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闽南海防将领故事:《聊慰乡愁》

闽南海防将领故事:《聊慰乡愁》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闽南海岸的傲岸群峰中,遗留着不少古代海防将领留下的摩崖诗刻。南太武山明代海防将领题刻明万历壬寅年仲春,戚继光的谋士陈一斋和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在漳州南太武山巅的云根洞,也留下了一组银钩铁画的草书石刻诗文。南太武山明代海防将领题刻明万历三十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水师提督施德政挥师渡海至澎湖征倭,奏凯以还,于今东山岛的水寨大山设宴庆功。丈夫既幸遭明主,不惜一身为砥柱。

闽南海防将领故事:《聊慰乡愁》

在闽南海岸的傲岸群峰中,遗留着不少古代海防将领留下的摩崖诗刻。今天,当我们拾取这些遗落尘烟的历史碎片,试图透过枯涩的文字,去解读数600多年前海防军人的精神世界时,仍然深深地为他们精忠报国、驱除外寇的执着追求和炽热情怀所感动。

明朝万历年间,倭寇趁明朝守军汛期换防,占领了澎湖列岛并以为据点,频频扰掠东南沿海诸郡。明万历戊申年(1608年)春末,一支水师部队奉命驱寇抗倭,时在军中的游击将军徐为斌和李扬,在今厦门万石植物园的醉仙岩,刻下了两首广为流传的诗作。徐为斌诗:“闽南要路险澎湖,元将专担靖海符。万里艅艎莹斗列,蔽空旗帜彩霞铺。鱼龙吞气烟波定,蜃蚁驰魂窟穴孤。天子纶音勤借箸,那思莼菜与江鲈。”李扬诗:“樗材自分老江湖,袜线深惭佩虎符。舸舰森森鲸浪静,旌旗猎猎阵云铺。风生画角千营壮,月照丹心一剑孤。主德未酬倭未灭,小臣何敢辄思鲈。”尽管诗中难免留下封建忠君思想的痕迹,但两位爱国将领笔下的铁血生涯在今天读来仍然撼人心魄。暮春时节,将军相偕登高临海,遥望辽阔的海面,水师阵营极为雄壮。出征的战鼓如雷声响彻云天。连绵不断的百尺战船上,支支桅杆高耸成密密的森林。而遮天蔽日的七彩旌旗,则像云霞铺满了天空。此时此刻,对如画江山的热爱、对庙堂之君的忠诚、对入侵敌寇的痛恨、对军人使命的坚贞,种种感受齐聚胸中,令将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他们一心只想蹈海踏浪奔赴澎湖,早日驱除盘踞的倭寇胜利归来,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却深埋在心底。诗中无论是描写水师“舸舰森森、旌旗猎猎”的雄壮阵容,还是叙述“风生画角、月照丹心”的战斗生活,都充满了以身报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抵御外侮克敌必胜的自信心。而作者对江南故乡“莼菜鲈鱼”的眷恋,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是欲说还休,不着痕迹地摹写了铮铮铁汉的百转柔肠。

南太武山明代海防将领题刻

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仲春,戚继光谋士陈一斋和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在漳州南太武山巅的云根洞,也留下了一组银钩铁画的草书石刻诗文。年已62岁的陈一斋诗云:“临风清啸共徜徉,东望沧溟思渺茫。古塔嵯峨云不散,故宫寂寞夜偏长。岩头荒草埋仙迹,春尽飞花满佛床。偶尔开尊问卫霍,伫看雄剑挂扶桑。”年岁相近的沈有容诗云:“携樽登眺兴偏浓,景物清恬日色溶。波浪千层翻地轴,风云八卦结天冲。塔边残垒空芳草,泉上悬崖有老松。把剑专从飞将后,壮心直欲扫妖凶。”南太武山居高临海,古来即是厦漳门户、海防要隘,至今仍有汉朝城堡宋朝石塔等遗址。在金戈铁马连年征战的间隙,两位将军登高东望苍茫的大海,把酒临风,情怀感慨。“古塔嵯峨云不散,故宫寂寞夜偏长”,世事更迭、物是人非,流传着种种迷人传说的仙山胜境在诗人眼里好像失去了魅力,成为“岩头荒草、塔边残垒”,难以激起诗人的游兴。而海上军情紧急,犹如“波浪千层翻地轴,风云八卦结天冲”,让经略海防的作者不敢稍有懈怠。伫立高山,俯瞰此伏彼起的海上烽烟,两位老将溯史怀古、同仇敌忾,自比为远征匈奴、保国安民的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李广渴望“雄剑挂扶桑,壮心扫妖凶”,早日肃清倭患、建功立业。时空远隔,我们无法想象倭寇为患、战事频仍的当年,闽南海疆有过多少滚滚狼烟。但从留存至今的石刻诗句中,却洞察了海防将领跃马横刀、抵御外侵的耿耿丹心。

南太武山明代海防将领题刻(www.daowen.com)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水师提督施德政挥师渡海至澎湖征倭,奏凯以还,于今东山岛的水寨大山设宴庆功。席间写下文辞瑰丽、气势雄浑的《横海歌》镌于石壁上,歌词多达300余字,反映平倭的赫赫战绩,充满英雄气概,读之令人神往。全文如下:大国抵疆今最遥,九夷八荒都来朝,沿海迈开几万里,东南地缺天吴骄。圣君御宇不忘危,欲我提师制岛夷。水犀列营若棋布,楼船百丈拥熊罴。春风淡荡海水平,高牙大纛海上行,惊动冯夷与罔象,雪山涌起号长城。主人素抱横海志,酾酒临海盟将吏,扬帆直欲捣扶桑,万古一朝恙奇事。汪洋一派天水连,指南手握为真诠,浪开坑壑深百仞,须臾耸拔山之巅。左麾右指石可鞭,吒咤风霆动九天,五龙伏鬣空中泣,六鳌垂首水底眠。舟师自古无此盛,军锋所向真无前。君不见汉时将军号杨仆,君王所畀皆楼船,又不见安南老将称伏波,勋标铜柱喜凯旋。丈夫既幸遭明主,不惜一身为砥柱。试将蚁穴丸泥封,莫使游鱼出其釜,鲸鲵筑奇观,军容真壮哉!椎牛餐壮士,铙吹喧天来。座中珠履歌横海,酒酣争比相如才;漫把升平报天子,从今四海无氛埃。诗中,作者以领军统帅的身份,叙述了跨海出征的缘由、龙虎之师的威武、海上风波的险恶,描写了剿倭战事的激烈以及赢得胜利的喜悦和凯旋之宴的狂欢,字里行间充满了海防军人的忠勇豪侠气概和尽忠报国情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像无形的血脉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催发了不畏强敌、敢于斗争、舍身成仁的强大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当我们阅读、品味这些几近风化的文字时,却像触摸到了历史深处那些爱国志士炽热的心跳,那生生不息的爱国心、报国魂使人心潮澎湃、顿生豪情,甘愿为祖国的尊严和强大奉献一切。这对于21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军人来说,诚然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吸吮不尽的精神乳汁。

东山岛水寨大山明代横海歌题刻

(刊于2007年第11期《军营文化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