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美术课堂作业的启示

儿童美术课堂作业的启示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完成福建省编美术教材第五册中《布贴画》一课的教学后,看到学生一幅幅构图大胆、色彩明快的布贴画作业时,发现作业没有一张是重复的。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对作业的理解或感悟能力,他们的构思具有儿童审美的独特性。通过《布贴画》这节课的教学,笔者从学生那不同内容、不同构图,丰富而多彩的作业中得到了许多启发,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高兴的同时,也惊讶于儿童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美术课堂作业的启示

当完成福建省编美术教材第五册中《布贴画》一课的教学后,看到学生一幅幅构图大胆、色彩明快的布贴画作业时,发现作业没有一张是重复的。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勿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教师把握住自己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布贴画》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欣赏作品”“讲解制作原理”“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布贴画作业”“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交流评价”等课堂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如在欣赏《布贴画》作品时,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起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比起“灌输式”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给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或引导同学一起解答,而不应该把学生套进老师设计的问题圈。要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积极发言、踊跃参与。可以在“教师示范”这个环节一改过去“师演生看”的呆板模式,在师生共同制作的过程中完成。老师可以从学生带来的布料中任选一块布料,根据布块肌理花纹做一座房子或一只动物,给学生起个带头作用。其余的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材料为这幅图设计补充完成。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上板贴进自己设计的形体。学生的激情很高,把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二)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儿童美术教育已从注重“像与不像”的圈圈中走出来,孩子的思维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儿童的造型是儿童心灵的体现。他们造型夸张、形象简练,构图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约,在色彩的选择上大胆而明快,根据儿童的绘画表现的特殊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美术课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大胆想象、设计和制作。(www.daowen.com)

教师在《布贴画》这节课中,引导学生欣赏一幅巧妙而充分利用花布的肌理花纹制作的色彩明快的布贴画作品——《帆船出海》,根据这幅作品分析布贴画的特点,讲解如何根据布料的花纹、质地、色块来设计作品,讲解制作的方法与步骤。教师应多鼓励、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步骤举一反三地设计出不同内容、不同构图的作品。结果,在学生的作业中,除了一位同学按《帆船出海》构图制作外没有一张是重复的。如果通过课堂教学,全班同学的作业都制作得与老师讲解示范的范图一模一样,即使大家做得再好再像,我认为这节课也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意识,形成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堂辅导应尊重学生的设计意图

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往往会依自己的意愿而要求学生,可能会过于注重技能技巧的辅导。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对作业的理解或感悟能力,他们的构思具有儿童审美的独特性。我们应尊重他们的创作意图,按照他们自己的创作思路加以适当的辅导。当学生问老师“接下来应该怎样做”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不马上告诉他们,可反问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这样,使那些存有依赖心理的学生改掉总是依赖老师给他出主意的习惯。老师不必急于帮助学生解答,应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生是作品的设计者,只有把这个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才不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位辅导者,一位学生的助手。如有一位同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先是自己动手制作,当他的作品即将完成时才举手:“老师,我想给图中两位小朋友系上红领巾,但是一直做不好,我该怎样做呢?”像这样的提问,老师可以动手帮助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应该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形成作品的多样性。

通过《布贴画》这节课的教学,笔者从学生那不同内容、不同构图,丰富而多彩的作业中得到了许多启发,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高兴的同时,也惊讶于儿童那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