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防城必然会有守城军士,军士当然要使用武器装备,当年巡检司城的将士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呢?这是我们的又一个疑问。查阅史书,方知来龙去脉。明朝,由于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兵器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长柄刀、枪、短柄长刀、腰刀及各种杂式兵器,如镋钯、马叉、狼筅等。这些冷兵器在深沪湾一带都有出土,部分陈列在晋江市博物馆,当然我们更急于见到的是司城的火炮。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不虚此行,见到了在深沪湾出土的铜炮和铁炮。
除了继承传统的兵器品种外,火器的发展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明末的兵书如《兵录》、《神器谱》、《武备志》、《西法神机》、《火攻挈要》、《筹海图编》、《军器图说》、《火龙神器阵法》等更是详细地记录了明军装备火器的制法、图谱以及火器部队的编制和战法。此外诞生了数位知名的火器专家如赵世祯、毕懋康、胡宗宪、茅元仪、孙元化和明末清初的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十分重视火器运用的军事将领如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等。
明军真正意义上的火器发展是从抗击倭寇时开始的。《中国军事史·兵器卷》记载,明朝后期明军的火炮用精铁铸造,在技术上接近西方的水平,数量则稳居世界第一,野炮的最大射程可达到10里,舰炮也达到4里以上,开始采用了爆炸弹丸、分装弹药、后膛装填,有射表、瞄准具等,种类上覆盖大中小口径,平射炮、曲射炮、臼炮……明军主力火炮“红夷炮”,号称“净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发可毙敌千人”,当时倭国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米)。
明初很重视造兵器,后屡有外患内忧,兵器制造一直为当朝所重视。嘉靖年间制造的虎蹲炮,长1尺9寸(约合0.6米),重36斤(约合21.5千克),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明会典·工部》记载,嘉靖四年(1525年)制造的“毒火飞搏”,炮筒用熟铁制成,装火药十多两,炮弹由生铁熔铸,弹内装“砒硫毒药五两”,点火后“将飞搏打于二百步(约330米)外,暴碎伤人”。这是中国古代以火炮发射爆炸弹的最早记载。
深沪湾打捞出的古炮(www.daowen.com)
祖先的智慧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敬佩,在火炮制造技术上同样令人称道。明末孙元化集中明代制造火炮的成果,吸收西方先进的造炮经验,撰写成《西法神机》一书。其后,焦勖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汤若望的传授下,辑成《火攻挈要》。这两部书,是明末火炮制造的理论和工艺技术专著,对西方新式火器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会典》记载有大样、中样、小样佛朗机铜铳。《武备志》又把佛朗机铳分为1~5号。北京首都博物馆现藏有6门佛朗机样式的火炮,均为铜质,有两种类型:一种名为“流星搏”,腹部为方形;另一种“胜”字号火炮,腹部为圆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制造的“胜字四十二号”火炮,母铳口径38毫米,全长91厘米,子铳口径35毫米,全长23厘米。子铳装药量小,母铳口径不大,因此威力有限。根据以上描述,我们在晋江博物馆看到的铜铳(实为铜炮)当属此类,这门宝贵的铜炮正是从深沪出土的。
在晋江博物馆陈列的还有两门深沪出土的铁炮,虽然早已风化锈蚀,但仍然铁骨铮铮,威风凛凛。这种炮古称红夷炮(亦称西洋炮),是一种大型火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明史·兵志》记载:“大西洋船至,复得巨搏,曰红夷。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二丈约合6.22米,三千斤约合1600千克)。炮身铸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与佛朗机铳相比,口径较大,管壁加厚,并且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增厚,炮身有九道箍,能承受较大膛压,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为了扺御后金军的进攻,重用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大量仿制红夷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政府正式规定:“凡军一百户,铳(铁炮)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而当时深沪已经设置巡检司,配备齐全的武器当可无疑。这种铁炮身管壁较厚,无论从装弹药量还是射程来看,它都大大超过了早先的铜铳。在抗击入侵倭寇的战斗中发挥了它的神勇威力。
深沪有过多门铁炮被保存了下来,直到1958年,东安文祠口尚有2门,宫仔崎也有2门,东安沙1门,这些铁炮都是明朝深沪巡检司城的遗物。这些历经风风雨雨的铁炮,可惜于1958年“大炼钢铁”之时,统统填入高炉化为乌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