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美术教学:如何更好地提升内涵理解能力?

儿童美术教学:如何更好地提升内涵理解能力?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忽略了对作品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以上欣赏文物的教学片段没有挖掘、悟透作品中蕴含的寓意,更没有把文物欣赏教学提升到文化理解的高度。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白壁画的文化内涵。美术欣赏教学就应该要有这样的高度。

儿童美术教学:如何更好地提升内涵理解能力?

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精心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在诠释至少一个道理。能引人深思的作品才是有内涵的作品,有内涵的美术作品最能体现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平。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忽略了对作品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从以下的教学片段中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案例:教学人教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这是一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以保护文物为主要内容的美术课。教学中,教师没有结合当地的文物进行讲解,没有调查蕴含历史文化的文物,更没有从文物的人文高度来进行欣赏。以致出现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生:老师,我从博物馆里拍到一幅壁画作品,是林龙江先生“毁家纾难”的故事,这幅壁画是文物吗?

师:壁画如果有悠久的历史,当然是文物。

生:老师,这里面有什么故事?您可以讲讲吗?

师:知道这是文物,要保护就可以了。

生:老师,我也从市博物馆里拍到林默娘“海上救难”的壁画,林默娘是谁?(www.daowen.com)

师:看过中央电视台播过的《妈祖电视剧,就知道她是谁。

艺术作品不但是美的表达,更是真理的告示,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上欣赏文物的教学片段没有挖掘、悟透作品中蕴含的寓意,更没有把文物欣赏教学提升到文化理解的高度。可以参考以下策略以便改进。

策略:感悟作品内涵。

理解绘画作品,读懂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才能把对文物的欣赏提升到有高度的欣赏。例如,在教学《保护文物》时,可以结合参观当地的林龙江纪念馆来了解文物,从欣赏明朝爱国爱民人士林龙江生平故事的壁画中来了解文物的价值。当展示林龙江“毁家纾难”故事情节的一幅画面时,让学生思考画中的主体物是谁,用什么方法来造型和构图,色彩效果如何。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画面中林龙江先生及面前围着很多衣衫褴褛的受难民众是主体,画师运用传统人物画以线造型的方法,运用前后遮挡的构图来表现众多的人物形象;色彩和谐淡雅、极富美感。引导学生解读画面下方标注的文字:“倭夷洗劫莆仙,百姓流离失所、尸体遍地,先生施钱米救济灾民。”可以向学生展示古籍资料来介绍:“林龙江在明朝嘉靖年间毁家支持抗击倭寇,收尸埋骨、救济民众等事迹广为流传。”画师以连环壁画的形式来歌颂和纪念这位爱国爱民的慈善家。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白壁画的文化内涵。教学中,除了要欣赏作品的表现形式及技能技巧外,更应该介绍作品蕴含的故事。这样,在感悟作品文化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的能力和水平。

欣赏作品如果忽略了对作品蕴含的文化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欣赏就会缺乏一定高度,使欣赏教学陷入了平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拟出以下策略。例如在教学《保护文物》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市博物馆,欣赏殿堂墙上一幅幅精彩的林默娘生平故事壁画,了解宋代莆田人林默娘“海上救难”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民间画师的壁画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壁画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明白壁画不但能让人们了解林默娘的生平事迹,而且激发人们对和平女神的敬仰之情,寄托了人们希望吉祥平安的美好心愿。从画师用细致工整的工笔画笔墨来认真刻画林默娘形象,画师落款“沐手敬绘”等信息,可见画师当时画壁画时是怀着尊敬、敬仰的心情。从作品的细节中感悟作者创作此幅作品时的内心感受,领会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真挚情感。美术欣赏教学就应该要有这样的高度。

在以人文景观资源为内容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拓宽选材范畴、深入解析作品、感悟作品内涵的策略来解决欣赏教学中的问题,拓宽欣赏教学的宽度、剖析欣赏教学的深度、提升欣赏教学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