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和总则
1.1 本工程±0.00相对于绝对高程为133.35m。
1.2 其主体混凝土部分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建筑物高度为22.20m(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室内外高差1.50m。
1.3 建筑物主体混凝土部分: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等级为四级。
2.设计依据
2.1 工程设计委托书、初步设计文件及有关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
2.2 国内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7742—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钢筋焊接机验收规程》 JGJ 18—2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2002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2.3 其他有关专业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和配合条件
2.4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o=1.0。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久性),设计基准期:50年
2.5 自然条件
(1)风荷载:基本风压0.55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C类。
(2)雪荷载:基本雪压0.45kN/m2(50年一遇)。
(3)抗震设防:场地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45s。建筑场地土类别Ⅲ类。
3.荷载
3.1 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见下表。
注:1.施工期间的施工堆载应控制在上述荷载范围内。
2.改变房间使用用途,应控制在上述使用荷载范围内。
3.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2 管道及装修恒荷载标准值:
吊挂荷载(包括水、暖、电和建筑吊顶):正常楼层为0.5kN/m2,地下室顶为1.0kN/m2,吊顶荷载超出以上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
4.本工程设计计算所采用的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08版)。
5.图纸说明
5.1 本工程图纸中,标高单位:米(m);尺寸单位:毫米(mm);角度单位:度(°)。
5.2 构件代号:KZ—框架柱,TZ—楼梯柱,GZ—构造柱,KL—框架梁,L—梁,XL—斜梁,ZL—折梁,GL—过梁。
5.3 选用图集
本设计的图例除国标《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的规定外,再作如下补充:
(1)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表示方法,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修订版》,以下简称为(03G101—1)。施工图中未注明的梁、柱钢筋的构造要求应按照标准图的有关要求执行。
(2)楼梯表示方法,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2。
(3)楼板及屋面板表示方法,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4。
(4)《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详图》(06SG614-1)。
6.材料选用及要求
设计中采用的各种材料,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在进场后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6.1 材料抗震要求
(1)钢筋及钢材要求见下表。
注:1.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2)吊钩及吊环应采用HPB235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E43型焊条用于HPB235级钢筋及Q235级型钢、钢板焊接。
E50型焊条用于HRB335级钢筋及Q345级型钢、钢板焊接。
a.具体焊条型号的选用,应遵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行业标准的规定。
b.焊条应符合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1995)。
c.焊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 12470—2003)。
6.2 混凝土
(1)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制、运输、浇筑以及养护和拆模等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养护和拆模的要求。
(2)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宜采用商品混凝土。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注:防水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水泥品种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实验确定。
(3)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按以下原则处理:
a.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板一同浇筑。
b.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二级,而柱子四边皆有现浇框架梁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板一同浇筑。
图1
c.当不符合上述两条规定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如图1所示。在混凝土初凝前即浇筑梁板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
(4)混凝土环境类别及相关要求:室外构件为Ⅱ-b类,室内构件为Ⅰ类,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见下表:
6.3 砌体: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具体材料要求见下表:
7.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
7.1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下表采用,但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注:1.当梁与柱边相平时,梁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增大使梁钢筋置于柱钢筋内侧。
2.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加b4@200双向钢筋网。
3.Ⅰ类环境中使用年限低于100年的板、墙,当混凝土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15mm时,保扩层最小厚度可降为15mm,但最大水胶比不应大于0.55。
7.2 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
(1)在结构重要部位的框架柱及梁的纵向钢筋,应优先选用机械接头,接头等级应采用Ⅰ级;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接头位置及接头数量:
a.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b.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在规定的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和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在接头处的35d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见下表规定。
7.3 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详见11G101-1。
7.4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1)板下筋应伸至支承构件(梁或墙)中线,且锚入支座长度不小于5d,上筋若在支座处不能拉通(含端支座)则需各自锚入支座长度不小于La。
(2)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www.daowen.com)
(3)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须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4)板上孔洞应预留,避免后凿,一般结构平面图中只标示出洞口尺寸大于300mm的孔洞,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当孔洞尺寸≤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尺寸>300mm,应设洞边加强筋,按平面图示的要求施工。当平面图未交待时,按如下要求:洞口每侧各2根,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被洞口截断的钢筋面积,且不小于212,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跨长方向通长,并锚入支座≥10d,且应伸至支座中心线。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洞口加筋长度为洞宽加两侧各40d,详见图2所示。圆形洞口或预埋管附加钢筋可平行布置,也可45°斜向布置,并增设212附加环形钢筋,其搭接长度为1.2La。圆形洞口应配置放射形钢筋8@200。
(5)所有楼层上后砌隔墙的位置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图,不可随意砌筑。对墙下无梁的后砌隔墙,墙底加筋未特别注明者均应按建筑施工图所示位置在墙下板底内设置216的纵向加强筋(沿墙通长,两端锚入支座250mm)。
(6)楼板内分布钢筋凡详图未加注明者按下表设置。
注:且不宜小于该方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7)屋面板上表面未配筋区域配双向8@200(或同板内钢筋间距)温度伸缩钢筋,与受力钢筋或分布筋按35d搭接。
(8)对于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挂板、栏板、檐口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段长度超过12m时,应按图3设置伸缩缝,伸缩隙间距≤12m,缝内用弹性防水油膏填实。
图2
图3
(9)板内预埋管须敷设在板内上下两层钢筋之间,当预埋管处无上筋时,则需沿管长方向加设8@200钢筋网。
(10)板中受力钢筋的位置要正确,特别要保证悬臂板的上部受力钢筋和所有支座处的上部受力钢筋位置钢筋在施工中严禁踩踏。板面标高相差不超过50mm时其间面筋连通设置,但施工时需做成。
7.5 钢筋混凝土梁
(1)梁内箍筋除单支箍外,其余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弯钩。
(2)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梁边50mm起。
(3)主梁内在次梁作用处,箍筋应贯通布置,未特殊注明箍筋均在次梁两侧各设3组箍筋,箍筋肢数、直径同梁箍筋,间距50mm。次梁加吊筋时,在次梁两侧各设2组箍筋,次梁吊筋在梁配筋图中表示。
(4)主次梁高度相同时,一般情况下,主次梁相交处,主梁下部纵向钢筋放在次梁钢筋之下,主梁上部纵向钢筋放在次梁钢筋之上。次梁的下部钢筋锚入主梁内不小于15d(d为次梁纵向钢筋的直径)。
(5)梁底部纵向钢筋的接头,可选择在支座或支座两侧1/3跨度范围,不应在跨中接头;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可选择在跨中1/3跨度范围接头,不应在支座处接头。悬臂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不应设接头。绑扎搭接接头处梁的箍筋间距≥5d且≤100mm(d为较小搭接纵向钢筋的直径)。
(6)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且小于9m时,模板按跨度的0.3%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9m时,模板按跨度的0.35%起拱,当悬臂梁时,按悬臂长度的0.35%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7)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规格为12@200(图中标注者除外)。拉结筋为8@400。
(8)构造柱、梁上起立柱,梁应预留柱插筋。
(9)在梁跨中2/3范围内开不大于150的洞,洞位于梁高的中间1/3,洞直径≤h/5且≤150,连续开洞净距>3倍洞直径,在具体设计未说明时,按图4施工。
图4
(10)填充墙洞口过梁选自图集《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11G322-3),荷载等级为2级。当洞侧与构造柱距离小于过梁支承长度时,构造柱应在相应位置预留连接钢筋,与过梁整体现浇筑。
7.6 填充墙
(1)填充墙的材料、平面位置见建筑图,不得随意更改。
(2)填充墙与柱、构造柱连接处应设拉结筋,做法参见图集《砌块填充墙结构构造》(06SG614-1)。填充墙与柱连接处应设拉结筋,拉结筋26@500沿柱全高设置,锚入柱内200mm,且沿墙全长贯通。
(3)当墙长大于8m或层高2倍时,每隔3500~4200mm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悬墙(墙端部无支撑或拉结构件)的端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40(GZ1)。条窗下填充墙设置构造柱,间距2800mm左右。构造柱断面为墙厚×180(GZ2)。构造柱配筋见图5。构造柱钢筋伸入楼层梁(板)及相关混凝土构件内。
(4)当墙长度≤5m时,墙顶部宜与顶梁(板)用相同材料的实心砌块斜砌挤紧;当墙长度>5m时,墙顶部宜与顶梁(板)有可靠拉结,详见图6。填充墙砌至板、梁附近后,应待砌体沉实(约5天)后再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梁板间用蒸压灰砂砖,逐块敲紧填实。
(5)砌体填充墙门窗洞口两侧砌块第一个孔洞应采用C20微膨胀混凝土灌实或做素混凝土砌块。以下砌体填充墙门窗洞口应做边框,门窗洞等洞口宽度≥1500且<2100时,洞两边设不到顶的边框,与门洞顶圈梁或过梁整体连接。门窗洞等洞口宽度≥2100时,边框立柱伸到本层顶。边框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00mm,边框纵筋为212,拉结筋为6@250,伸入楼地面及相关构件的混凝土内且满足锚固要求。
(6)外墙砌体填充墙于窗口下通长设置钢筋混凝土配筋板带,板带纵筋为38,横向设置6@200构造钢筋与纵筋连接形成钢筋网,配筋板带厚度一般为60mm,板带侧面要固定幕墙钢件时,板带厚度不小于100mm,具体位置宽度见建筑墙身图。
(7)构造柱与楼面相交处,在施工楼面时应预留相应插筋,构造柱上下端楼层处450mm高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钢筋绑完后,应先砌墙,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由上而下逐层砌筑,防止下层梁承受上层梁以上的荷载。在构造柱处,墙体中应留好拉筋,拉筋的根数、直径、长度按图施工。同时留好马牙槎,见图7。
(8)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冲洗,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9)当隔墙墙高>4m时,墙在位于门、窗口顶标高处或墙体半高处需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梁宽同墙厚,高200mm,纵筋410,箍筋6@200。
(10)填充墙洞口过梁可选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详见《钢筋混凝土过梁》(03G322-3)。荷载等级为1级,过梁宽度为墙的厚度,每侧支座长度不小于250mm,过梁梁长=洞宽+2×250。当洞口紧贴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时,过梁改为现浇,在主体混凝土柱(墙)内预留相应的过梁钢筋,锚固长度La。承重过梁及其他特殊过梁在结构平面图中注明应预留相应的过梁钢筋。
(11)除特殊注明外,上部无支点的内隔墙,女儿墙顶部设压顶,压顶高180mm,与墙同宽;C20混凝土,内配纵筋410,箍筋6@250,女儿墙压顶板每隔20m设缝,缝宽50mm,缝两侧设构造柱,沿女儿墙每隔2.8m设一根构造柱,由屋面女儿墙下所在梁上起柱,柱截面宽度同墙宽,长为400mm,内配纵筋412、箍筋6@200,纵筋锚固长度为La。
(12)预留表箱洞口的背面宜设与墙面平齐的钢筋网砂浆层,其厚度不少于20mm,C20混凝土。
(13)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沿墙高每隔500mm通长设置4钢筋网砂浆面层。楼梯间填充墙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截面及配筋见图5的GZ1。
图5
图6
图7
8.梁、板、墙、柱预埋件
按各工种的要求,如建筑吊顶、门窗安装、楼梯栏杆、轻质隔墙固定管线及管道的吊架等,均需在梁、板、柱、墙内设预埋件。各工种应配合土建工种施工,将本专业需要的埋件留全。
9.施工要求
9.1 本工程按常温设计,未考虑冬雨期施工。当冬雨期施工时,必须按照现行国家规范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9.2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9.3 材料代换时需经过换算,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9.4 现浇板上部受力钢筋,要采用措施保证其位置的准确,特别对于悬挑结构,如阳台、挑檐、雨篷、悬挑板等的受力主筋尤为重要,对于上述悬挑构件,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支撑。本工程混凝土竖向挂板较多,混凝土振捣采用小直径振捣棒,直径小于30mm。
9.5 施工中应注意混凝土浇捣密实,所有混凝土工程均应加强养护工作,以免产生干缩裂缝。
9.6 对于大体积、大厚度混凝土构件,应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并密切注意混凝土的浇灌及养护,以避免混凝土水化热和收缩应力给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
9.7 施工中应与各有关专业密切配合。预留孔、洞、槽、管及防雷做法等均应与相应专业图纸核对无误、无漏后方可施工。尤其要注意电气专业防雷引下线机预埋件,并确保形成通路。
9.8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及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记录。
9.9 混凝土所掺外加剂应符合有关规定,在建筑物外墙贴挂饰面砖时,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强度试验。
9.10 对于主体结构某些部位钢筋密集,又是要害部位,钻孔会损伤构件主筋且又难以钻入;结构某些部位钢筋稀少,又是次要部位,因此规定可设置及禁止设置膨胀螺栓部位。
(1)可设膨胀螺栓部位:
a.除梁宽范围的楼板。
b.梁侧面避开上下各200mm范围。
(2)禁止设膨胀螺栓部位:
a.柱,预应力梁,预应力板内设置钢绞线处,现浇空心板内空心管处。
b.梁底部、顶部及侧面上下各200mm范围。
c.上述禁止设置膨胀螺栓部位如需要连接时,可预留埋件。
图8
9.11 对于悬挑构件(如阳台、天沟板等)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将构件与配筋准确就位。在构件未达到设计强度和抗倾覆体未完全就位前不得拆除支撑或模板。
9.12 屋面女儿墙或楼层阳台及走道栏板,在结构平面图中位置未交代者均按建筑图纸所示位置施工。
9.13 施工单位应认真阅读全部设计文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组织施工交底。
10.其他
10.1 对跨度>4m的梁、板及悬臂>2m的梁施工时应按L/600预起拱。
10.2 电梯井壁、底坑、各层控制按钮及指示灯槽,机房底板留洞及顶板预留吊钩等均需配合订货电梯样本施工。电梯井道尺寸必须与已订货电梯厂家样本要求核对无误后才能施工。
10.3 电梯井道四壁墙应保持垂直、井道净尺寸按铅垂线所示尺寸在0~25mm以内。其中前墙控制在铅垂线0~13mm以内,其余尺寸误差需控制在±25mm以内。
10.4 防雷接地做法详见电气专业图纸。
10.5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宜少留施工缝,当必须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防水构造见图10。
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500高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离孔洞边缘应不小于300。
10.6 本套图纸须经规划、卫生、消防、施工图审查等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
10.7 图中注明或不清楚的部分,应及时通知设计院研究解决。
图9
图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