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木棉庵:700年历史见证,漳州文化名城标志

木棉庵:700年历史见证,漳州文化名城标志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有了这段回肠荡气的历史公案,木棉庵从此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的文字之缘。最早将郑虎臣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义举用小说形式体现的,是明代冯梦龙“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卷二十二《木棉庵郑虎臣报冤》一篇;继有无名氏之《海上魂》、吴趼人之《痛史》。有关诗文题咏更是历代不断,蔚为大观。如今,已有700年历史的木棉庵,作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棉庵:700年历史见证,漳州文化名城标志

由于有了这段回肠荡气的历史公案,木棉庵从此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的文字之缘。

据《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记载,最早出现在戏剧上,是南戏《贾似道木棉庵记》一剧,惜作者不详,剧本已佚:另外,《宋元戏文辑佚》,也存佚曲一支;直至近代,还有漳州杨路冰创作的芗剧《肃杀木棉庵》。

最早将郑虎臣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义举用小说形式体现的,是明代冯梦龙“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卷二十二《木棉庵郑虎臣报冤》一篇;继有无名氏之《海上魂》、吴趼人之《痛史》。有关诗文题咏更是历代不断,蔚为大观。

在木棉古庵的南侧,并立着数块花岗岩古碑。最醒目的当属“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碣石,此碑原为明代平倭名将俞大猷所立,后断裂剩下上半截,后被毁半截(今已修补完整)。现存的石碑为清乾隆年间龙溪知县袁本濂重立。

旁边的诗碑上,刻明代王肇衡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方暴日奔。谁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发生在这里的那件惊天动地之事,是非曲直,后人自有公论。(www.daowen.com)

木棉庵山门

庵左前方的木棉亭,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国民党陆军第80师师长陈琪倡建。陈琪写《木棉亭记》,记载了当地士绅、民众建立石亭和维护石碑的始末,他还有联曰:“口诛笔伐,公愤常昭,废垅谁题华表柱;骨化形销,移名不灭,斜阳冷照木棉亭。”1936年5月,国民党将领蒋鼎文题写了木棉亭亭名后,还撰联镌于亭柱:“误国半闲堂,罪恶贯盈,垂老投荒忧恨晚;锄奸一片石,春秋笔削,乱臣贼子必书诛”。这些名家名联和碑刻,吟来正气满腔,其文采风流为木棉古庵增色不少。

清代名士张士楷诗云:“千古快心推此地,春风莫遣杜鹃啼。”如今,已有700年历史的木棉庵,作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刊于2004年8月27日《厦门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