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飞驰。如今的古炮台内处处颓垣断壁,倒塌的营房,毁坏的工事,弹孔密布的墙面,无不说明当年战斗之惨烈。行走在四通八达的堑壕内,嗅闻着弥漫着湿气和霉尘,忍看斑斓的苔色侵入炮台古老的肌肤,更撩起我们心中的沉痛与哀思。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南进,闽南沿海战云密布。“福建密迩台湾,敌人垂涎甚久。”(《中华民国海军史料》)9月3日凌晨4时许,对厦门虎视眈眈、早存囊括之意的日军舰队,突然逼近大担岛灯塔山海域,从巡洋舰上起飞的飞机,开始对厦门进行轮番轰炸;舰群也猛烈炮击我方阵地。我海军驻厦各机关、要港司令部、造船所、无线电台、医院、航空处等均被炸毁,东沙岛观象台被占。
摩拳擦掌的厦门各炮台官兵同仇敌忾,打响了闽海抗日首仗的炮声。这些口径分别为170毫米、210毫米、280毫米的火炮,爆发出不愿做亡国奴的怒吼,打得侵略者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与厦门呈掎角之势的屿仔尾炮台,在战斗中发挥了侧翼奇兵的牵制作用,它犹如晴天霹雳袭击敌舰的猛烈炮火,使得日寇腹背受敌、首尾难顾。敌“若竹号”驱逐舰,在我方两岸火力的夹击下,右舷中弹,遭受重创,浓烟冲天而起,渐呈下沉之势,侧边的两艘日舰慌忙向它靠拢,夹持着该舰向台湾方向溃逃,拖至青屿以北海域后销声匿迹。(www.daowen.com)
遭到迎头痛击的日军舰队凭借其武器精良,也以密集的排炮朝我各炮台反扑。霎时,镜台山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所幸,屿仔尾炮台台面是采用闽南三合土建成,能够有效防止碎石和弹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功能。是役,炮台仅班长彭碧龙伤及踝骨。
南炮台遗存的古战炮
激战至10时许,没有占到便宜的日本舰队,只好仓皇溃逃。捷报传开,我抗日军民斗志空前高涨,而敌舰却对厦门港各炮台甚为顾忌,此后虽来去频繁,但均游弋在大担岛之外海域,仅以远距离盲目开炮轰击,如此双方相持了8个多月,敌舰始终未能突破厦门港的炮火封锁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