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夜,是出奇的静,看着桌上戏灯的飞蛾,听着那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声,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这里远离城市的热闹与喧哗,凝聚着大山的一片宁静;这里远离浮躁与虚伪,唯见真诚和友善;这里虽然不是世外桃源,但是有那阵阵泥土的气息和花草的芳香;这里的校舍虽已定为危房,琅琅书声却依然在山间回荡;这里一切的简陋和老师们生活的艰辛,仍见那激情洋溢的课堂……
一年的支教,我毅然接受来到了这山的怀抱,一路颠簸,风尘仆仆。一进校园就被学生们围住了,他们听说是城里来的老师,几十双好奇的目光聚焦我的脸上,仿佛我是一位“天外来客”。同学们围着我,争先恐后地看着我从城里带来几张简单不过的教学挂图,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我可以看看吗?”我任凭他们争抢翻看,致使撕破,我仍无一声怨言。
寂静的夜,伴随着时钟的嘀嗒声在分秒间度过,眼前教育书籍上的字迹仿佛窗外那满天星斗,给人无限遐想。本来这是看书的最好时机,然而,我一个字也读不进脑海,白天课堂上的那一幕幕使我难以忘怀:回想起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每人一把最为普通的绘画线描笔时,那如获至宝、欣喜若狂的表情,我白天那高兴的心情到夜里却变成心酸的滋味。还有课堂上同学们回答问题的踊跃和精辟使我十分惊讶,记得当时我激动地说:“你们的聪明才智使我看到祖国未来的希望。”
随着思绪的浮动,午间学生们用餐的情景又浮现眼前:我路过教室时,看到一个个六七岁的低年级小同学,津津有味地吃着早上五六点钟从家里带来的冷冰冰的饭菜,他们个个表情专注,踮起脚尖才够得着的课桌上没有一滴汤,那吞咽着干粮的神态是那般的自乐。我肃然停下了脚步,悄悄地走到他们的身边,他们腼腆地抬头微笑,有位小朋友仿佛看出我沉重的心情,小声地说:“老师,我们每天都是这样吃,习惯了。”多么朴实的童声、多么懂事的孩子,我默默无声,纵然有万语千言也难以在那一瞬间表达。我摸摸他的头,说不出一句话来……我看到祖国坚强的一代在这里默默成长。谁说中国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谁说只有国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自立自强的一代?
没有一点睡意的我,想起傍晚放学时每个同学那小小的身躯却背着长长的两个背包,心中起了疑问:一个人怎么背着两个书包?后突然明白:哦!一个是装饭的袋子。这时想起这所学校的校长白天对我说的话:“除了远路的高年级的同学住校外,低年级的小朋友都是早晚通学。”这里的学生有的离家有5000多米的路,小朋友每天上学都是翻山越岭、徒步跋涉,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地行走在那山间的羊肠小道。我的脑海里出现城里上下学时,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们热闹拥挤的场面,有的还左手拿着瓶“牛奶”右手提着个“汉堡”,在着急地等待孩子走出校门。这或许也是社会多元文化的一个方面,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www.daowen.com)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边远地区。农村要发展,城乡差距要缩小,普及农村义务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是关键。农村边远地区整体教育基础薄弱,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较差,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大的帮助,提供更多的教育关怀。在建设新农村的春风吹拂下,我相信这些孩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艰苦的环境能磨炼出人的坚强意志,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高尔基说过:“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我想好了第二天上课的内容,我将暂时抛开课本,给这里的学生讲讲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名人故事。作为普通教师的我唯一能够做到也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激起学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的精神力量。
夜已深,我还无法入眠,遥望美丽苍穹,满天星辰,山里又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2005年9月 9 日灯下
写于仙游·西苑广桥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