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避免误区一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避免误区一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会淡化教师的作用?在自主学习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倾向,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但是,自主学习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就成了“自流”学习,美术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这样的“自流”现象。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避免误区一

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小学美术教学中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会淡化教师的作用?这是美术教学实践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自主学习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倾向,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但是,自主学习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就成了“自流”学习,美术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这样的“自流”现象。

案例:人教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课《风景写生》是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并创重于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术写生课。教学这节课时,因为教师认为要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所以未对作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适当的引导,以致出现以下教学片段:

生:老师,今天写生课要画什么?

师: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生:老师,这么多景物,选哪一样画呀?(www.daowen.com)

师:你想选哪一样,就选哪一样。

生:老师,这么多景物怎样画呀?

师:你想怎样画就怎样画。

对策: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的教学行为,它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绘画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要走出这个误区,首先,思想上要认识到,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是处于发展和提高中的不成熟、不完全的,开始甚至是很微弱的主体性,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培养和提高。其次,要理解美术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美术教师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如学生遇到疑难时,不知画什么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怎样取景,选择描绘对象。当学生不知道怎样下笔作画时,教师要教会他们作画方法。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