与地方主管部门要组织业内专家,以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为依据,作好添加剂的技术审核与企业资质的认证,规范市场,避免恶性竞争。

能源企业:能源企业是甲醇汽油的调配企业,目前进行甲醇汽油调配的企业主要是成品油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积极性很高,也具备了储存库,调配线等硬件设施,具有国家商务部门颁发的成品油许可证与相关资质,经过近年的努力,具备了甲醇汽油相当数量的调配能力,就一条调配线而言,调配能力小则年10万t,大则年100万t。但是,这些企业只是在调配低比例甲醇汽油时具有一定的软件与硬件优势,高比例的甲醇燃料优势还在甲醇企业。

汽车企业:汽车企业就是汽车制造厂家,由于市场上已经有部分甲醇汽油在销售,汽车制造厂家或多或少地都对汽车应用甲醇燃料进行了研究,但截至目前,除华普汽车公司、陕汽通佳公司的甲醇轿车及陕汽集团的载货车通过工信部公告外,其他汽车公司尚没有推出甲醇汽车产品。推动甲醇汽车制造业的是市场,汽车制造企业至少目前的参与程度不够,随着甲醇燃料销售量与使用地区的扩大,甲醇汽车这一环节一定会跟上来的。(www.daowen.com)

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车辆管理是政府管理部门。参照发达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政策经验,管理部门应由政府统一协调出台甲醇汽油产业化政策。

3.没有统一、完整的推进模式

模式主要是产业化前期的示范运行方式,甲醇汽油的产业化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这种模式目前国家没有,地方也没有。甲醇汽油产业化是政府行为,由国家推出统一的产业化模式,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也最为有效。模式包含了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模式有产业化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模式也规定了实施的地域、要达到的目标、参与者的任务、完成的时限,在这种模式化的运行之后能为产业化的后续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4.人为阻力

甲醇汽油的推动过程中存在部分人为的阻力,有些阻力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有些是出于对集团利益的考虑,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个别部门的主管领导,存在对技术不懂或责任心缺失问题,害怕承担责任。

5.大众接受程度不够

大众对甲醇汽油的接受程度还远远不够,一是甲醇汽油市场刚刚起步,技术保障与服务确实没有做好;二是宣传不够,使用者对甲醇汽油存在某种误解,主要是受假酒事件的影响,无形中夸大了甲醇的危害。只要加强宣传,正确使用,这一问题就不难解决。

6.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是甲醇汽油产业化过程中非常严重的问题,成品油市场的垄断行为在美国乙醇汽油的推广中也存在,政府对农产品采取的补贴政策,平衡了这种垄断。成品油市场的垄断看起来是稳定了国家的燃料供应,实际上限制了市场的正常竞争,阻碍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产生利益上的不公平分配与贪污腐化。成品油市场的放开,将是新能源应用的一剂强心针。

7.系统的推动力不足

醇醚燃料产业化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还包括系统推动力不足。在醇醚燃料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相互制约,谁先动,谁先发展都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若醇醚燃料生产企业先发展,向上面临着原材料供应缺失的风险,向下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问题;若原材料生产企业先发展,则面临下游企业需求不足的困境。整个产业链形成的过程是一环套一环,哪个环节发展不到位都将影响产业化推进过程。目前的做法多是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在各地设立醇醚燃料产业化示范基地,成立醇醚燃料产业化联盟,在政府有控制权的项目上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这种做法在短期内起到了较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重要的是培育市场,以市场需求作为系统的推动力,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目前限制产业化醇醚燃料市场发展和推广的主要问题,其一是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这就限制了产业化醇醚燃料的消费,阻碍了其推广。其二是消费市场对产业化醇醚燃料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目前,市场上的燃料基本是以传统的石油燃料为主,对于清洁能源中以电能和燃料电池最受热捧,市场对传统燃料接受程度高,形成一种惯性依赖,对醇醚燃料不了解或持怀疑态度,这直接决定了醇醚燃料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其三是产业化生产技术瓶颈严重。技术的研发直接决定了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在技术研发问题上,仍缺乏有效政策激励研发的投入。目前的技术研发一直依靠少数几个企业支撑,难以形成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