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中所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是相对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开放的美术课程结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也不相同,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美术老师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没有必要硬性规定各学习领域应该占有的比例。美术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主体,对各领域内容标准的正确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灵活把握是美术教学课改的重要目标。
(一)理解内容,弄清关系
内容标准是《课标》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这四个学习领域比原来由“绘画”“工艺”“欣赏”三个部分组成的内容更合理、科学。将“绘画、工艺、欣赏”科学地归整为“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价”三个学习领域,这种归整不是简单的再命名、再添加,绘画属于“造型·表现”,但“造型·表现”不单是绘画,工艺属于“设计·运用”,但也属于“造型·表现”。我们应该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包容。如果原来的划分是内容形式的简单分类,那么现在的四个领域便是内容实质的深刻体现。新增的“综合·探索”部分是内容标准的升华,进一步完善了美术教育体系,是内容标准体现课改的重要标志。
(二)联系实际,具体操作(www.daowen.com)
“课程内容是实现目标的台阶”,有了呈现课改的课程目标,必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即教学内容。教材是美术学科的显性内容。美术学科的新教材的编订和其在部分区域的实验性使用,标志着美术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美术课改时代。新教材的各课例所从属的学习领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就提供给教师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和更大把握教材的自由度。如教学人教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课《鱼儿游游》,可以从三个领域进行教学:从“造型·表现”领域入手,说一说、画一画;从“设计·应用”领域入手,看一看、做一做;从“欣赏·评述”领域入手,评一评、说一说。这样,依据新教材的内容展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建立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再现了美术课改的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根据这点要求,教学中不但要做好新教材中课例的教学,而且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可以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与当地的竹编等工艺厂联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开展参与为竹编工艺厂绘制、设计、制作竹编工艺品活动,带领学生进厂参观,并对竹编工艺品作“欣赏·评价”。还应该注意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学福建省编美术教材《中国现代优秀建筑》,当欣赏“人民大会堂”时,可结合品德与社会课中《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的内容进行教学。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配插图,为日记、作文配画;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劳动等课程内容进行描绘或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等。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是课改一个新的切入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