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城门,昔日守城将士手植的百岁古榕,如哨兵一样忠实地站岗。虽然奔忙的脚步远去了,战火中喑哑的嘶喊湮没了,但依旧威严的堞垛、森然的射孔,却还在延伸古炮台曾经的峥嵘和辉煌。
鸦片战争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强烈意识到:落后必将挨打,须“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廷于1871年向德国购买了328门克虏伯大炮,安装在天津、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稳固京城防务安全。又拨巨款修筑旅顺黄金山、椅子山和威海卫南、北帮及刘公岛炮台,并配合山东巡抚修筑了烟台东、西炮台以及长江沿岸各主要炮台。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屿仔尾炮台也进行了扩建。炮台采用江东沙、壳灰、竹筋、糯米浆及红糖水等原料搅拌,层层夯筑而成,平面呈椭圆形,城墙周长约240米,高5米,厚2米,筑有女墙、垛口、射击孔,内有城堡、战壕、兵房、练兵场、弹药库等设施。
此外,炮台在装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改装了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85年制造的火炮,计有主炮1门,辅炮3门。主炮配有发电机和动力机械操作台,每发炮弹重40~50千克,必须使用机械吊送装运和转运;它与胡里山大炮同为280毫米口径全钢炮,在当年并称“姐妹炮”,可称得是比较先进的重武器。辅炮则可以手工操作,比较灵便,但射程较短,威力稍逊。
5年后的1896年11月8日,耗资30万两白银的胡里山炮台竣工。自此,厦门港已拥有比较完整的8座炮台:鹭岛一侧有白石炮台、曾厝垵炮台、胡里山炮台、鸟空园炮台、磐石炮台、武口炮台;龙海一侧则是屿仔尾炮台和龙角尾炮台。(www.daowen.com)
到抗战前夕,厦门要塞最终形成了以胡里山炮台为指挥主台的防御体系,计有胡里山、磐石、白石、屿仔尾等4座炮台及鱼雷台一座,共装要塞炮9尊、鱼雷炮2尊。后又在五通霞边和何厝香山增设2座炮台。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舰觊觎我金、厦两岛。厦门要塞在司令林国赓的亲临监督下,还组织了一次军事演习:以机帆船一艘,停泊于大担海域作为靶船,令各炮台发炮击之,以测试战果,结果屿仔尾炮台四发四中,成绩最佳。
南炮台城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