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适度渗透的关键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适度渗透的关键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儿童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讲究适度的问题。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适时有度,所谓“适时”,也就是在一节美术课有限的时间内,用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3~5分钟时间内。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适度渗透的关键

学科教学要在发挥学科教育主功能的前提下,教学中适度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以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功能。由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儿童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讲究适度的问题。

(一)渗透要适时

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儿童美术教材中的目标才是主目标。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适时有度,所谓“适时”,也就是在一节美术课有限的时间内,用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3~5分钟时间内。如果一节40分钟的美术课20分钟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就不是美术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了,那就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了。

(二)渗透要有度(www.daowen.com)

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难易度,即渗透的心理健康知识点难度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二是要注意渗透层次度,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既要了解儿童个性心理差异又要考虑各个层次儿童的接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三是要注意渗透的有效度,在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搜集学生的动态信息,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

例如人教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喜怒哀乐》,这是一节主要通过体验、欣赏、观察等方式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认识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特别要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而心情与人的内心心理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这是一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好课例。但需注意,这是一节美术课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主目标还是“观察人物五官的变化与情绪表达,学习喜怒哀乐的表现方法”掌握画人物的不同表情才是教学的重难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遵循“难易度”“层次度”“有效度”。让学生懂得区分“好心情”的表情是“喜和乐”,“坏心情”的表情是“哀与怒”,这就是难易度的把握;而面对五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个性差异,可以考虑向理解能力好的学生解释“心情”和“情绪”都属人的心理状态,这就属于把握“层次度”的问题;当发现学生乐意接受心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进一步有效地解释“心情”是人主观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情绪”是受内外因素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喜和乐”是正面积极的情绪,有助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哀与怒”是负面的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此渗透才属于适度渗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