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鸿江书院:聊慰乡愁,辈出人才

鸿江书院:聊慰乡愁,辈出人才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天叙在明洪武年间考中明经,担任漳浦儒学训导,后因患足疾辞去职务,回家乡继承父业,重整私塾,并取名“鸿江书院”。陈天叙长子陈翼重修鸿江书院,讲学教授乡人子弟。并在鸿江书院教授远近学子,培养人才。古行台正门遗址鸿江书院虽地处偏僻,规模不大,但人才辈出,闻名遐迩。如今,鸿江书院的遗址只剩下一个沧桑的读书处巨石大洞,令观者长叹无语。幸而还有一些乡里传说,延续着鸿江书院的动人过往。

鸿江书院:聊慰乡愁,辈出人才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众多由各姓氏族群主办的私塾,扮演了一个个培育英才的“熔炉”角色,为国家和民族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引导下,所有家族对教育、人才极为重视,延请名师硕儒,启蒙龆龄幼童,使得族群中的有志青年得以求知成才,报效家国。

元朝至正年间,鉴湖二世祖陈寿曾建私塾于卧云山(现红山)上。陈寿之子陈天叙,字则彝,号困翁,生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卒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陈天叙在明洪武年间考中明经,担任漳浦儒学训导,后因患足疾辞去职务,回家乡继承父业,重整私塾,并取名“鸿江书院”。亲自担任书院先生,教授乡里子弟,布政使陈衷便是他的学生。明洪武十二年,书院曾被贼寇所毁。陈天叙长子陈翼重修鸿江书院,讲学教授乡人子弟。成化二年(1466年),陈亹在广东布政使任上因病乞请归休,回鉴湖故里筑卧云山房,徜徉山水颐养天年。并在鸿江书院教授远近学子,培养人才。

古行台正门遗址

鸿江书院虽地处偏僻,规模不大,但人才辈出,闻名遐迩。书院当时积书数万卷,是明季漳浦辖地的四大书院之一。在陈亹的推动下,鉴湖文化日臻浓厚,科举鼎盛,与明朝漳浦乌石地区、云霄地区同为明初漳浦县文化发达之乡。陈亹、陈奂祖孙均担任过省级行政长官,且政绩卓著,名噪一时,俗称“大坑出布政”。在清朝顺治年间,政府下令“迁界”,书院又被毁。如今,鸿江书院的遗址只剩下一个沧桑的读书处巨石大洞,令观者长叹无语。幸而还有一些乡里传说,延续着鸿江书院的动人过往。(www.daowen.com)

相传,陈天叙在鸿江书院任教时,常常到海边一块大石上欣赏旭日东升的壮丽奇观。偶尔也会在这块大石头上钓鱼,久而久之,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作“先生石”。距离“先生石”不到百米处,有一道从天然巨石缝里流出的泉水,甘醇清爽。陈天叙的儿子陈翼、陈亹等学子在书院读书,每天取泉水回书院煮饭、泡茶。后来兄弟同榜中举,陈亹于明朝正统元年考中进士,天顺四年(1460年)担任广东布政使,成为漳浦县历史上第一个省级行政长官。人们把这眼泉水叫作“布政泉”。如今看来,无论是“先生石”还是“布政泉”,都是人们对先贤的美好追忆,和对后人的谆谆劝导。

陈亹在外为官,心系家乡,最突出的贡献是从广东引进荔枝良种。康熙《漳浦县志》卷四“风土篇”记载:“荔枝……其种不一。以绿荷包为胜,叶冬青,亦名乌叶子。此种乃邑陈亹任广东布政使时移来,船中避风日,以绿荷护之,故名。旧植鉴湖最胜。南海荔,即金钟,亦陈亹携来。”陈亹从广东带回的荔枝良种首先在鉴湖一带种植,以后逐渐传遍全县。漳浦人至今铭记布政使陈亹为家乡引进良种荔枝,造福后人的功德。

“尚武”与“崇文”并重,是中国人遵守千年的不变法则。回望历史长河,作为军事重镇的唐代古行台,在烽火年代履行了自己戍边保民的职能。而由此地衍生出的丰厚历史人文积淀,足为青史圈点。鉴湖古行台的建造者和后续者,在这里完成了一个个时代使命的承接,只是我们对它的认知,仍然太少太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