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冷馨
20世纪末国家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培育了一批国内知名重点高校及重点学科,为中国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初,国务院〔2015〕64号文件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将中国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高等教育强国,并向中国高校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单位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并在下半年公布了第一批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高校名单。
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北京师范大学入围第一批“双一流”建设的高校,2017年11月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并于同年正式发布了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学校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及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加快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稳步向世界一流大学挺进。根据建设方案,国际交流被纳入为建设任务的重要部分,学校积极通过构建国际化创新人才体系,最终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对话的具备全球胜任力人才之目标。
高等教育能够实现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但在封闭的体系中,这一功能受到极大的限制。国际交流在广泛的文化碰撞中引发知识的传播和再生产,在当前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为这一形式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等精神品质有利于“教育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形成。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科学技术变革为支撑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学校教育教学日益面对更为深广复杂的现实世界和思想维度,打造全球学习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而每个大学生都要超越自己民族、国家的地理疆界去解构新知识,在国家、民族面向全球的“大我”格局中塑造自我,进而形成自身的民族尊严感、国家立场、公共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外向型包容式知识结构,有能力在全球化学习和竞争之中适应生存和主动发展的人群。国际化人才所包含的素养内涵丰富,但主要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熟谙相关国际惯例;围绕本专业的国际比较能力;朴素的国际化视野和积极的创新愿望;国际场合的社交能力;跨文化表达与互动;快速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置力;健康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将爱国主义、民族情感和国际主义精神恰当地融合。跨境教育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可以帮助高校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跨境教育概念的提出始于加拿大学者简·奈特。他在2003年将跨境教育定义为“教师、学生、项目、机构、办学者或课程材料在跨越国家司法管辖边界的情况下开展的教育活动。”[1]后来,简·奈特进一步综合阐述说:“跨境教育指的是人员、教育项目、教育提供者、政策、知识、观点以及服务等要素的跨越国境的自由流动。跨境教育可以成为发展合作项目、学术合作关系和商业贸易的一部分而存在,它的分类跨度很广,包括留学海外、结对子、特许专营和建立外国分校等多种类型。”[2]按照简·奈特的分类,跨境教育可以概述成五种流动形式:一是以人员作为主体的跨境流动,包括教师跨境进修和学生跨境学习两方面,其相关人员在大学中最基本的身份体现为交换生、访学生、访问学者等;二是以项目作为主体的跨境流动,指的是跨境教育合作项目、课程、通过网络提供的学习项目和向国外机构出售或特许的教育培训课程等内容,在高校国际交流工作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联合培养、双学位、远程教育课程等;三是以提供者作为主体的流动,如教育机构跨境流动,包括在国外设立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等活动,如在境外设立分校、虚拟大学等;四是以设立的工程和服务为主体的跨境流动,如根据某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共同开展某项科学研究和教育服务等;五是以政策作为实施主体的流动,比如在国家、管理、学术政策层面,具体表现为学分互认等。上述五种形式既可以单一存在,也可在同一个跨境教育活动产生的时候交叉存在,如当学生以交换生的身份赴境外学习和交流时(人员),要以签署的合作项目为载体方可开展跨境教育活动(项目),而攻读课程也需要双方学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才可以实施转换(政策)。
近年来,各个高校紧密围绕着“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保证自身的某些学科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助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开放政策,并结合学校自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实施跨境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见表1)。
表1 实施跨境教育相关政策及举措一览(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www.daowen.com)
跨境教育政策贯穿学校发展的十年间,国际化人才培养也逐步更新规模和内容,单就“双一流”建设而言,北京师范大学自2017年以来积极选建高端海外基地,与世界名校合作,建设若干海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的支持,加大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学生的选派力度;实现多种形式国际联合人才培养途径,大力推动与国际一流大学学分互认,拓展国际联合学位、双学位的人才培养渠道。重点实施国际合作育人工程: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科研团队,在课程共建共享、学分互认、国际评估和专业职业资格国际认证等方面建立深入的合作机制,依托上述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双学位”“联合学位”等项目,大幅提升有境外学习经历特别是长期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的比例。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响应国家政策,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如为赴越南、新加坡、荷兰、捷克等国家的学生定制专业项目及选派学生将其培养成全球国际组织人才,重点瞄准国家战略急需的人才,不断提高我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但同时不可否认,全校增强全球竞争力的意识还未全面融入学校核心工作之中,实施跨境教育干劲不足,学生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支持全球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缺乏,教师、管理人员的国际化能力亟待提高,全员参与的“全球+”理念尚未形成,全球高等教育战略内在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和清晰,这些都是今后实施跨境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最终实现建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将跨境教育纳入学校全球战略及人才培养方案。大学应立足本国人才需求,明确本校国际人才强国强校战略。首先需要将其教学理念与国家核心价值以及培养全球公民所需的价值观相统一,提出一个进行全球学习的综合方法,这种全球学习应当包括跨境教育的国内外、校园之外学习的各类范畴。将跨境教育按照年级逐步纳入学校教学培养体系,贯穿在必修课、选修课及教学实践环节,遵从学生学习和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系列课程从语言、跨文化沟通、全球领导力、全球战略等不同主题切入开设专业课程,为学生开展境外学习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其次,校园管理者在制订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更好地理解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明确相关课程体系是如何相互补充、相互重叠及相互构建的,将出境学习融入课程设置方案。同时将教学学期与国际大学学期同步,尝试实施国际小学期学制,一方面便于集中引进国际师资资源为本校学生开设前沿课程,另一方面可以集中较长的一段时间来鼓励学生参加跨境教育,最大化地通过跨境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应该明确境外交流学生培养目标,尝试多种途径的境外交流模式与课程融合,并需结合各类学科人才培养要求,最终实现最优模式。
第二,搭建全方位学生跨境教育服务和保障体系。首先,学校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视野,学校需要完善人事制度,将教师国际化纳入考核评定的指标之中,率先完成施育者暨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毕竟教师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负责国际交流事务的管理队伍较之其他部门的行政干部,对其专业化的要求更明显,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需要通晓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对外事务;二要具备语言优势,保证除了本国语言之外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三要具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可以重新思考和定位学校为学生国际化服务的职责、内容,并兼备专业的指导和服务能力,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制定成体系的学生语言培训和文化适应性培训,协助学生开启跨境教育出境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能提供学生回国后心理适度和不适应性的缓解服务的能力。再次,有必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使经济条件存在差异的学生受到同等的境外交流机会。
第三,将跨境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评审机构对大学所负的责任,需要通过实证来证明目标和行为的统一性。在遵守大多数国家评审机构的标准时,采用与在多数大学里执行的全球目标定位相一致的评估工具是极为重要的。近年来,国际上较为认可的QS排名、TIMES排名和USNews排名中对于本国学生接受跨境教育的指标引导作用并没有体现得很充分;在我国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学科评估中,在国际教育范畴内仅对学生赴境外三个月以上设计了一个有效量化的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在五年一次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学生接受跨境教育也仅作为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隐形指标存在。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未来的高校评估体系中将学生接受跨境教育作为重要的指标参照。
【注释】
[1]Knight J.GATS-higher Education Implication,Opinions and Questions.First Global on Inter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Accredit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C].UNESCO,2003:17-18.
[2]Knight J.Cross-border tertiary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In Cross-border tertiary education:A way towards capacity development[M].Paris:OECD,World Bank,and NUFFIC,2007:21-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