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历史上的名将一样,刘国轩既勇猛善战,又足智多谋;每临危急,神色自若;目光如炬,洞察微毫;爱兵如子,赏罚严明。清末举人、闽西硕儒丘复评价其:“主兵二十余年,安营布垒,动合古法,临阵持大。盖危坐指挥将士,炮下如雨,神色自若。而出奇制胜,料敌设伏,一常当百,故每战得捷,败亦能完。人皆莫能及。”刘国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显赫的战功,赢得了部众的拥戴和信任,而其为国家领土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也赢得了后世的千秋景仰。
归顺清廷后,刘国轩镇守天津。几次巡视海疆,目光敏锐的刘国轩深深地叹息:“当年攻打南京,如果派遣水师从渤海湾进入天津、塘沽,燕京(今北京)那是唾手可得的啊!”将军之志,仍可想见。农民出身的刘国轩在天津署衙时,时常走入田间地头,看见当地的水利设施不全,就亲自教授民众兴修水利、筑水田种稻谷的方法。如今,天津、塘沽一带的百姓还在受着他的恩惠:“至今土人相传,犹称刘总兵遗教云。”刘国轩一生征战,操劳过度,年仅55岁就去世了。死后,清廷赠刘国轩光禄大夫太子少保,谕赐祭葬,墓在顺天苏家口。一代客家名将,终老于他乡。其后代至今从无和故乡联系。
长汀县城内的刘氏家庙(www.daowen.com)
对于刘国轩的是非成败,世人多有评价。刘国轩忠贞报主而独木难支,壮志难酬而无奈归顺,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称其“大厦非一木所支”,深深地为之感叹。清代著名文学家全祖望为姚启圣所写的神道碑文云:“漳浦道士黄性震,自言能得国轩要领。公遣之,轩曾以书密报。犹未肯遽降。”丘复认为这是全祖望为美化姚启圣而编造的谎言。丘复认为,以刘国轩的个性和志向而论,不可能早存归降清廷之心。“使轩怀贰心,胡为苦战。风由西北而忽转南,此岂人力为之。轩之势蹙议降,不得已耳,岂初心哉。”一生中与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交谊深厚的丘复,发自肺腑地说:“吾于长汀得两英雄焉。一为元晋国公罗良,已为之传。一即国轩,虽不免不降虏,迹其所为,固不失为英雄矣。”其铮铮之言,至今仍掷地有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