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南锁钥,岛城炮台!

天南锁钥,岛城炮台!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播荡烟尘”城门额匾地势险要的屿仔尾炮台当年是作为拱卫厦门的“天南锁钥”而设立的。清道光二十年春,闽浙总督邓廷桢为配合林则徐虎门销烟运动,在厦门港入海口两岸的青屿、鼓浪屿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屿仔尾,择址修筑3座为御侮备战而建的炮台。8月24日下午,英夷放出3只舰板追逐一艘中国商船,屿仔尾炮台官兵义愤填膺,他们瞄准目标猛烈轰击,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英船被迫遁走。

天南锁钥,岛城炮台!

面对居高临下的屿仔尾炮台,会有一种自然的仰视。它那高大的、深褐色的三合土墙体,虽弹痕累累、锈迹斑斑,但依然结实如磐,冷峻中透出坚韧和刚强。古堡无言,我们在它一如既往的缄默中,任思绪游离于变幻的时空。

“播荡烟尘”城门额匾

地势险要的屿仔尾炮台当年是作为拱卫厦门的“天南锁钥”而设立的。从宋嘉祐年间(1056-1063)开始设防的厦门,早在元代就设置了千户所。明初,倭寇为患,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疆,建厦门城。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福建水师提督进驻厦门,四年后设立“台厦兵备道”,辖区包括台湾、澎湖。雍正五年(1727年),设“兴泉永道”于厦,管辖兴化(莆田)、泉州二府和永春州。地理重要性的凸现、海防机构的升格,必然要增加军事设施。到鸦片战争前夕,厦门港已有磐石、大担、小担、浯屿、黄厝、高崎等炮台。(www.daowen.com)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闽浙总督邓廷桢为配合林则徐虎门销烟运动,在厦门港入海口两岸的青屿、鼓浪屿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屿仔尾,择址修筑3座为御侮备战而建的炮台。但当时形势危急,一切都是因陋就简、仓促而就。

屿仔尾炮台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律率领兵舰40余艘进犯广东,因林则徐严阵以待,无隙可乘,乃率舰袭扰厦门。7月2日和8月22日,英舰先后窜入青屿口和厦门内港,我军民英勇反击。8月24日下午,英夷放出3只舰板追逐一艘中国商船,屿仔尾炮台官兵义愤填膺,他们瞄准目标猛烈轰击,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英船被迫遁走。

迄今,屿仔尾炮台城门上方的花岗岩石匾,仍镌刻着“播荡烟尘”四个大字。面对纷纷扰扰的海上烽烟,抗英名将邓廷桢的殷殷寄情,可谓用心良苦,而其中又凝聚了国人对海晏河清的期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