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聊慰乡愁:念庐故居的醇厚历史风韵

聊慰乡愁:念庐故居的醇厚历史风韵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今天蓝溪镇的现代化民居中,丘复故居念庐像一个朴素敦厚的老者夹杂在衣着光鲜的人群中,只有走近他细细端详,才能感受和品味经过历史沉淀散发出来的醇厚风韵。而当我身在念庐之中,目睹墙上复制张挂的丘复遗像等历史照片,以及历经劫难留下的诗文墨宝,仿佛先贤音容宛在,那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仍然弥漫在故居的每一个角落。可惜丘复的书法作品传世极少,就是念庐故居所陈也是实物照片而已,令人慨叹扼腕。

聊慰乡愁:念庐故居的醇厚历史风韵

在今天蓝溪镇的现代化民居中,丘复故居念庐像一个朴素敦厚的老者夹杂在衣着光鲜的人群中,只有走近他细细端详,才能感受和品味经过历史沉淀散发出来的醇厚风韵。“左手持螯右酒杯,东篱丛菊正花开。掀髯一笑拼沉醉,难得敲门好友来。”正如丘复题《蟹肥酒熟菊花黄画》诗中所说,他栖居故园,关怀公益,诗文著述之外,生活朴实恬淡,或种菜莳花,或与乡人文友酬和,甘苦自知。

念庐位于蓝溪镇南侧,丘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蓝溪(又名东溪)自东南向北流经念庐大门的东边,向西流入黄潭河。黄潭河碧水清波,跌宕起伏,见证着这座古老民居的前世今生。丘复手书的“念庐”二字署于大门的门楣,两侧有文字注释:“太高祖成九公卜宅于兹,中华民国三年就田建筑,先成北楼,六年成南楼,七年二月起门树楣,荷公记。”大门对联为:“念祖惟修德,庐田在力农。”今天居住于此的丘氏后人告诉我,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念庐曾被战火焚毁,后来在丘复友人的资助下,念庐才得以修复。至今念庐两侧门柱上还保存有“建设苏维埃政权”、“男女平等”的淡淡墨痕。最为可惜的是,“文革”期间,念庐中数万册丘复珍藏的古籍善本等藏书,以及丘复和当时文人名士交往的书画信札手稿等,都在运动中被一担担地挑去农田中焚烧尽烬,徒奈天何。

岁月荏苒,物是人非。丘复身后又一个甲子的光阴过去了,今天的人们对于这位闽西乡贤的记忆或许只能停留在想象和传说之中。而当我身在念庐之中,目睹墙上复制张挂的丘复遗像等历史照片,以及历经劫难留下的诗文墨宝,仿佛先贤音容宛在,那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仍然弥漫在故居的每一个角落。念庐中大厅的墙壁上,挂着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其中一张是丘复在广东嘉应大学任教期间,与该校第一次文预毕业班师生的合影,丘复留着黑色短发,仍然是一袭长衫,正襟危坐。另一张是1943年夏天,丘复与同乡好友、诗人包千谷的合影,照片上两个长须老人,身着长褂,精神矍铄。二老膝下是两个光头的学童。还有一张是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丘复与包千谷及明强初中全体教职员的合影,这些珍贵的照片清晰地记录了丘复的生命历程。(www.daowen.com)

丘复手书门联

值得一提的是,丘复的书法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清末提倡碑学,文人一改历朝以晋唐法书为宗的贴学传统,而转学汉魏时期的古碑。丘复的书法也受到影响,造诣极深。他的行书作品中掺入汉隶和魏碑的笔法,气息高古朴茂,刚健遒劲,金石味道极浓。隶书对联“高谈闵仲叔,硕学郑司农”,笔笔苍劲,波折含蓄,富有庙堂之气。1928年冬至节后,时在长汀修志局的丘复应友人之请书写了一副楷书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此联糅合了汉隶和魏碑的笔法,气势开张,灵逸生动。1921年4月,丘复写下了一副行书斗方:“东南山水,余杭为最。由郡而言,灵隐为最。由寺言冷,泉观为最。”钤印章为“南社丘复”,观其内容应是丘复与南社同人游历时所写。另有两幅行书斗方,亦是字字珠玑,极为珍贵。可惜丘复的书法作品传世极少,就是念庐故居所陈也是实物照片而已,令人慨叹扼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